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本文总结整理了近五年来针灸疗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表明足阳明胃经、下合穴治疗胃肠道方面存在“特异性”,体现了针灸疗法对于本病的独特优势。寻求一套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针灸;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穴位效应
  腹部外科手术后,常因手术创伤、创口疼痛、麻醉、腹部炎症等原因,患者术后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上表现为腹胀、呕吐、排气排便障碍等症状。据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胃肠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为20~50% ,在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胃肠系统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为15~40% ,而食管癌手术后胃肠系统功能紊乱的发生率约为50%[1]。本病属于中医的“腹胀”、“痞满”等范畴,根据《内经》五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的理论,认识到“五脏以藏为贵”、“六腑以通为用”。手术创伤部位在中焦,中焦乃气血生化之源、人体一身气机之枢纽。腹部术后使人体元气受损,气机运行不畅,气虚血瘀,脏腑功能失调,腑气不通,最终导致了胃肠功能紊乱。其病位在胃肠,与肝、脾、肾等脏相关,是一种本虚标实的证候。现今本病发病率随着手术量的增加不断提高,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方法来促进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现将近五年来运用针灸治疗本病方法作如下综述。
  1.穴位敷贴
  敷贴法让药物借助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增强疗效。罗群带[2]将8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疗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配合行气止痛中药穴位外敷。选取神阙、中脘、足三里(双侧)三穴。6h后取下,每日1次,连敷3d为一疗程。腹胀方面:对照组排气时间为(15.8±5.1)h;治疗组排气时间为(8.4±6.0)h,腹痛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张丽萍[3]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对照组以静脉补液、翻身等常规治疗,治疗组于术后6h予穴位敷贴结合常规治疗,贴敷足三里、上巨虚、天枢,1次/d。腹胀评分对照组(1.21±0.65),治疗组(0.91±0.60)。
  2.穴位埋线
  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羊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是可以在体内分解、吸收的,此种方法既便捷又安全。朱利利[4]等实验组取双侧足三里。治疗时间为每周1次,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1.67±1.77)h,治疗组(18.39±3.21)h。
  3.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通过针刺与药物的配合,对穴位起到激发作用。梁县宗[5]治疗组术后当天开始予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行双侧足三里穴注射,1次/12h。对照组术后行臀部肌注,1次/12h。两组术后均配合一般疗法。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0.00±1.41)h,治疗组(17.42±1.72)h。任海丽[6]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数天肛门不能自主排气引起的腹胀,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0.5mg。实验组的结果: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4.针刺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李立仲等[7]对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术后常规治疗方法,取穴:内关穴双侧,公孙穴双侧,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等穴先左侧后右侧,得气则止,每日针刺1次,连续2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为术后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有效率94%优于对照组。寇晓茹等[8]针刺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穴,每日1次,共治2次,治疗胆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5.灸法
  艾灸是通过热力透入肌肤及经络传导,进而温通及调和气血。马袁玲[9]对100例术后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取中脘、神厥、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行温和灸,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天2次。发现观察组50例总有效率为94%。杨文超[10]等将180例阑尾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取穴:天枢(双侧)、足三里(双侧)、中脘、气海。术后第1d即开始艾灸治疗,每日早、晚各2次。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恢复肠鸣音、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比较优于对照组。
  6.综合疗法
  6.1电针
  电针是传统毫针与现代电刺激结合的一种针刺疗法,电刺激提高胃肠平滑肌的兴奋性,促进胃排空及肠蠕动。蒋丽萍等[11]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紊乱,对照组:采用输液,禁食等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2天开始电针双侧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留针20min,2次/d,最后表明治疗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6.2温针灸
  颜志清等[12]随机将妇科腹部术后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合谷,每天2次,连续3d,对照组常规护理。发现治疗组的腹胀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64%。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70%。
  6.3针药并用
  胡晓霞等[13]将12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针剌组、中药组、针刺+中药组、空白对照组。针刺组: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每日上、下午各1次,中药组:口服小承气汤加味,日1剂,针刺+中药组为前两者的结合。结果针药组在排气、排便效果上更是优于针刺组、中药组。吴海燕等[14]治疗妇科术后胃肠功能问题,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取穴: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合谷、中脘、内关穴。每天1次,中药服促排气汤,每日1剂分3—4次服,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药。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望
  现代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仍然是临床难题之一。但从这些年的针灸临床研究来看,其中围绕着中焦脾胃运化功能为切入点进行治疗。李氏《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日“: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都属于足阳明胃经,又分别是胃、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临床中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为治疗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常用穴,且疗效明确。对于腹部术后这类患者,应以固护脾胃为根本,调理气机兼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借此以不断提高临床疗效。针灸在治疗上具有安全、便捷、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目前的临床研究中也存在几个问题:一:足阳明胃经、下合穴治疗胃肠道方面存在“特异性”,那么对于“非特异性”的穴位效应研究尚显不足,这样临床治疗思路就显得过于局限,应该把两者相互结合以达到穴位效应的“广涉性”。二:治疗方案多样化的同时,缺乏一个完善的疗效评估标准。三:针灸在临床运用中存在诸多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比如针刺疗程、针刺时机、各种不同的针灸方法及针灸工具等。因此探究一种更符合客观实际的设计方案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中举.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医学信息:中旬刊[J],2011,24(8):3896-3896
  [2]罗群带.穴位敷贴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J],2012,31(16):35-35
  [3] 张丽萍.穴位敷贴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动力恢复80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J],2013,45(10):55-56
  [4]朱利利.杨丽明.足三里穴位埋线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中国医药导报[J],2010,7(18):25-26
  [5] 梁县宗.药物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J],2014,30(7):621-622
  [6]任海丽.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临床医药实践[J],2010,19(3):208-209
  [7] 李立仲,廖厚秀,张少辉.针刺穴位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50例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2010,19(36):4753-4754
  [8]寇晓茹,孙立明.针刺治疗胆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J],2010,(2):103-104
  [9]马袁玲.艾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全科护理[J],2013,11(17):1541-1542
  [10] 杨文超,裴丽洁,商建婷.艾灸疗法对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河北中医[J],2014,36(10):1520-1521
  [11]蒋丽萍.电针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中国卫生产业[J],2012,9(2):161-161
  [12]颜志清,蔡杏琼,李润华.温针灸对妇科腹部术后病人肠功能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中旬版[J],2011,(1):133-134
  [13]胡晓霞.针药干预促进妇科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J],2011,38(4):728-729
  [14]吴海燕.针药在妇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研究.中医药临床杂志[J],2014,(10):1047-104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与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4例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型P波”33例(51.6%);低电压28例(43.8%);右侧心前导联呈QS型、V1\V2\V3 呈rS型r波递增不良8例(12.5%),心肌酶学正常;6例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室扩大;心律失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 要:放射诊断目前已应用于医学多个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乳腺增生作为妇女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也将利用放射诊断阐述发病机理,做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放射诊断 乳腺增生 作用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的一种发生在乳腺部位的疾病,又称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乳腺增生疾病表现为乳腺组成成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电图前间壁心梗对应的室壁运动异常部位和冠状动脉闭塞位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前壁心梗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依据,将其中的50例单纯前壁心梗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扩展前壁心梗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室壁运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B超与阴道B超联合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的急腹症患者106例,分别对其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阴道B超检查,然后将两种检查结果结合,对具有不同诊断结果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比较腹部B超、阴道B超以及两种B超联合诊断的准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探析恶性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入选我院恶性食管癌患者15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各7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步化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KP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高,而且KPS评分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观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应用阴道彩超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门诊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行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先后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阴道彩照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异位妊娠的诊出率和声像学特点。结果:经比较,阴道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出率为84.72%(61/7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心电图检查作为孕期保健重要的必需的检查,其目的:可筛查出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孕妇,以进行重点监护指导,及时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的安全,对有心脏病的孕妇应告知妊娠对母婴的危险,达到安全分娩,确保母婴安康。本文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妊娠期心电图改变对妇女的影响。  【关键词】妊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超声检查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7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妇科检查、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有39例患者位于肌层内,有28例患者位于脂肪层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声像图改变,总结其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明显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针头大小的无回声区或彗星尾状强回声,大部分患者脂餐试验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生物反馈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疗法,在肛肠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主要用来治疗功能性便秘、大便失禁、功能性肛门直肠痛、肠易激综合征及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重建等[1]。然而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患者的依从性及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有着较大影响。以下就生物反馈技术于肛肠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