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属于关键的三年.由于没有经过筛选,所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尤其是农村初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如何实施教学呢?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要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要求、分层布置学习任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下面对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进行研究.
一、隐性分层,异质分组
分层要求的前提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很好的把握,但是又不能给学生贴标签.教师可以将分层与合作学习相联系,即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隐性分层,然后打乱分到各个学习小组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人数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个学生,6个学生属于3个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A层,这部分学生是优秀生,他们平时学习兴趣强,作业态度好,而且正确率高.学习小组内部需要有这样的学生,让这部分学生来带领和帮助其他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B层,这部分学生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是中等生,基础性知识学得较为扎实,对于教师讲解的常规性思路和方法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创新意识不强,很少能够完成知识的迁移.C层,这部分学生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属于学困生,有的学生主动放弃了争取上普高的努力,对数学学习毫无信心,甚至可以说有些畏惧感,需要其他学生的监督和帮助.分层后,再分组,让学生的合作学习、任务分工变得更为明确,为作业布置和讲评环节的分层设计提供了基础.
二、因材施教,分层设计作业
教师要明确布置学生作业的目的.对于这个问题,有些教师并不明确,将布置作业的目标指向中考.这样的认识是有问题的.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地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但是不同的学生课堂上能够接受的知识质、量都不一样,而且应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也不同.这就需要分层设计作业,将作业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感.
教师设计初中数学作业要体现以下原则.(1)内容精练化原则.在命制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思考:这道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哪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学生是否需要铺垫?这个问题的解决,能够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带来什么提高?这道题,是给哪个层次的学生来完成的?只有这样的思考,才能确保作业适量,同时让不同的学生每解一题,都有所获得.(2)形式差异化原则.分层布置作业,不仅体现在作业难度上的差异化,在作业的形式上也可以差异化.对于A层次的学生,作业形式应该适当开放,借助于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B层次的学生,作业形式应该半开放.这部分学生的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和水平偏低,这时提供开放式的问题作为作业,他们就会感到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提供基础题,则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又得不到有效提高.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选做题的方式,即只要求他们完成作业中的几道题,可以自由选择,不规定他们选择最简单的,也不规定他们不可以做较难的题,这有助于C层次学生学习情感的提高.如果教师规定他们只能做最简单的,他们的心理上会有一种被默认学困生的感觉,边缘化效应会进一步驱使他们放弃努力,而自由选择做题充分体现了作业的自主性.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学困生开始选择的是最简单的问题,后来他们会选择难点的中档题作为作业.好胜心人人都有,他们也想“脱困”.
三、作业分层批改
在分层布置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分层对待.(1)批改形式多样化.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只有对错,没有其他.这样单一的批改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尤其是学困生拿到作业时,看到的都是“红叉叉”,显然是不行的.笔者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作业批改形式,如面批、评语激励、追问等方式.(2)作业评价层次化.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完成作业经历了自己的辛苦和探索,自然也期待着教师客观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切忌以答案的正确与否一刀切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和态度,还应该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层次化,保护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对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思考与探索的方向还有很多.本文仅仅是从作业分层设计的视角进行了思考.笔者相信,只要教师都勤于思考,必定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优秀学生发挥巨大作用.
參考文献
祁慧渊.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尝试与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6).
一、隐性分层,异质分组
分层要求的前提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很好的把握,但是又不能给学生贴标签.教师可以将分层与合作学习相联系,即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隐性分层,然后打乱分到各个学习小组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人数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个学生,6个学生属于3个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A层,这部分学生是优秀生,他们平时学习兴趣强,作业态度好,而且正确率高.学习小组内部需要有这样的学生,让这部分学生来带领和帮助其他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B层,这部分学生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是中等生,基础性知识学得较为扎实,对于教师讲解的常规性思路和方法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创新意识不强,很少能够完成知识的迁移.C层,这部分学生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属于学困生,有的学生主动放弃了争取上普高的努力,对数学学习毫无信心,甚至可以说有些畏惧感,需要其他学生的监督和帮助.分层后,再分组,让学生的合作学习、任务分工变得更为明确,为作业布置和讲评环节的分层设计提供了基础.
二、因材施教,分层设计作业
教师要明确布置学生作业的目的.对于这个问题,有些教师并不明确,将布置作业的目标指向中考.这样的认识是有问题的.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地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但是不同的学生课堂上能够接受的知识质、量都不一样,而且应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也不同.这就需要分层设计作业,将作业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感.
教师设计初中数学作业要体现以下原则.(1)内容精练化原则.在命制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思考:这道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哪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学生是否需要铺垫?这个问题的解决,能够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带来什么提高?这道题,是给哪个层次的学生来完成的?只有这样的思考,才能确保作业适量,同时让不同的学生每解一题,都有所获得.(2)形式差异化原则.分层布置作业,不仅体现在作业难度上的差异化,在作业的形式上也可以差异化.对于A层次的学生,作业形式应该适当开放,借助于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B层次的学生,作业形式应该半开放.这部分学生的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和水平偏低,这时提供开放式的问题作为作业,他们就会感到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提供基础题,则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又得不到有效提高.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选做题的方式,即只要求他们完成作业中的几道题,可以自由选择,不规定他们选择最简单的,也不规定他们不可以做较难的题,这有助于C层次学生学习情感的提高.如果教师规定他们只能做最简单的,他们的心理上会有一种被默认学困生的感觉,边缘化效应会进一步驱使他们放弃努力,而自由选择做题充分体现了作业的自主性.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学困生开始选择的是最简单的问题,后来他们会选择难点的中档题作为作业.好胜心人人都有,他们也想“脱困”.
三、作业分层批改
在分层布置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分层对待.(1)批改形式多样化.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只有对错,没有其他.这样单一的批改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尤其是学困生拿到作业时,看到的都是“红叉叉”,显然是不行的.笔者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作业批改形式,如面批、评语激励、追问等方式.(2)作业评价层次化.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完成作业经历了自己的辛苦和探索,自然也期待着教师客观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切忌以答案的正确与否一刀切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和态度,还应该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层次化,保护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对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思考与探索的方向还有很多.本文仅仅是从作业分层设计的视角进行了思考.笔者相信,只要教师都勤于思考,必定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优秀学生发挥巨大作用.
參考文献
祁慧渊.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尝试与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