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构建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或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性学习” 实践的教学策略
1、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境。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去。
2、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3、提供“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条件。
①呈现出的教材要具有研究性
具有较强研究性的范例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准备好可供研究的材料,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内容;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转化到对范例素材的感知、研究上来。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可让每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圆形、五角星等。通过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比一比,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学生获得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再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充分的条件中学生多了研究的机会,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活动的空间,多了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己的研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学习空间。
好的范例素材,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研究兴趣,而且学生可以凭借范例素材去提出数学问题,研究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
②提出的問题要蕴含探究性
数学课堂少不了问题教学。数学问题具有探究性,将直接促进研究性学习。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尽快实现教学目标,往往习惯于用过于明白具体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十分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比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教师先出示例题: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10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50千米。列表如下:
接着,让学生分别口算出第一次、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出来。然后,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2、它们又什么关系?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略加思索就能得出“两个比相等”的结论来。此时,探究能从何谈起?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问题内容过于简单或浅显,容易使得学生的思维舒展不开,他们只能是循着问题去找答案,用不着更多思考。如果教师提出“你从上表中发现这些比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他们通过计算,一般可以得出①100:2=250:5、②2:100=5:250、③5:2=250:100、④2:5=100:250等多个等式来。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既使学生进而深刻认识“比例”的本质属性,又发展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不难看出,提出过于明白、具体、简单的数学问题,既不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不利于学生探索活动的展开。所以,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课前老师编拟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③学习的方式凸现自主性
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中,特别强调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创造,落实自主性教学方式。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但要掌握分寸,凡是学生能努力发现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的,决不代替。主要做法是:1、让学生先练先做;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3、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4、让学生群体活动与个体探究相结合。比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们既不是告诉学生怎样去算,也不是启发学生如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当然,在学生尝试解题发生困惑时,教师应予以引导),而是先出示例题:计算12 13。接下来,就让全体学生去尝试解题。此时,不少学生联想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的知识,把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法,并算出结果来。然后,学生经过几道习题的演练,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
再如学习《正方形边长的特征》一课时,在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边长”后,对他们说:“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之间藏着一个很有趣的秘密,你们能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吗?”一句话,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观察、看书、小组讨论、用各种学具进行测量对比,最后大家一起归纳出表示正方形边长特征的最好办法就是“折纸”,于是他们又折一折、比一比,很快就把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了。显然,这种自主探索式学习,既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自我探究的乐趣,又能够发展他们自我研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④学习的环境体现开放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总是处于封闭的课堂运作状态下,致使他们不了解社会,不关心生活,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过于单一、狭窄。同时,在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下,研究性学习因素往往不能被发掘、呈现、调动起来,它既是教育资源浪费,又是教育观念陈旧的一个弊端所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倡导教师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主要从以下两个着手。
一是联系生活,开放内容。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就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身上其实也有许多有趣的比,如人胸围的长度与人身高之比是1∶2,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与脚的长度之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比,又掌握了一种神奇的本领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拳一周就知道合适不合适了,而侦察员根据罪犯脚印的长度就能推测罪犯的实际身高。你想拥有这个本领吗?今天,我们就在比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比例。”一段话架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桥梁,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支持下,自主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性。
二是提出问题,开放途径。比如,教学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时,设置如下开放性问题:李師傅要做45套童装,计划15天完成。现在增加15套,他该怎么办?学生可能提出三个办法:1、现有工作效率不变,增加工作时间;2、工作时间不变,提高工作效率;3、适当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探究热情,而且发展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 实践的教学程序
1、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情境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班为了迎接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组织了18名男同学和10名女同学进行训练,可现在只有14根跳绳,应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2、探究——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实践、尝试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演算比较、自学课本等自主探索手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数学”,去探究,去思考,去“研究”。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由于可以用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凳面、有的小组量自带的牙膏盒面……,还有的小组用自制长方形纸片进行折一折……。每个小组去教室各处研究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不同物体,反映了学生的自主性;有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和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3、拓展——实践内化,整理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升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研究”能力。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当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组织学生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可设计以下几道实践性很强的练习:
①请你想办法把你的长方形的纸片拼或剪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拼或剪成长方形。
②小王师傅要做一扇高2米,宽80厘米门的门框,要准备多长的木料。
③学校要举行手抄报比赛,小明同学需要边长40厘米的纸,而现在只有二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纸,怎么办?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成果应用于生活实际,在手、脑并用的开放性实践活动中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及动手、动口能力,同时加深了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意识,体会了研究学习的乐趣。
三、“研究性学习” 实践的教学方式
1、在操作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操作——发现——结论。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感悟。如:在教学退位减法:45-9时,这样引导:
师:“45-3”你会用小棒摆吗?(从4捆5根中拿走“5根”中的3根)(教学铺垫)
师:“45-9”你也用小棒摆摆看,会发现什么?
师:45中的“5”减9不够减怎么办?(四人一组,先自行摆,后交流摆,也可以看看别人怎么摆的)
2、在实验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实验——对比——结论。在实验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比如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老师提示学过圆柱体体积公式,让学生进行削铅笔比赛、说变化,然后进行实验:拿出制作好的圆柱和圆锥进行装沙实验,从中找出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边实验边记录,通过实践、分析得出圆柱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3、在游戏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游戏活动——解决问题——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玩中得出学习结论。如一年级教材中的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所设内容是通过投球比赛来进行的。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领悟力差,对“投中”、“没中”理解不透。因此,教学时,教师先进行投球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通过活动理解“投中”、“没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观看课本情境图,选出优胜者画上笑脸,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讲讲你是怎样选的?让学生又带着问题继续探究,从而列出减法算式,得出结论。
4、在猜想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猜想——探究——验证。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会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会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3、6、9的数”。接着出示一组数:13、23、26、29、49、46……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数:12、15、36、39、42、45……反而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究。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研究,但同样具有科学研究的“特质魅力”。在“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活动中,我们看重的应该是今天的“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一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所获得的一份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我们今天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活动,将会是明天孩子们展翅腾飞的精彩预演!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或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性学习” 实践的教学策略
1、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境。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去。
2、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3、提供“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条件。
①呈现出的教材要具有研究性
具有较强研究性的范例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准备好可供研究的材料,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内容;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转化到对范例素材的感知、研究上来。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可让每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圆形、五角星等。通过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比一比,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学生获得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再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充分的条件中学生多了研究的机会,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活动的空间,多了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己的研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学习空间。
好的范例素材,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研究兴趣,而且学生可以凭借范例素材去提出数学问题,研究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
②提出的問题要蕴含探究性
数学课堂少不了问题教学。数学问题具有探究性,将直接促进研究性学习。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尽快实现教学目标,往往习惯于用过于明白具体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十分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比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教师先出示例题: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10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50千米。列表如下:
接着,让学生分别口算出第一次、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出来。然后,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2、它们又什么关系?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略加思索就能得出“两个比相等”的结论来。此时,探究能从何谈起?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问题内容过于简单或浅显,容易使得学生的思维舒展不开,他们只能是循着问题去找答案,用不着更多思考。如果教师提出“你从上表中发现这些比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他们通过计算,一般可以得出①100:2=250:5、②2:100=5:250、③5:2=250:100、④2:5=100:250等多个等式来。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既使学生进而深刻认识“比例”的本质属性,又发展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不难看出,提出过于明白、具体、简单的数学问题,既不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不利于学生探索活动的展开。所以,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课前老师编拟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③学习的方式凸现自主性
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中,特别强调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创造,落实自主性教学方式。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但要掌握分寸,凡是学生能努力发现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的,决不代替。主要做法是:1、让学生先练先做;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3、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4、让学生群体活动与个体探究相结合。比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们既不是告诉学生怎样去算,也不是启发学生如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当然,在学生尝试解题发生困惑时,教师应予以引导),而是先出示例题:计算12 13。接下来,就让全体学生去尝试解题。此时,不少学生联想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的知识,把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法,并算出结果来。然后,学生经过几道习题的演练,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
再如学习《正方形边长的特征》一课时,在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边长”后,对他们说:“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之间藏着一个很有趣的秘密,你们能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吗?”一句话,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观察、看书、小组讨论、用各种学具进行测量对比,最后大家一起归纳出表示正方形边长特征的最好办法就是“折纸”,于是他们又折一折、比一比,很快就把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了。显然,这种自主探索式学习,既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自我探究的乐趣,又能够发展他们自我研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④学习的环境体现开放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总是处于封闭的课堂运作状态下,致使他们不了解社会,不关心生活,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过于单一、狭窄。同时,在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下,研究性学习因素往往不能被发掘、呈现、调动起来,它既是教育资源浪费,又是教育观念陈旧的一个弊端所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倡导教师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主要从以下两个着手。
一是联系生活,开放内容。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就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身上其实也有许多有趣的比,如人胸围的长度与人身高之比是1∶2,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与脚的长度之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比,又掌握了一种神奇的本领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拳一周就知道合适不合适了,而侦察员根据罪犯脚印的长度就能推测罪犯的实际身高。你想拥有这个本领吗?今天,我们就在比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比例。”一段话架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桥梁,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支持下,自主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性。
二是提出问题,开放途径。比如,教学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时,设置如下开放性问题:李師傅要做45套童装,计划15天完成。现在增加15套,他该怎么办?学生可能提出三个办法:1、现有工作效率不变,增加工作时间;2、工作时间不变,提高工作效率;3、适当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探究热情,而且发展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 实践的教学程序
1、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情境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班为了迎接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组织了18名男同学和10名女同学进行训练,可现在只有14根跳绳,应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2、探究——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实践、尝试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演算比较、自学课本等自主探索手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数学”,去探究,去思考,去“研究”。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由于可以用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凳面、有的小组量自带的牙膏盒面……,还有的小组用自制长方形纸片进行折一折……。每个小组去教室各处研究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不同物体,反映了学生的自主性;有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和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3、拓展——实践内化,整理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升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研究”能力。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当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组织学生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可设计以下几道实践性很强的练习:
①请你想办法把你的长方形的纸片拼或剪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拼或剪成长方形。
②小王师傅要做一扇高2米,宽80厘米门的门框,要准备多长的木料。
③学校要举行手抄报比赛,小明同学需要边长40厘米的纸,而现在只有二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纸,怎么办?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成果应用于生活实际,在手、脑并用的开放性实践活动中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及动手、动口能力,同时加深了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意识,体会了研究学习的乐趣。
三、“研究性学习” 实践的教学方式
1、在操作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操作——发现——结论。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感悟。如:在教学退位减法:45-9时,这样引导:
师:“45-3”你会用小棒摆吗?(从4捆5根中拿走“5根”中的3根)(教学铺垫)
师:“45-9”你也用小棒摆摆看,会发现什么?
师:45中的“5”减9不够减怎么办?(四人一组,先自行摆,后交流摆,也可以看看别人怎么摆的)
2、在实验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实验——对比——结论。在实验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比如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老师提示学过圆柱体体积公式,让学生进行削铅笔比赛、说变化,然后进行实验:拿出制作好的圆柱和圆锥进行装沙实验,从中找出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边实验边记录,通过实践、分析得出圆柱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3、在游戏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游戏活动——解决问题——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玩中得出学习结论。如一年级教材中的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所设内容是通过投球比赛来进行的。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领悟力差,对“投中”、“没中”理解不透。因此,教学时,教师先进行投球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通过活动理解“投中”、“没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观看课本情境图,选出优胜者画上笑脸,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讲讲你是怎样选的?让学生又带着问题继续探究,从而列出减法算式,得出结论。
4、在猜想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猜想——探究——验证。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会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会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3、6、9的数”。接着出示一组数:13、23、26、29、49、46……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数:12、15、36、39、42、45……反而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究。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研究,但同样具有科学研究的“特质魅力”。在“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活动中,我们看重的应该是今天的“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一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所获得的一份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我们今天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活动,将会是明天孩子们展翅腾飞的精彩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