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目标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课堂上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教师体现和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本文就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谈看法。
一、目前历史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识忆型的问题多,能力型的问题少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们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转而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提出的问题仍停留在记忆层次上,学生通过看书就可以轻易找到答案,这样仍无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一内容中,许多教师给出了“临时政府颁布的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法令、条例”“一战期间,外国输华商品数量的变化”“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材料,设计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但基本上没有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对后一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2.问题缺乏严谨性
在问题的设计上,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严谨,文字表述不够准确。例如,有的教师讲授《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一课时,在导入新课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袁世凯能够迅速上台的原因是什么?”可是,这里的“上台”是指什么?是指他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还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这样的设问不够严谨,易产生歧义。
3.对材料没有深度挖掘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重视历史学科的特点,加强史料教学,但在材料的运用上,部分教师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度思考和挖掘。例如,在《中华民国的成立》一课中,有的教师运用了清朝的长袍马褂和中山装的照片来对比说明社会生活的变化,运用这一材料确实能清楚地展示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但这一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即用孙中山对中山装的说明来阐述民主共和的理念,使学生对民主共和有更深刻的理解。
4.提问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提示性的言语太多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虽然设计了问题,但却急着替学生解决。这样“顺利”“快捷”的教学让学生失去了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学生会逐步丧失参与的热情,课堂会重新回到教师一言堂的状态。
5.问题太多
一节课设计十几个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不利于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如果问题过多,学生便找不到核心问题所在。
6.对学生回答没有及时点拨归纳
提问能发不能收,抛出了问题,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但对学生的回答未能及时点拨,未能深入思考,达不到预定教学目标。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
1.加强教师的基本功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思维发展,促使大脑用新的方法重新设计已知的知识。好问题提出的基础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2.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整合资源,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高一下册抗日战争中的《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课时,可以向学生提供素材:1941年除夕,汪精卫家门口的春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被人改动了,然后设问:有哪位同学也能根据汪精为的所作所为改一改这副春联呢?如何评价汪精卫?他为何会叛国?
3.注重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就是难度适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围绕教学内容的核心,设计具有较高思维水平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只需回答“是”与“不是”或从书本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既达不到启发的目的,也不能引起学生兴趣。设问也不能太难,太难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或望而生畏,偏离教学内容与目标,同样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4.问题要有梯度,且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来设置
如在教学“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这一内容时,笔者通过如下问题的设置来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1)两党为何是合作而不是合并?(2)为什么要采用党内合作方式而非党外合作方式?(3)合作了为何还强调保持党的独立性?(4)合作后国民党的性质有何变化?
5.表达问题要准确、简洁、清晰
6.对材料的引用要简练有效
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量不可过大。
7.给出等待的时间
根据教育心理学,人们接受信息、思考分析、得出答案有一个过程,提出问题后,必须给时间学生思考,否则提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8.及时做出评价
评价学生的回答要积极肯定,但不可过分夸大。要肯定优点,纠正不足。
9.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学生也应有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从学习上说,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有效,提出问题意味着思维方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因而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改变课堂中生从师问的局面。
总之,课堂教学和课堂提问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钻研,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目前历史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识忆型的问题多,能力型的问题少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们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转而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提出的问题仍停留在记忆层次上,学生通过看书就可以轻易找到答案,这样仍无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一内容中,许多教师给出了“临时政府颁布的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法令、条例”“一战期间,外国输华商品数量的变化”“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材料,设计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但基本上没有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对后一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2.问题缺乏严谨性
在问题的设计上,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严谨,文字表述不够准确。例如,有的教师讲授《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一课时,在导入新课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袁世凯能够迅速上台的原因是什么?”可是,这里的“上台”是指什么?是指他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还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这样的设问不够严谨,易产生歧义。
3.对材料没有深度挖掘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重视历史学科的特点,加强史料教学,但在材料的运用上,部分教师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度思考和挖掘。例如,在《中华民国的成立》一课中,有的教师运用了清朝的长袍马褂和中山装的照片来对比说明社会生活的变化,运用这一材料确实能清楚地展示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但这一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即用孙中山对中山装的说明来阐述民主共和的理念,使学生对民主共和有更深刻的理解。
4.提问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提示性的言语太多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虽然设计了问题,但却急着替学生解决。这样“顺利”“快捷”的教学让学生失去了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学生会逐步丧失参与的热情,课堂会重新回到教师一言堂的状态。
5.问题太多
一节课设计十几个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不利于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如果问题过多,学生便找不到核心问题所在。
6.对学生回答没有及时点拨归纳
提问能发不能收,抛出了问题,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但对学生的回答未能及时点拨,未能深入思考,达不到预定教学目标。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
1.加强教师的基本功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思维发展,促使大脑用新的方法重新设计已知的知识。好问题提出的基础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2.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整合资源,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高一下册抗日战争中的《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课时,可以向学生提供素材:1941年除夕,汪精卫家门口的春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被人改动了,然后设问:有哪位同学也能根据汪精为的所作所为改一改这副春联呢?如何评价汪精卫?他为何会叛国?
3.注重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就是难度适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围绕教学内容的核心,设计具有较高思维水平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只需回答“是”与“不是”或从书本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既达不到启发的目的,也不能引起学生兴趣。设问也不能太难,太难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或望而生畏,偏离教学内容与目标,同样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4.问题要有梯度,且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来设置
如在教学“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这一内容时,笔者通过如下问题的设置来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1)两党为何是合作而不是合并?(2)为什么要采用党内合作方式而非党外合作方式?(3)合作了为何还强调保持党的独立性?(4)合作后国民党的性质有何变化?
5.表达问题要准确、简洁、清晰
6.对材料的引用要简练有效
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量不可过大。
7.给出等待的时间
根据教育心理学,人们接受信息、思考分析、得出答案有一个过程,提出问题后,必须给时间学生思考,否则提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8.及时做出评价
评价学生的回答要积极肯定,但不可过分夸大。要肯定优点,纠正不足。
9.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学生也应有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从学习上说,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有效,提出问题意味着思维方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因而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改变课堂中生从师问的局面。
总之,课堂教学和课堂提问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钻研,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