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护理在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作用。对雾化吸入治疗中各个方面护理、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患儿采取相应措施。说明恰当的医疗护理有助于提高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雾化吸入;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护理
雾化吸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是临床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大多患儿不能主动配合治疗,要得到良好的雾化治疗效果,护理是关键。护士需要掌握雾化吸入的有关知识,才能达到好的治疗目的。现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326例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雾化吸入效果的外在因素并针对其进行干预,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儿科雾化吸入患儿326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76例,支气管肺炎89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2例,急性喉炎9例。其中小于1岁的有92例,1~2岁的158例,2~14岁的76例。选用的是雾化器1套,氧气设备1套。我院儿科雾化吸入常用药物:沐舒坦、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干扰素、速尿、地塞米松、病毒唑注射液等。
1.2护理操作
1.2.1操作方法:遵医嘱将配好药液放在治疗盘内,告知患儿家属雾化吸入的目的,备好的氧气表连接氧气管道,连接雾化器,然后将药液注入雾化器内,打开氧气表,调节氧气表压力,当气雾均匀冒出时将雾化器罩住患儿口鼻。
1.2.2护理方法:(1)病室环境:室温保持在22~24℃,室内空气新鲜,按医嘱准确用药。(2)雾量的调节:雾化吸入时雾量大小应根据病情而定,雾量过大易引起供氧不足,呼吸困难,雾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3)雾化的时间:雾化吸入的时间遵医嘱而定,每天2次的一般上下午各1次,间隔时间不少于4h,吸入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4)体位:1岁以内的患儿可让家长抱着坐好,患儿取半坐卧位,家长手持雾化面罩。2岁以上的患儿可取坐位,对意识模糊的可抬高床头30°使其处于侧卧位。(5)雾化后注意事项:雾化后用毛巾擦净患儿口鼻周围,吸入完毕15min后方可外出,以防着凉。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
2.结果
本组326例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中289例痊愈,32例好转,5例无效果。
3.讨论
雾化吸入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平喘的治疗方法。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雾化治疗时雾化器的选择、患儿体位选择、雾化吸入的方法、患儿欠配合治疗及雾化后的处理都直接影响雾化治疗的效果。
3.1雾化器的选择
目前认为雾化方法最好的是使用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它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可连续使用等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雾化方法。我院使用的是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雾化器。
3.2患儿体位选择
向患儿家长解释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器及患儿体位,告知所用药物的作用及雾化注意事项,宣传小儿疾病相关知识。当患儿不配合时可适当变换体位,并用玩具或讲故事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有些家长常以为患儿仰卧位气道通畅,吸入雾化气量大,其实不然。仰卧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胸廓活动度小,使肺活量降低。同时仰卧位雾化治疗时患儿易出现烦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意识模糊患儿易采取侧卧位,侧卧位可使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直达病灶点。
3.3雾化吸入的方法
传统的雾化吸入法是先张嘴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数秒,再用鼻呼气,此法不适宜小儿。对3岁以上能够配合的,嘱患儿用双唇包容雾化器上的口含器,尽可能用口腔吸气,鼻孔呼气。3岁以下不能配合的患儿可用面罩罩住口鼻,患儿哭闹不能坚持的可以稍停片刻待患儿平静后再雾化,也可等患儿入睡后进行雾化吸入。临床观察我科新生儿病房的患儿直接用雾化管道口对着患儿口鼻腔,雾化吸入更充分,治疗效果更好。
3.4患儿欠配合治疗
向患儿家长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说明雾化吸入对患儿无疼痛刺激,使家长树立治疗信心,不能看到患儿哭闹就放弃治疗。笔者针对3岁以上不能配合的患儿采取分散其注意力、讲故事、看图画等完成治疗。3岁以下能配合的患儿,通常采用雾化-间歇-雾化,不能配合的采取患儿入睡后再进行雾化治疗。
3.5病情观察及注意事项
治疗中如果出现过度换气或咳嗽等症状,可稍停片刻再做雾化。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干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治疗中雾化器与地面垂直,防止雾化药液流出影响治疗效果。如果雾量小或不出雾时应检查雾嘴是否堵塞或雾化管道是否通畅,必要时要更换雾化器。
3.6做好呼吸道管理
呼吸道通畅是雾化吸入的基础,雾化吸入的目的就是稀释痰液从而利于患儿咳出。雾化后,黏稠的痰液被湿化后膨胀易堵塞支气管,应多变换体位,扣背,必要时吸痰。拍背时抬高患儿臀部30°,手成空心掌由下而上轻拍后背,拍打速度为100~120次/min,禁止拍脊柱、肾区。吸痰时,缺氧严重的应先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1~2min,新生儿插管5~7cm,婴幼儿插管深度7~9cm,当遇有阻力时后退0.5~1cm,边吸边退吸痰管,一次不能超过15s,不能上下来回吸引,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3.7预防交叉感染
我科使用的是一次性雾化器,雾化器专人专用,告知家长用后用温开水冲净,专用包装袋包裹。可连续使用,治疗完毕按一次性物品进行处理。雾化吸入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儿在治疗时的配合,部分患儿治疗时有抵触情绪,而影响治疗。为使患儿更好的完成雾化吸入治疗,护理操作中尽量满足患儿的一切愿望。护士操作中要耐心细致,多讲解、多鼓励,与患儿及家长加强心理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家长及护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增加了患儿的安全感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患儿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崔耀霞,张陆萍.雾化吸入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05)
[2]刘美凤.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6(04)
[3]李平,黄飘,容桃.凝血酶雾化吸入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咯血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3)
[4]陈红,陈继莲.超声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06)
关键词:雾化吸入;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护理
雾化吸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是临床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大多患儿不能主动配合治疗,要得到良好的雾化治疗效果,护理是关键。护士需要掌握雾化吸入的有关知识,才能达到好的治疗目的。现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326例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雾化吸入效果的外在因素并针对其进行干预,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儿科雾化吸入患儿326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76例,支气管肺炎89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2例,急性喉炎9例。其中小于1岁的有92例,1~2岁的158例,2~14岁的76例。选用的是雾化器1套,氧气设备1套。我院儿科雾化吸入常用药物:沐舒坦、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干扰素、速尿、地塞米松、病毒唑注射液等。
1.2护理操作
1.2.1操作方法:遵医嘱将配好药液放在治疗盘内,告知患儿家属雾化吸入的目的,备好的氧气表连接氧气管道,连接雾化器,然后将药液注入雾化器内,打开氧气表,调节氧气表压力,当气雾均匀冒出时将雾化器罩住患儿口鼻。
1.2.2护理方法:(1)病室环境:室温保持在22~24℃,室内空气新鲜,按医嘱准确用药。(2)雾量的调节:雾化吸入时雾量大小应根据病情而定,雾量过大易引起供氧不足,呼吸困难,雾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3)雾化的时间:雾化吸入的时间遵医嘱而定,每天2次的一般上下午各1次,间隔时间不少于4h,吸入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4)体位:1岁以内的患儿可让家长抱着坐好,患儿取半坐卧位,家长手持雾化面罩。2岁以上的患儿可取坐位,对意识模糊的可抬高床头30°使其处于侧卧位。(5)雾化后注意事项:雾化后用毛巾擦净患儿口鼻周围,吸入完毕15min后方可外出,以防着凉。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
2.结果
本组326例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中289例痊愈,32例好转,5例无效果。
3.讨论
雾化吸入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平喘的治疗方法。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雾化治疗时雾化器的选择、患儿体位选择、雾化吸入的方法、患儿欠配合治疗及雾化后的处理都直接影响雾化治疗的效果。
3.1雾化器的选择
目前认为雾化方法最好的是使用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它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可连续使用等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雾化方法。我院使用的是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雾化器。
3.2患儿体位选择
向患儿家长解释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器及患儿体位,告知所用药物的作用及雾化注意事项,宣传小儿疾病相关知识。当患儿不配合时可适当变换体位,并用玩具或讲故事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有些家长常以为患儿仰卧位气道通畅,吸入雾化气量大,其实不然。仰卧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胸廓活动度小,使肺活量降低。同时仰卧位雾化治疗时患儿易出现烦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意识模糊患儿易采取侧卧位,侧卧位可使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直达病灶点。
3.3雾化吸入的方法
传统的雾化吸入法是先张嘴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数秒,再用鼻呼气,此法不适宜小儿。对3岁以上能够配合的,嘱患儿用双唇包容雾化器上的口含器,尽可能用口腔吸气,鼻孔呼气。3岁以下不能配合的患儿可用面罩罩住口鼻,患儿哭闹不能坚持的可以稍停片刻待患儿平静后再雾化,也可等患儿入睡后进行雾化吸入。临床观察我科新生儿病房的患儿直接用雾化管道口对着患儿口鼻腔,雾化吸入更充分,治疗效果更好。
3.4患儿欠配合治疗
向患儿家长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说明雾化吸入对患儿无疼痛刺激,使家长树立治疗信心,不能看到患儿哭闹就放弃治疗。笔者针对3岁以上不能配合的患儿采取分散其注意力、讲故事、看图画等完成治疗。3岁以下能配合的患儿,通常采用雾化-间歇-雾化,不能配合的采取患儿入睡后再进行雾化治疗。
3.5病情观察及注意事项
治疗中如果出现过度换气或咳嗽等症状,可稍停片刻再做雾化。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干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治疗中雾化器与地面垂直,防止雾化药液流出影响治疗效果。如果雾量小或不出雾时应检查雾嘴是否堵塞或雾化管道是否通畅,必要时要更换雾化器。
3.6做好呼吸道管理
呼吸道通畅是雾化吸入的基础,雾化吸入的目的就是稀释痰液从而利于患儿咳出。雾化后,黏稠的痰液被湿化后膨胀易堵塞支气管,应多变换体位,扣背,必要时吸痰。拍背时抬高患儿臀部30°,手成空心掌由下而上轻拍后背,拍打速度为100~120次/min,禁止拍脊柱、肾区。吸痰时,缺氧严重的应先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1~2min,新生儿插管5~7cm,婴幼儿插管深度7~9cm,当遇有阻力时后退0.5~1cm,边吸边退吸痰管,一次不能超过15s,不能上下来回吸引,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3.7预防交叉感染
我科使用的是一次性雾化器,雾化器专人专用,告知家长用后用温开水冲净,专用包装袋包裹。可连续使用,治疗完毕按一次性物品进行处理。雾化吸入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儿在治疗时的配合,部分患儿治疗时有抵触情绪,而影响治疗。为使患儿更好的完成雾化吸入治疗,护理操作中尽量满足患儿的一切愿望。护士操作中要耐心细致,多讲解、多鼓励,与患儿及家长加强心理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家长及护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增加了患儿的安全感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患儿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崔耀霞,张陆萍.雾化吸入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05)
[2]刘美凤.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6(04)
[3]李平,黄飘,容桃.凝血酶雾化吸入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咯血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3)
[4]陈红,陈继莲.超声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