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文明病"眼镜"等表现在孩子们身上,青少年的体质在下降,肥胖率上升,近视率居中高不下。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让孩子们锻炼起来,强健起来,成了关注的热点。阳光体育运动它关注的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开展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可以理解为是为了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趋势;实现"健康第一"教育目标而制定的一套具有长期效用的学生健身、健心和社会适应的方式和机理。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长效性 青少年
1.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的必要性
1.1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是落实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智力发育、思想品德、审美素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是落实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提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使青少年学生正在体验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体验到了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由于体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智力发育、思想品德、审美素养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阳光体育运动能够长效性将对青少年健康产生积极地影响。
1.3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是学校体育发展观需要。
学校体育健身功能是学校体育最原始、最本质、最独特的功能。学校教育要摒弃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下的"分数第一、智育至上"的人才质量观,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从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来看,学生体能素质持续连续10年、20年下降,长此以往,令人堪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关系极大,长期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既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看,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健康体质是国家的财富,是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希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是落实"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科学的学校体育发展观,加强我国人才建设的战略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之一。
2.阳光体育运动的特性
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便捷的练习方法和有效的健身效果来吸引学生。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也使体育教学课得到更深入而有意义的延续,并且演化为陶冶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从而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2.1 注重娱乐性,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应在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方面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2.2 注重约束性,从安全有效的角度考虑,在活动时间、场地等方面科学安排,有组织地展开和收拢,避免"放羊式",令学生无视活动的组织纪律性。
2.3 注重创造性,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应该拘泥而单调,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项目,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健身项目也可以纳入学校阳光体育的范畴,并注重学生的反馈,适时进行修正。
2.4 注重健身性,讲究科学实效。在器材类活动中,组织者应加强引导,避免学生"把篮球当足球踢"、"羽毛球当毽子踢"、篮球当橄榄球抱着跑等"散玩"甚至"玩不好就不玩"的现象。
2.5 讲究协调性:大风大雾时间不安排学生进行中长跑等剧烈运动、课间时间太短不搞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下节课的正常学习、热身与放松等细节性的问题应得到活动组织者的重视。
3.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具体措施
3.1 加强宣传,营造"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要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知识的宣传,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强烈的健身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要特别注意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以此带动更多的班级和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科学用眼、科学营养等科普知识,为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3.2 以体育教学为主阵地,课内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学校在继续执行国家关于每周2节体育课的基础上,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每周2节的体育活动课。体育教研组要积极认真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方案,要求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更要注意传授科学健身知识及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掌握驾驭不同体育健身器材、适应不同体育健身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到两项锻炼技能。
3.3 选择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学校应根据广大学生要求、兴趣爱好以及本校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使用和改造学校场地器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积极应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除了以体育课和实施《标准》这些主要载体外,还要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譬如,计划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跳长绳比赛、冬季三项比赛;第二学期举行篮球联赛、乒乓球联赛、拔河比赛等。利用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激发他们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教研组、各班要制定出切实活动计划,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月月有比赛",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依托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健全"家、校、社"联系组织,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 3.4 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后勤保障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的后勤保障即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满足学校正常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满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才需求,同时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定期选派体育教师外出参加交流、培训、学习。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体育实践活动的现实需要,也有赖于相应的生长环境的存在。我们应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主导作用,阳光体育运动的抓手作用,将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紧密结合,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高校地开展。抓住"阳光体育运动"这一契机,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浓厚的体育氛围,创新思路,活跃形式,在时间上、内容上、场地上给予保证,将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校内体育活动扩展到校外,将学习日体育活动延伸到节假日,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为一体,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以此提高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质量,并使之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教体艺[2006]6号文件.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育的意见[Z].中发[2007]7号.
[3] 宋吉杰,管小淮等.安徽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J].岱宗学刊.2010.3.
[4] 曾芊,赵大亮.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效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3).
[5] 张坤.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10.9(3).
[6] 杨清.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11.
[7] 徐勤荣.构建长效机制,科学组织阳光体育运动[J].中国学校体育.2009.4:89.
[8] 刘德坤.提高阳光体育运动效能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5:62-63.
[9] 刘郑利.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长效性 青少年
1.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的必要性
1.1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是落实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智力发育、思想品德、审美素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是落实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提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使青少年学生正在体验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体验到了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由于体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智力发育、思想品德、审美素养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阳光体育运动能够长效性将对青少年健康产生积极地影响。
1.3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是学校体育发展观需要。
学校体育健身功能是学校体育最原始、最本质、最独特的功能。学校教育要摒弃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下的"分数第一、智育至上"的人才质量观,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从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来看,学生体能素质持续连续10年、20年下降,长此以往,令人堪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关系极大,长期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既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看,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健康体质是国家的财富,是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希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是落实"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科学的学校体育发展观,加强我国人才建设的战略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之一。
2.阳光体育运动的特性
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便捷的练习方法和有效的健身效果来吸引学生。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也使体育教学课得到更深入而有意义的延续,并且演化为陶冶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从而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2.1 注重娱乐性,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应在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方面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2.2 注重约束性,从安全有效的角度考虑,在活动时间、场地等方面科学安排,有组织地展开和收拢,避免"放羊式",令学生无视活动的组织纪律性。
2.3 注重创造性,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应该拘泥而单调,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项目,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健身项目也可以纳入学校阳光体育的范畴,并注重学生的反馈,适时进行修正。
2.4 注重健身性,讲究科学实效。在器材类活动中,组织者应加强引导,避免学生"把篮球当足球踢"、"羽毛球当毽子踢"、篮球当橄榄球抱着跑等"散玩"甚至"玩不好就不玩"的现象。
2.5 讲究协调性:大风大雾时间不安排学生进行中长跑等剧烈运动、课间时间太短不搞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下节课的正常学习、热身与放松等细节性的问题应得到活动组织者的重视。
3.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性具体措施
3.1 加强宣传,营造"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要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知识的宣传,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强烈的健身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要特别注意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以此带动更多的班级和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科学用眼、科学营养等科普知识,为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3.2 以体育教学为主阵地,课内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学校在继续执行国家关于每周2节体育课的基础上,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每周2节的体育活动课。体育教研组要积极认真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方案,要求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更要注意传授科学健身知识及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掌握驾驭不同体育健身器材、适应不同体育健身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到两项锻炼技能。
3.3 选择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学校应根据广大学生要求、兴趣爱好以及本校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使用和改造学校场地器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积极应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除了以体育课和实施《标准》这些主要载体外,还要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譬如,计划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跳长绳比赛、冬季三项比赛;第二学期举行篮球联赛、乒乓球联赛、拔河比赛等。利用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激发他们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教研组、各班要制定出切实活动计划,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月月有比赛",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依托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健全"家、校、社"联系组织,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 3.4 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后勤保障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的后勤保障即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满足学校正常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满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才需求,同时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定期选派体育教师外出参加交流、培训、学习。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体育实践活动的现实需要,也有赖于相应的生长环境的存在。我们应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主导作用,阳光体育运动的抓手作用,将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紧密结合,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高校地开展。抓住"阳光体育运动"这一契机,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浓厚的体育氛围,创新思路,活跃形式,在时间上、内容上、场地上给予保证,将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校内体育活动扩展到校外,将学习日体育活动延伸到节假日,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为一体,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以此提高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质量,并使之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教体艺[2006]6号文件.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育的意见[Z].中发[2007]7号.
[3] 宋吉杰,管小淮等.安徽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J].岱宗学刊.2010.3.
[4] 曾芊,赵大亮.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效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3).
[5] 张坤.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10.9(3).
[6] 杨清.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11.
[7] 徐勤荣.构建长效机制,科学组织阳光体育运动[J].中国学校体育.2009.4:89.
[8] 刘德坤.提高阳光体育运动效能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5:62-63.
[9] 刘郑利.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