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还没出生前,我就开始搜集别人成功的育儿经验,其中听得最多的一条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让孩子多跟好榜样接触肯定错不了。
当儿子出生时,我哥哥姐姐的孩子都已经上学了,他们都聪明机灵、人见人爱。可让我颇感遗憾的是,儿子从蹒跚学步起,就只会跟在哥哥姐姐后面疯玩,对我苦心营造的“学习氛围“全然不予理会。实在没办法了,我只好亲自上阵,时时提醒儿子注意学习哥哥、姐姐的优点——看,姐姐多有礼貌啊,哥哥会自己吃鱼呢,姐姐写的作业多整齐呀,哥哥的画画得多好啊……我恨不得儿子能吸收别人的所有优点。
但没有想到,我的努力不但没在儿子身上获得成就,竟然还适得其反,儿子渐渐地不愿再去姥姥家。有一次,他竟然很委屈地哭着说:“妈妈,我怎么那么笨呢,为什么总也比不上哥哥姐姐呢?”
我一看这个办法行不通,于是另换了一种方法。我不再直接给孩子树立榜样,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办法。发现儿子遇到困难退缩时,就给他讲哥哥小时候勇敢的故事;看到儿子粗心大意时,就给他讲姐姐细心认真的故事;即使儿子被幼儿园的老师表扬了,也要给他讲哥哥姐姐谦虚礼让的故事。
就这样,我总以为,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鼓励他更上一层楼,是个引导儿子不断进步的好方法。但后来的一次旅行,却让我改变了看法。
那是儿子6岁的时候,我们与朋友一家结伴出游。本来我并不愿意两家一起出去,因为朋友的那对双胞胎儿子是出了名的淘气鬼,没礼貌、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架、还特别会骂人,“近墨者黑”,我真怕儿子跟他们学坏了。
但让我惊讶的是,在我们外出的3天时间里,与那两个淘气的孩子朝夕相处,儿子第一次成了他人的榜样,在大家的赞扬下,儿子在各方面都想表现得更好、更优秀。他不但没沾上朋友那两个儿子的“坏毛病”,反而表现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好。他抢着替我们背行李、拿水壶、排队买票,休息时还忙着给我们捏脚捶背。同行的朋友夫妇不断夸儿子乖巧懂事,让他们的儿子多多学习我儿子的这些优点。儿子听到夸赞后,做事更加勤快卖力。起初我以为儿子只是受到表扬才会如此卖力听话,没想到旅游结束后,每天放学回来,儿子也争着抢着帮我做家务,看来这些行为已经转化为好习惯固化到儿子脑海中了。
我们常常为了让孩子做得更好而轻视其已经取得的成绩,总是以为“近朱者赤”而将孩子放到一个优秀孩子的环境中。但是我们忽略了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从而缺乏自信心。我至今都感谢那次旅行,让我学会了换一种方法来教育孩子。虽然我并不主张为了减轻压力,就让孩子不求上进万事向下看,但事实上,往往在宽松的环境里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表现欲。其实,在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识别是非的能力后,近墨未必一定会黑,有时候,在略逊一筹的同伴面前,孩子也许会表现得更自信,身上优秀的潜质会表现得更加充分。
当儿子出生时,我哥哥姐姐的孩子都已经上学了,他们都聪明机灵、人见人爱。可让我颇感遗憾的是,儿子从蹒跚学步起,就只会跟在哥哥姐姐后面疯玩,对我苦心营造的“学习氛围“全然不予理会。实在没办法了,我只好亲自上阵,时时提醒儿子注意学习哥哥、姐姐的优点——看,姐姐多有礼貌啊,哥哥会自己吃鱼呢,姐姐写的作业多整齐呀,哥哥的画画得多好啊……我恨不得儿子能吸收别人的所有优点。
但没有想到,我的努力不但没在儿子身上获得成就,竟然还适得其反,儿子渐渐地不愿再去姥姥家。有一次,他竟然很委屈地哭着说:“妈妈,我怎么那么笨呢,为什么总也比不上哥哥姐姐呢?”
我一看这个办法行不通,于是另换了一种方法。我不再直接给孩子树立榜样,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办法。发现儿子遇到困难退缩时,就给他讲哥哥小时候勇敢的故事;看到儿子粗心大意时,就给他讲姐姐细心认真的故事;即使儿子被幼儿园的老师表扬了,也要给他讲哥哥姐姐谦虚礼让的故事。
就这样,我总以为,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鼓励他更上一层楼,是个引导儿子不断进步的好方法。但后来的一次旅行,却让我改变了看法。
那是儿子6岁的时候,我们与朋友一家结伴出游。本来我并不愿意两家一起出去,因为朋友的那对双胞胎儿子是出了名的淘气鬼,没礼貌、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架、还特别会骂人,“近墨者黑”,我真怕儿子跟他们学坏了。
但让我惊讶的是,在我们外出的3天时间里,与那两个淘气的孩子朝夕相处,儿子第一次成了他人的榜样,在大家的赞扬下,儿子在各方面都想表现得更好、更优秀。他不但没沾上朋友那两个儿子的“坏毛病”,反而表现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好。他抢着替我们背行李、拿水壶、排队买票,休息时还忙着给我们捏脚捶背。同行的朋友夫妇不断夸儿子乖巧懂事,让他们的儿子多多学习我儿子的这些优点。儿子听到夸赞后,做事更加勤快卖力。起初我以为儿子只是受到表扬才会如此卖力听话,没想到旅游结束后,每天放学回来,儿子也争着抢着帮我做家务,看来这些行为已经转化为好习惯固化到儿子脑海中了。
我们常常为了让孩子做得更好而轻视其已经取得的成绩,总是以为“近朱者赤”而将孩子放到一个优秀孩子的环境中。但是我们忽略了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从而缺乏自信心。我至今都感谢那次旅行,让我学会了换一种方法来教育孩子。虽然我并不主张为了减轻压力,就让孩子不求上进万事向下看,但事实上,往往在宽松的环境里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表现欲。其实,在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识别是非的能力后,近墨未必一定会黑,有时候,在略逊一筹的同伴面前,孩子也许会表现得更自信,身上优秀的潜质会表现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