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习惯定势的教学方法。实施新课改后,人们观念上崇尚“情境教学”,而实际上由于效果和评价的诸多原因,教学还是徘徊在教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听课,记笔记,写作业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做不到以学生为主体,唱主角的依然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并且一刀切、填鸭式等忽视个体差异的教学难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致造成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跨的尴尬局面。教师在教学中,重于知识的传授,使教学成为消极被动授受过程,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淡漠隔膜的师生关系。许多教师只注重“育人以德”“育人以智”的重要性,恰恰忽略了“育人以情”的关键性。离开了“情”,“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正所谓“亲其师”,所以才“信其道”。教育应该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师生忧思录》中谈到了这些年来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师生关系淡漠甚至隔膜,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沟通无门,就是老师和学生接触太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课堂,而且多以课本为主;二是现在体罚和辱骂学生的现象比较多,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受到一定的伤害,感情自然淡漠;三是家长的介入,现在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遇到一点问题就求助于家长,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四是利益的渗透,比如乱收费、乱罚款,淡化了师生之间那种比较纯洁的感情;五是应试评价带来的压力,使师生之间失去了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失之偏颇的评价方法。目前对教学的评价,还是偏重于考试分数。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易造成学生之间激烈的竞争,形成孤僻、自卑和冷漠的性格;单纯以分数评价教师,会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容易使教师产生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单纯以分数评价教学,造成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养成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接受的不良学习习惯,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会禁锢了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由此可见,要使语文课堂真正变得高效,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精神,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就要从改变习惯定势的教学方式入手,把情境融入到教学之中:
   1.改变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心灵沟通乃至交融情感的过程,呆板、枯燥、陈旧的教学方法,是难以体现语文课程特点的,更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勇于创新、总结和提高。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创设恰当的情境,巧设学习环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内化解决问题。教师还应了解和关注个体差异,才能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学习环境。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适应了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崇尚自然、追求新奇、渴望未知、畅想未来是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天性,只有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这种天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释放,学生在一种亲和、自然、没有拘束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导,会更加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使知识的获得得到更新和拓展,最终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
   3.公正评价学生,激励学生热情。评价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评价可以从作业、试卷、课堂表现、小制作、小论文等方面,甚至于通过访谈和观察中对学生进行。既关注知识技能,也应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即注意评价结果,也关注评价过程;即有定性评价,也有定量评价。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方面进行的评价才是客观和公正的。在评价功能上淡化评价的鉴别和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问题,发挥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评价要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以利于因材施教,使评价在促进学生进步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其次,强调差异评价。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生理特点是不同的,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评价。第三,强调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学会纠错补过。
其他文献
一、作文教学目标的改革    1.重视写作的情意训练与态度的养成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应该摒弃纯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代之以人格的形成发展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发展相结合的作文教学。    2.重视写作的过程指导    新课程改
期刊
一、言传身教,范读启情   范读能体现教师对课文的感受。教师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模仿,可以学习。成功的范读,可以使语言形象迅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传语感于学生”的目的。   二、情境再现,激发兴趣   “形象再现”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好方法。所谓形象再现,就是阅读时脑海中形成的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
期刊
一、片段训练的涵义    所谓“作文片段”,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段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段训练”。其训练类型共有三种:    1.描述性训练:就是选择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进行叙述描绘。    2.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    3.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
期刊
红尘俗世纷纷扬扬,遥山近水淡淡花香。我在茫茫人海中踮足翘望,却望不到你峨冠博带的身影。你曾奋笔疾书,犯言直谏;你曾啸聚竹林,诗酒弹唱;你曾周游列国,风尘仆仆;你也曾对月题诗,笔力峥嵘。是什么,惊碎了一个流传千年的书生梦?让我在千人万人之中竟然看不到一个正心诚意、上下求索的读书人?文人美丽的素羽如一池斑驳的虹影在喧嚣闹市中沉淀、隐没。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读书须凭兴趣   畅销书排
期刊
积累和应用也是个老话题,可能出题人觉得“老田里年年都出新谷子”,就拿出来让我们旧曲翻作新声,老话题也未必不能翻出新意。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秉承出题人意旨,前人已有的简说,时人所无的详谈。   一、积累为基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起伏大翼也无力”。积累当然是基础,意义无需多言,您懂得。这里交流几个积累的方法吧。   (一)阅读笔记模式化。语言积累主要来源
期刊
“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爱因斯坦说。学习应该是一种带给人快乐的活动,教学所要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获得的享受。由此不由反思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设计,于是一个普通却又值得思考的问题迎面涌来。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设计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认
期刊
一、重在尊重、协助与促进   尊重是语文教育的前提,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面对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教师的协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切实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朝“深度”“广度”和“长度”上引。   二、重在积累、互动与熏陶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只有掌握了某种语言的人,才能进入人类社会,拥有人的活
期刊
一、要有明确的课堂纪律要求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因此,一个教师在接手一个班的开始一段时间,尽早为学生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可以让学生参与整个制定过程,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
期刊
“生本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生本教育”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本,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认为“教育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得更为智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职能和学生本体两者的高度统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初中语文教师作为传承文明、讲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