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新课标高中地理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教育 高中地理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的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是创新人才的标志之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个性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个性化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精神。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地理园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引入声光电与地理模型相结合,创造综合的育人效果。它使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从室内走向室外,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天地。它以新颖的结构设计和深层次的内在寓意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中,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品性
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潜能。教育工作者更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对于中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教师强化其创新意识,帮助其树立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时时处处创新的意识。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强化,学生逐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创新热情才能被点燃,创新潜能才能被挖掘。同样,创新品质的培养,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训练和强化,形成学生高层次的需求和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献身科学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敢冒险、敢怀疑、敢挑战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人才,就要为个性的发展创设出宽松、和谐的环境,而学生培养个性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同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内容,这就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课堂中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个性。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判定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发展,甚至连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育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能者为师,提倡教师与学生在不同时段内互为引导者,即时扮演、随时更替,这也正符合了青少年好强、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为了扮演引导者角色,促使学生放开胆量、开动思维,追求事实、质疑真理、挑战权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
三、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東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最优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诚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积极开展体现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形成创新技能
地理知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地理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1.模拟实践。如在课堂上利用教具、仪器进行演示,或用多媒体再现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2.联系实际。一些同学们熟悉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就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让同学们分析成因和道理就可以了。如昼夜长短为什么会有规律地变化,回归线附近为何多沙漠,炎热的夏季午后多雷阵雨的原因等。3.开展调查。通过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去认识和发现问题。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就要积极探索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认知问题、解决问题,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成为各个领域中具有开拓精神,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教育 高中地理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的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是创新人才的标志之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个性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个性化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精神。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地理园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引入声光电与地理模型相结合,创造综合的育人效果。它使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从室内走向室外,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天地。它以新颖的结构设计和深层次的内在寓意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中,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品性
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潜能。教育工作者更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对于中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教师强化其创新意识,帮助其树立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时时处处创新的意识。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强化,学生逐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创新热情才能被点燃,创新潜能才能被挖掘。同样,创新品质的培养,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训练和强化,形成学生高层次的需求和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献身科学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敢冒险、敢怀疑、敢挑战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人才,就要为个性的发展创设出宽松、和谐的环境,而学生培养个性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同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内容,这就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课堂中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个性。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判定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发展,甚至连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育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能者为师,提倡教师与学生在不同时段内互为引导者,即时扮演、随时更替,这也正符合了青少年好强、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为了扮演引导者角色,促使学生放开胆量、开动思维,追求事实、质疑真理、挑战权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
三、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東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最优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诚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积极开展体现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形成创新技能
地理知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地理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1.模拟实践。如在课堂上利用教具、仪器进行演示,或用多媒体再现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2.联系实际。一些同学们熟悉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就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让同学们分析成因和道理就可以了。如昼夜长短为什么会有规律地变化,回归线附近为何多沙漠,炎热的夏季午后多雷阵雨的原因等。3.开展调查。通过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去认识和发现问题。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就要积极探索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认知问题、解决问题,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成为各个领域中具有开拓精神,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