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我都希望有这样的教师一直教我,小学、中学乃至大学。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句话我在一本教育读本中读到过。初读它,让我感到发聋震聩。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我又再一次读到了这句话。再读,让我感到触及灵魂。此后,每每想到这句话,总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鞭策着我前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是如何对待学生的?是不是总是为学生着想?老师讲过很多遍了,学生又一次做错了,面对这样的作业或考试卷,你把自己当成孩子了吗?面对那些屡教屡犯的不听话的孩子,当你把惩戒的物品伸向孩子的一刹那,你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了吗?如果他就是你的孩子,你会用这种教育方式吗?
每当想起学生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想起他们做过的一些幼稚的、天真的事情时,我都会不自觉得露出微笑,将自己沉浸在欢乐中……
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在教学上没有任何的经验,在班主任工作上更是一片茫然。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孩子们的热忱。仅管如此,每个班总有一些顽皮的孩子。
当时,我班上就有一名叫吴松的孩子。他家住在埔塘村,父母经常早出晚归,家中只剩他和姐姐两人。姐姐是位文静、乖巧、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也许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吴松可谓是“独霸一方”。在家欺负姐姐,在外欺负同学。在学校,总有学生在我面前告状。每次教育后,他都表示自己做错了。可没几天,他的“老毛病”就犯了。为此,我感到头痛,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把情况和同事们说了,想询问解决办法。大家都帮我出谋划策,可效果都不佳。一段时间里,我的眉头都不曾舒展过。
万万想不到,一节课、一段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让我有了希望。那是一堂课上,为了课堂效果、为了更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临时在课堂上加了一个环节。也就是这个环节,让吴松大大改变了。在上《惊弓之鸟》这一课时,我想请一位学生上台为我们演示一番射箭的动作。“不知哪位同学想上台来表演表演?”课堂上一片安静,没有人举手,更没有人上台来。这时,有几位同学在窃窍私语着:“让吴松来,他很会表演。”说者无心,可听者有意。我微笑着对着吴松说:“吴松,不如请你来试一试吧。没关系,把你脑海里的动作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咱们大家鼓掌欢迎。”教室随后一阵热烈的掌声。吴松也在这掌声中来到了讲台上,他一脸严肃,脚往左一迈步,双手拉开弓,身子也往左侧倾斜,闭上一只眼,瞄准,拉弓的左手一松,嘴巴发出一声“嘣”。一系列的动作,简直是恰到好处。我说:“这表演如何呀?”大家都说好,“那你们为何还如此吝啬你们的掌声呢?”同学们这才反映过来,都为吴松投以热烈的掌声以及肯定的目光。此时的吴松再也不好意思了,用手挠了挠头。从此,班上搞活动,需要表演都找吴松。课堂上,我也时不时让他表演表演。说来也奇怪,我们俩上课时还会时不时开玩笑,逗弄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课后,我俩更像朋友一样交谈着班上的事情,课外的一些趣事。那段时间,吴松也不欺负同学了。
吴松的性格开朗、外向、活泼,又爱表演,一下子成为全班同学的朋友,大家也把他以往的坏事情都忘了。找了个机会,我和吴松谈了谈。也许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关爱,也许有时想表达的方式错误,也许有些事情根本就是他想发生的……
是呀,这些我以前不都不曾想过,只是一味的想着找他的缺点,纠正他的错误,都不曾想过要多多关心他们。其实,他们也只不过是八、九岁的孩子,孩子想玩、想闹、想被关心、想要更多的爱护,想被大人关注,可我恰恰忽略了这些。我都不曾站在孩子的角度都考虑。意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在和孩子们的谈话中,与他们的相处中,我不再是老师了,我只是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了。和他们在一起,我会说:“对不起/这个我都没有玩过,你教我行不行/你给我玩会儿吧……”等等这样的话语。有时,他们还未说出的话,我就事先说出来了,有时他们也都事先做了我要安排他们做的事情,这就叫做“心有灵犀”。
现在他们都毕业了,平常总会和我发短信,抱怨现在的作业太多,初中的生活还不适应等等。看到他们给我的短信,也让我想想到自己的中学生活,好象我也正忙于其中。是呀,大家都说教师是永远年轻的,可能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这样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年轻了吧。
现在,我也是为人母亲了,做事、想问题也有了新的考虑。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了难题不会解决,我该怎么办?如果是我的孩子没有写作业,我会怎么办?现在,我会把学生犯的错,都会做个假设了。同事们都说我变了。是呀,我也觉得是这样,如果是以前,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不会这样处理吧。
我中途接了别人的班,这个班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学生又经常惹事,全校老师都认为这是个“问题班”。刚接手这个班时,我也觉得有点棘手。班上有个叫陈瑛琦的男孩子,班上的学生都怕了他。他是留级生,个头比较高,以前的老师都是两名男教师,有什么事情都让他去处理,就犹如是个“代理小老师”。老师对他的重视,让他在班上“横行霸道”。这不,刚开学没几天,就把班上同学的头给撞到了,有点轻微的脑震荡。我从这件事入手,把他叫到跟前,与他分析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告诉他错在哪儿了。听完,他也知道自己错了,表示会改正的。“那男子汉敢作敢当对吧?对你自己犯的错,你有勇气担当吗?”我说着,他连忙点头。“那好吧,我就看你的表现吧。”一段时间里,陈瑛琦都“安安静静”的。借此,我也不再让他做“代理小老师”了。但我会在一旁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仿佛在看着自家的孩子,期待着他的表现,思考着他的想法。咱们班的陈瑛琦有着他可爱的一面,他是个“热心肠”,喜欢帮助同学,又爱抱不平,喜欢老师的表扬,又写得一手的好字。在课堂上,我不止一次表扬他了。渐渐地,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当然,犯错了,我照样批评。而他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冕。现在,咱们的陈瑛琦学习上可是相当得有积极性呢,不但自己努力学习,同时还不忘督促同桌也认真学习。有时,我看着他一副长者的态度教育着他的同桌时,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太可爱了。现在我才发现,有时我像看我女儿一样看着班上的学生们,观察着他们的一笑一频,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变幻着自己的情绪。
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他会拥有更多的好伙伴;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他每天每一刻都是最开心最快乐的。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将教给他友爱与合作,让他懂得快乐时与人分享、受伤时想到友情的温暖。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一定会给他们更多……更多。是的,假如我们都是这样的看法,这样的态度,也许就会不一样了。
正当每位园丁站在世纪之交的门前,面对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使命,思考着自己新的步子怎么迈的时候,我们是否曾想过“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有什么想法、我会怎么做。因此,我們会不时地告诫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对他们自己和家庭而言都是唯一的、无法替代的,也因此,我们会发现教育是爱的事业,但不是浅薄的儿女情长;教师要科学地爱学生,而不是盲目的感情堆砌。只有在教育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换位思考式的情感体验,才能使我们对孩子少点苛求,多点宽容;少点埋怨,多点理解;少点指责,多点尊重,并努力创造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我们的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使我们的教育得到更好的效果。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句话我在一本教育读本中读到过。初读它,让我感到发聋震聩。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我又再一次读到了这句话。再读,让我感到触及灵魂。此后,每每想到这句话,总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鞭策着我前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是如何对待学生的?是不是总是为学生着想?老师讲过很多遍了,学生又一次做错了,面对这样的作业或考试卷,你把自己当成孩子了吗?面对那些屡教屡犯的不听话的孩子,当你把惩戒的物品伸向孩子的一刹那,你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了吗?如果他就是你的孩子,你会用这种教育方式吗?
每当想起学生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想起他们做过的一些幼稚的、天真的事情时,我都会不自觉得露出微笑,将自己沉浸在欢乐中……
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在教学上没有任何的经验,在班主任工作上更是一片茫然。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孩子们的热忱。仅管如此,每个班总有一些顽皮的孩子。
当时,我班上就有一名叫吴松的孩子。他家住在埔塘村,父母经常早出晚归,家中只剩他和姐姐两人。姐姐是位文静、乖巧、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也许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吴松可谓是“独霸一方”。在家欺负姐姐,在外欺负同学。在学校,总有学生在我面前告状。每次教育后,他都表示自己做错了。可没几天,他的“老毛病”就犯了。为此,我感到头痛,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把情况和同事们说了,想询问解决办法。大家都帮我出谋划策,可效果都不佳。一段时间里,我的眉头都不曾舒展过。
万万想不到,一节课、一段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让我有了希望。那是一堂课上,为了课堂效果、为了更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临时在课堂上加了一个环节。也就是这个环节,让吴松大大改变了。在上《惊弓之鸟》这一课时,我想请一位学生上台为我们演示一番射箭的动作。“不知哪位同学想上台来表演表演?”课堂上一片安静,没有人举手,更没有人上台来。这时,有几位同学在窃窍私语着:“让吴松来,他很会表演。”说者无心,可听者有意。我微笑着对着吴松说:“吴松,不如请你来试一试吧。没关系,把你脑海里的动作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咱们大家鼓掌欢迎。”教室随后一阵热烈的掌声。吴松也在这掌声中来到了讲台上,他一脸严肃,脚往左一迈步,双手拉开弓,身子也往左侧倾斜,闭上一只眼,瞄准,拉弓的左手一松,嘴巴发出一声“嘣”。一系列的动作,简直是恰到好处。我说:“这表演如何呀?”大家都说好,“那你们为何还如此吝啬你们的掌声呢?”同学们这才反映过来,都为吴松投以热烈的掌声以及肯定的目光。此时的吴松再也不好意思了,用手挠了挠头。从此,班上搞活动,需要表演都找吴松。课堂上,我也时不时让他表演表演。说来也奇怪,我们俩上课时还会时不时开玩笑,逗弄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课后,我俩更像朋友一样交谈着班上的事情,课外的一些趣事。那段时间,吴松也不欺负同学了。
吴松的性格开朗、外向、活泼,又爱表演,一下子成为全班同学的朋友,大家也把他以往的坏事情都忘了。找了个机会,我和吴松谈了谈。也许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关爱,也许有时想表达的方式错误,也许有些事情根本就是他想发生的……
是呀,这些我以前不都不曾想过,只是一味的想着找他的缺点,纠正他的错误,都不曾想过要多多关心他们。其实,他们也只不过是八、九岁的孩子,孩子想玩、想闹、想被关心、想要更多的爱护,想被大人关注,可我恰恰忽略了这些。我都不曾站在孩子的角度都考虑。意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在和孩子们的谈话中,与他们的相处中,我不再是老师了,我只是和他们一样大的孩子了。和他们在一起,我会说:“对不起/这个我都没有玩过,你教我行不行/你给我玩会儿吧……”等等这样的话语。有时,他们还未说出的话,我就事先说出来了,有时他们也都事先做了我要安排他们做的事情,这就叫做“心有灵犀”。
现在他们都毕业了,平常总会和我发短信,抱怨现在的作业太多,初中的生活还不适应等等。看到他们给我的短信,也让我想想到自己的中学生活,好象我也正忙于其中。是呀,大家都说教师是永远年轻的,可能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这样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年轻了吧。
现在,我也是为人母亲了,做事、想问题也有了新的考虑。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了难题不会解决,我该怎么办?如果是我的孩子没有写作业,我会怎么办?现在,我会把学生犯的错,都会做个假设了。同事们都说我变了。是呀,我也觉得是这样,如果是以前,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不会这样处理吧。
我中途接了别人的班,这个班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学生又经常惹事,全校老师都认为这是个“问题班”。刚接手这个班时,我也觉得有点棘手。班上有个叫陈瑛琦的男孩子,班上的学生都怕了他。他是留级生,个头比较高,以前的老师都是两名男教师,有什么事情都让他去处理,就犹如是个“代理小老师”。老师对他的重视,让他在班上“横行霸道”。这不,刚开学没几天,就把班上同学的头给撞到了,有点轻微的脑震荡。我从这件事入手,把他叫到跟前,与他分析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告诉他错在哪儿了。听完,他也知道自己错了,表示会改正的。“那男子汉敢作敢当对吧?对你自己犯的错,你有勇气担当吗?”我说着,他连忙点头。“那好吧,我就看你的表现吧。”一段时间里,陈瑛琦都“安安静静”的。借此,我也不再让他做“代理小老师”了。但我会在一旁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仿佛在看着自家的孩子,期待着他的表现,思考着他的想法。咱们班的陈瑛琦有着他可爱的一面,他是个“热心肠”,喜欢帮助同学,又爱抱不平,喜欢老师的表扬,又写得一手的好字。在课堂上,我不止一次表扬他了。渐渐地,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当然,犯错了,我照样批评。而他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冕。现在,咱们的陈瑛琦学习上可是相当得有积极性呢,不但自己努力学习,同时还不忘督促同桌也认真学习。有时,我看着他一副长者的态度教育着他的同桌时,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太可爱了。现在我才发现,有时我像看我女儿一样看着班上的学生们,观察着他们的一笑一频,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变幻着自己的情绪。
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他会拥有更多的好伙伴;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他每天每一刻都是最开心最快乐的。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将教给他友爱与合作,让他懂得快乐时与人分享、受伤时想到友情的温暖。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一定会给他们更多……更多。是的,假如我们都是这样的看法,这样的态度,也许就会不一样了。
正当每位园丁站在世纪之交的门前,面对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使命,思考着自己新的步子怎么迈的时候,我们是否曾想过“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有什么想法、我会怎么做。因此,我們会不时地告诫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对他们自己和家庭而言都是唯一的、无法替代的,也因此,我们会发现教育是爱的事业,但不是浅薄的儿女情长;教师要科学地爱学生,而不是盲目的感情堆砌。只有在教育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换位思考式的情感体验,才能使我们对孩子少点苛求,多点宽容;少点埋怨,多点理解;少点指责,多点尊重,并努力创造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我们的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使我们的教育得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