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重视中小学汉字书写的学习和指导,无论是课程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还是教学和评价建议,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育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和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书法教育越来越被教育部门和社会所重视,很多省市相继开设书法课。
为适应这一形势需要,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各方专家编写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学的书法教材。
目前市面上书法教材众多,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我们发现,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总体上同质化倾向严重,考虑中小学教学实际不够,其内容设计与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世纪以来施行的新课程与新课堂。从这一点来说,由具有十余年的新课标教材编写经验的语文出版社与国内顶尖的书法教育研究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来联合编写书法教材,可以有效地把书法教育和语文教育结合起来,把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书法教材的适用性。
语文版中小学书法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规范、权威
1.依据《2011年版课标》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编写,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的要求。
2.组织了强大的编写队伍。为了编写一套高标准的书法教材,语文出版社特别邀请了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总督学柳斌先生,以及书法泰斗、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教授为教材顾问,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启名担任教材主编。欧阳中石先生亲自选帖,拟定范字,并书写部分范例,还逐册审定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语文出版社和各省市教研部门的数十位专家参加了教材的编写。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担任教材编委会主任。
3.联合权威机构,提供优质培训。语文出版社将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聘请书法教育专家,采取集中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现场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课前培训和课中回访相结合、专家讲座和互动答疑相结合的形式,为书法课教师和教研人员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语文出版社还将在《语文建设》杂志、《语言文字报》和出版社网站开设书法教育专栏,努力为广大教材使用地区的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交流展示书法教学成果的平台。
系统、科学
1.贯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书法教学,体系完整,适合各学段学生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小学和初中以练习为主线,把知识灵活、简明、形象地安插其间,鉴赏内容体现自主、合作、综合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兴趣为基本目标。高中以知识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书法历史及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初步介绍中国传统书法名家名作,展现中国书法文化精华,提高书写和欣赏水平。
2.硬笔、软笔兼顾,训练、欣赏并重,楷书、隶书、行书等各种书体均有涉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小学第一学段为硬笔书写的学练,小学第二、三学段与初中第四学段以毛笔书写指导为主,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小学阶段学练正楷字,范字选自唐代颜师古《等慈寺碑》;初中范字选自唐代赵孟赟《三门记》、晋代王羲之《兰亭序》以及东汉《礼器碑》、北魏《元略墓志》等作品。除楷书外,还初步学练隶书和行书。如此安排,充分考虑了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内容合度,梯度合理,逐步推进。
3.立体化出版,配套全面。全套教科书包括小学12册,初中6册,高中1册。小学和初中每学期一册,高中作为选修课供一个学期使用。每册教科书均配有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每课配备同步指导影像,每个范字配备书写辅导影像。此外,还将同步研发教学演示多媒体平台、学生触屏式书写器,建设配套的服务网站。
易教、易学
1.打通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的联系,遵循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的规律,体现《2011年版课标》的精神,全面落实其中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既吸收语文课识字写字教学的成功经验,又遵循书法教学的规律,将书法训练体系有机贯穿其中。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逐条对照了《2011年版课标》中关于写字的要求,并相应予以落实。书法教材中的笔画、笔顺、偏旁、结构都是语文课常见的内容,小学阶段的范字均出自《2011年版课标》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学段的范字涵盖了《2011年版课标》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基本常用字,使得书法教材真正起到了服务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
2.教材考虑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面向各层次的任课老师。每册教材均配有教师用书,详细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学要求;后面配有名师指导光盘,手把手帮助老师开展课堂教学;教材每个例字配有完整的教学影像。这些都为书法零起点的任课老师教学书法课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支持和帮助。
3.技能提高和兴趣培养并重,书写指导和文化熏陶并重。教材以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充分考虑每学期的课时设置,充分考虑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头绪简单,层次清晰,表述简明形象,图文并茂,对学生提高书法、写字技能和兴趣有实效。教材在书写训练和指导的基础上,有机编排了书法知识、语言文字知识、书法小故事和书法作品欣赏的内容,在提升学生书写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书法修养和热爱祖国书法文化的情感。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表现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教材编写组一边编写,一边征求各方意见,以充分吸收各方面的优秀经验,使得语文版书法教材既能紧密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又遵循书法教育的自身规律,真正做到易教易学,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为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和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书法教育越来越被教育部门和社会所重视,很多省市相继开设书法课。
为适应这一形势需要,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各方专家编写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学的书法教材。
目前市面上书法教材众多,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我们发现,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总体上同质化倾向严重,考虑中小学教学实际不够,其内容设计与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世纪以来施行的新课程与新课堂。从这一点来说,由具有十余年的新课标教材编写经验的语文出版社与国内顶尖的书法教育研究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来联合编写书法教材,可以有效地把书法教育和语文教育结合起来,把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书法教材的适用性。
语文版中小学书法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规范、权威
1.依据《2011年版课标》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编写,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的要求。
2.组织了强大的编写队伍。为了编写一套高标准的书法教材,语文出版社特别邀请了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总督学柳斌先生,以及书法泰斗、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教授为教材顾问,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启名担任教材主编。欧阳中石先生亲自选帖,拟定范字,并书写部分范例,还逐册审定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语文出版社和各省市教研部门的数十位专家参加了教材的编写。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担任教材编委会主任。
3.联合权威机构,提供优质培训。语文出版社将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聘请书法教育专家,采取集中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现场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课前培训和课中回访相结合、专家讲座和互动答疑相结合的形式,为书法课教师和教研人员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语文出版社还将在《语文建设》杂志、《语言文字报》和出版社网站开设书法教育专栏,努力为广大教材使用地区的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交流展示书法教学成果的平台。
系统、科学
1.贯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书法教学,体系完整,适合各学段学生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小学和初中以练习为主线,把知识灵活、简明、形象地安插其间,鉴赏内容体现自主、合作、综合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兴趣为基本目标。高中以知识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书法历史及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初步介绍中国传统书法名家名作,展现中国书法文化精华,提高书写和欣赏水平。
2.硬笔、软笔兼顾,训练、欣赏并重,楷书、隶书、行书等各种书体均有涉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小学第一学段为硬笔书写的学练,小学第二、三学段与初中第四学段以毛笔书写指导为主,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小学阶段学练正楷字,范字选自唐代颜师古《等慈寺碑》;初中范字选自唐代赵孟赟《三门记》、晋代王羲之《兰亭序》以及东汉《礼器碑》、北魏《元略墓志》等作品。除楷书外,还初步学练隶书和行书。如此安排,充分考虑了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内容合度,梯度合理,逐步推进。
3.立体化出版,配套全面。全套教科书包括小学12册,初中6册,高中1册。小学和初中每学期一册,高中作为选修课供一个学期使用。每册教科书均配有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每课配备同步指导影像,每个范字配备书写辅导影像。此外,还将同步研发教学演示多媒体平台、学生触屏式书写器,建设配套的服务网站。
易教、易学
1.打通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的联系,遵循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的规律,体现《2011年版课标》的精神,全面落实其中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既吸收语文课识字写字教学的成功经验,又遵循书法教学的规律,将书法训练体系有机贯穿其中。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逐条对照了《2011年版课标》中关于写字的要求,并相应予以落实。书法教材中的笔画、笔顺、偏旁、结构都是语文课常见的内容,小学阶段的范字均出自《2011年版课标》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学段的范字涵盖了《2011年版课标》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基本常用字,使得书法教材真正起到了服务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
2.教材考虑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面向各层次的任课老师。每册教材均配有教师用书,详细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学要求;后面配有名师指导光盘,手把手帮助老师开展课堂教学;教材每个例字配有完整的教学影像。这些都为书法零起点的任课老师教学书法课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支持和帮助。
3.技能提高和兴趣培养并重,书写指导和文化熏陶并重。教材以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充分考虑每学期的课时设置,充分考虑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头绪简单,层次清晰,表述简明形象,图文并茂,对学生提高书法、写字技能和兴趣有实效。教材在书写训练和指导的基础上,有机编排了书法知识、语言文字知识、书法小故事和书法作品欣赏的内容,在提升学生书写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书法修养和热爱祖国书法文化的情感。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表现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教材编写组一边编写,一边征求各方意见,以充分吸收各方面的优秀经验,使得语文版书法教材既能紧密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又遵循书法教育的自身规律,真正做到易教易学,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为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