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个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伟大祖国的历史发展中和现代化建设中,各民族都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事业”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既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体现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也成为我们这些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战线上工作的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
关键词:民族教育现代化;民族建设;双语教学
一、深刻认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贯彻和落实好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仅需要外族的帮助与支持,也需要民族地区本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发展民族教育,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需要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优先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确保民族教育事业现代化,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构建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三)为国家输送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需要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发展好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走向自尊、自强、自信和繁荣的根本途径。只有发展好民族教育事业,才能保证少数民族群众整體素质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民族和谐,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注入少数民族力量的需要。
(四)丰富我国民族文化内涵的需要
我国的民族教育是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少数民族文化都有着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组成国家民族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部门。发展民族教育,确保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紧跟时代发展。是不断丰富我国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五)各民族平等发展的需要
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是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愿景之一,各民族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平等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过长治久安,才能够实现全国各民族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目标。各民族要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只有加强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才能都顺利实现。
二、如何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相关对策。
2015年8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力争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服务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庄严承诺。这无疑给民族教育事业带来了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希望,给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群体带来了希望。要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需要注意加强下列几样工作。
(一)加强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现代化,不能简单地以“拿来主义”改造,在推进民族教育事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和发展好独具自身魅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加强独具民族文化特设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建设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校园基础设置建设,注重建设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的魂,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强对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的培训。在提升民族教育教师队伍教育理念、执教水平的同时,确保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素质,掌握民族语言、民族历史、民族习俗、民族精神、民族音乐等相关知识。
(三)进一步坚持贯彻落实和探索双语教学
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民族划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祖国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不懂汉语的民族群体依然存在。无论是从承载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确保适龄学生能顺利接受教育的角度来看。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都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国策落实好双语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好双语教育模式,确保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现代化工作在与时代接轨的同时,保护和发展好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四)加大对民族学生资助力度
民族地区受经济社会发育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孩子上不起大学,部分少数民族家庭接受现代教育意识薄弱的情况依然存在。大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力度,能确保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接受现代教育意识薄弱的少数民族家庭坚持送孩子上学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蔡文伯.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图景[J].中国民族教育,2020(05):12.
[2]田娟,孙振东.后发型现代化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困境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04):210-214.
关键词:民族教育现代化;民族建设;双语教学
一、深刻认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贯彻和落实好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仅需要外族的帮助与支持,也需要民族地区本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发展民族教育,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需要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优先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确保民族教育事业现代化,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构建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三)为国家输送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需要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发展好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走向自尊、自强、自信和繁荣的根本途径。只有发展好民族教育事业,才能保证少数民族群众整體素质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民族和谐,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注入少数民族力量的需要。
(四)丰富我国民族文化内涵的需要
我国的民族教育是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少数民族文化都有着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组成国家民族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部门。发展民族教育,确保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紧跟时代发展。是不断丰富我国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五)各民族平等发展的需要
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是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愿景之一,各民族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平等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过长治久安,才能够实现全国各民族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目标。各民族要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只有加强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才能都顺利实现。
二、如何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相关对策。
2015年8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力争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服务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庄严承诺。这无疑给民族教育事业带来了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希望,给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群体带来了希望。要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需要注意加强下列几样工作。
(一)加强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现代化,不能简单地以“拿来主义”改造,在推进民族教育事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和发展好独具自身魅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加强独具民族文化特设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建设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校园基础设置建设,注重建设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的魂,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强对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的培训。在提升民族教育教师队伍教育理念、执教水平的同时,确保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素质,掌握民族语言、民族历史、民族习俗、民族精神、民族音乐等相关知识。
(三)进一步坚持贯彻落实和探索双语教学
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民族划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祖国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不懂汉语的民族群体依然存在。无论是从承载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确保适龄学生能顺利接受教育的角度来看。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都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国策落实好双语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好双语教育模式,确保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现代化工作在与时代接轨的同时,保护和发展好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四)加大对民族学生资助力度
民族地区受经济社会发育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孩子上不起大学,部分少数民族家庭接受现代教育意识薄弱的情况依然存在。大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力度,能确保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接受现代教育意识薄弱的少数民族家庭坚持送孩子上学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蔡文伯.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图景[J].中国民族教育,2020(05):12.
[2]田娟,孙振东.后发型现代化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困境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04):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