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时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和灵魂,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纲领,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不少教师不断地对课时目标做加法,把一节课设计得密不透风,使课堂教学不堪重负。40分钟的课堂,究竟能承载多少使命呢?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准确把握课时目标。下面,笔者结合浙教版三下《我们这样生活》第一课时目标的制定,来谈谈对课时目标设计的认识。
一、瞻前顾后,走近目标
课时目标的准确制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中有的教师由于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不到位而机械套用,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看点而刻意挖掘教学内容之外的东西,致使目标呈现多、繁、乱的情况。如果教师片面理解课堂的完整性、情感的延续性、目标的均衡性,而忽视了学生的承受力、学习力与课的实效性,反而会使课堂教学变得不完美甚至导致教学失败。
教师需了解整套教材的设计,领会它的编排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就如上面的案例所呈现的,三年级《我们这样生活》是意在通过活动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了解当前人类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懂得科技和艺术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激发热爱科学和艺术、珍惜现代生活的思想。六年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目标是:了解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如果教师要求三年级学生掌握六年级的知识,就真正是拔苗助长了。
而从本单元来说,《我们这样生活》的前一课是《世界真奇妙》和《我们的地球》,单元目标也是要我们了解生活的家园面貌多姿多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把目标大方向定在“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了解当前人类生活方式多姿多彩”,把原先设计的“简单了解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初步学会反思目前人类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困惑,能从自己的生活小事做起,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的目标舍去,突出了重点,尊重了本课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在对教材整体解读的基础上,才能够最大可能地接近目标,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抓住重点,找准目标
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单元导语、文本提示和关键词。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每个单元都安排有这些内容。这些重点词句言虽简,但却是教学内容的精髓所在,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比如《我们这样生活》一课的关键词是“生活”,而文本提示语是: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也就是说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板块都围绕着“生活”来开展,使学生感受到的是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激发的是热爱生活的感情。而六年级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键词是“有限的资源”,侧重的是人口激增、环境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让学生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所以视角不同,教学的目标也不同,教学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当然也随之改变。我原先设计的“反思人类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包括的“了解生活中的困惑、感知环境污染”都是在六年级教材中安排的,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就需要舍去。而如果不加选择一股脑儿把所有的内容都安排在第一课时里,就容易造成面面俱到、走马观花的情形。
三、分析学情,锁定目标
准确制定课时目标既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剖析、分割、取舍和突破,又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学生的情况有准确把握。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准确处理教材,制定课时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出一节精彩的课。
从三年级学生现状来说,他们来不及消化教材上呈现的那么多内容,教材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地实施教学。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学生春游”的活动板块,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让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导学生的生活。找到了课堂的兴奋点和突破点,因此我第一课时着重讲解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了解当前人类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第二课时重点介绍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明确了目标,该如何实行呢?以往我们的习惯总把生活分为“衣食住行”4个方面,比较多地站在大人的立场来思维,可却忽略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眼中的生活跟大人眼中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因此我把“衣食住行”改为了“衣食行玩”4个方面,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能真正地引领学生的生活。虽然只是一词之差,体现的却是生本意识的觉醒。
当然,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凝固的、僵化的和不变的,课堂会发生什么事件是不可预设的,如果不容纳课堂即时生成的目标,如果不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不可能有学生充分的发展。因此,只有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教材目标,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使教学目标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才能使课堂更具生命活力,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紫薇小学 312028)
一、瞻前顾后,走近目标
课时目标的准确制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中有的教师由于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不到位而机械套用,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看点而刻意挖掘教学内容之外的东西,致使目标呈现多、繁、乱的情况。如果教师片面理解课堂的完整性、情感的延续性、目标的均衡性,而忽视了学生的承受力、学习力与课的实效性,反而会使课堂教学变得不完美甚至导致教学失败。
教师需了解整套教材的设计,领会它的编排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就如上面的案例所呈现的,三年级《我们这样生活》是意在通过活动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了解当前人类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懂得科技和艺术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激发热爱科学和艺术、珍惜现代生活的思想。六年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目标是:了解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如果教师要求三年级学生掌握六年级的知识,就真正是拔苗助长了。
而从本单元来说,《我们这样生活》的前一课是《世界真奇妙》和《我们的地球》,单元目标也是要我们了解生活的家园面貌多姿多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把目标大方向定在“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了解当前人类生活方式多姿多彩”,把原先设计的“简单了解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初步学会反思目前人类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困惑,能从自己的生活小事做起,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的目标舍去,突出了重点,尊重了本课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在对教材整体解读的基础上,才能够最大可能地接近目标,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抓住重点,找准目标
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单元导语、文本提示和关键词。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每个单元都安排有这些内容。这些重点词句言虽简,但却是教学内容的精髓所在,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比如《我们这样生活》一课的关键词是“生活”,而文本提示语是: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也就是说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板块都围绕着“生活”来开展,使学生感受到的是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激发的是热爱生活的感情。而六年级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键词是“有限的资源”,侧重的是人口激增、环境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让学生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所以视角不同,教学的目标也不同,教学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当然也随之改变。我原先设计的“反思人类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包括的“了解生活中的困惑、感知环境污染”都是在六年级教材中安排的,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就需要舍去。而如果不加选择一股脑儿把所有的内容都安排在第一课时里,就容易造成面面俱到、走马观花的情形。
三、分析学情,锁定目标
准确制定课时目标既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剖析、分割、取舍和突破,又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学生的情况有准确把握。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准确处理教材,制定课时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出一节精彩的课。
从三年级学生现状来说,他们来不及消化教材上呈现的那么多内容,教材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地实施教学。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学生春游”的活动板块,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让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导学生的生活。找到了课堂的兴奋点和突破点,因此我第一课时着重讲解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了解当前人类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第二课时重点介绍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明确了目标,该如何实行呢?以往我们的习惯总把生活分为“衣食住行”4个方面,比较多地站在大人的立场来思维,可却忽略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眼中的生活跟大人眼中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因此我把“衣食住行”改为了“衣食行玩”4个方面,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能真正地引领学生的生活。虽然只是一词之差,体现的却是生本意识的觉醒。
当然,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凝固的、僵化的和不变的,课堂会发生什么事件是不可预设的,如果不容纳课堂即时生成的目标,如果不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不可能有学生充分的发展。因此,只有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教材目标,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使教学目标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才能使课堂更具生命活力,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紫薇小学 31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