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仔细钻研,扎根教材
单元地位:
《螳螂捕蝉》是北京版语文实验教材第11册第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借助词典和注释大体把握古诗文大意;懂得文章表达的感情和道理;通过阅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所撰《说苑·正谏》。主要内容是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如果有敢劝谏的人就要被处死,于是吴王身边的一个侍从就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吴王听后便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用来比喻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结构分析:
本文的结构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的,围绕起因、经过、结果分为三层,而“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揭示了做事情、处理问题,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要全面考虑问题,尤其是潜伏的祸患或危机。
写作特点:
由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具备了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行文简练、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语序颠倒,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文章的中心句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不仅语言精练,点明了深刻的道理,至今千古流传。
二、深入探究,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多的培养,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他们能读得入情入境,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掌握了批注的方法,且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仍缺乏科学的学习策略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将力求运用学生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了解文章大意,通过抓住重点句、分析时代背景,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领悟故事的道理,体会文言文的特点,感受古文的魅力。
三、揣摩方法,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词典和书中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领悟课文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4.体会文言文的特点,感受古文的魅力。
教学重点:
借助字词典和书中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四、循序渐进、设计思路
本课书的教学计划我将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借助字典、书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领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进而品味“少孺子”聪明、对国忠诚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第二课时,则通过学生对课文熟读成诵的同时,分析“其”字一字多义的古文特点,并结合语文实践活动的习作,完成故事的复述和创编,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五、把握思路,安排流程
揭示课题,简介背景;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回顾学法,自学互议;师生交流,精读解意;
梳理结构,深读悟理;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六、夯实教学,提高素养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课题,指名分析螳螂两个字的构字特点皆是(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并引领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巩固学生根据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的方法。
出示作者简介和春秋形势图,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由一百多个国家互相兼并,最后变成七个大国,吴国也在其中,但是各个国家之间虎视眈眈,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群起而攻之,吞并对方。从而感受时代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时间”,因此我在抓住字音、断句让学生通读课文、读出韵味的同时,教学“谏”字的演变过程,并进行课堂写字练习。既让学生感受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夯实了语文识字、写字的基础教学。
(三)回顾学法,自学互议
通过追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进行整体感知。
(四)师生交流,精读解意
在疏通文意时,学生只要能说出大意即可,关键是抓住一些关键字、词、句来重点体会,学有所得。
抓住“游于后园”的“游”字,在现代汉语里指人游逛、观赏,而这里指走来走去;译为:在后园走来走去。而“悲鸣”的“ 悲”字本义是悲伤,古汉语里却有“动听的意思”,感受文言文词序颠倒,古今异议的特点。
抓住“沾”“如是者”以及通假字“傍”等词运用字典和联系上下文、书下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意思,体会古文学习的乐趣。
最后再让学生总述故事大意,教师完成板书,并引导学生根据理解再读课文,增强学习古文的趣味性。
(五)梳理结构,深读悟理
第一,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第二,分析故事,深剖明理。
剖析:交流答案时,追问:蝉、螳螂、黄雀都有眼前的利益,身后也都有隐藏着祸患,那么吴王眼前的利益又是什么?身后又隐伏着什么样的祸患呢?之后教师再次出示春秋形势图并顺势而导:如果吴王为了夺取地盘而攻打楚国,就会引来其他国家前来追击,这样吴国将会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遭到巨大损失,甚至有丢掉整个江山的危险。
明理:学生畅所欲言: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和逻辑思维。教师总结并板书。
第三,细致品味,人物评价:在课的结尾教师再点拨:少孺子正是看到了这些潜在的危险,以事喻理,巧妙劝谏,启发吴王。那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人?吴王是怎样的人?学生讨论并评价,从而升华主题,学习人物品质。
(六)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解意明理后,试着背诵课文,点明:这个故事已经流传至今,演变成八个字的成语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其它的成语故事。实现语言积累,厚实语文素养。
本课力求在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读文、解意、明理”的教学思路,抓住中心句分析道理的方法,将文章顺序与感悟道理相结合,并在语境中发挥想象,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体会人物特点;并因势利导升华主题。
单元地位:
《螳螂捕蝉》是北京版语文实验教材第11册第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借助词典和注释大体把握古诗文大意;懂得文章表达的感情和道理;通过阅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所撰《说苑·正谏》。主要内容是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如果有敢劝谏的人就要被处死,于是吴王身边的一个侍从就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吴王听后便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用来比喻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结构分析:
本文的结构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的,围绕起因、经过、结果分为三层,而“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揭示了做事情、处理问题,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要全面考虑问题,尤其是潜伏的祸患或危机。
写作特点:
由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具备了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行文简练、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语序颠倒,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文章的中心句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不仅语言精练,点明了深刻的道理,至今千古流传。
二、深入探究,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多的培养,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他们能读得入情入境,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掌握了批注的方法,且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仍缺乏科学的学习策略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将力求运用学生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了解文章大意,通过抓住重点句、分析时代背景,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领悟故事的道理,体会文言文的特点,感受古文的魅力。
三、揣摩方法,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词典和书中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领悟课文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4.体会文言文的特点,感受古文的魅力。
教学重点:
借助字词典和书中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四、循序渐进、设计思路
本课书的教学计划我将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借助字典、书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领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进而品味“少孺子”聪明、对国忠诚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第二课时,则通过学生对课文熟读成诵的同时,分析“其”字一字多义的古文特点,并结合语文实践活动的习作,完成故事的复述和创编,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五、把握思路,安排流程
揭示课题,简介背景;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回顾学法,自学互议;师生交流,精读解意;
梳理结构,深读悟理;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六、夯实教学,提高素养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课题,指名分析螳螂两个字的构字特点皆是(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并引领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巩固学生根据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的方法。
出示作者简介和春秋形势图,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由一百多个国家互相兼并,最后变成七个大国,吴国也在其中,但是各个国家之间虎视眈眈,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群起而攻之,吞并对方。从而感受时代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时间”,因此我在抓住字音、断句让学生通读课文、读出韵味的同时,教学“谏”字的演变过程,并进行课堂写字练习。既让学生感受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夯实了语文识字、写字的基础教学。
(三)回顾学法,自学互议
通过追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进行整体感知。
(四)师生交流,精读解意
在疏通文意时,学生只要能说出大意即可,关键是抓住一些关键字、词、句来重点体会,学有所得。
抓住“游于后园”的“游”字,在现代汉语里指人游逛、观赏,而这里指走来走去;译为:在后园走来走去。而“悲鸣”的“ 悲”字本义是悲伤,古汉语里却有“动听的意思”,感受文言文词序颠倒,古今异议的特点。
抓住“沾”“如是者”以及通假字“傍”等词运用字典和联系上下文、书下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意思,体会古文学习的乐趣。
最后再让学生总述故事大意,教师完成板书,并引导学生根据理解再读课文,增强学习古文的趣味性。
(五)梳理结构,深读悟理
第一,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第二,分析故事,深剖明理。
剖析:交流答案时,追问:蝉、螳螂、黄雀都有眼前的利益,身后也都有隐藏着祸患,那么吴王眼前的利益又是什么?身后又隐伏着什么样的祸患呢?之后教师再次出示春秋形势图并顺势而导:如果吴王为了夺取地盘而攻打楚国,就会引来其他国家前来追击,这样吴国将会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遭到巨大损失,甚至有丢掉整个江山的危险。
明理:学生畅所欲言: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和逻辑思维。教师总结并板书。
第三,细致品味,人物评价:在课的结尾教师再点拨:少孺子正是看到了这些潜在的危险,以事喻理,巧妙劝谏,启发吴王。那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人?吴王是怎样的人?学生讨论并评价,从而升华主题,学习人物品质。
(六)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解意明理后,试着背诵课文,点明:这个故事已经流传至今,演变成八个字的成语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其它的成语故事。实现语言积累,厚实语文素养。
本课力求在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读文、解意、明理”的教学思路,抓住中心句分析道理的方法,将文章顺序与感悟道理相结合,并在语境中发挥想象,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体会人物特点;并因势利导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