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在内部控制的方法以及理论上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它也为网络环境下的传统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受到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并且阐述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在网络环境下的基本内容,从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技术 网络环境 会计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网络环境带来的相关影响
首先,网络环境扩大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范围,在一定的網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相关处理方式打破了原来的封闭系统环境,并逐渐以分散性、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呈现出来,它要求会计自信系统内部的基本控制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整个网络系统当中去,其中包含了对系统的权限控制、系统开发控制、安全控制、操作控制、系统数据库控制以及计算机病毒防治控制等。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上交易也在不断普及,因此,电子货币、电子单据以及网上结算等网络交易方式提升企业的相关商务活动效率,但是,它也为其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内部控制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次,事件驱动方式会计业务流程还会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会计信息系统在事件驱动方式会计业务流程当中不会对原始的数据展开加工处理,它主要是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根据使用动机来划分成不同的事件储存于计算机当中,当被授权的用户运用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只需要驱动信息代码即能获得信息,这对会计的实时控制有所帮助,从而满足信息用户的基本需求。但是,在此方式下,交易基本上是在无纸化的形式下展开的,对于事件数据的交易、轨迹以及正确性带来了一些变化,同时,由于交易驱动以及数据的基本录入主要发生于企业外部,这也将加大了对于数据管理的基本控制,因此,使得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最后,程序化的内部控制以及信息化的数据处理提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使数据的人工输入环节得到降低,数据交换以及访问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服务器进行的,这使得传统的人工控制功能更加弱化,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逐渐变快,如果当中间环节出现错误状况时,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蔓延开来,这也会导致系统信息失真。此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质量以及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取决于它所运用的系统软件与应用程序质量,当相应的系统软件以及应用程序存在错误或者漏洞时,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也将提升上来。
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在网络环境下的基本内容
内部控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属于一个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与内部控制相结合,以此来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监督。根据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活动的具体实施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分为一般性控制与应用性控制。
1.一般性控制。一般性控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主要是对所有会计信息系统所构成的基本要素(环境要素、人员要素、硬件要素以及软件要素等)所展开的,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活动的控制框架,同时还为达到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供应相关的程序。首先对控制加以组织以及管理,其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创建合适的组织机构以及分工制度,从而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形态,以此来预防会计电算化部门产生舞弊行为以及错误发生的可能。其主要的要求是对职能进行分离以及对权责加以划分,一些基本内容在具体的原理上与相关手工会计系统的基本控制不会产生较大的区别,主要包含了会计信息用户部门以及电算化部门的职责分离、会计系统应用部门与电算化系统开发部门的职责分离等。此外,一般性控制中还包含了系统维护与开发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文档控制、软件与硬件控制以及系统安全控制六个方面。
2.应用性控制。应用性控制主要指的是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上的控制,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对企业会计应用创建基本的控制过程,它能在一般控制的基础上深入具体的业务数据处理中,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业务都能够经过记录与授权,从而展开准确、及时以及完整的控制处理。在应用性控制中主要包含了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以及输出控制三个方面。
三、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以完善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仍存在很多问题,要完善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需要从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控制以及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加以监督这三方面入手。
1.提高相关的风险意识。在二零零四年的COSO委员会上发布了ERM(《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与传统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进行比较,此框架更加关注了企业的风险问题,在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主要以企业的风险企业为主,对内部控制的核心明确下来,即风险管理来促进企业实现所定的基本目标。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分散性以及共享性的特点,这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与风险。为此,企业必须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把具体的风险管理提至相应的高度,并创建以风险管理为基本核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的有效、及时反应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相关。
2.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加以监督。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监督是展开评估其有效性的具体过程,它能够通过独立评估以及持续性的监督来展开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监督。其中独立评估主要是独立于相关控制活动以外所展开的评估行为。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为对系统进行直接的评估,其二可以对持续性监督程度进行评价。而持续性监督主要是以企业重复性以及日常发生的活动为基础所展开的监督活动,它能供应与其他控制要素相关的反馈性信息,对环境的变化主要以动态形式加以应对。
3.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控制。在展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管理时必须加强对人员的控制,人员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良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保证系统中的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力,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树立对该系统的相关责任观念,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并可以自主地实施系统内部控制,以此来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风险防范意识,此外,还必须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加强对当前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对已有的教育方式以及手段加以更新,并对相关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适应于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环境中。与此同时企业应树立员工主人翁的意识,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各个岗位的性质和业务范围进行分析,保证各个岗位人员权利和义务相适应。定期对员工实行业绩考核,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考核不通过者则给予警告和批评,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防止员工消极怠工的产生。
四、结语
企业的会计业务在网络环境下有着非常大的改变,其具体的运作方式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运用相关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加以控制以及控制相应信息系统逐渐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使其能有效提高信息处理的基本速度,同时它也能把企业的信息系统置放于复杂且开放的环境当中,这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参考文献:
[1]吴瑞,王道儒.海南省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9:61-65.
[2]吴瑞,陈丹丹,刘建波,王道儒.海南省海岸带海洋保护区现状和管理探讨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7:79-84.
[3]叶翠杏,余扬晖,陈春华.海南省海洋保护区建设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3:107-112.
[4]吴瑞,陈丹丹,王道儒.海南省海草床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7:45-48.
[5]刘荆洪.国际旅游岛需要生态科普旅游[J].海峡科学,2012,03:79-80+104.
关键词:网络技术 网络环境 会计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网络环境带来的相关影响
首先,网络环境扩大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范围,在一定的網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相关处理方式打破了原来的封闭系统环境,并逐渐以分散性、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呈现出来,它要求会计自信系统内部的基本控制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整个网络系统当中去,其中包含了对系统的权限控制、系统开发控制、安全控制、操作控制、系统数据库控制以及计算机病毒防治控制等。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上交易也在不断普及,因此,电子货币、电子单据以及网上结算等网络交易方式提升企业的相关商务活动效率,但是,它也为其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内部控制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次,事件驱动方式会计业务流程还会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会计信息系统在事件驱动方式会计业务流程当中不会对原始的数据展开加工处理,它主要是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根据使用动机来划分成不同的事件储存于计算机当中,当被授权的用户运用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只需要驱动信息代码即能获得信息,这对会计的实时控制有所帮助,从而满足信息用户的基本需求。但是,在此方式下,交易基本上是在无纸化的形式下展开的,对于事件数据的交易、轨迹以及正确性带来了一些变化,同时,由于交易驱动以及数据的基本录入主要发生于企业外部,这也将加大了对于数据管理的基本控制,因此,使得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最后,程序化的内部控制以及信息化的数据处理提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使数据的人工输入环节得到降低,数据交换以及访问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服务器进行的,这使得传统的人工控制功能更加弱化,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逐渐变快,如果当中间环节出现错误状况时,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蔓延开来,这也会导致系统信息失真。此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质量以及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取决于它所运用的系统软件与应用程序质量,当相应的系统软件以及应用程序存在错误或者漏洞时,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也将提升上来。
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在网络环境下的基本内容
内部控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属于一个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与内部控制相结合,以此来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监督。根据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活动的具体实施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分为一般性控制与应用性控制。
1.一般性控制。一般性控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主要是对所有会计信息系统所构成的基本要素(环境要素、人员要素、硬件要素以及软件要素等)所展开的,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活动的控制框架,同时还为达到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供应相关的程序。首先对控制加以组织以及管理,其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创建合适的组织机构以及分工制度,从而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形态,以此来预防会计电算化部门产生舞弊行为以及错误发生的可能。其主要的要求是对职能进行分离以及对权责加以划分,一些基本内容在具体的原理上与相关手工会计系统的基本控制不会产生较大的区别,主要包含了会计信息用户部门以及电算化部门的职责分离、会计系统应用部门与电算化系统开发部门的职责分离等。此外,一般性控制中还包含了系统维护与开发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文档控制、软件与硬件控制以及系统安全控制六个方面。
2.应用性控制。应用性控制主要指的是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上的控制,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对企业会计应用创建基本的控制过程,它能在一般控制的基础上深入具体的业务数据处理中,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业务都能够经过记录与授权,从而展开准确、及时以及完整的控制处理。在应用性控制中主要包含了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以及输出控制三个方面。
三、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以完善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仍存在很多问题,要完善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需要从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控制以及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加以监督这三方面入手。
1.提高相关的风险意识。在二零零四年的COSO委员会上发布了ERM(《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与传统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进行比较,此框架更加关注了企业的风险问题,在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主要以企业的风险企业为主,对内部控制的核心明确下来,即风险管理来促进企业实现所定的基本目标。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分散性以及共享性的特点,这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与风险。为此,企业必须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把具体的风险管理提至相应的高度,并创建以风险管理为基本核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的有效、及时反应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相关。
2.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加以监督。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监督是展开评估其有效性的具体过程,它能够通过独立评估以及持续性的监督来展开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监督。其中独立评估主要是独立于相关控制活动以外所展开的评估行为。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为对系统进行直接的评估,其二可以对持续性监督程度进行评价。而持续性监督主要是以企业重复性以及日常发生的活动为基础所展开的监督活动,它能供应与其他控制要素相关的反馈性信息,对环境的变化主要以动态形式加以应对。
3.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控制。在展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管理时必须加强对人员的控制,人员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良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保证系统中的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力,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树立对该系统的相关责任观念,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并可以自主地实施系统内部控制,以此来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风险防范意识,此外,还必须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加强对当前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对已有的教育方式以及手段加以更新,并对相关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适应于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环境中。与此同时企业应树立员工主人翁的意识,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各个岗位的性质和业务范围进行分析,保证各个岗位人员权利和义务相适应。定期对员工实行业绩考核,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考核不通过者则给予警告和批评,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防止员工消极怠工的产生。
四、结语
企业的会计业务在网络环境下有着非常大的改变,其具体的运作方式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运用相关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加以控制以及控制相应信息系统逐渐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使其能有效提高信息处理的基本速度,同时它也能把企业的信息系统置放于复杂且开放的环境当中,这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参考文献:
[1]吴瑞,王道儒.海南省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9:61-65.
[2]吴瑞,陈丹丹,刘建波,王道儒.海南省海岸带海洋保护区现状和管理探讨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7:79-84.
[3]叶翠杏,余扬晖,陈春华.海南省海洋保护区建设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3:107-112.
[4]吴瑞,陈丹丹,王道儒.海南省海草床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7:45-48.
[5]刘荆洪.国际旅游岛需要生态科普旅游[J].海峡科学,2012,03:79-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