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它是实现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的重要抓手。然而,通过大量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合作学习或者说小组合作多流于形式,或热闹而不能深入思维,或成为个别学生的独唱,或形神俱散——缺少中心主题和及时评价。笔者试图结合《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率。
一、选择合适的探究主题
课堂教学有种种限制,一节课只能选择一到两个探究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思维碰撞激发学生思维欲望,通过相互学习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竞争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起始阶段,探究的主题往往由教师提前准备,经过多年培养后,学生才可能生成问题,并主动合作探究。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探究主题呢?通常情况下,选择探究主题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这看上去容易,做起来很难。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课程标准的内容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一课的重难点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在“摆脱危机困境”中一并讲的,也没有区分特点和影响,要达到课标中“认识”层次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比如国家干预是对自由资本主义(市场调节)的否定吗?罗斯福新政前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有何不同?这些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
二、问题设置层次化,符合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在小组构建上通常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学生的个体特征是明显的,思维能力也有差异。所以探究主题可以分为几个小问题来解决。例如,认识新政的特点,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阅读教材,指出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了哪些法律文件?新政主要涉及哪些领域、调解哪些矛盾?分析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据此谈谈你对“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认识?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发现,政府已经主动干预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生产、流通、消费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基础建设、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干预经济发展的形式是立法并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新政特点认识的层次要求。
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这个问题属于最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在美国国家课程标准中是作为9-12年级学生的要求,同时将标准分解为三个层次:学生能够理解新政和罗斯福总统;学生理解新政对工人和劳工运动的影响;学生理解新政的反对声音、新政批评者的替代方案、新政的遗产。美国的课标更加细化且容易操作,我国的课标侧重于新政的遗产,层次较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也要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问题分以下几个层次:
批评家说他往往是独裁者,是个革命家,是会彻底推翻美国现行制度的。有的人把罗斯福比作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右派的人说他是个社会主义者,是个共产党,而左派的人说他是投机家,是伪君子。罗斯福至多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新政不是一种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续命剂。他的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及挽救美国传统的私有制度及竞争制度。新政并不是为某一个特殊阶级谋利益,也不是要把资本制度连根掘起,新政只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这是资本主义的还魂剂,不是资本主义的致死药。
——马星野《美国新政成绩之总检讨》
(1)阅读材料:罗斯福新政推行后,对它的评价各异,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这个层次,是要求学生知道新政的实施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明确对新政认识的方向——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非彻底推翻。
(2)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影响?这个问题是要求学生明白,罗斯福新政拯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并开创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代。
(3)最后,要求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思考面对危机美国还有哪些选择,其结果会怎样?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明白,法西斯道路只会葬送美国民主制度,新政始终是在宪政框架下运行的,尽管政府的权力有所扩大,但避免了泛滥的个体自由,是资本主义制度重获新生的唯一选择。
三、建立过程控制中的竞争机制与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建立竞争机制,不仅是小组之间的竞争,还必须有组内竞争。一个探究主题由若干小问题组成,要求小组成员必须选择一个小问题做答,尽可能多答,形成答案后交给组长进行量化打分。在展示过程中主动发言者、补充发言者适当加分。最后,就又形成个人得分细目和小组得分情况。一学期结束后,小组得分情况和个人得分情况都会很详细,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评价机制中的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有机结合。对于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我们更多地是肯定,但要注意艺术化,我们往往将成绩归于展示者、发言者,而忽视了这是小组通力合作的结果。笔者认为,智慧的评价应该让每个同学的贡献都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在展示时,要求展示的同学说明,此观点是某某同学提出的,回答时统一用语:“我们小组认为”,“某某同学认为”。这为教师点评,提供了帮助,不仅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给予评价,还可以对某些有特色的成果给予个体评价。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作在起步阶段还是要靠教师引领,选择合适的探究主题,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问题,辅助以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1-12
[2]陈伟壁,李堪珠.美国如何解读“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以《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中心[J].《历史教学》,2014年第7期
[3]王长芬.在史料教学中培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如东县马塘中学)
一、选择合适的探究主题
课堂教学有种种限制,一节课只能选择一到两个探究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思维碰撞激发学生思维欲望,通过相互学习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竞争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起始阶段,探究的主题往往由教师提前准备,经过多年培养后,学生才可能生成问题,并主动合作探究。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探究主题呢?通常情况下,选择探究主题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这看上去容易,做起来很难。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课程标准的内容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一课的重难点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在“摆脱危机困境”中一并讲的,也没有区分特点和影响,要达到课标中“认识”层次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比如国家干预是对自由资本主义(市场调节)的否定吗?罗斯福新政前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有何不同?这些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
二、问题设置层次化,符合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在小组构建上通常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学生的个体特征是明显的,思维能力也有差异。所以探究主题可以分为几个小问题来解决。例如,认识新政的特点,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阅读教材,指出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了哪些法律文件?新政主要涉及哪些领域、调解哪些矛盾?分析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据此谈谈你对“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认识?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发现,政府已经主动干预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生产、流通、消费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基础建设、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干预经济发展的形式是立法并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新政特点认识的层次要求。
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这个问题属于最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在美国国家课程标准中是作为9-12年级学生的要求,同时将标准分解为三个层次:学生能够理解新政和罗斯福总统;学生理解新政对工人和劳工运动的影响;学生理解新政的反对声音、新政批评者的替代方案、新政的遗产。美国的课标更加细化且容易操作,我国的课标侧重于新政的遗产,层次较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也要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问题分以下几个层次:
批评家说他往往是独裁者,是个革命家,是会彻底推翻美国现行制度的。有的人把罗斯福比作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右派的人说他是个社会主义者,是个共产党,而左派的人说他是投机家,是伪君子。罗斯福至多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新政不是一种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续命剂。他的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及挽救美国传统的私有制度及竞争制度。新政并不是为某一个特殊阶级谋利益,也不是要把资本制度连根掘起,新政只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这是资本主义的还魂剂,不是资本主义的致死药。
——马星野《美国新政成绩之总检讨》
(1)阅读材料:罗斯福新政推行后,对它的评价各异,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这个层次,是要求学生知道新政的实施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明确对新政认识的方向——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非彻底推翻。
(2)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影响?这个问题是要求学生明白,罗斯福新政拯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并开创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代。
(3)最后,要求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思考面对危机美国还有哪些选择,其结果会怎样?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明白,法西斯道路只会葬送美国民主制度,新政始终是在宪政框架下运行的,尽管政府的权力有所扩大,但避免了泛滥的个体自由,是资本主义制度重获新生的唯一选择。
三、建立过程控制中的竞争机制与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建立竞争机制,不仅是小组之间的竞争,还必须有组内竞争。一个探究主题由若干小问题组成,要求小组成员必须选择一个小问题做答,尽可能多答,形成答案后交给组长进行量化打分。在展示过程中主动发言者、补充发言者适当加分。最后,就又形成个人得分细目和小组得分情况。一学期结束后,小组得分情况和个人得分情况都会很详细,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评价机制中的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有机结合。对于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我们更多地是肯定,但要注意艺术化,我们往往将成绩归于展示者、发言者,而忽视了这是小组通力合作的结果。笔者认为,智慧的评价应该让每个同学的贡献都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在展示时,要求展示的同学说明,此观点是某某同学提出的,回答时统一用语:“我们小组认为”,“某某同学认为”。这为教师点评,提供了帮助,不仅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给予评价,还可以对某些有特色的成果给予个体评价。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作在起步阶段还是要靠教师引领,选择合适的探究主题,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问题,辅助以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1-12
[2]陈伟壁,李堪珠.美国如何解读“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以《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中心[J].《历史教学》,2014年第7期
[3]王长芬.在史料教学中培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如东县马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