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的感觉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fical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握手,也许是当今人际交往最常见的礼节。老夫活这几十年,虽不像达官名人那样握手频繁,曾也握过形形色色人的手。握手的感觉千差万别,那“手法”似乎有这样几种。
   象征型。或叫应付型。这是社会交往中,最常见的握手了。或大庭广众之中的团体交流,或街头路遇半生半熟的人,或某种会议虽不认识但却同时参会的人,出于礼貌,或主动握,或被动握,用力的大小,不紧不松,不温不火,握到为止,应付而已。没有特殊关系的男女之间的握手,也是这种象征型的。
   诚挚型。久别的战友、同学、发小,惊喜相逢,或与神交已久的新知正式缔交,往往会激动不已,彼此紧握,一时半刻捉住不放。情人离别时的情况也多半属于这一类型,更是完全而持久地咬住,难分难舍。“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龚自珍的诗句写的原为朋友相握,那只手若是红颜知己的手,岂非更妙!
   谄媚型。一般是指下对上,或有求于某人,或要讨好巴结某人,就用双手趋前去紧握对方的单手,脸上配合灿如黄金、烂如白银的媚笑,口中则同时放出芬芳的马屁来,三管齐下,让对方身心舒坦,奏效与成功当在意料之中。
   强加型。有人似乎有握手的嗜好,一看到熟人,不管人家有事无事,便抓住不放,口中还絮叨不休,听之生厌,又欲走不能;有的人不分对方性别、老弱,握得对方骨节生痛,若对方是青壮男性,还能经受,若是老弱者,则不堪其握,难以招架。而对于女性,强加握手,且用力过度,难免让女士们心生他有轻薄之嫌。
   夸张型。泛泛之交,却要谬托知己,本不相识,却说久仰久仰,本无同好,却言心有灵犀,抓住别人的手,大幅度地摇来荡去,让对方不知所措,一头雾水,这种人不很诚实,也不可靠。
   傲慢型。手与你握住了,眼睛却看着别处。这种目中无人、藐视对方的握手,多半出自一些自命不凡的人身上,也许他们还以为这样做能体现出所谓的高贵身份和逼人气度。一次,某演出机构组织了一场影星观众恳谈会,其中一名据说曾经演过两部合拍片、故作深沉状的男演员,与观众见面握手时脸孔别转,或者干脆仰看天花板,一副居高临下的傲慢模样。这样的握手自然引起了在场观众的不快,恳谈中理所当然受到观众的冷落。
   作秀型。有个别官员下基层,看望工人、农民、士兵,或困难户握手时,伸手一握就几分钟,他们要给随行记者留下充足的摂影时间。握手者在快门咔咔、灯光闪闪的热烈气氛中面带微笑,不过他们不是笑给对方,而是笑给记者,準确地说,是表演给大众看的。这样的握手不带感情色彩,被握者很难为其所动。
   慰问型。或赤日炎炎的酷夏,或大雪纷飞的寒冬,或节日工作的现场,或边防孤独的岗哨,往往有领导到基层看望坚守岗位的人,那亲切有力的握手,传递的是问候、温暖和力量,使被握者动容,这握手是真诚的,与作秀有别。
   千姿百态的握手亦能显出握者人格的高下、品德的优劣、心灵的美丑。人是干净的,手才会是干净的;人是清白的,手才会是清白的。明知那是不干净的手,还是不握为好,不要委屈了自己。从媒体上看到,有人大代表建议,为防止“新冠肺炎”的传播,宜恢复中国传统的抱拳施礼的方式,即不失礼而又卫生。老夫觉得此议有理。
其他文献
有个兄弟,是写小说的,作品上过国内顶尖级的文学大刊、名刊,几部长篇小说更是一再重印,还获过国际性的文学奖项,名头响得很。某次聚会,他告诉我:自己最重要的小说都是30多岁到50多岁之间写的。我问他:这有什么规律吗?他说:不知道,可能是人到中年,接触的人、经历的事多一点,对生活的认知深了一些,对人性也更加了解。   朋友说的是阅历对文学创作的价值。其实,不只是对文学创作,就是别的行当,阅历的倩影也无
期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小母鸡才把蛋生了下来。   “咯咯哒,咯咯哒”,抚摸着热乎乎的蛋,小母鸡欣喜异常。   一群公鸡看见了,飞快地围了过来。   “小母鸡,你的蛋也太小了吧,你看鸭蛋鹅蛋恐龙蛋,那叫一个大!”公鸡甲尖着嗓子说。   “哎呀呀小母鸡,你的蛋咋这么难看?你看鸭蛋鹅蛋鹌鹑蛋,要不洁白如玉,要不淡绿如翠,要不布满可爱的小斑点,哪里像你,要颜色没颜色,要个性没个性,简直惨不忍睹!”公鸡
期刊
亲戚读高二的孩子来我家,向我请教作文能得高分的“诀窍”。我哪有什么诀窍,只是谈了点自己的拙见。之后,我拿出几本《杂文月刊》,说:“有时间你读读,注意每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及遣词造句,对你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大有益处。”他选一篇文章读起来,还没有读完就摇头说:不行,不符合老师讲的模式,老师不会让我们这样写。我愕然。   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做的许多事情都有“模式”都被要求循规蹈矩,从不敢
期刊
讽是一种精妙的讥刺,擅讽者以妙语做针,往往一擊便中要害。这很像名医针砭,不同之处在于病患常常满怀期待,对名医感恩戴德;而被讽者却不会认为自己“有病”,更不会以为讽者是在“治病救人”。被讥讽而生恐惧、痛苦、悲伤乃至恼羞成怒,极易对讽者造成伤害,所以讽刺这件事,是极其危险的。优伶,是对中国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艺人的统称,其时归入下九流的职业,然而有谁知道恰恰是优伶这种时人以为“下贱”的人却最擅讽且敢讽呢
期刊
马未都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父亲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父亲跟儿子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儿子不解,父亲解释道:“你看他夹菜时,习惯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   儿子不信,认为每个人的吃饭习惯不同,不可苛求。   父亲又说:“如果他生活窘迫,面对着美味佳肴,吃相不雅可以理解;可你这位朋友是生意人,并不困苦,如此吃相,实在太自私、狭
期刊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这封家书,因其饱含宽容和礼让之德而让世人传诵数百年。   史载,康熙某年,张英在安徽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了宅基地纠纷,彼此各不相让。情急之下,张家驰书一封直抵京城,请宰相大人处置。宰相知悉此事莞尔一笑,信手写下上面这首诗交给家仆带回。家人见信,主动折墙,后退三尺。吴家感其义,也后退三尺,
期刊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为官者,特别是官阶较高有权有势之人,不管他在职在位是好是坏,只要退休“软着陆”,退休后定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而在有的官员看来,哪怕是自己在岗在位碰了“红线”,到退休时还没“东窗事发”,退休后就可平安无事,安享晚年,过天伦之乐生活了。上述的看法和想法若是在以前也许没人质疑,可如今这种看法和认识却不合时宜,成了“老黄历”。   最近笔者触网,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退休6年后,中国
期刊
提到“官僚主义”,人们可说是“老相识了”。“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孪生兄弟,兄弟俩随着官场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官场的发展而“成长”。人们与之斗争,一直是“斗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说起“电子化官僚主义”,可能好些人还较为眼生,甚至还未听说过。它是何物?要认识它的“庐山真面目”,还是让我们先看看前些时日新华每日电讯一篇名为《基层干部吐槽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上班要带五六部手机》的报道吧!
期刊
吃过早饭,黄大妈穿上薄外套,去菜市场买菜。   坐35路,12站后,到东门站下,转12路,坐5站,到西直门下,再步行400多米,就到西郊菜场了。黄大妈家附近就有一个菜场,不过,那个菜场的菜贵一点,而这个菜场的菜便宜一些,似乎也新鲜一些。黄大妈办了老年卡,坐车免费,只是来回路上差不多要多花一个半小时。黄大妈觉得是值得的。   在常买菜的那家摊位,黄大妈挑好了青椒、白菜、萝卜、西蓝花,交给摊主过秤
期刊
家门口新开工一条地铁,直到即将开通,我才从手机上看到信息。一关注便来了问题,每天躺到床上,都能隐约感到来自远处地下机器运转的声响。心里默念,一定是地铁工人在加班加点。每每不禁感慨,这个城市有多少你看不到身影的建设者,有多少没日没夜的奉献者。   地铁开通了,那熟悉的声响,每天晚上还是可以听到!难道是地铁来回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奇怪的是,晚上11点以后,地铁应该停止营运了,那声音依稀还在!!儿子寒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