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头摆着一本新书,是最近出版的通俗理论读物《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我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很有爱不释手的感觉。这本书的文风非常朴实。尽管它讲的也是大理论、大政策、大问题,却让人爱看,看得进去,也看得明白。
该书朴实的文风,主要表现在:
直面问题,直入主题。众所周知,当前物价、分配、住房、就业、医疗、教育以及发展不平衡和遏制腐败等问题,是当前群众极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这些问题,此书不遮掩,不回避,敢于直面问题,以真诚的态度承认问题的存在,以务实的态度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科学的态度阐述解决问题的各项政策和举措。同时,论述都直入主题,直截了当,不“穿靴戴帽”,不夸夸其谈,不言之无物。虽然少了些纯粹的观点论证、概念推理的篇幅,但理论、逻辑的力量不减,反倒更好地体现在了对具体政策和措施的富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读之中。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事实胜于雄辩。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往往在于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作支撑。诸如对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问题,高谈阔论,洋洋洒洒,未必一定能把道理讲明白。只有摆事实,让数据说话,讲道理才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此书中穿插的大量反映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况的图表和数字,生动鲜活,一目了然,远胜过从概念到概念的千言万语,既丰富了表达形式,又易于得到人们的认同。
言简意赅,要言不烦。该书选取的8大热点难点问题,每一个问题单独抽出来,写一本几十万字的专著不成问题,该书却只用10万字的篇幅就完成了,其中还包括了各种小贴士。该书写每一个问题,都既简短又实在。这种简明扼要的写法,集中体现在论述每个问题的标题上。如:“涨”字牵动百姓心;劳有所得、干有所值;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等等。这些标题不仅非常吸引人,还画龙点睛般地反映了这些问题的关键点、体现了群众共同的关注点,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更便于群众理解和把握核心观点。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部书在分析问题和解读政策时,用群众的语言、群众身边的生活实例来表达,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最想知道的东西说起,把群众最需要的内容用群众最熟悉的语言说出来。力求让群众愿意看、看得下去、看得懂、看了信服、看过心里亮堂堂、看后用得上。在书中,“组合拳”、“米袋子”、“菜篮子”、“鼓腰包”、“暖心巢”等等来自群众的鲜活生动的语言,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反映了群众的生活感受,也表明了解决问题的举措中是凝聚了群众智慧的。
朴实的文风最给力。这是我读了此书最想说的一句话。留意了一下,不光我对这本书的朴实文风赞美有加,周围很多人都高度欣赏它的朴实文风。我想,如此朴实的文风若能广为活跃起来该有多好。或许,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心声,也是人们的期盼吧。
当前,新闻、理论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提倡多写短小鲜活、自己明白群众也明白的文章;号召在贴近群众、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真挚朴实上下功夫,以让群众喜闻乐见。而《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展现的正是这样朴实的文风。它的成功,无疑是改进文风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改变文风的一个范本,不仅值得为之鼓掌喝彩,更值得好好学习一番。
造就好的文风,需为文者一起努力,以寸进之功,破积弊之重。
(作者:北京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戚本逊
该书朴实的文风,主要表现在:
直面问题,直入主题。众所周知,当前物价、分配、住房、就业、医疗、教育以及发展不平衡和遏制腐败等问题,是当前群众极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这些问题,此书不遮掩,不回避,敢于直面问题,以真诚的态度承认问题的存在,以务实的态度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科学的态度阐述解决问题的各项政策和举措。同时,论述都直入主题,直截了当,不“穿靴戴帽”,不夸夸其谈,不言之无物。虽然少了些纯粹的观点论证、概念推理的篇幅,但理论、逻辑的力量不减,反倒更好地体现在了对具体政策和措施的富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读之中。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事实胜于雄辩。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往往在于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作支撑。诸如对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问题,高谈阔论,洋洋洒洒,未必一定能把道理讲明白。只有摆事实,让数据说话,讲道理才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此书中穿插的大量反映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况的图表和数字,生动鲜活,一目了然,远胜过从概念到概念的千言万语,既丰富了表达形式,又易于得到人们的认同。
言简意赅,要言不烦。该书选取的8大热点难点问题,每一个问题单独抽出来,写一本几十万字的专著不成问题,该书却只用10万字的篇幅就完成了,其中还包括了各种小贴士。该书写每一个问题,都既简短又实在。这种简明扼要的写法,集中体现在论述每个问题的标题上。如:“涨”字牵动百姓心;劳有所得、干有所值;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等等。这些标题不仅非常吸引人,还画龙点睛般地反映了这些问题的关键点、体现了群众共同的关注点,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更便于群众理解和把握核心观点。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部书在分析问题和解读政策时,用群众的语言、群众身边的生活实例来表达,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最想知道的东西说起,把群众最需要的内容用群众最熟悉的语言说出来。力求让群众愿意看、看得下去、看得懂、看了信服、看过心里亮堂堂、看后用得上。在书中,“组合拳”、“米袋子”、“菜篮子”、“鼓腰包”、“暖心巢”等等来自群众的鲜活生动的语言,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反映了群众的生活感受,也表明了解决问题的举措中是凝聚了群众智慧的。
朴实的文风最给力。这是我读了此书最想说的一句话。留意了一下,不光我对这本书的朴实文风赞美有加,周围很多人都高度欣赏它的朴实文风。我想,如此朴实的文风若能广为活跃起来该有多好。或许,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心声,也是人们的期盼吧。
当前,新闻、理论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提倡多写短小鲜活、自己明白群众也明白的文章;号召在贴近群众、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真挚朴实上下功夫,以让群众喜闻乐见。而《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展现的正是这样朴实的文风。它的成功,无疑是改进文风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改变文风的一个范本,不仅值得为之鼓掌喝彩,更值得好好学习一番。
造就好的文风,需为文者一起努力,以寸进之功,破积弊之重。
(作者:北京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戚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