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19世纪中期开始至今女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浪潮。代表人物谢莉·西蒙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指出翻译的衍生性和女性的从属性,在历史上的低下地位都是一种建构。本文试图通过对西蒙的身份认同理论的解读来阐释女性主义翻译的观点。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西蒙
一、女性主义思潮
女性主义(feminism),亦称女权主义。其发展从19世纪中期开始至今经历了三个浪潮。20世纪70年代,以自由主义女性为主体的女性主义理论关注从性别平等、性别中立转向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为女性主义的深入探讨打开了思路。7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家重视对女性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其中“女性视角”的提出,构成了女性主义批评解读文本的基点。
20世纪8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家开始关注女性与翻译的关系。在巴斯内特、西蒙等人的倡导下,西方翻译理论家们从女性主义话语理论和差异理念出发,探讨差异和翻译的不等值因素,这些因素长期以来被翻译界所忽略或被否定,而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眼里却成为一积极的力量。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目的在于探讨女性主义翻译在翻译策略上挖掘文学翻译的女性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而实现其男女平等的政治诉求。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考察翻译中的作者、文本、译者和读者给翻译研究带来全新的启迪。它颠覆了传统译论中原文与译文的主仆关系,瓦解了传统译论关于译文要忠实原文的观点。女性主义观认为,“翻译是译者实现其理论及政治主张的载体、主张翻译采用女性主义话语策略,使翻译活动为女性译者提供话语生存空间。”
二、西蒙与身份认同
谢莉·西蒙是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法语系教授、著名翻译理论家、文化专家。她是当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最有影响的声音。代表作《翻译的性别:文化认同和政治交流》(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1996)成为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最广为阅读的著作。
20世纪70年代,欧美女性主义思潮风起云涌,它从政治、文化以及文学途径全面进入了人文社会学科。80年代后期翻译研究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文化转向”,更加为女性主义翻译观在理论上作好了准备。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的结合,是人文与社会思潮作用下的结果。西蒙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指出翻译的衍生性和女性的从属性,在历史上的低下地位都是一种建构。她曾借用哈伍德的话说自己:“我是一个译文,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是要揭示这样的一个扭曲的建构过程,即用忠实与不忠实来看待女性与翻译,以及在描述女性时使用的歧视性词汇。
在传统译论中原作和原作者在创作方面是独立的、主动的、自由的。原作者创作新的意义和文本,因为是生产的,译作和译者依赖于原作和原作者,在翻译中不能自由发挥,因而是依赖的,被动的。译作由原作规定,译作的内容是必然的。同时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在本质上不是创作,只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复制,因而是生殖的。”这样女性和译者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有缺陷的代名词,其地位低下可见一斑。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这种思维定式的约束,在欧洲,妇女首先是通过翻译再进入文学界的。西蒙赞同斯皮瓦克的观点,即性别像其他文化身份一样,是身份与经验的构成因素,是由社会意识和话语而建构的。
三、他者与翻译
男性把女性看成自己的他者,而女性译者所做的就是试图颠覆“他者”的形象。妇女必须摆脱男性主观性语言,才能找到成为自身的自我。
后殖民主义者霍米·巴巴在讨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时,对这一方面有过较深入的探讨。巴巴在讨论后殖民文化身份时引出了“混杂性”这一概念,并指出在第三空间的混杂文化中,主体身份是不稳定的,翻译不仅仅是模仿原文,而且还置换原文。由于长期被主流文化主宰而处于从属他者地位,后现代、后殖民的女性和译者没有认同感又缺乏本原本质特点,只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碎片。但同时,他者的碰撞和杂交蕴含着张力和生机,而女性译者处在了这种交流的碰撞的中心。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完成一种破旧立新的话语变革。它以“性别”作为文学批评研究的基本切入点,突破一系列传统范畴和价值尺度,致力于揭示妇女在历史、文化、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了性别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并向传统的男性中心观念发出了挑战,逐步促进了20世纪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Simon,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6.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穆雷.翻译研究中的性别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西蒙
一、女性主义思潮
女性主义(feminism),亦称女权主义。其发展从19世纪中期开始至今经历了三个浪潮。20世纪70年代,以自由主义女性为主体的女性主义理论关注从性别平等、性别中立转向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为女性主义的深入探讨打开了思路。7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家重视对女性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其中“女性视角”的提出,构成了女性主义批评解读文本的基点。
20世纪8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家开始关注女性与翻译的关系。在巴斯内特、西蒙等人的倡导下,西方翻译理论家们从女性主义话语理论和差异理念出发,探讨差异和翻译的不等值因素,这些因素长期以来被翻译界所忽略或被否定,而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眼里却成为一积极的力量。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目的在于探讨女性主义翻译在翻译策略上挖掘文学翻译的女性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而实现其男女平等的政治诉求。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考察翻译中的作者、文本、译者和读者给翻译研究带来全新的启迪。它颠覆了传统译论中原文与译文的主仆关系,瓦解了传统译论关于译文要忠实原文的观点。女性主义观认为,“翻译是译者实现其理论及政治主张的载体、主张翻译采用女性主义话语策略,使翻译活动为女性译者提供话语生存空间。”
二、西蒙与身份认同
谢莉·西蒙是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法语系教授、著名翻译理论家、文化专家。她是当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最有影响的声音。代表作《翻译的性别:文化认同和政治交流》(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1996)成为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最广为阅读的著作。
20世纪70年代,欧美女性主义思潮风起云涌,它从政治、文化以及文学途径全面进入了人文社会学科。80年代后期翻译研究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文化转向”,更加为女性主义翻译观在理论上作好了准备。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的结合,是人文与社会思潮作用下的结果。西蒙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指出翻译的衍生性和女性的从属性,在历史上的低下地位都是一种建构。她曾借用哈伍德的话说自己:“我是一个译文,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是要揭示这样的一个扭曲的建构过程,即用忠实与不忠实来看待女性与翻译,以及在描述女性时使用的歧视性词汇。
在传统译论中原作和原作者在创作方面是独立的、主动的、自由的。原作者创作新的意义和文本,因为是生产的,译作和译者依赖于原作和原作者,在翻译中不能自由发挥,因而是依赖的,被动的。译作由原作规定,译作的内容是必然的。同时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在本质上不是创作,只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复制,因而是生殖的。”这样女性和译者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有缺陷的代名词,其地位低下可见一斑。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这种思维定式的约束,在欧洲,妇女首先是通过翻译再进入文学界的。西蒙赞同斯皮瓦克的观点,即性别像其他文化身份一样,是身份与经验的构成因素,是由社会意识和话语而建构的。
三、他者与翻译
男性把女性看成自己的他者,而女性译者所做的就是试图颠覆“他者”的形象。妇女必须摆脱男性主观性语言,才能找到成为自身的自我。
后殖民主义者霍米·巴巴在讨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时,对这一方面有过较深入的探讨。巴巴在讨论后殖民文化身份时引出了“混杂性”这一概念,并指出在第三空间的混杂文化中,主体身份是不稳定的,翻译不仅仅是模仿原文,而且还置换原文。由于长期被主流文化主宰而处于从属他者地位,后现代、后殖民的女性和译者没有认同感又缺乏本原本质特点,只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碎片。但同时,他者的碰撞和杂交蕴含着张力和生机,而女性译者处在了这种交流的碰撞的中心。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完成一种破旧立新的话语变革。它以“性别”作为文学批评研究的基本切入点,突破一系列传统范畴和价值尺度,致力于揭示妇女在历史、文化、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了性别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并向传统的男性中心观念发出了挑战,逐步促进了20世纪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Simon,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6.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穆雷.翻译研究中的性别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