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腐败分子为何不往咱这跑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这个怪想法实在是憋气憋的。为什么咱中国的腐败分子,凡是卷巨款跑到境外的就成了肉包子滚进了狗窝,有去无回了呢?
  比如那个赖昌星赖在加拿大7年了。中国人民打日本也不过8年,对付一个赖昌星恐怕要超过8年了。因为这小子又获得了在加拿大暂留10个月的居住权利。10个月之后,不知还会有什么样的“规则”生出新的招术来。反正这7年多的时间就是通过这一年加一年、几个月加几个月的累计“游戏规则”玩出来的。
  这个赖仔还没弄回来,不久前又跑出去一个高仔,又卷走了几个亿。这小子是中国银行哈尔滨松街支行的负责人。这帮家伙卷钱怎么会比我卷铺盖还方便?我不懂银行管钱的事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如今我们各级政府不是在大搞招商引资吗?那劲费得也够辛苦了,为此不少官员多少年“苦心经营”才戴上的乌纱帽,因招商不力屡屡“遭伤”,丢了官职。那为何不抄一个近道,变通一下“招商”呢?反正把别人的钱弄到咱这一亩三分地来,建厂也好,消费也好,存进银行也罢,只要为我所用就行了。钱如今不是没成分了吗?
  当前有钱的国家多了,什么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他们那儿难道就没有腐败分子,就没有卷巨款跑出本土的?让他们往咱这儿跑,只要携带巨款进来,咱也实行个一拖、三缓、三延期的对策,先让他们把钱在咱这儿“消费”了再说。可是这么多年了,我很纳闷,这外国的腐败分子为何就不往咱这儿跑呢?是我们收留他们的条件不优惠,还是我们居住的环境不环保?是我们的食品不绿色,还是我们的金融服务不周到?后来网上有资料表明,当今各国官员变为腐败分子的总量并不太多,人家自产自销还不够呢,轮不到出口。更让我丧失希望的是,洋人不仅银行、政府各部门的钱不好往外弄,就连企业、公司里的钱也都把得紧紧的。瑞典一個部长级的人物,因占了点电信公司优惠的话费,就被记者们纠缠得没完没了,为此挨了批评,还得向市民们道歉。
  看来,指望洋人卷巨款跑到咱这神州大地是没啥希望了。但若总是有出去的口子,没进来的渠道,那不总是用咱们的肉包子肥了别人的狗吗?
  若不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卷款出逃”造成的国际间的“卷款不平衡”,估计我们是永远掌握不了主动权了:因为你没有与人家“对接”的茬口。所以永远吃亏,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牢固笼屉,把肉包子装好、把牢,别让他人一伸手就拿走一个。像如今这样用咱的肉包子喂壮了人家的狗。人家还不领情,我们反倒一再求人家把还没吃光的包子皮退回来,这真是活活气死人了。
  见着别人的钱多就巴不得人家往咱这儿跑。这当然不地道。可你总是傻乎乎地把不住自己的钱,这也不比人家光彩到哪去吧?
  
  (老 北 摘自《河源日报》)
其他文献
博士回山村奔丧来了。  博士是村里飞出去的惟一的一只“金凤凰”。  博士上大学的学费是村人凑的,博士的母亲也由村人轮流照料。用村长的话说,博士是咱全村人的儿子,是咱们全村人的骄傲。就这样,博士由本科、硕士,一路读到今天。  山村偏僻,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跟外界联系。博士回村時,是村人用“山轿”抬进来的。村长说,除了当年八路军伤员,你是第二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  博士回到村里,全村人齐来探望,大家把最
期刊
凡事最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是“略知一二”已经很不简单,能够把二看成三,当然可以更为圆满。在圆满中分是非,是中国人的和谐境界。    (一)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听见背后响起喇叭声,日本人会小步慢跑,闪到路边。美国人则挥挥手,边抱歉边走开。只有中国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无其事地走路。  中国人不是看不见,也不是听不到,更不是不管它。我们有反应,最后一定走开,只是急什么?慢慢来嘛,大
期刊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男人。  男人姓苏,三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男人是本市菜农,城市扩建后被征了地,用补偿款开了一家沙石料厂,阔绰的出手与邋遢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暴发户。  男人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每天坐在桌边大快朵颐,真想不通他怎么就那么爱吃肉。而且,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他便当仁不
期刊
在日本生活,不免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从服务角度说,我对日本的政府工作人员印象不算差。一来,这里绝少门难进、脸难看的场面。日本的政府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好,往往是你刚一进门,就主动上来招呼了,办事的时候也是一副笑脸,让人感到纳税人的骄傲;二来,崇尚廉洁,决不受礼。和他们一起出门办事,买饮料都会自己付钱。从这个角度看,日本的公务员建设,搞得不错。  不过,有时候也感到疑惑,日本政府的办公楼都修得蛮漂亮,但
期刊
早晨,我破例上街吃早点。  我们这一带,住了十几万人。可能是为了促进黎明时的勤奋,锻炼人们在家做早点的能力,中午之前,街区各饭店大多不开门。只有一个小饭铺,卖地沟油制作的不洁早点,服务生的指甲有黑边。  昨晚散步,发现一家正规饭店,也开始经营早点,高兴,认为是新生事物,或者好传统的光复,今天一早,特地前来支持。  前来支持的人很多,不得不排队。现在除了银行和交易所,哪里还排队?由此可见,广大市民对
期刊
年迈的皇帝祭祖,仪毕,在陵园门口看见一躬身相递的老人。  皇帝凝视守陵老人,皱眉,摇头,叹气,上辇离去。  臣子们不知圣上何意,立即排查守陵老人的履历和疑点。疑点甚多,每条都足以使皇帝皱眉、摇头、叹气。守陵老人一生见过皇室的各色人等,而皇室内争斗剧烈,他又可能划入任何一個反叛势力和篡权集团。  更有确实证据,守墓老人还在清明时节,去那些皇室离异人士荒芜的墓地,烧过纸。  于是,守陵老人被驱逐回乡。
期刊
孩子讲讲很久很久以的事    下面,是2006年我收藏的一则“高短”。  尽管这则高短有无数版本,但“歌词大意”都差不多。不需要解释,不需要阐·述读它时我心里是多么负数,多么零度……一切如你所知。全文是:给孩子讲讲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那时候天还是蓝的,  水也是绿的,  庄稼是长在地里的,  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  耗子还是怕猫的,  法官是讲理的,  结婚是先谈恋爱的,  理发店是只管理发的,
期刊
我身无分文地出了门。那是一月的芝加哥,北风刮得紧,回去取钱便要顶风跋涉半小时,无疑是要耽误上课了。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凭能打动谁,让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我惟一的担心是将使芝加哥身怀绝技的扒手们失望。  “蹭!”上地铁相当顺利——守门的黑人女士听说我忘了带钱,5个一寸长的红指甲在下巴前面一摆,就放我进去了,还对着我的后脑勺说:“要是我说‘不’你不
期刊
《辛普森一家》里的天才女儿丽萨曾经说:“我要做一名伟大的爵士音乐家,我都盘算好了:我的才华在本国无人赏识,却在法国大获成功。但是滥用毒品又让我声名狼藉。我要谈许多次刻骨铭心的恋爱,然后年纪轻輕地死去……呃,这个我还没有决定。”  我估计辛普森的编剧是参考了法国本土的天才少女萨冈的版本。17岁时,萨冈在巴黎拉丁区的一个阁楼中独处了7个星期,写出了处女作《你好,忧愁》。一夜成名的萨冈拿到第一笔版税后,
期刊
闺密之一的C女,自从做了某有钱人俱乐部协会会长的助理后,就过着非五星级酒店不住、非私人会所不入的生活。这天,C女忽然在MSN上连珠炮似地发来好几个网址链接,竟都是淘宝的后缀。  打开后结果无一例外,全部是各款LV的包包,更無一例外的是,没有一款低于5000元人民币,这些LV分布在从纽约到上海,从北京到巴黎的各个不同女子手上,可以看出都是实物拍摄。照片上细白的手指将她们曾经的爱物扭转成不同角度,以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