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坐落在长江之滨,地处千年古镇——柴墟。此地自古就是通商的口岸,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积淀了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智慧聪慧的做事方式、包容兼容的处世哲学。
在建校之初,学校依托长江地域文化提炼出“诚·慧·容”的校训。“诚”是指诚信、诚实、诚恳,希望全校师生“做事讲诚信,为人要诚实,待人要诚恳”;“慧”是指智慧、聪慧、慧质,希望全校师生“知识要渊博、思维要广阔、方法要巧妙;“容”是指包容、宽容、兼容,希望全校师生“包容一切、宽容他人、兼容天下”。三者相融,“诚”是品行,“慧”是思想,“容”是气度。
以“诚·慧·容”为主体的特色文化建构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化实践。我校深入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精神,以培育“诚信做人、智慧做事、包容他人”的新时代少年为目标,努力构建育人氛围浓郁、精神面貌积极、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优异的现代化学校。
一、润物无声,发挥物型文化的优势
1.建设以“诚信、诚实、诚恳”为主题的江畔书院
“诚”是做人之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江畔书院的场景布置中,我们选取了长江流域民间、历史上一些诚实守信的典故,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在书院的玄关处,镌刻着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杀猪、商鞅南门立木等以着“诚”为核心的历史故事。书院两侧的墙壁上雕刻着王安石的《商鞅》、曹植的《君子行》、卢照邻的《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李白的《酬崔五郎中》等与“诚”有关的古诗文。传统文化氣息浓郁的书院环境对沉浸在其中的师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和熏陶。此外,我校还会定期在书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诚信、诚实、诚恳”主题德育讲坛,讲述历史经典,分享身边故事。学生在浸润中收获“诚”的内涵,成长为有民族根基的一代新人。
2.建设以“智慧、聪慧、慧质”为主题的智慧展厅
“慧”是创新之本,智慧的火花需要继承发扬。在智慧展厅,我们复盘了赤壁之战、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经典战役,解析对阵双方的谋略,领略前人的非凡智慧。同时又剖析展示了三峡大坝、现代航运技术,借助于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展厅还呈现了学生的创客作品。作品主要来自学生在科技节和智慧节的创造发明。其中不仅有智能环保车、现代抛石器、无动力飞机等科技创新小制作,还有水稻灌溉模型等数学工具。学生的创意作品与前人的智慧成果一起陈列,激发学生的创作愿望,为学生埋下“慧”的种子,激励学生做一名富有想象力的创客。
3.建设以“包容、宽容、兼容”为主题的水景文化
“容”可以练就一个人宽阔的胸襟,可以拓展一个人宽广的视野,可以培养一个人宽大的情怀。而水就是“包容、宽容、兼容”最好的物态载体。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老子把水当作“道”的载体、“道”的象征。学校以“容”为主题整体建设的水景文化,将道家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心若流水,善莫大焉”镌刻在水景中央的石头上。以水释容,以容育人,将“包容、宽容、兼容”的经典诗词在景观中得以呈现,以物型景观将“容”形象地诠释。学生在水的润泽中拥有“容”的胸襟。
二、相融共生,奏响精神文化的共鸣
让“诚·慧·容”相融共生,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我校在文化建设上的追求。学校围绕“诚·慧·容”的内涵,关注师生精神状态,创新形式来丰盈精神世界。
1.主题研讨
为了达成价值认同,我校定期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主题研讨会,围绕教育的本质、学校的办学主张等内容展开广泛研讨。
结合我校的办学思路,我们分别举行“生本小组建设”“读写共生课程”等研讨活动。每学期开始举行以“新学期畅想”为主题的学校发展恳谈会,学期结束时举行以“我们这一学期”为主题的学校工作回顾会,畅谈感受、收获、建议,赞一赞身边的人和事。
2.心灵问诊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做事风格。我们举行了“我心中的西游记”角色配对活动,组织教师用关键词描述西游记中一个角色,在汇总角色特征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同事配对一个角色。
你在同事眼中会是什么角色呢?
沙僧代表着勤奋,悟空代表果敢,唐僧代表着仁爱,八戒虽然庸散,也有着自己的快乐生活方式。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欢笑,欢笑的背后是对自我认知的反省,是对他人的肯定,这种叩问内心的问诊有利于正能量的形成和负面情绪的改变。
3.故事分享
每一次活动的背后都会有教师默默的付出,我们举行“讲述活动背后的故事”分享会,让教师们讲述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诉说活动前后的心路历程。
真实的表达、动情的言语、同伴的赞扬中洋溢着教师们至真至诚的情感、敢想敢做的担当、校荣我荣的自觉。这样的提炼不断凝结成学校干事创业的精神,融入学校的文化血脉之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师节我们用教师的日常镜头制成微视频《老师的11小时》,以朴实的镜头记录着老师们从进校到离校的每一个工作瞬间,每一平常的瞬间串联成了我们老师忙碌的每一天,让精神引领悄然发生。
三、向上向善,赋予制度文化的力量
我校以“诚·慧·容”为内涵统领学校制度建设,构建民主和谐,具有包容性和认同感的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向上,具有互助性和创新性的教师发展制度;架构目标明确,具有激励性和反思性的学生评价制度。
1.全员参与,让管理制度成为自觉公约
我校围绕办学目标,以基层教师为主体,采用由下至上的公约制定方法,将强制要求转为自发执行。学校层面的管理制度按学校确定的板块,由教职工代表下沉到每一位教师,充分听取意见,形成共识。级部公约由级部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讨论制定。班级公约由所有任课老师结合班级管理、校园生活,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制定。这样的公约是大家的共识,更贴近师生,也更有利于全体师生由遵守执行走向自我约束。
2.自我增值,让自我发展成为共同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学科成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制定发展共同体增值评比制度,将课堂教学、基本功训练、研讨发言、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纳入共同体增值内容,将个人专业成长汇聚到共同体增值,实现团队共生共长。
各学科举行以团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攀登赛,在团队导师带领下,在一次次备课、上课、研课中,凝聚团队精神,实现教学相长,让团队成员成为彼此发展道路上的“动力源”。以发展共同体为主体的教师发展方式,一方面将“诚·慧·容”校训践行在团队教研中,凝练在团队合作中。另一方面增强教师发展的自主意识,在彼此激励中实现共同成长。
3.多彩评价,让校训精神成为自身品质
结合学校“让我们大家都出彩”的办学理念,以“诚·慧·容”校训内涵衍生的文明儒雅、聪慧大度、慎思善言、阳光向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为评价内容,努力营造一种自主管理的学生校园生活方式。
通过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活动,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由他律变为自律,让“诚·慧·容”精神根植于学生的成长过程。
长江,民族的坐标;文化,精神的内核。兼容并蓄、奔腾进取的长江文化是我们建设“诚·慧·容”品质的依托,通过物型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维度的建设,让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成为师生的自觉,让诚实守信、宽容包容成为师生的品德操守,让“诚是做人之基,慧是创新之本,容是立身之魂”成为师生的人生信条。
【张晖,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蒋继成,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邓培钧
在建校之初,学校依托长江地域文化提炼出“诚·慧·容”的校训。“诚”是指诚信、诚实、诚恳,希望全校师生“做事讲诚信,为人要诚实,待人要诚恳”;“慧”是指智慧、聪慧、慧质,希望全校师生“知识要渊博、思维要广阔、方法要巧妙;“容”是指包容、宽容、兼容,希望全校师生“包容一切、宽容他人、兼容天下”。三者相融,“诚”是品行,“慧”是思想,“容”是气度。
以“诚·慧·容”为主体的特色文化建构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化实践。我校深入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精神,以培育“诚信做人、智慧做事、包容他人”的新时代少年为目标,努力构建育人氛围浓郁、精神面貌积极、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优异的现代化学校。
一、润物无声,发挥物型文化的优势
1.建设以“诚信、诚实、诚恳”为主题的江畔书院
“诚”是做人之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江畔书院的场景布置中,我们选取了长江流域民间、历史上一些诚实守信的典故,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在书院的玄关处,镌刻着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杀猪、商鞅南门立木等以着“诚”为核心的历史故事。书院两侧的墙壁上雕刻着王安石的《商鞅》、曹植的《君子行》、卢照邻的《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李白的《酬崔五郎中》等与“诚”有关的古诗文。传统文化氣息浓郁的书院环境对沉浸在其中的师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和熏陶。此外,我校还会定期在书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诚信、诚实、诚恳”主题德育讲坛,讲述历史经典,分享身边故事。学生在浸润中收获“诚”的内涵,成长为有民族根基的一代新人。
2.建设以“智慧、聪慧、慧质”为主题的智慧展厅
“慧”是创新之本,智慧的火花需要继承发扬。在智慧展厅,我们复盘了赤壁之战、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经典战役,解析对阵双方的谋略,领略前人的非凡智慧。同时又剖析展示了三峡大坝、现代航运技术,借助于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展厅还呈现了学生的创客作品。作品主要来自学生在科技节和智慧节的创造发明。其中不仅有智能环保车、现代抛石器、无动力飞机等科技创新小制作,还有水稻灌溉模型等数学工具。学生的创意作品与前人的智慧成果一起陈列,激发学生的创作愿望,为学生埋下“慧”的种子,激励学生做一名富有想象力的创客。
3.建设以“包容、宽容、兼容”为主题的水景文化
“容”可以练就一个人宽阔的胸襟,可以拓展一个人宽广的视野,可以培养一个人宽大的情怀。而水就是“包容、宽容、兼容”最好的物态载体。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老子把水当作“道”的载体、“道”的象征。学校以“容”为主题整体建设的水景文化,将道家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心若流水,善莫大焉”镌刻在水景中央的石头上。以水释容,以容育人,将“包容、宽容、兼容”的经典诗词在景观中得以呈现,以物型景观将“容”形象地诠释。学生在水的润泽中拥有“容”的胸襟。
二、相融共生,奏响精神文化的共鸣
让“诚·慧·容”相融共生,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我校在文化建设上的追求。学校围绕“诚·慧·容”的内涵,关注师生精神状态,创新形式来丰盈精神世界。
1.主题研讨
为了达成价值认同,我校定期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主题研讨会,围绕教育的本质、学校的办学主张等内容展开广泛研讨。
结合我校的办学思路,我们分别举行“生本小组建设”“读写共生课程”等研讨活动。每学期开始举行以“新学期畅想”为主题的学校发展恳谈会,学期结束时举行以“我们这一学期”为主题的学校工作回顾会,畅谈感受、收获、建议,赞一赞身边的人和事。
2.心灵问诊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做事风格。我们举行了“我心中的西游记”角色配对活动,组织教师用关键词描述西游记中一个角色,在汇总角色特征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同事配对一个角色。
你在同事眼中会是什么角色呢?
沙僧代表着勤奋,悟空代表果敢,唐僧代表着仁爱,八戒虽然庸散,也有着自己的快乐生活方式。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欢笑,欢笑的背后是对自我认知的反省,是对他人的肯定,这种叩问内心的问诊有利于正能量的形成和负面情绪的改变。
3.故事分享
每一次活动的背后都会有教师默默的付出,我们举行“讲述活动背后的故事”分享会,让教师们讲述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诉说活动前后的心路历程。
真实的表达、动情的言语、同伴的赞扬中洋溢着教师们至真至诚的情感、敢想敢做的担当、校荣我荣的自觉。这样的提炼不断凝结成学校干事创业的精神,融入学校的文化血脉之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师节我们用教师的日常镜头制成微视频《老师的11小时》,以朴实的镜头记录着老师们从进校到离校的每一个工作瞬间,每一平常的瞬间串联成了我们老师忙碌的每一天,让精神引领悄然发生。
三、向上向善,赋予制度文化的力量
我校以“诚·慧·容”为内涵统领学校制度建设,构建民主和谐,具有包容性和认同感的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向上,具有互助性和创新性的教师发展制度;架构目标明确,具有激励性和反思性的学生评价制度。
1.全员参与,让管理制度成为自觉公约
我校围绕办学目标,以基层教师为主体,采用由下至上的公约制定方法,将强制要求转为自发执行。学校层面的管理制度按学校确定的板块,由教职工代表下沉到每一位教师,充分听取意见,形成共识。级部公约由级部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讨论制定。班级公约由所有任课老师结合班级管理、校园生活,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制定。这样的公约是大家的共识,更贴近师生,也更有利于全体师生由遵守执行走向自我约束。
2.自我增值,让自我发展成为共同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学科成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制定发展共同体增值评比制度,将课堂教学、基本功训练、研讨发言、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纳入共同体增值内容,将个人专业成长汇聚到共同体增值,实现团队共生共长。
各学科举行以团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攀登赛,在团队导师带领下,在一次次备课、上课、研课中,凝聚团队精神,实现教学相长,让团队成员成为彼此发展道路上的“动力源”。以发展共同体为主体的教师发展方式,一方面将“诚·慧·容”校训践行在团队教研中,凝练在团队合作中。另一方面增强教师发展的自主意识,在彼此激励中实现共同成长。
3.多彩评价,让校训精神成为自身品质
结合学校“让我们大家都出彩”的办学理念,以“诚·慧·容”校训内涵衍生的文明儒雅、聪慧大度、慎思善言、阳光向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为评价内容,努力营造一种自主管理的学生校园生活方式。
通过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活动,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由他律变为自律,让“诚·慧·容”精神根植于学生的成长过程。
长江,民族的坐标;文化,精神的内核。兼容并蓄、奔腾进取的长江文化是我们建设“诚·慧·容”品质的依托,通过物型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维度的建设,让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成为师生的自觉,让诚实守信、宽容包容成为师生的品德操守,让“诚是做人之基,慧是创新之本,容是立身之魂”成为师生的人生信条。
【张晖,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蒋继成,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邓培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