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微博上我的ID是资深边缘人,不是矫情,的确是常常走在社交圈的边缘。这种边缘感表现在对“集体”这个概念的接纳无能:
班集体、校集体、公司,甚至包括家庭。出国以后,海外中国人的圈子,教会、老乡会、社区、校友会,都接触过,但都只能浅尝辄止。不是中国人的圈子更没有多大的动力和热情了。也许这是第一代移民不可避免的尴尬,也许是我这个人天生孤僻,我在各种不同城市居住过,上过好多学校,经历过各种工作单位,每到一处,都有彼此喜爱的朋友、难以忘怀的往事,可是我从来没有对任何集体产生过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对孩子的期望又不同。首先作为少数族裔,社交方面有天然的劣势,本来就有游离于主流社会、不被社会接纳的危险。美国对于我们来说是“海外”,对孩子来说就是自己的国家,我还是挺希望他有归属感的。其次我自己游走边缘多年,虽然不乏自得其乐的时候,但是对于别人呼朋引伴,“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我其实也有羡慕。
育儿专家说,父母自己缺啥,就特别想给孩子补啥。孩子上学早、个头又小,在学前班时时发生大小孩不带他玩的社交挫败,每一次他都哭得特别伤心,可是哭有什么用?放学回家我问他跟哪个小朋友玩呢,他说“跟我自己”;我说午饭跟谁吃呢,他说“跟我自己”。
上一年级后跟发小同班,年龄也大一点,略有改善。但是我去他们学校参加活动,见过一个个头比较大的白人男孩推他,他们在前面我在后面,我看到他不满地抗议,那个孩子得意洋洋地跑了(我感觉是得意洋洋,也许人家并没有)。他跟我倒没说什么,我问他有没有不开心,他揉揉眼睛说没有,但是明显情绪低落,拉着我去艺术教室做手工,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涂涂写写,好像终于找到了归属感,平心静气地玩了半天。
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全神贯注的样子,眼泪突然就上来了,恨不得肋生双翅,跋山涉海去取一份社交秘籍,亲手为他打造一个温暖亲密的朋友圈。
现实和期望相左,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焦虑。孩子升到了高年级,在这方面想过很多,可是慢慢地,我觉得算是基本想通了吧,或者说暂时妥协,不算打通了任督二脉,但是至少不再焦虑了。武林秘籍还是没找到,可是有一些心得。
第一:我觉得能做的我都做了,至少非常努力地做了,只要知道我尽力了,无愧于心,就没有那么纠结了。剩下的是我做不到的,比如跟各色太太团打成一片,或者天天到他们教室去守着做志愿者。每天有几个小时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写作、阅读、做家务、和朋友聊天,对我的身心健康来说太重要了,现阶段我的身心健康就是他的身心健康。唯有保持好心情,才能愉快地和孩子在一起。
该做的我正在努力做:他们学校的活动我尽量参加;一个星期做一天志愿者陪他们班同学做功课 ——事实证明这个太有用了,帮孩子打造朋友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和他的朋友成为朋友;以及跟他聊天,用平等的、温和的姿态听他跟我讲他每天各类大小社交事件;帮他约约会,努力保证他和小朋友玩的时候玩得开心玩得痛快。
第二,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是个角度问题。我的瑜珈老师曾经说: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要,你什么都能得到。很多烦恼其实不是来自我们得到什么或者没得到什么,而是我们想得到什么。这算是心灵鸡汤版的“无欲则刚”吧。
我曾经因为孩子的篮球和足球烦恼过,实在是不像样子,打不好,也不肯打好,每次看他比赛都跳脚。我跟一个华裔妈妈聊天说起这件事,她是第二代移民,医生,她老公是生物科学家。他们家孩子幼儿园起就被公认为最聪明的孩子, 外号“科学家”。她问我为什么这么在乎孩子打球这件事。我说不要说在美国这种尚武的国家,就是在我们老家的中学,最受欢迎的也是体育好的啊。她说他们家孩子也不喜欢运动,连游泳都不喜欢,跟我家一样一样。她认为这没有什么好烦恼的,高中的时候运动好的男孩都会吸引傻白甜——只会打扮脑子里都是浆糊那种,以后他很可能就会跟这样的女孩结婚,“你希望自己的儿媳是傻白甜还是跟你一样有思想有见识的女人?”
我虽然觉得这种说法很阿Q,也挺政治不正确的,但是被这个隐形马屁拍得浑身舒坦,而且的确是个新鲜的角度。都说男孩子得打球,打球才有魅力,才能追到女孩子。可是,不打球的魅力,说不定吸引的是不同的女孩子。还有个姐姐跟我说,“头脑聪明的孩子都不喜欢团体运动,你别担心”。这个我也不完全同意,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卓尔不群”,在某个层面来说,优秀和孤单,其实也是硬币的正反两面吧。反过来说,头脑简单的人,比较容易随波逐流。“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关键是如何接纳这种孤单。朋友是好的,但是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为了交朋友而放弃自我。
第三:我觉得孩子也给我上了一课。有时候孩子的世界比我想象的单纯,孩子也比我想象的善良宽容。
他们班每年都会有个问题儿童,去年那个孩子是白人,块头特别大,一说话就捏紧拳头涨红脸,半天说不清楚,很容易发脾气,有点点暴力倾向。我见过他发作,很怕他欺负我们家孩子。找机会特地跟娃讨论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告诫他防着点这个小孩,娃先跟我说,其实他是个很好的小孩,只是急着要把话说出来,不是要伤害别人。我当时为自己的小人心理惭愧了好久。包括那个推他的小孩,他后来也跟我聊过,常说这个小孩很了不起,跑步全校第一,对小朋友也很好,只有羡慕和赞许,并没有像我那样为了一件小事耿耿于怀那么久。
以前他们课后班有个孩子,也是大块头、比较木讷,父母是从国内过来做医学博士后的,工作忙,给孩子打扮得比较草率。娃说所有课后班的孩子都欺负这个小孩,叫他绰号,抢他东西。我问他你有吗?他说:“我没有,我是唯一一个和这个孩子好好玩的人。”我问他你有跟别的孩子说别这样对他吗,他有点惭愧地说没有。我说没关系,“写《哈利·波特》的杰奎·罗琳说过,‘反对你的朋友比反对你的敌人需要更多的勇气’”。
我们中国人在社交方面对君子的要求是“和而不同”“群而不党”,我和孩子都离达到这个标准还很远,但是至少,我觉得孩子是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并且已经走在我前面,这就足以让我放下焦虑,老怀大慰了。
班集体、校集体、公司,甚至包括家庭。出国以后,海外中国人的圈子,教会、老乡会、社区、校友会,都接触过,但都只能浅尝辄止。不是中国人的圈子更没有多大的动力和热情了。也许这是第一代移民不可避免的尴尬,也许是我这个人天生孤僻,我在各种不同城市居住过,上过好多学校,经历过各种工作单位,每到一处,都有彼此喜爱的朋友、难以忘怀的往事,可是我从来没有对任何集体产生过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对孩子的期望又不同。首先作为少数族裔,社交方面有天然的劣势,本来就有游离于主流社会、不被社会接纳的危险。美国对于我们来说是“海外”,对孩子来说就是自己的国家,我还是挺希望他有归属感的。其次我自己游走边缘多年,虽然不乏自得其乐的时候,但是对于别人呼朋引伴,“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我其实也有羡慕。
育儿专家说,父母自己缺啥,就特别想给孩子补啥。孩子上学早、个头又小,在学前班时时发生大小孩不带他玩的社交挫败,每一次他都哭得特别伤心,可是哭有什么用?放学回家我问他跟哪个小朋友玩呢,他说“跟我自己”;我说午饭跟谁吃呢,他说“跟我自己”。
上一年级后跟发小同班,年龄也大一点,略有改善。但是我去他们学校参加活动,见过一个个头比较大的白人男孩推他,他们在前面我在后面,我看到他不满地抗议,那个孩子得意洋洋地跑了(我感觉是得意洋洋,也许人家并没有)。他跟我倒没说什么,我问他有没有不开心,他揉揉眼睛说没有,但是明显情绪低落,拉着我去艺术教室做手工,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涂涂写写,好像终于找到了归属感,平心静气地玩了半天。
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全神贯注的样子,眼泪突然就上来了,恨不得肋生双翅,跋山涉海去取一份社交秘籍,亲手为他打造一个温暖亲密的朋友圈。
现实和期望相左,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焦虑。孩子升到了高年级,在这方面想过很多,可是慢慢地,我觉得算是基本想通了吧,或者说暂时妥协,不算打通了任督二脉,但是至少不再焦虑了。武林秘籍还是没找到,可是有一些心得。
第一:我觉得能做的我都做了,至少非常努力地做了,只要知道我尽力了,无愧于心,就没有那么纠结了。剩下的是我做不到的,比如跟各色太太团打成一片,或者天天到他们教室去守着做志愿者。每天有几个小时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写作、阅读、做家务、和朋友聊天,对我的身心健康来说太重要了,现阶段我的身心健康就是他的身心健康。唯有保持好心情,才能愉快地和孩子在一起。
该做的我正在努力做:他们学校的活动我尽量参加;一个星期做一天志愿者陪他们班同学做功课 ——事实证明这个太有用了,帮孩子打造朋友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和他的朋友成为朋友;以及跟他聊天,用平等的、温和的姿态听他跟我讲他每天各类大小社交事件;帮他约约会,努力保证他和小朋友玩的时候玩得开心玩得痛快。
第二,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是个角度问题。我的瑜珈老师曾经说: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要,你什么都能得到。很多烦恼其实不是来自我们得到什么或者没得到什么,而是我们想得到什么。这算是心灵鸡汤版的“无欲则刚”吧。
我曾经因为孩子的篮球和足球烦恼过,实在是不像样子,打不好,也不肯打好,每次看他比赛都跳脚。我跟一个华裔妈妈聊天说起这件事,她是第二代移民,医生,她老公是生物科学家。他们家孩子幼儿园起就被公认为最聪明的孩子, 外号“科学家”。她问我为什么这么在乎孩子打球这件事。我说不要说在美国这种尚武的国家,就是在我们老家的中学,最受欢迎的也是体育好的啊。她说他们家孩子也不喜欢运动,连游泳都不喜欢,跟我家一样一样。她认为这没有什么好烦恼的,高中的时候运动好的男孩都会吸引傻白甜——只会打扮脑子里都是浆糊那种,以后他很可能就会跟这样的女孩结婚,“你希望自己的儿媳是傻白甜还是跟你一样有思想有见识的女人?”
我虽然觉得这种说法很阿Q,也挺政治不正确的,但是被这个隐形马屁拍得浑身舒坦,而且的确是个新鲜的角度。都说男孩子得打球,打球才有魅力,才能追到女孩子。可是,不打球的魅力,说不定吸引的是不同的女孩子。还有个姐姐跟我说,“头脑聪明的孩子都不喜欢团体运动,你别担心”。这个我也不完全同意,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卓尔不群”,在某个层面来说,优秀和孤单,其实也是硬币的正反两面吧。反过来说,头脑简单的人,比较容易随波逐流。“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关键是如何接纳这种孤单。朋友是好的,但是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为了交朋友而放弃自我。
第三:我觉得孩子也给我上了一课。有时候孩子的世界比我想象的单纯,孩子也比我想象的善良宽容。
他们班每年都会有个问题儿童,去年那个孩子是白人,块头特别大,一说话就捏紧拳头涨红脸,半天说不清楚,很容易发脾气,有点点暴力倾向。我见过他发作,很怕他欺负我们家孩子。找机会特地跟娃讨论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告诫他防着点这个小孩,娃先跟我说,其实他是个很好的小孩,只是急着要把话说出来,不是要伤害别人。我当时为自己的小人心理惭愧了好久。包括那个推他的小孩,他后来也跟我聊过,常说这个小孩很了不起,跑步全校第一,对小朋友也很好,只有羡慕和赞许,并没有像我那样为了一件小事耿耿于怀那么久。
以前他们课后班有个孩子,也是大块头、比较木讷,父母是从国内过来做医学博士后的,工作忙,给孩子打扮得比较草率。娃说所有课后班的孩子都欺负这个小孩,叫他绰号,抢他东西。我问他你有吗?他说:“我没有,我是唯一一个和这个孩子好好玩的人。”我问他你有跟别的孩子说别这样对他吗,他有点惭愧地说没有。我说没关系,“写《哈利·波特》的杰奎·罗琳说过,‘反对你的朋友比反对你的敌人需要更多的勇气’”。
我们中国人在社交方面对君子的要求是“和而不同”“群而不党”,我和孩子都离达到这个标准还很远,但是至少,我觉得孩子是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并且已经走在我前面,这就足以让我放下焦虑,老怀大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