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项目,一般是指具有设计任务书,按一个总体进行施工的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经济上实行独立的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本文论述了建设项目投资偏差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偏差;原因
建设项目,一般是指具有设计任务书,按一个总体进行施工的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经济上实行独立的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在军队工程建设中,新建一个招待所宾馆;建设一个军港、机场、导弹发射阵地等国防工程均为一个独立的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的全部建设费用,是根据设计资料,按概预算费用项目分别计算并汇总求得的,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为大中型工程项目。对一个庞大复杂的建设项目直接进行估价以确定其建设费用,就需要把整个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分解成简单的、便于计算的基本构成部分。由于每个项目就其实物形态来说,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客观上存在对其进行分解的基础。因此,可以把建设工程依次划分为若干大小不等的计量对象,以便于分别计算其概预算的费用数额。然后,据此逐步地分别进行综合汇总,就可以求出某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部建设费用。一个典型的建设项目可以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本文主要是谈投资偏差的概念及程建设项目各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一、投资偏差的概念
投资偏差是指工程项目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各阶段投资实际需要量与计划值的差额。按工程建设程序,投资偏差可分为计划偏差和实际偏差。计划偏差是指投资主管部门在制订投资计划时,按工程量确定的投资计划值与实际需要量的差额,这部分偏差也可称之为决策偏差;实施偏差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如:不可预见因素、物价、费率调整等造成的计划外增加的投资差额。
二、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一)决策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投资决策阶段是指工程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项目决策投资估算偏差通常在10%~30%左右。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1.投资方案的选择缺乏综合考评制度
工程建设项目在其勘测、选点、立项等决策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评价后确定投资方案。由于军队目前缺乏这种综合考评的办法,造成投资方案不合理,甚至损失浪费的现象还比较多。
2.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军队大中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估算数据一般依赖于同类工程不完全统计的历史资料,所参考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因时、因地、因不同项目进行准确的投资估算偏差,造成地区时间差异及费用指标的偏差。
3.工程预备费偏低,发挥不了应有的调控作用
基本建设预备费是用于调节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价格变化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目前,军队工程的预备费为5%,仅用于弥补价差一项都不够。
(二)设计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规划设计是具体描述建设项目实施意图的过程,工程规模大小、功能性质、建筑及装饰档次高低都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因此设计阶段是处理投资与技术的关键性环节。设计阶段的投资概、预算偏差通常在10%左右。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1.设计单位独家经营,缺乏优选设计方案的条件
军队大中型建设项目,一般都由军区设计所设计,不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独家”经营,设计造型难免“僵化”,从投资角度讲,没有选择比较,也很难找出投资最优方案。
2.简化设计程序,设计深度不够
军队大中型建设项目因单体建设多,设计规划较为复杂,施工过程又是众多施工单位一齐开工,任务急,对设计出图的时间要求紧,设计所人手有限,只好简化设计程序,很多要求按“三阶段设计”的工程,只能“一设”到位。施工图纸不能同时满足设备材料的选择与确定、非标准设备的设计与加工制作、施工预算的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的要求,经常出现图纸不全,用材不确定,做法不明确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
3.限额设计规定不落实,设计质量与经济效益脱钩
在设计中“不用脑筋、只用钢筋”,不讲效益,求安全,人为地加大保险系数,在用材标准上,用高不用低,在结构上设计成“肥梁、胖柱、深基础”,工程造价与设计人员无关,设计质量与经济效益脱钩,限额设计不落实,造成损失浪费。
(三)施工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施工阶段各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价格偏差
即因材料价格变化引起的投资偏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设备市场定价表现较为明显,而目前军队投资管理部门对材料设备价格风险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不够完备,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对于主要材料设备价格的风险预测水平有限,签订施工合同时甲乙双方较少采用价格风险包干而多采用主要材料动态调整的方式。随着市场材料设备价格的波动,合同价格必须相应调整,从而形成原始合同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的价格偏差。大中型建设项目在1-3年的施工期内,通常因价格波动形成的偏差占总投资5%,占偏差总额的34%左右。
2.工程量偏差
即实际施工工程量与合同约定工程量的差额引起的投资偏差。一是工程量计算偏差,由于预算编制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理解和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水平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计算偏差;二是工程勘察设计粗糙,施工图纸本身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使工程量清单与工程实际不符,造成工程量变更;三是增加附属配套工程,如:各种挡土墙、护坡、绿化等;四是增加的附加工作,由于建设单位未能预见的施工现场条件和不利的自然条件,例如基础膨胀土、流砂或台风等,施工单位采用一些特殊施工措施进行处理增加额外工作量;五是变更签证,如:场地狭小发生材料二次搬运、基坑排水台班,土方运距、塌方滑坡处理等等。上述各工程量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6%,占偏差总额的36%。
3.标准偏差
即实际施工时建筑标准与设计标准发生变化后引起的偏差。一是变更建筑装饰材料的规格、标准;二是变更有关分部分项工程的标高、基线、位置、尺寸;三是变更设计要求标准,如提高供水水压、供电电压、抗震要求等。这方面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2%,占偏差总额的10%。
4.费率偏差
即人工、机械费用调整系数或取费费率调整变化的差额。这方面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1.5%,占偏差总额的7%。
5.工期偏差
即指较大幅度地缩短定额上期,施工单位需采取赶工措施而增加的费用差额。这方面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1%,占偏差总额的3%。
6.管理误差
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投资偏差。这方面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1%,占偏差总额的3%。上述各偏差累计反映在决算中形成的总偏差,约占总投资的15%。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偏差;原因
建设项目,一般是指具有设计任务书,按一个总体进行施工的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经济上实行独立的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在军队工程建设中,新建一个招待所宾馆;建设一个军港、机场、导弹发射阵地等国防工程均为一个独立的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的全部建设费用,是根据设计资料,按概预算费用项目分别计算并汇总求得的,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为大中型工程项目。对一个庞大复杂的建设项目直接进行估价以确定其建设费用,就需要把整个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分解成简单的、便于计算的基本构成部分。由于每个项目就其实物形态来说,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客观上存在对其进行分解的基础。因此,可以把建设工程依次划分为若干大小不等的计量对象,以便于分别计算其概预算的费用数额。然后,据此逐步地分别进行综合汇总,就可以求出某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部建设费用。一个典型的建设项目可以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本文主要是谈投资偏差的概念及程建设项目各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一、投资偏差的概念
投资偏差是指工程项目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各阶段投资实际需要量与计划值的差额。按工程建设程序,投资偏差可分为计划偏差和实际偏差。计划偏差是指投资主管部门在制订投资计划时,按工程量确定的投资计划值与实际需要量的差额,这部分偏差也可称之为决策偏差;实施偏差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如:不可预见因素、物价、费率调整等造成的计划外增加的投资差额。
二、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一)决策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投资决策阶段是指工程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项目决策投资估算偏差通常在10%~30%左右。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1.投资方案的选择缺乏综合考评制度
工程建设项目在其勘测、选点、立项等决策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评价后确定投资方案。由于军队目前缺乏这种综合考评的办法,造成投资方案不合理,甚至损失浪费的现象还比较多。
2.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军队大中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估算数据一般依赖于同类工程不完全统计的历史资料,所参考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因时、因地、因不同项目进行准确的投资估算偏差,造成地区时间差异及费用指标的偏差。
3.工程预备费偏低,发挥不了应有的调控作用
基本建设预备费是用于调节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价格变化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目前,军队工程的预备费为5%,仅用于弥补价差一项都不够。
(二)设计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规划设计是具体描述建设项目实施意图的过程,工程规模大小、功能性质、建筑及装饰档次高低都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因此设计阶段是处理投资与技术的关键性环节。设计阶段的投资概、预算偏差通常在10%左右。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1.设计单位独家经营,缺乏优选设计方案的条件
军队大中型建设项目,一般都由军区设计所设计,不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独家”经营,设计造型难免“僵化”,从投资角度讲,没有选择比较,也很难找出投资最优方案。
2.简化设计程序,设计深度不够
军队大中型建设项目因单体建设多,设计规划较为复杂,施工过程又是众多施工单位一齐开工,任务急,对设计出图的时间要求紧,设计所人手有限,只好简化设计程序,很多要求按“三阶段设计”的工程,只能“一设”到位。施工图纸不能同时满足设备材料的选择与确定、非标准设备的设计与加工制作、施工预算的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的要求,经常出现图纸不全,用材不确定,做法不明确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
3.限额设计规定不落实,设计质量与经济效益脱钩
在设计中“不用脑筋、只用钢筋”,不讲效益,求安全,人为地加大保险系数,在用材标准上,用高不用低,在结构上设计成“肥梁、胖柱、深基础”,工程造价与设计人员无关,设计质量与经济效益脱钩,限额设计不落实,造成损失浪费。
(三)施工阶段投资偏差及产生原因
施工阶段各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价格偏差
即因材料价格变化引起的投资偏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设备市场定价表现较为明显,而目前军队投资管理部门对材料设备价格风险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不够完备,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对于主要材料设备价格的风险预测水平有限,签订施工合同时甲乙双方较少采用价格风险包干而多采用主要材料动态调整的方式。随着市场材料设备价格的波动,合同价格必须相应调整,从而形成原始合同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的价格偏差。大中型建设项目在1-3年的施工期内,通常因价格波动形成的偏差占总投资5%,占偏差总额的34%左右。
2.工程量偏差
即实际施工工程量与合同约定工程量的差额引起的投资偏差。一是工程量计算偏差,由于预算编制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理解和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水平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计算偏差;二是工程勘察设计粗糙,施工图纸本身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使工程量清单与工程实际不符,造成工程量变更;三是增加附属配套工程,如:各种挡土墙、护坡、绿化等;四是增加的附加工作,由于建设单位未能预见的施工现场条件和不利的自然条件,例如基础膨胀土、流砂或台风等,施工单位采用一些特殊施工措施进行处理增加额外工作量;五是变更签证,如:场地狭小发生材料二次搬运、基坑排水台班,土方运距、塌方滑坡处理等等。上述各工程量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6%,占偏差总额的36%。
3.标准偏差
即实际施工时建筑标准与设计标准发生变化后引起的偏差。一是变更建筑装饰材料的规格、标准;二是变更有关分部分项工程的标高、基线、位置、尺寸;三是变更设计要求标准,如提高供水水压、供电电压、抗震要求等。这方面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2%,占偏差总额的10%。
4.费率偏差
即人工、机械费用调整系数或取费费率调整变化的差额。这方面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1.5%,占偏差总额的7%。
5.工期偏差
即指较大幅度地缩短定额上期,施工单位需采取赶工措施而增加的费用差额。这方面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1%,占偏差总额的3%。
6.管理误差
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投资偏差。这方面引起的偏差占总投资的1%,占偏差总额的3%。上述各偏差累计反映在决算中形成的总偏差,约占总投资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