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几乎是所有自然科学都会用到的一项重要工具。特别是小学数学,简单易懂,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不仅有利于丰富他们今后的人生选择,还可以有效提升其生活技能,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所在。而运算能力是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本文即从丰富教学形式、聯系实际生活和家校协同合作三个方面,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
运算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说是重点,在于运算是数学知识技能得以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础;说是难点,则有很大的原因要归结到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因为部分教师在运算教学中还在采取过去的老办法,给出大量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但小学生很容易觉得这种方式枯燥无聊,以致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错误百出。所以,有必要对运算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营造出更多的变化,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为他们运算能力的提升创造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兴趣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才能够发挥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上文已经提到,部分教师仍在依靠习题的反复练习来进行运算教学,这显然是与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相悖的,因此导致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彰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教师应把握住小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丰富生动的运算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配合,潜移默化提升自身运算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运算教学中引入小组学习。即给出一道比较复杂四则运算应用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工,比如有的负责读题列算式、有的负责计算算式前半部、还有的负责计算算式后半部等,互相检查各自负责的部分后再完成最终计算得出答案,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会把自身特长充分展现出来,是一个绝佳的互相学习的机会。比如学生A口算能力强,运算速度快;学生B则有较强的估算意识,可以很快发现答案中的错误,两人此时就有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的新鲜感更足。
二、联系实际生活,重视口算能力
口算属于运算能力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实际生活可以发现,越是普遍、熟悉的生活场景,用到口算的机会越多,反而没有足够的条件让学生去进行笔算。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科学研究上的“高端”应用距离小学生还比较遥远,日常生活才是小学生更熟悉也更愿意参与的场景。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着力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锻炼他们举一反三的意识,能够应对简单的生活问题,从学习中得多更多的收获感。而口算能力的提升和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又会带动学生整体运算能力的进步。
例如,在刚进入口算学习的阶段,难度可以低一点,设置这样一个情境:班里要为每名同学发一个本子,现在发现少了七本,如果要派你去买,每个本子一元钱,口算需要从班费中支取多少呢?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自己正在承担一项重要的“使命”,积极性比较高。随着能力水平的上升,再逐渐加大难度,重新设置生活情境:现在班费有360元,打算用在春游时购买物料,班里有25名同学,请大家口算下分摊到每名同学是多少钱?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可能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有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加以应用。
三、家校协同合作,培养运算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较轻,平时的业余时间比较充分,教师应该想办法通过家校协同教育的方式,把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当然,这里不是说教师要让家长把学生关在家里反复练习,而是在业余活动中把较为简单、与运算相关的问题放手交给学生去解决,在他们解决不了时要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而不是严厉的批评,解决成功则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逐渐培养起运算的习惯。
例如,家长带孩子出去游玩时,可以把门票价格的计算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完成买票、找钱等一系列操作,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也可以交给他们一些更加复杂的任务,如家里要采购某些东西,只知道大概价格和所需数量,然后让学生尝试去估算预算,采购时的精算也交给学生来完成,全面锻炼他们的运算能力。如果学生碰到算理上的问题,家长不知该如何解释时,可以及时通过微信等工具与教师联系,由教师及时介入或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
总而言之,运算是一项非常基础的数学能力。学习就像构筑一座大厦,基础不牢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后果,但终有导致大厦晃动乃至坍塌的一天,到时候再进行弥补要费力得多。希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都能秉持为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认真审视本校实际情况,加大教学上的创新实践,努力推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潘明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9(03):72-73.
[2]谢晶晶.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25-26.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
运算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说是重点,在于运算是数学知识技能得以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础;说是难点,则有很大的原因要归结到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因为部分教师在运算教学中还在采取过去的老办法,给出大量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但小学生很容易觉得这种方式枯燥无聊,以致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错误百出。所以,有必要对运算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营造出更多的变化,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为他们运算能力的提升创造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兴趣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才能够发挥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上文已经提到,部分教师仍在依靠习题的反复练习来进行运算教学,这显然是与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相悖的,因此导致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彰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教师应把握住小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丰富生动的运算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配合,潜移默化提升自身运算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运算教学中引入小组学习。即给出一道比较复杂四则运算应用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工,比如有的负责读题列算式、有的负责计算算式前半部、还有的负责计算算式后半部等,互相检查各自负责的部分后再完成最终计算得出答案,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会把自身特长充分展现出来,是一个绝佳的互相学习的机会。比如学生A口算能力强,运算速度快;学生B则有较强的估算意识,可以很快发现答案中的错误,两人此时就有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的新鲜感更足。
二、联系实际生活,重视口算能力
口算属于运算能力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实际生活可以发现,越是普遍、熟悉的生活场景,用到口算的机会越多,反而没有足够的条件让学生去进行笔算。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科学研究上的“高端”应用距离小学生还比较遥远,日常生活才是小学生更熟悉也更愿意参与的场景。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着力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锻炼他们举一反三的意识,能够应对简单的生活问题,从学习中得多更多的收获感。而口算能力的提升和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又会带动学生整体运算能力的进步。
例如,在刚进入口算学习的阶段,难度可以低一点,设置这样一个情境:班里要为每名同学发一个本子,现在发现少了七本,如果要派你去买,每个本子一元钱,口算需要从班费中支取多少呢?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自己正在承担一项重要的“使命”,积极性比较高。随着能力水平的上升,再逐渐加大难度,重新设置生活情境:现在班费有360元,打算用在春游时购买物料,班里有25名同学,请大家口算下分摊到每名同学是多少钱?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可能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有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加以应用。
三、家校协同合作,培养运算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较轻,平时的业余时间比较充分,教师应该想办法通过家校协同教育的方式,把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当然,这里不是说教师要让家长把学生关在家里反复练习,而是在业余活动中把较为简单、与运算相关的问题放手交给学生去解决,在他们解决不了时要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而不是严厉的批评,解决成功则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逐渐培养起运算的习惯。
例如,家长带孩子出去游玩时,可以把门票价格的计算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完成买票、找钱等一系列操作,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也可以交给他们一些更加复杂的任务,如家里要采购某些东西,只知道大概价格和所需数量,然后让学生尝试去估算预算,采购时的精算也交给学生来完成,全面锻炼他们的运算能力。如果学生碰到算理上的问题,家长不知该如何解释时,可以及时通过微信等工具与教师联系,由教师及时介入或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
总而言之,运算是一项非常基础的数学能力。学习就像构筑一座大厦,基础不牢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后果,但终有导致大厦晃动乃至坍塌的一天,到时候再进行弥补要费力得多。希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都能秉持为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认真审视本校实际情况,加大教学上的创新实践,努力推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潘明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9(03):72-73.
[2]谢晶晶.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