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w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线索,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尤其是面对当今如此复杂的发展环境,实现人地协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科学的看世界,是教育事业发展之使命,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为此,文章探究了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地理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各项活动,人与地是学科探究的两个基本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从学科本身来讲协调发展也是其始终坚持的价值导向。而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现状,通过树立人地协调观,不仅满足地理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硬性要求。因此,探究合理高效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落实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合理情境,奠定人地协调观基础
  从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以及内容来看,人地协调观的渗透过于零散,向学生展示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性不强,不便于学生引起学生共鸣,丰富学生的感官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也与教材内容有着充分的联系;利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正确的感性认知,从而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具体教学实践中,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创设合理保障情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情境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发挥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城市化》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定义,将城市化与城市地理环境相结合,可以利用直观的情境引导学生。如举出学生所处地区近十年的发展变化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展望,教师可以将当地发展的历史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老照片制作成一个幻灯片,通过当地从前与现在的发展对比,让学生感受城市化的过程;并利用图片分析城市化与城市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双重影响;启发学生为了实现家乡更好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个过程,即使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年代有一定的距离,直观的情境也能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感受人地协调的内涵,从而萌发人地协调观意识。
  二、深入分析典型案例,完善人地协调观体系
  高中地理教材承载着系统的专业知识,其严谨性与规范性是任何教辅材料都不可比拟的,教材上的每一项内容都有其目的与意义,尤其是教材上提供的案例,其选择了近年来我国现实发展中与教材知识点连接最为紧密与最为贴切的案例,但这些案例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案例过于专业或与学生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在教材案例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方式,以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展开更深入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分析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深刻感知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
  例如,在《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城市发展中工业区位的选择,需要让学生全面理解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教材中以包头工业分布为例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具体探究。包头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城市,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在课堂上通过对包头工业布局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并根据包头工业发展的变化情况,从人地协调观出发总结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但是未在包头本市生活的同学们只能基于简单的柱状图、折线图、示意图展开分析,并不利于学生直观的感受与认知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此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析工业区位布局的思路与方法,迁移到本地的工业发展中,从农业、交通、住房、商业等更全面的角度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以便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区位的选择不仅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也要遵循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原则,发挥出区位优势。
  三、有效利用课后作业,深化人地协调观认知
  课后作业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于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有着重要的帮助。但鉴于当前高中地理教材中并未设计课后作业板块,而大部分教师又以大量习题的方式布置作业,习题反复重复知识点,而且量过大,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这种课后作业形式缺少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知识认知只能停留在表面。因此,可以创新课后作业形式,在利用习题巩固知识基础上,也要通过开放性的作业,指导学生实践,在实践中更好的感知知识,深化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这部分知识学习后,组织学生展开一次课外活动,对同学居住区域内住宅、工业、商业三个区的布局进行分析,指出其布局的依据以及不合理之处,让学生提出优化与改进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落实人地协调观,并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利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人地协调观融入到地里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在分析问题中能够将人地协调思想结合自己的思维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10.
  [2]黄玲艳.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3):111.
  [3]白立虎.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8,(7):91.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创造性地拓展了教育时空的范围,空前地丰富了学习的机会和教育的途径,相当程度地增加了学习内容的选择,强有力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该文对当前小学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详细剖析了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融合;措施  1导言  信息技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它是生命的一种“马拉松”,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飞跃与提升。说到底,阅读就是人生的一种修炼,与成长、成功相伴。阅读对高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阅读能力
期刊
在经济、文化、贸易全球化进行不断推进的新时期,国家间的交流也越发频繁,因此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高.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世界性语言,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当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初中阶段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地位越来越清晰,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也作出了更加积极有益的探索,而辩论式教学法正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目前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辩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接着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着重探讨了辩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摘 要:对于现在的初中教学来讲,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到了家长以及学校教师的普遍重视。初中学生所学习的函数与其未来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学生在学习函数时,却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阻碍学生对于函数的学习。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生学习函数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所需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存在困难;教学对策  随着中国教学新课标的
很多来自偏远乡村幼儿园的年轻教师与城镇幼儿园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为何在幼儿师范毕业的同样基础之上,经历了三至五年,就有这样大的差距,是她们在需要成
期刊
摘 要: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尤其是针对教育领域,可以極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方向,对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多媒体;整合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初中数学课堂提供极为重要的帮助,能够更为充
岩黄连系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的干燥全草,是黔、桂石灰岩地区名贵中药材,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散瘀消肿等功能。I临床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虽然内容相对简单移动,但因为小学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加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无兴趣和两极分化的现象,进而降低教学效果。本文则是以解决以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探析合作学习更加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学生;数学教学  合作式的学习早已被国内的小学数学教学所应用,但效果一直并不理想。合作学习首先需要教师以学生为课堂的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前语文教育课改必不可少的一项。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修炼。  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