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 20年代,得知自己的作品要被收录进语文课本的时候,鲁迅反对说:“我的文章是有毒的,不要放到教材里。”如今到了 2013年,一场“鲁迅退出课本”风波,也许正应了他的希望。
最近,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以需要更“适应时代”为由,将鲁迅的散文《风筝》,从最新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删除,代之以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其实只要鲁迅有些“风吹草动”,就像旧伤口发炎一样,总是引起传媒和网友们的吵闹。在刘春杰新书《私想鲁迅》的发布会上,由于主题有关鲁迅,又有其孙周令飞在场,“鲁迅到底应不应该存在于课本”,也就成为记者争相询问的话题。
自从课本改革之后,涌现出人教版、开明版等众多课本,但以北京为例,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独大。此次话题的争论点主要在《风筝》上,文章说的是:小时候“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且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我”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我”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可能是社会上声讨声太过激烈,人教社的官网上特意贴出公告:在 2001年版的教材中,我们把鲁迅先生的《风筝》编入七年级上册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反映,部分段落涉及的思想背景超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理解力,影响到学生对主题的把握。因此,在这次调整中,我们尊重教师的意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风筝》换下,以避免教学困难。
对于初中生来讲,迅翁的确有艰涩难懂的地方,记者采访了鲁迅中学的语文教师,她也坦言“鲁迅的文章会占到三到四课时,但真正要讲透,这样的时间远远不够,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更何况他的名字后面通常跟着四个大字“背诵默写”。在 80后学生心中,鲁迅是一位晦涩又冷硬的老头。
“我也是到四五十岁以后才慢慢读懂鲁迅,但并不是说年龄没到就不跟他接触。问题不出在教科书里应不应该有鲁迅,而应该是如何教导。鲁迅绝对不是官方的,也绝对不是学者,他应该是民间的。”周令飞说道。
同时,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再给鲁迅“降噪”,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中,称之为“可爱的老头”,刘春杰的新书把鲁迅化为身边的老友,一位版画的同好者。鲁迅曾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举办了一次版画讲学班,他不经意的举动,后来为中国的版画振兴谱写了序曲。刘春杰在 63幅木刻和 56篇杂文中,尽抒世人敬畏或者陌生的鲁迅。
毫无疑问,我们是需要鲁迅的,需要他对现实鞭辟入里的批判,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说,“今天的时代,假的虚伪的东西太多,需要鲁迅这样的人来直面。鲁迅就如湿地,在干燥少雨风沙中让我们呼吸顺畅”。少可以不读鲁迅,但“老”了却可以去理解他。
最近,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以需要更“适应时代”为由,将鲁迅的散文《风筝》,从最新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删除,代之以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其实只要鲁迅有些“风吹草动”,就像旧伤口发炎一样,总是引起传媒和网友们的吵闹。在刘春杰新书《私想鲁迅》的发布会上,由于主题有关鲁迅,又有其孙周令飞在场,“鲁迅到底应不应该存在于课本”,也就成为记者争相询问的话题。
自从课本改革之后,涌现出人教版、开明版等众多课本,但以北京为例,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独大。此次话题的争论点主要在《风筝》上,文章说的是:小时候“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且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我”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我”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可能是社会上声讨声太过激烈,人教社的官网上特意贴出公告:在 2001年版的教材中,我们把鲁迅先生的《风筝》编入七年级上册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反映,部分段落涉及的思想背景超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理解力,影响到学生对主题的把握。因此,在这次调整中,我们尊重教师的意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风筝》换下,以避免教学困难。
对于初中生来讲,迅翁的确有艰涩难懂的地方,记者采访了鲁迅中学的语文教师,她也坦言“鲁迅的文章会占到三到四课时,但真正要讲透,这样的时间远远不够,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更何况他的名字后面通常跟着四个大字“背诵默写”。在 80后学生心中,鲁迅是一位晦涩又冷硬的老头。
“我也是到四五十岁以后才慢慢读懂鲁迅,但并不是说年龄没到就不跟他接触。问题不出在教科书里应不应该有鲁迅,而应该是如何教导。鲁迅绝对不是官方的,也绝对不是学者,他应该是民间的。”周令飞说道。
同时,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再给鲁迅“降噪”,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中,称之为“可爱的老头”,刘春杰的新书把鲁迅化为身边的老友,一位版画的同好者。鲁迅曾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举办了一次版画讲学班,他不经意的举动,后来为中国的版画振兴谱写了序曲。刘春杰在 63幅木刻和 56篇杂文中,尽抒世人敬畏或者陌生的鲁迅。
毫无疑问,我们是需要鲁迅的,需要他对现实鞭辟入里的批判,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说,“今天的时代,假的虚伪的东西太多,需要鲁迅这样的人来直面。鲁迅就如湿地,在干燥少雨风沙中让我们呼吸顺畅”。少可以不读鲁迅,但“老”了却可以去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