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体育人才的培养。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1、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2、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3、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活动;4、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的不竭的动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体育人才的培养。因此 ,探索、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容辞的职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
第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要展开“幻想”的翅膀。第二,培养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合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以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第三,发展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想象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千万别怠慢了他们。第四,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指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第五,培养强烈的求知欲,青年人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到发展智力,追求于科学上去,就会自然萎缩。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不枯不竭,永为活水。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习兴趣是指个体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指向与情绪状态。兴趣是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良好的学习情绪能激发学习兴趣。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嗜好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是这样,他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爱好读书者,他会在书本里获得兴趣,有了兴趣反过来又促进他更自觉的学习,形成了“乐学——兴趣——乐学”的良性循环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学要有趣味性,要有吸引力,陶行知先生尖锐地批评那种“先生教死书,死教书,学生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法,主张学生学习要有趣味,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种“悬念”唤起学生追求“悬念”的答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力就会非常活跃。另外教师必须用爱心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强迫性”教育对待学生,虽然课堂秩序井然,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一是要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了解认识创新的一般规律,指导学生认识当前的水平——学习掌握知识——把知识运用于体育实践——进行自我评价——获得新知识。获得新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二是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力求自己解决问题。
三、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以此来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还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传授一些创造技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习惯。从实际出发,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性加工,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和推理。通过集体成员无拘无束的思维交流,从而产生新的扁发、新的共鸣、新的思索、新的灵感、新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接力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怎样交接棒速度才最快?”并且可以进行小组比赛,大家一起进行评论,选出最快的一种方案。
四、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脑,左、右半脑是有明显分工的,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則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这是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R.w.斯佩里的研究成果。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左脚各种跳跃、摆动。在球类运动中如篮球左手运球、投篮,左手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还有后退跑、跳绳、踢毽子、平衡练习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右脑机能的促进培育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人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教师的主导创新教育与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教学中更应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讨论,各抒已见,开发潜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这样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了,做到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理解知识,善于运用知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得心应手,使教学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摘要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体育人才的培养。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1、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2、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3、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活动;4、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的不竭的动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体育人才的培养。因此 ,探索、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容辞的职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
第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要展开“幻想”的翅膀。第二,培养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合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以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第三,发展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想象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千万别怠慢了他们。第四,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指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第五,培养强烈的求知欲,青年人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到发展智力,追求于科学上去,就会自然萎缩。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不枯不竭,永为活水。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习兴趣是指个体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指向与情绪状态。兴趣是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良好的学习情绪能激发学习兴趣。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嗜好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是这样,他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爱好读书者,他会在书本里获得兴趣,有了兴趣反过来又促进他更自觉的学习,形成了“乐学——兴趣——乐学”的良性循环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学要有趣味性,要有吸引力,陶行知先生尖锐地批评那种“先生教死书,死教书,学生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法,主张学生学习要有趣味,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种“悬念”唤起学生追求“悬念”的答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力就会非常活跃。另外教师必须用爱心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强迫性”教育对待学生,虽然课堂秩序井然,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一是要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了解认识创新的一般规律,指导学生认识当前的水平——学习掌握知识——把知识运用于体育实践——进行自我评价——获得新知识。获得新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二是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力求自己解决问题。
三、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以此来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还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传授一些创造技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习惯。从实际出发,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性加工,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和推理。通过集体成员无拘无束的思维交流,从而产生新的扁发、新的共鸣、新的思索、新的灵感、新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接力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怎样交接棒速度才最快?”并且可以进行小组比赛,大家一起进行评论,选出最快的一种方案。
四、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脑,左、右半脑是有明显分工的,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則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这是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R.w.斯佩里的研究成果。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左脚各种跳跃、摆动。在球类运动中如篮球左手运球、投篮,左手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还有后退跑、跳绳、踢毽子、平衡练习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右脑机能的促进培育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人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教师的主导创新教育与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教学中更应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讨论,各抒已见,开发潜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这样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了,做到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理解知识,善于运用知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得心应手,使教学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