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有效建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ec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家园》是2012年教育部审定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的最后一节。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几”和“比较意义下的减法”后的综合练习课。在教学常规听课中,发现教师在本节教学中处理教学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 明确课型,准确定位
  小学数学教学,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一般分为:起始课、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综合实践课等不同课型。各种课型从知识的切入、教学的活动方式、教学的重难点各有不同。
  本节课是学生开学以来的第一节综合练习课。教科书创设了‘美丽家园“这一情景,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目的是初步发展学生从具体情景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从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通过对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已经有所体会,知道“从整体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用减法计算;“求一共”用加法计算。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体会到“比较两个量的多少”也可以用减法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在“情景+问题串”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完善对加减法意义的认知。问题1: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这个问题中是谁和谁比?要解决这個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计算11-5=6后,还要引导学生(1)同样是“树上的小鸟”与“空中的小鸟”比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知道“树上的小鸟、空中的小鸟”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按教材教,局限教材的顺序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上,缺少一个综合的环节,使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缺少完整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课程意识,目标意识,要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究作用,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意识。综合练习课应突出过程性、探索性、整合性。应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呈现给学生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探求模式,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二、 充分挖掘,有序建构
  201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按“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叙述方式展开。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情景又分为:体验情景模式、问题情境模式和综合情景模式等。<美丽的田园.>前三个问题按“寻找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最后一个问题“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经历以上的过程。有的教师教学中只注重完成书中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情境中的信息作用,学生没有有效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美丽的田园.>是基于旧知的认知建构。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信息资源,利用教材教。例:教学“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后,应继续引导学生根据小鸟这一信息,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发现一共有16只小鸟飞走了11只,还剩多少只也可以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建构:比较两个数大小和求剩余都可用减法计算,完善认知,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其它信息,提出几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巩固对减法意义的建构。
  三、 完善认知,发展思维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教师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思维是意识的核心,是感知觉的不断积累,然后通过思维的整合而形成认知活动的意识。思维在感知觉与意识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美丽的田园.>问题三:8+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算式,明确信息,提出问题。8和6各代表什么?“+”的意义?提出数学问题。初步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意识。同时进行有效的拓展:根据8+6=14这个计算结果,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接着再列出不同的算式,渗透加减运算的互逆关系。此问题解决完后,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其它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教师应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层次分明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剖析一个例题,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概念、一个法则、一个原理的本质属性,以及它的形成过程。推而广之,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完善认知,发展思维。
  四、 有效训练,形成能力.
  巩固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完善认知,形成技能,运用习得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练习题需要精心设计,要有层次。一般练习题可分为: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专项练习是围绕本节知识点设计的,在练习中明确知识点的同时,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新版教材每节都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供教学选用。我们在选用时,教者的目的要明确不能知识机械地套用。
  总之,教学中要突出课程意识。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教学事件,恰到好处地把握教材,做到教学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巧设教学过程,将学生引入活动过程中。这样,学生主动探求意识得到培养,求异创新思维得到训练。促进学生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
  附注: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新课标案例式导学》九州音像出版社。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近年数学中考为适应创新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了数学知识应用的能力的考查力度,对知识点的考查倾向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运用,打破数学知识内部学科界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其它领域的具体问题。这一新变化体现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饿,如果想永远有
期刊
[摘要]本文就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引入多媒体系统重要性展开探讨,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优势分析,探究了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弥补缺陷,并制定了有效激发多媒体系统优势的科学教学策略。对提升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水平,优化实践教育效果,培养综合全面人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系统;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1、前言  伴随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丰富的科学技术引入各行各业,发挥了综合应用
期刊
内容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的独创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跳出教材框架,学活课本,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具創造力,成为英语教师要解决的新课题。  关键词:创新思维;合作互动;设置学案;设计问题;改进教法、  【中图分类号】G420  英语新课标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能用所
期刊
摘 要:在当前中职会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受到质疑,就业遭遇尴尬的情况下,笔者从多年教学经历感受中对如何改进中职会计教学从四个方面提出探讨,参与型的知识构建,思维导图知识框架,生活在知识中的渗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理实一体化;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712  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会计的工作一直被视作热门行业。但是近十年来,随着全国各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
期刊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或自己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包括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两个方面。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意味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更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等品质,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下面我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进学生的教学方式浅谈自己的见解。  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主动,合作,探究。积极优化学习方式,就是使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学
期刊
通过多年的思品教学,我发现学生思品成绩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课本知识点背的很熟的学生,考试成绩不一定高;平时懒得背的学生成绩不一定差。  2、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品分数可能和总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思品分数一样多。  3、中考时,政治没有考满分的,优秀率低,及格率高。  许多任课教师认为思品分高的学生理解能力强、聪明,但通过调查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而是这类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点进行了识记,而且还掌握了一
期刊
摘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是对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普及,也是党员干部应对新形势新问题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渠道;同时,党的学习生活是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政党的基础,是严肃党的纪律的重要一环。然而,作为全党构成中绝大多数的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组织管理松散、实效性差,严重损害了党的组织形象、弱化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实。为此,必须严肃党的学习纪律,把握成人教育规律,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实效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广泛应用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几点在初中英语课堂有效实施合作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语言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  合作学习理论最初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我们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正面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  【课程标准】知道辽、西夏、北宋三个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从10世纪初——12世纪中时祖国境内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辽、西夏及北宋的建立,澶渊之盟、宋夏和战、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教师点拨,让学生了解在纷繁的史实中理清知识脉络,抓住中心进行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