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语言描述情境,创设情境或描绘画面,这样使孩子们在阅读前,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阅读全文的欲望,使学生乐于阅读。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桂林山水的美景,领略那儿山水的美丽吧!为后面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情感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寓教于乐。同时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
  二、展开联想与想象,丰富课文内容。
  强化情境,也就是把课文中作者所蕴含的具体事物生活空间的情感,通过场景、氛围和图画流露出来。这种形与情的相互作用下,使他们眼前出现相类似的场景,进入合理想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丰富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在阅读作品中更得到升华。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段中,省略号略掉了什么?大家还知道小兴安岭有什么树?学生很快会说很多,数也数不清。想想几百里都是树,那说明树木多,也说明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从而眼前会出现一片无垠的“绿海”。这样读起课文来会边读、边想象、边欣赏,感知小兴安岭的风景美。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三、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是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如我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同学们听着伙伴们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刚才的想法都好。那么课文中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后就知道了。”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没有找出明显的答案时,学习兴趣有些低落,于是我又向学生提出:“‘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面对这个易解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很快地找出答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万年牢”的不同含义,组内交流之后在班级汇报。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又如;我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了“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了就离开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时是早晨,怎能看到众鸟纷飞的情景呢?又怎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我又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的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四、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教师在课堂上改教师的讲为引导学生的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老师的参与,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同学交谈与老师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要真正做到放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选取合作的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为下一次开展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给达标者予以鼓励性的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使其增强自信心。实施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要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关注他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人人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合作、参与,使一贯说教的语文教学课堂活跃起来,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巧设创新探究机会。三、培养
学校的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要求,是一种为追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的发展,是以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教师间相互协作,最终形成学校内驱力的发展。  就我校目前现状,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基本完成,学校已实现规模化的发展,新的三年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在“质”上的提升,寻求解决学校的内涵发展迫在眉睫,特别是市区高中教育格局的变化,我校生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已不复存在,因此,学校如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数学的方法,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1、让学生学会课前准备。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其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德育教育和精神培养,从“理想”、“目标”、“态度”与“自主精神”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有效提高和加强了德育效果。  【关键词】: 班级 文化建设 精神  一个民族都要树立一种民族精神,一个企业要培育一种企业精神,作为学校的一个班级,也应培育一种适合本班特点,对全班学生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班级精神,并把它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十分重要 。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他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一般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的教师担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
摘要: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化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技能。然而,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个教师的与人观念。因此,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化学学科中进行德育的“植入”看起来有点难度,但是据笔者时间来看,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去做。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教育;化学时事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中学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不等,参数,函数, ,成立,范围,  含参数不等式的解证是近几年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涉及的思维程度较高、综合性较强,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在高考中得分不高.而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灵活地进行代数变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取得较好的解题效果,因此此类问题的求解当属学习难点.本文通过对若干例题的分析,试图说明此类问题的常见求解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不等式解集法  例1 (200
摘要:教师自己每节课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体育课堂设计要求以学生为核心,以活动为媒介,以情感为纽带,使师生双边教学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体育 爱心 耐心 激情  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他更能体现寓教于乐的学科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练习必须密切配合,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和谐、默契就显得十分
教育发展,其核心体现在育人为本、提高质量,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安全管理,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以办好让家乡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双辽市教育局秉持“师德为先、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的宏观目标要求,坚持学习先进、挖掘内涵、强化管理,努力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师德为先”,全力打造优质育人队伍  1.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我市先后广泛开展了“八荣八耻”、《教育法》、《教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