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就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居中、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的发展格局,导致北京市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力。
一定时期的产业结构是对该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促使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配置发生改变,即劳动力会从衰退的产业流向兴盛的产业。因此,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北京市就业人口流动趋势、合理调控人口规模、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在北京市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第三产业承载着解决就业的重要使命。农业就业人口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减少,工业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难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这就决定了新增就业人口以及从农业、工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只能进入第三产业。
在经济学研究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密切程度越高。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3时为弱相关,介于0.3到0.8之间为中等相关,大于0.8为强相关。通过对近30余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北京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为0.555,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为0.820,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高达0.963。数据显示,北京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受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产业发展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性较大。并且这种影响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产业产值的比重上升,该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重也会上升。
三次产业及重点行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就业弹性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的变化率之比,是衡量产值增长引起的就业增长量大小的指标。通过就业弹性,可以判断产业及重点行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就业弹性为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当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值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大;值越小,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弱。当就业弹性为负值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形成“海绵”效应,会呈现出“挤出”和“吸入”两种状态。“挤出”状态是在经济为正增长但就业为负增长时出现的,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比如,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导致了就业的下降。“吸入”状态是在经济为负增长但就业增加时出现的,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大。也就是,经济停滞但就业人口增加。这是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就业弹性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到1992年,就业弹性系数基本为正值,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保持基本稳定。1993年到1999年,就业弹性系数出现波动,大部分为负值,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这与北京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有关。2000年以后,就业弹性系数全部为正值,三次产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相对贡献率依然很大,资本、技术的相对含量需要不断加大。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呈现低产出、高就业的特征,农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蓄水池”作用。第二产业呈现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特征,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总体趋向是不断降低的。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是拉动就业的主力军,新型服务行业仍需加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仍然是未来的重要任务。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依次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会出现第一次产业逐渐减少,第二次产业先增加后减少,第三次产业逐渐增加的走势。北京市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化也反映了这一规律。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大部分年份都是负值。总体来看,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这并不意味着其增长不能促进就业,而是说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达到了-27.09。结合2006年其他产业的就业弹性来看,这部分被“挤出”的劳动力进入了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的波动较大,较不稳定。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影响近年来表现为“挤出”效应。1990年以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主要为正值,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的提高。1990年以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主要为负值且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挤出”效应。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企业消除冗员的过程。分析原因,可能与当时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减员增效等有关。1998年是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三年改革调整方案制定和实施的第一年,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中小企业增大改革力度,一些国有乡镇企业被兼并、破产,导致一部分劳动力被挤出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比较稳定,基本上为正值,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产业增长和就业增长是同方向的。近年来,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呈上升态势,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对于承担吸纳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可见,自2006年起,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就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其中,2008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最大,这与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很大关系。目前,北京市就业的增加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来实现。
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较高。本世纪以来,北京市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出现渐升的趋势,主要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化有关。第三产业不仅包括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等传统部门,也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兴部门。前一类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高,而后一类部门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密集程度高。如果新兴服务行业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会呈下降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不能把就业弹性和是否充分就业混同起来。就业弹性只考虑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这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计算结果与现实会有一定偏差。就业弹性高并不一定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就业弹性低也不绝对意味着失业更加严重。一般来说,当经济不断趋向成熟时,就业弹性就会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就业弹性都很低。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同步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会出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要保持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劳动力的转移需要与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相一致。当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过快时,会使接收的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过多,从而产生劳动力就业不足的现象;当劳动力转移速度过慢时,一方面会使仍然滞留在原有产业或部门的劳动力成为冗员,造成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其他部门因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采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减少对劳动力的吸收,从而加重失业的程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通常用来表示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同步状态,它反映的是产业结构中某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是否处于同步变化和对称状态,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有效、直接的方法。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明该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了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大于零,即正偏离, 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该产业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压力。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即负偏离,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者越是处在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反之,则越接近对称状态。也就是说,结构偏离度越接近于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合理。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同步始终存在,但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偏差在不断缩小。北京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总体是不同步的。尤其是第一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的结构同步性比较差,一直存在闲置的劳动力需要转移。2000年以来,第三产业的产业和就业结构逐渐同步,第三产业虽然存在一定的吸纳劳动力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劳动力已经处于逐渐饱和的状态。
30多年来,北京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大于其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增幅,其就业结构的转换滞后于产业增加值结构的转换,存在着部分闲置劳动力,有待于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1978年到1988年,第一产业的产业和就业的同步性较差,但是呈现偏差逐年缩小的趋势。1988年到1993年,第一产业的产业和就业的偏差比较稳定。1993年以后,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的偏差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值与产值增加值之间在90年代逐步趋于均衡。在趋于均衡之后,再次呈现扩大趋势,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1978年到1993年,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的偏差逐年下降。1993年到2000年,两者之间的偏差较小。2000年以后,偏差的变化呈波动趋势。但2004年以来两者之间的偏差比较稳定且绝对值较小,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渐趋于稳定。但偏差值是正值,表明第三产业依然存在就业人口转入的可能性。在北京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中,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第一产业明显失衡。如何加快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作者:陈剑,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会长;庞丽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闫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讲师。本文系北京市社科联委托的《特大型城市产业发展与人口规模调控研究》调研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魏晔玲
一定时期的产业结构是对该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促使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配置发生改变,即劳动力会从衰退的产业流向兴盛的产业。因此,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北京市就业人口流动趋势、合理调控人口规模、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在北京市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第三产业承载着解决就业的重要使命。农业就业人口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减少,工业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难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这就决定了新增就业人口以及从农业、工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只能进入第三产业。
在经济学研究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密切程度越高。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3时为弱相关,介于0.3到0.8之间为中等相关,大于0.8为强相关。通过对近30余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北京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为0.555,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为0.820,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高达0.963。数据显示,北京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受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产业发展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性较大。并且这种影响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产业产值的比重上升,该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重也会上升。
三次产业及重点行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就业弹性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的变化率之比,是衡量产值增长引起的就业增长量大小的指标。通过就业弹性,可以判断产业及重点行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就业弹性为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当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值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大;值越小,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弱。当就业弹性为负值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形成“海绵”效应,会呈现出“挤出”和“吸入”两种状态。“挤出”状态是在经济为正增长但就业为负增长时出现的,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比如,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导致了就业的下降。“吸入”状态是在经济为负增长但就业增加时出现的,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大。也就是,经济停滞但就业人口增加。这是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就业弹性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到1992年,就业弹性系数基本为正值,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保持基本稳定。1993年到1999年,就业弹性系数出现波动,大部分为负值,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这与北京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有关。2000年以后,就业弹性系数全部为正值,三次产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相对贡献率依然很大,资本、技术的相对含量需要不断加大。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呈现低产出、高就业的特征,农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蓄水池”作用。第二产业呈现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特征,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总体趋向是不断降低的。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是拉动就业的主力军,新型服务行业仍需加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仍然是未来的重要任务。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依次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会出现第一次产业逐渐减少,第二次产业先增加后减少,第三次产业逐渐增加的走势。北京市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化也反映了这一规律。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大部分年份都是负值。总体来看,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这并不意味着其增长不能促进就业,而是说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达到了-27.09。结合2006年其他产业的就业弹性来看,这部分被“挤出”的劳动力进入了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的波动较大,较不稳定。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影响近年来表现为“挤出”效应。1990年以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主要为正值,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的提高。1990年以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主要为负值且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挤出”效应。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企业消除冗员的过程。分析原因,可能与当时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减员增效等有关。1998年是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三年改革调整方案制定和实施的第一年,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中小企业增大改革力度,一些国有乡镇企业被兼并、破产,导致一部分劳动力被挤出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比较稳定,基本上为正值,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产业增长和就业增长是同方向的。近年来,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呈上升态势,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对于承担吸纳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可见,自2006年起,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就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其中,2008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最大,这与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很大关系。目前,北京市就业的增加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来实现。
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传统部门,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较高。本世纪以来,北京市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出现渐升的趋势,主要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化有关。第三产业不仅包括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等传统部门,也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兴部门。前一类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高,而后一类部门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密集程度高。如果新兴服务行业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会呈下降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不能把就业弹性和是否充分就业混同起来。就业弹性只考虑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这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计算结果与现实会有一定偏差。就业弹性高并不一定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就业弹性低也不绝对意味着失业更加严重。一般来说,当经济不断趋向成熟时,就业弹性就会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就业弹性都很低。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同步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会出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要保持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劳动力的转移需要与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相一致。当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过快时,会使接收的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过多,从而产生劳动力就业不足的现象;当劳动力转移速度过慢时,一方面会使仍然滞留在原有产业或部门的劳动力成为冗员,造成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其他部门因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采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减少对劳动力的吸收,从而加重失业的程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通常用来表示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同步状态,它反映的是产业结构中某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是否处于同步变化和对称状态,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有效、直接的方法。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明该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了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大于零,即正偏离, 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该产业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压力。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即负偏离,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者越是处在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反之,则越接近对称状态。也就是说,结构偏离度越接近于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合理。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同步始终存在,但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偏差在不断缩小。北京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总体是不同步的。尤其是第一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的结构同步性比较差,一直存在闲置的劳动力需要转移。2000年以来,第三产业的产业和就业结构逐渐同步,第三产业虽然存在一定的吸纳劳动力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劳动力已经处于逐渐饱和的状态。
30多年来,北京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大于其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增幅,其就业结构的转换滞后于产业增加值结构的转换,存在着部分闲置劳动力,有待于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1978年到1988年,第一产业的产业和就业的同步性较差,但是呈现偏差逐年缩小的趋势。1988年到1993年,第一产业的产业和就业的偏差比较稳定。1993年以后,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的偏差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值与产值增加值之间在90年代逐步趋于均衡。在趋于均衡之后,再次呈现扩大趋势,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1978年到1993年,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的偏差逐年下降。1993年到2000年,两者之间的偏差较小。2000年以后,偏差的变化呈波动趋势。但2004年以来两者之间的偏差比较稳定且绝对值较小,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渐趋于稳定。但偏差值是正值,表明第三产业依然存在就业人口转入的可能性。在北京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中,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第一产业明显失衡。如何加快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作者:陈剑,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会长;庞丽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闫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讲师。本文系北京市社科联委托的《特大型城市产业发展与人口规模调控研究》调研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魏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