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终身。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下面我就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作如下尝试。
一、在听力游戏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聪明的孩子谁都喜爱,“聪”的基本意思就是听觉灵敏。据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研究统计,在人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听的方面所占的比重最大,占45%,说占30%,读和写分别占16%和9%,可见听力的重要性。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科技日益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大容量、快节奏,使信息的接受与处理发生巨大变化。人们接受的信息来自方方面面,不只局限于书本。大量信息摆在我们面前,有的稍纵即逝,几乎让人们来不及从容接纳、细细思量。而听觉是直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人们在听话能力上做到听得准、理解得快、记得牢,具有较强的听话品评力和组合力。
人能够听到声音,是一种生理反应,但是,听懂声音,注意聆听声音,对声音作出合适的相应反应则是在有听力的基础上,经过学习,通过大脑来完成的。“学会倾听”是新课标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挑战。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训练他们的听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课习惯。
1.在游戏中提高“听”的专注程度。
我们用“左右手游戏”、“不倒翁游戏”来区别形近、音近的拼音和生字,训练学生耳力,唤醒学生有意倾听。
2.在游戏中训练“听”的辨别能力。
仅仅单纯地接收声音信息是消极的“听”,而边听边思考,辨别同学发音的正确与否,可以提高听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游戏中培养“听”的鉴赏能力。
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听力训练的要求就会更高。引导学生在听同学朗读时不仅要关注发音的正确,而且要体味读得是否流畅、是否有感情。
二、在课堂交流中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说即“言”,言以表情,言以达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语言和思想、思维不可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果。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声语言尤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随着脑髓的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而思想和思维的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有声语言的发展。
重视学生“说”的能力不仅仅因为它可以表情达意,在促进学生思想和思维的发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因为“说”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直以来,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大胆地表达”、“说得自信”、“敢于质疑问难”、“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力,让他们在课堂上说出自信,说出风采。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新课标中也把“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课程总目标。低年级的孩子乐于表达,但在表达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有的孩子只会说“是”或“不是”,有的孩子站起来只会简单附和别人的观点。基于这些特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我是这样做的。
1.打开嗓子,说响亮的话。
入学第一天让每个孩子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要求声音洪亮,并反复训练,直至所有孩子都能做到,以此提高学生说话的自信心。
2.组织语言,说完整的话。
转变学生在课堂发言时只说一两个单词的习惯,反复训练用一两句话完整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3.创新思维,说不同的话。
鼓励学生不重复别人的发言,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发言更正、补充、归纳。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求异思维。
三、在习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我国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写字对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行为习惯、个性与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一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书写习惯的形成时期,要教育学生认真地专心地书写,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准备,简明口令导行。
在写字前一边诵读口令:(1)打开习字册,(2)垫好垫板,(3)压好压板,(4)准备写字,一边迅速行动,给学生心理暗示,做好写字的准备。
2.学写笔画,掌握运笔要领。
规范教学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如:写“小”字,老师说第一笔竖勾、第二笔点、第三笔点,学生边听边描红;写第二遍时,老师只说第一笔,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描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为今后的练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3.观察字形,丈量目测比对。
先让他们借助铅笔、压板、直尺做工具,“量一量”,再引导他们学会目测、比对,通过训练使学生能自主读帖、临帖。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习惯
杜甫吟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认识的字少,会写的字更有限,但他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表达能力、思维水平远远超过了书写水平,如果不能根据这个特点引导他们提前阅读,就会使他们轻易丢失对语文最初的兴趣。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是阅读习惯的培养。
1.课堂“四读”,全神贯注。
培养指读、视读、站读、互读,让学生潜心会文,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
2.课外“三招”,乐在其中。
教师做榜样,教室设展台,交流成习惯,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3.亲子阅读,育书香家庭。
以书本为媒,以阅读为链,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阅读体验,让学校和家庭一起营造书香环境。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培养要做到:讲有序——用生动地讲解激励孩子。用浅显的口令规范孩子的行为,有序列,易操练,出成效;练必纠——靠扎实的训练巩固行为。重视习惯训练的行间指导,反复纠正错误,让每一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持以恒——以不变的耐心期待成功。成功其实很简单,重复的行为就能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就能导向成功,所以,成功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反复地做。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们坚信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下面我就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作如下尝试。
一、在听力游戏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聪明的孩子谁都喜爱,“聪”的基本意思就是听觉灵敏。据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研究统计,在人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听的方面所占的比重最大,占45%,说占30%,读和写分别占16%和9%,可见听力的重要性。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科技日益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大容量、快节奏,使信息的接受与处理发生巨大变化。人们接受的信息来自方方面面,不只局限于书本。大量信息摆在我们面前,有的稍纵即逝,几乎让人们来不及从容接纳、细细思量。而听觉是直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人们在听话能力上做到听得准、理解得快、记得牢,具有较强的听话品评力和组合力。
人能够听到声音,是一种生理反应,但是,听懂声音,注意聆听声音,对声音作出合适的相应反应则是在有听力的基础上,经过学习,通过大脑来完成的。“学会倾听”是新课标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挑战。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训练他们的听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课习惯。
1.在游戏中提高“听”的专注程度。
我们用“左右手游戏”、“不倒翁游戏”来区别形近、音近的拼音和生字,训练学生耳力,唤醒学生有意倾听。
2.在游戏中训练“听”的辨别能力。
仅仅单纯地接收声音信息是消极的“听”,而边听边思考,辨别同学发音的正确与否,可以提高听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游戏中培养“听”的鉴赏能力。
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听力训练的要求就会更高。引导学生在听同学朗读时不仅要关注发音的正确,而且要体味读得是否流畅、是否有感情。
二、在课堂交流中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说即“言”,言以表情,言以达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语言和思想、思维不可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果。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声语言尤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随着脑髓的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而思想和思维的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有声语言的发展。
重视学生“说”的能力不仅仅因为它可以表情达意,在促进学生思想和思维的发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因为“说”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直以来,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大胆地表达”、“说得自信”、“敢于质疑问难”、“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力,让他们在课堂上说出自信,说出风采。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新课标中也把“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课程总目标。低年级的孩子乐于表达,但在表达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有的孩子只会说“是”或“不是”,有的孩子站起来只会简单附和别人的观点。基于这些特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我是这样做的。
1.打开嗓子,说响亮的话。
入学第一天让每个孩子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要求声音洪亮,并反复训练,直至所有孩子都能做到,以此提高学生说话的自信心。
2.组织语言,说完整的话。
转变学生在课堂发言时只说一两个单词的习惯,反复训练用一两句话完整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3.创新思维,说不同的话。
鼓励学生不重复别人的发言,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发言更正、补充、归纳。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求异思维。
三、在习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我国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写字对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行为习惯、个性与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一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书写习惯的形成时期,要教育学生认真地专心地书写,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准备,简明口令导行。
在写字前一边诵读口令:(1)打开习字册,(2)垫好垫板,(3)压好压板,(4)准备写字,一边迅速行动,给学生心理暗示,做好写字的准备。
2.学写笔画,掌握运笔要领。
规范教学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如:写“小”字,老师说第一笔竖勾、第二笔点、第三笔点,学生边听边描红;写第二遍时,老师只说第一笔,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描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为今后的练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3.观察字形,丈量目测比对。
先让他们借助铅笔、压板、直尺做工具,“量一量”,再引导他们学会目测、比对,通过训练使学生能自主读帖、临帖。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习惯
杜甫吟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认识的字少,会写的字更有限,但他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表达能力、思维水平远远超过了书写水平,如果不能根据这个特点引导他们提前阅读,就会使他们轻易丢失对语文最初的兴趣。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是阅读习惯的培养。
1.课堂“四读”,全神贯注。
培养指读、视读、站读、互读,让学生潜心会文,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
2.课外“三招”,乐在其中。
教师做榜样,教室设展台,交流成习惯,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3.亲子阅读,育书香家庭。
以书本为媒,以阅读为链,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阅读体验,让学校和家庭一起营造书香环境。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培养要做到:讲有序——用生动地讲解激励孩子。用浅显的口令规范孩子的行为,有序列,易操练,出成效;练必纠——靠扎实的训练巩固行为。重视习惯训练的行间指导,反复纠正错误,让每一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持以恒——以不变的耐心期待成功。成功其实很简单,重复的行为就能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就能导向成功,所以,成功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反复地做。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们坚信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