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依归。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灵活应用英语,进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问题,也就成了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原因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英语情境,比如各种活动丰富的英语角、英语超市、英语剧社,却效果不明显。这些活动很难说对学生综合应用的水平有多大意义上提高,无非是美丽包装下的表演而已。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学英语会有这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
从教师角度来看,有这样一些原因:一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二是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单纯的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性学习;三是教师所创设的教学语境不够真实,缺乏生活化的真情实感的语言实践;四是英语学科评价虽然也有口试,但还是偏重语言知识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实践的形成性评价。
从学生层面进行具体分析,学生缺少用英语的主动性,少了思维的参与,自然而然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造成不能灵活应用英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语言积累不够;脑海中只有支离破碎的单词、短语和单句,没有语篇感;只能在教师设定的模拟情景中表演,不能灵活表达。
三、具体实施
1. 解决语言积累不够的问题
(1)依托朗读培养良好语感。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时刻练,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①跟录音机读。录音机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②师徒结对读。根据对新知掌握好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弱点,相互帮助,是促进学生口语进步的一大对策。师徒结对活动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然不是说一定要要师傅教徒弟,徒弟掌握得好,他可以反过来指导师傅。他们有问题及时举手,教师进行辅导。③培养领读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从培养各班领读学生入手。利用课余时间,选出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让其先一课课读给我听,读得流利准确了,让其作为领读学生,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朗读首先必须正确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老师。在这样的鼓励下,领读学生几乎能做到每课熟读、读好,以便充实自己的英语,把正确的发音教给其他小朋友。
(2)大量背诵积累语言素材。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要求学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流利表达的基础。
2. 解决学生脑海中没有语篇感的问题
学生有了大量的背诵后,为什么还是不能张口就说?因为大量的背诵还只是输入。没有在实践中进行过有效的对话,还不能说是完全掌握。于是,表演课文就成了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但从背诵到表演课文,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表演课文之前,要让学生至少能有完整的一句话的输出,这就为从“句”的输出到“篇”的输出奠定了基础。
3. 解决不能灵活表达的问题
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训练,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对话。虽然受到文本的限制,但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启动,只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解决这种无话可说的现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会提问。交流通常是以信息差为基点,通过信息传递达到填补信息差而产生的。在形式上可以是问答形式,也可以是描述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必须有思想的参与。这样,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每一轮中每个同学的提问他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会默默地记在心里,以备下一节课中用。还有的同学会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出一些大家没提过的问题。当学生学会提问后,交流时的语言量就会多一些。
(2)发挥想象,体验所学语言的多种运用场合。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会为一项功能性语言去创设多种情境。如果学生没有把思维发散开,只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去交流,永远都无法体会用语言自由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永远都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被动接受任务去表演,那么正如牵牛花,一旦失去墙壁就无法向上生长一样。当学生学会一项功能性语言时,除了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表演外,还要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用处。只有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才是记忆深刻的,这种情况下的表演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3)联系实际,随时体验。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上,常写有一些英语单词或短语,让学生养成经常注意身边的英语的习惯,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做到处处观察,但可以督促他们在生活中随时想想他想说的话能不能用英语来说。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强制性的办法了。
(4)自编小品,重组对话。当学生心中有了一个个情景中的小故事后,要让学生将心中的这些故事和语言连成千变万化的故事。所以,我安排了学生自编小品的任务,每节课都叫三组同学表演。如果是按课文表演的就给5分,在课文基础上做改编的加8分,与课文完全不同,而是自编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的语言是大家已经忘记的,就可加10分。同学们的积极性是相当高,而且看到别的小组得高分后,他们会课后去模仿。
(5)改善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的同时必要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等级制。在每个教室的后墙上都贴有竖式排列的三条线,从下往上分别是Good级、Great级、Excellent级。每当学生有出色的表演时都能得到奖品。这种等级制的评价操作简单,无须经常总结,因为它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从而鞭策自己的学习。
结束语
学生学英语需要大量的可供模仿的目标语言输入。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不是外在的语言形式上,并且在这个习得的过程中形成听和说的习惯。我们应把交际语言的习得作为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而非只是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这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我们要区分开的,否则,我们的教学整体上就会显得很不和谐。
(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灵活应用英语,进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问题,也就成了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原因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英语情境,比如各种活动丰富的英语角、英语超市、英语剧社,却效果不明显。这些活动很难说对学生综合应用的水平有多大意义上提高,无非是美丽包装下的表演而已。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学英语会有这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
从教师角度来看,有这样一些原因:一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二是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单纯的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性学习;三是教师所创设的教学语境不够真实,缺乏生活化的真情实感的语言实践;四是英语学科评价虽然也有口试,但还是偏重语言知识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实践的形成性评价。
从学生层面进行具体分析,学生缺少用英语的主动性,少了思维的参与,自然而然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造成不能灵活应用英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语言积累不够;脑海中只有支离破碎的单词、短语和单句,没有语篇感;只能在教师设定的模拟情景中表演,不能灵活表达。
三、具体实施
1. 解决语言积累不够的问题
(1)依托朗读培养良好语感。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时刻练,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①跟录音机读。录音机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②师徒结对读。根据对新知掌握好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弱点,相互帮助,是促进学生口语进步的一大对策。师徒结对活动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然不是说一定要要师傅教徒弟,徒弟掌握得好,他可以反过来指导师傅。他们有问题及时举手,教师进行辅导。③培养领读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从培养各班领读学生入手。利用课余时间,选出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让其先一课课读给我听,读得流利准确了,让其作为领读学生,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朗读首先必须正确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老师。在这样的鼓励下,领读学生几乎能做到每课熟读、读好,以便充实自己的英语,把正确的发音教给其他小朋友。
(2)大量背诵积累语言素材。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要求学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流利表达的基础。
2. 解决学生脑海中没有语篇感的问题
学生有了大量的背诵后,为什么还是不能张口就说?因为大量的背诵还只是输入。没有在实践中进行过有效的对话,还不能说是完全掌握。于是,表演课文就成了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但从背诵到表演课文,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表演课文之前,要让学生至少能有完整的一句话的输出,这就为从“句”的输出到“篇”的输出奠定了基础。
3. 解决不能灵活表达的问题
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训练,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对话。虽然受到文本的限制,但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启动,只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解决这种无话可说的现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会提问。交流通常是以信息差为基点,通过信息传递达到填补信息差而产生的。在形式上可以是问答形式,也可以是描述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必须有思想的参与。这样,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每一轮中每个同学的提问他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会默默地记在心里,以备下一节课中用。还有的同学会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出一些大家没提过的问题。当学生学会提问后,交流时的语言量就会多一些。
(2)发挥想象,体验所学语言的多种运用场合。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会为一项功能性语言去创设多种情境。如果学生没有把思维发散开,只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去交流,永远都无法体会用语言自由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永远都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被动接受任务去表演,那么正如牵牛花,一旦失去墙壁就无法向上生长一样。当学生学会一项功能性语言时,除了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表演外,还要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用处。只有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才是记忆深刻的,这种情况下的表演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3)联系实际,随时体验。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上,常写有一些英语单词或短语,让学生养成经常注意身边的英语的习惯,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做到处处观察,但可以督促他们在生活中随时想想他想说的话能不能用英语来说。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强制性的办法了。
(4)自编小品,重组对话。当学生心中有了一个个情景中的小故事后,要让学生将心中的这些故事和语言连成千变万化的故事。所以,我安排了学生自编小品的任务,每节课都叫三组同学表演。如果是按课文表演的就给5分,在课文基础上做改编的加8分,与课文完全不同,而是自编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的语言是大家已经忘记的,就可加10分。同学们的积极性是相当高,而且看到别的小组得高分后,他们会课后去模仿。
(5)改善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的同时必要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等级制。在每个教室的后墙上都贴有竖式排列的三条线,从下往上分别是Good级、Great级、Excellent级。每当学生有出色的表演时都能得到奖品。这种等级制的评价操作简单,无须经常总结,因为它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从而鞭策自己的学习。
结束语
学生学英语需要大量的可供模仿的目标语言输入。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不是外在的语言形式上,并且在这个习得的过程中形成听和说的习惯。我们应把交际语言的习得作为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而非只是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这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我们要区分开的,否则,我们的教学整体上就会显得很不和谐。
(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