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模糊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诗歌中。只有借助模糊语言,诗人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意义,给读者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本文将从词语结构的角度,以中西诗歌为例来分析诗歌语言模糊的成因,以期能对诗歌的解读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
关键词:诗歌语言;模糊性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34-02
由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复杂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语言系统的有限性,语言模糊现象普遍存在。情感的模糊性、复杂性决定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特殊的语法、丰富的修辞格和诗歌本身的多义性造成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一、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汉语偏于综合,在造句谋篇上形成的是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的语言结构;西方思想和语言偏于分析,在造句及组织篇章时,注重形式上的接应,即行合。但因为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属性,中西诗歌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了模糊的特征。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所含的信息量更大,有更强的表现力,能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使语言极具张力而增强诗歌的余香和回味。
二、词语结构造成诗歌语义的模糊性
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习惯上用最少的努力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诗歌中则恰恰相反,诗人往往会通过对词语结构的非常规使用,故意营造信息缺失,从而诱发读者去努力思考,填补信息空白。
(一)非专指名词并置
意象的叠加在中国古诗里比较常见。如马致远的《天净思·秋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诗用“枯藤、老树”等十几个意象叠加成一个意象群,呈现出一派凄凉可悲的晚秋景色,反衬出一个孤零零的天涯游子沦落怅惘的心境。还有,从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人们看到的虽是普通的自然景象,而所感触到的却是旅途的艰辛、情境的凄凉、人生的孤寂、境遇的悲苦、早行的寒意和心中的思乡之痛。读者眼前万象丛生,心中百感交集,各种与此情景相关联的人生景象纷至沓来,构成一种悲凉的氛围和凄苦的情调,令人神伤心摧。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几个星,几点雨,都是虚数而非实数,把空间留给读者的想象去填补。读者的想象调动起来,诗味就浓了,诗景也就活了。恰是借助模糊,表现出了山雨欲来时的情景,耐人寻味。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句子结构和形式的完整性,连接词不能随意省略。但在诗歌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常常会出现偏离句法结构的句子。如Ezad Pound 的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该诗偏离了英语诗歌的传统,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具有浓缩的效果。诗中没有诗人感情的抒发,也没有对事物的客观述说。诗中的意象是诗人在接受客观物时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直接呈现出来,未加任何渲染和修饰。他描写的是在巴黎地铁站看到的几个美丽女人的脸——如“黑色潮湿枝头上的一片片花瓣”,但是这些女人的脸到底有多漂亮,只能靠读者根据他提供的意象去展开想象。
(二)特殊的语法
著名的唐代诗人王维擅长在诗中使用特殊的语法达到特殊的效果。如《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恰是这种看上去的“不搭配”,使危石、泉声、青松变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从而引起读者联想,加大了诗歌的容量。
英语中的代词起着代替文中出现名词的作用,可以前指也可以后指。诗歌为达到高度的简约与凝练,也会经常使用一些代词。但在有些诗中,代词的指代比较模糊,并未指出此它的具体指向,而留给读者更多的遐想空间。以William Cullen Bryant 的To a Waterfowl《致水鸟》为例:
He,who,from zone to zone,
Guides through the boundless sky thy certain flight,
In the long way that I must tread alone,
Will lead my steps aright.
第一行中的代词“he”,在诗中没有相对应的指代词,诗人并未直接写出是谁。除了指表面意义的“水鸟”外,也可以把“he”想象成“God”或其他的人生中的指路人。当然由于诗歌的开放性,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he”也可以有不同的指代关系。
(三)丰富的修辞格
诗歌经常采用象征、比喻、烘托、暗示和大幅度跳跃等表现手法,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如“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了白发的模糊长度和愁的模糊度量。愁生白发,人所共知,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啊?正是这独辟蹊径的奇句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创造了朦胧的模糊美。再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作者亡国后的愁绪,融入进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的长江。既让读者感到了亡国之君的满腹愁苦,又感到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值得细细品位和咀嚼。
比喻、象征也是英美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以Robert Frost 的Tree at My Window为例:
Tree at my window,window tree,
My sash is lowered when night comes on;
But let there never be curtain drawn, Between you and me.
诗人以窗前树比作朋友,而窗帘就像是他和朋友之间的隔阂,这种隔阂是什么样的,只能靠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想象。
(四)诗歌本身的多义性
刘禹锡《竹枝词》中的“道是无晴却有晴”成为千古绝唱,就是由一个“晴”字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晴”与“情”同音,诗人像是在说天气,又像在暗示歌声的“无情”和“有情”,令人难以捉摸。同样的例子还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里的“丝”和思念的“思”谐音。既指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也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一语双关,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如果没有这个想象的空间,也就没有这样鲜明而强烈的美感了。再如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诗的深层信息和表层信息都是朦胧的,甚至连时空观念也被淡化了。
英语诗歌中也存在类似的例子,如R.Gross的No Park:
Yield // No park // Unlawful to pass,// Wait for green light,// Yield,stop //Narrow bridge // Merging,traffic ahead // Yield,yield.
这首诗表面在说交通路上困难重重,要慢行。也可指人生路上也有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不管干什么都应该慢慢行。
三、结论
总之,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才使诗的意境深远、雅致、含蓄委婉,诗意得到拓展,诗情得到发挥,产生了恒久的艺术魅力。恰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故以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李波.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48-150.
[2]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罗红玲.论诗歌的模糊性及其翻译中的模糊处理[J].延安大学学报,2004,(1):122-124.
[4]马静.模糊词与模糊限制词在诗歌语言中的例证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2005,(1):80-82.
[5]隋刚.英美诗歌意境漫游[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6]朱光潜.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诗歌语言;模糊性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34-02
由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复杂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语言系统的有限性,语言模糊现象普遍存在。情感的模糊性、复杂性决定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特殊的语法、丰富的修辞格和诗歌本身的多义性造成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一、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汉语偏于综合,在造句谋篇上形成的是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的语言结构;西方思想和语言偏于分析,在造句及组织篇章时,注重形式上的接应,即行合。但因为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属性,中西诗歌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了模糊的特征。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所含的信息量更大,有更强的表现力,能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使语言极具张力而增强诗歌的余香和回味。
二、词语结构造成诗歌语义的模糊性
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习惯上用最少的努力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诗歌中则恰恰相反,诗人往往会通过对词语结构的非常规使用,故意营造信息缺失,从而诱发读者去努力思考,填补信息空白。
(一)非专指名词并置
意象的叠加在中国古诗里比较常见。如马致远的《天净思·秋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诗用“枯藤、老树”等十几个意象叠加成一个意象群,呈现出一派凄凉可悲的晚秋景色,反衬出一个孤零零的天涯游子沦落怅惘的心境。还有,从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人们看到的虽是普通的自然景象,而所感触到的却是旅途的艰辛、情境的凄凉、人生的孤寂、境遇的悲苦、早行的寒意和心中的思乡之痛。读者眼前万象丛生,心中百感交集,各种与此情景相关联的人生景象纷至沓来,构成一种悲凉的氛围和凄苦的情调,令人神伤心摧。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几个星,几点雨,都是虚数而非实数,把空间留给读者的想象去填补。读者的想象调动起来,诗味就浓了,诗景也就活了。恰是借助模糊,表现出了山雨欲来时的情景,耐人寻味。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句子结构和形式的完整性,连接词不能随意省略。但在诗歌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常常会出现偏离句法结构的句子。如Ezad Pound 的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该诗偏离了英语诗歌的传统,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具有浓缩的效果。诗中没有诗人感情的抒发,也没有对事物的客观述说。诗中的意象是诗人在接受客观物时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直接呈现出来,未加任何渲染和修饰。他描写的是在巴黎地铁站看到的几个美丽女人的脸——如“黑色潮湿枝头上的一片片花瓣”,但是这些女人的脸到底有多漂亮,只能靠读者根据他提供的意象去展开想象。
(二)特殊的语法
著名的唐代诗人王维擅长在诗中使用特殊的语法达到特殊的效果。如《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恰是这种看上去的“不搭配”,使危石、泉声、青松变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从而引起读者联想,加大了诗歌的容量。
英语中的代词起着代替文中出现名词的作用,可以前指也可以后指。诗歌为达到高度的简约与凝练,也会经常使用一些代词。但在有些诗中,代词的指代比较模糊,并未指出此它的具体指向,而留给读者更多的遐想空间。以William Cullen Bryant 的To a Waterfowl《致水鸟》为例:
He,who,from zone to zone,
Guides through the boundless sky thy certain flight,
In the long way that I must tread alone,
Will lead my steps aright.
第一行中的代词“he”,在诗中没有相对应的指代词,诗人并未直接写出是谁。除了指表面意义的“水鸟”外,也可以把“he”想象成“God”或其他的人生中的指路人。当然由于诗歌的开放性,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he”也可以有不同的指代关系。
(三)丰富的修辞格
诗歌经常采用象征、比喻、烘托、暗示和大幅度跳跃等表现手法,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如“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了白发的模糊长度和愁的模糊度量。愁生白发,人所共知,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啊?正是这独辟蹊径的奇句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创造了朦胧的模糊美。再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作者亡国后的愁绪,融入进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的长江。既让读者感到了亡国之君的满腹愁苦,又感到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值得细细品位和咀嚼。
比喻、象征也是英美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以Robert Frost 的Tree at My Window为例:
Tree at my window,window tree,
My sash is lowered when night comes on;
But let there never be curtain drawn, Between you and me.
诗人以窗前树比作朋友,而窗帘就像是他和朋友之间的隔阂,这种隔阂是什么样的,只能靠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想象。
(四)诗歌本身的多义性
刘禹锡《竹枝词》中的“道是无晴却有晴”成为千古绝唱,就是由一个“晴”字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晴”与“情”同音,诗人像是在说天气,又像在暗示歌声的“无情”和“有情”,令人难以捉摸。同样的例子还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里的“丝”和思念的“思”谐音。既指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也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一语双关,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如果没有这个想象的空间,也就没有这样鲜明而强烈的美感了。再如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诗的深层信息和表层信息都是朦胧的,甚至连时空观念也被淡化了。
英语诗歌中也存在类似的例子,如R.Gross的No Park:
Yield // No park // Unlawful to pass,// Wait for green light,// Yield,stop //Narrow bridge // Merging,traffic ahead // Yield,yield.
这首诗表面在说交通路上困难重重,要慢行。也可指人生路上也有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不管干什么都应该慢慢行。
三、结论
总之,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才使诗的意境深远、雅致、含蓄委婉,诗意得到拓展,诗情得到发挥,产生了恒久的艺术魅力。恰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故以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李波.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48-150.
[2]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罗红玲.论诗歌的模糊性及其翻译中的模糊处理[J].延安大学学报,2004,(1):122-124.
[4]马静.模糊词与模糊限制词在诗歌语言中的例证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2005,(1):80-82.
[5]隋刚.英美诗歌意境漫游[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6]朱光潜.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