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中,导课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导课之后的过渡与衔接也不应忽视,因为它不仅关乎导课之后学生的兴趣的深入与延续,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与成败,而且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开发,潜能的开掘,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乃至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 导入国; 衔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要求,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可谓如火如荼,百花齐放,成果卓著。我们在教学实践之中,也发现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十分重视且尽力做到每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像每场戏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紧紧扣住观众的心一样。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程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是学生乐学,爱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仅就语文课的导入与衔接,通过一二例,浅谈管窥之见。
设疑导课法。学贵有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道:“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教师,却要无疑到此方是进矣。”疑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因,是激发学生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课时激疑启发,在“无疑处生疑”。如有位同仁在教授《孔乙己》时,这样导入:“鲁迅先生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先生创作了许多的小说,而对《孔乙己》却情有独钟,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们不妨先学课文,我相信学完课文之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情景导课法。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不仅使人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之态,而且已产生共鸣,加深印象,增强理解,进入新课。一位老师在上何其芳的《秋天》时,先板书一“秋”字,然后向同学们问道:“看到这个‘秋’字,你能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课堂霎时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举手抢答,并由此引起探讨,论辩。既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又调动了同学们思维的兴趣,锻炼了观察力、想象力。这时教师适时点拨:“以上是同学们对秋的感受,有见解,很深刻,这很好。那么何其芳先生对秋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首诗歌,根据你的理解回答,并从文中找出作者这么说的依据。”这样做既使课堂活跃的气氛得以延续,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探究状态,为深入学习课文的意境美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语文课的导入还有释题导入法、悬念导入法、背景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名言导入法、激情语言导入法等不胜枚举。虽然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但是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培养语文素养,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无不起到良好之效。可是在教学实践之中,我们遗憾的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仍有一些教师在导课之后,未能按导入内容延续,而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转向他处。使得导课之后被激活的学生兴趣被搁浅,思维被打断,内容不连贯……
我们不妨仍以上述设疑导课法为例,按照人们的正常思维,既然导课时说“为什么鲁迅先生创作了许多的小说,而对《孔乙己》却情有独钟,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们不妨先学课文,我相信学完课文之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可是有的教师却是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有的教师却是夸夸其谈介绍时代背景……我们不妨再以上述情景导课法为例既然导课时已经提到“那么何其芳先生对秋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作答,并从文中找出作者这么说的依据。”接下来引导学生读文探究就顺理成章,可是有的教师却是大讲特讲何其芳先生创作这首诗创作过程,有的教师却听解字词,检查预习……我们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该讲,应该讲,只是这样的教学设计缺乏缜密性,没有注意细节,内容不连贯,出现断层,缺乏科学性,以致使学生的兴趣被抑制,思维被打断,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许有人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它却反映出我们一些教师教学基本功欠扎实,业务钻研不深,教学设计不够严谨,教学预设不够精当,应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切不可得过且过,大而化之。因为它不仅关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开发,潜能的开掘,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乃至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切不可小视之。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细节决定成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修养,深入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仅在导课上下功夫,而且在导入与衔接上更要下功夫,要因时因文而定,切忌套用模式,应灵活多变,使得课堂导入与衔接更规范、更科学。为此笔者认为,如要以介绍作者或时代背景为切入点,不妨采用背景导入法为妙,如能结合作者生平或所处背景,进行思考写成故事,采用故事导入法更好;如已导入到课文内容相关之处,不妨先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文本,然后巧妙穿插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如要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如抓某一扣人心弦的情节,可采用悬念导入法、情景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等,如以某一位或几位人物对作品进行评价,不妨采用设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如以文题为突破口,不妨采用释题导入法为妙,如以文章揭示的主题为突破口,不妨采用名言导入法等,当然关于语文课的导入与衔接,所采用的方法与形式远不止这些,笔者略陈管窥,目的是引起同仁的重视,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教学设计更规范、更科学,使得教学这缺憾的艺术更加趋于完美,以利于教师的成长,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语文课; 导入国; 衔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要求,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可谓如火如荼,百花齐放,成果卓著。我们在教学实践之中,也发现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十分重视且尽力做到每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像每场戏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紧紧扣住观众的心一样。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程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是学生乐学,爱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仅就语文课的导入与衔接,通过一二例,浅谈管窥之见。
设疑导课法。学贵有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道:“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教师,却要无疑到此方是进矣。”疑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因,是激发学生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课时激疑启发,在“无疑处生疑”。如有位同仁在教授《孔乙己》时,这样导入:“鲁迅先生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先生创作了许多的小说,而对《孔乙己》却情有独钟,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们不妨先学课文,我相信学完课文之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情景导课法。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不仅使人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之态,而且已产生共鸣,加深印象,增强理解,进入新课。一位老师在上何其芳的《秋天》时,先板书一“秋”字,然后向同学们问道:“看到这个‘秋’字,你能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课堂霎时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举手抢答,并由此引起探讨,论辩。既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又调动了同学们思维的兴趣,锻炼了观察力、想象力。这时教师适时点拨:“以上是同学们对秋的感受,有见解,很深刻,这很好。那么何其芳先生对秋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首诗歌,根据你的理解回答,并从文中找出作者这么说的依据。”这样做既使课堂活跃的气氛得以延续,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探究状态,为深入学习课文的意境美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语文课的导入还有释题导入法、悬念导入法、背景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名言导入法、激情语言导入法等不胜枚举。虽然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但是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培养语文素养,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无不起到良好之效。可是在教学实践之中,我们遗憾的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仍有一些教师在导课之后,未能按导入内容延续,而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转向他处。使得导课之后被激活的学生兴趣被搁浅,思维被打断,内容不连贯……
我们不妨仍以上述设疑导课法为例,按照人们的正常思维,既然导课时说“为什么鲁迅先生创作了许多的小说,而对《孔乙己》却情有独钟,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们不妨先学课文,我相信学完课文之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可是有的教师却是介绍作者鲁迅的生平,有的教师却是夸夸其谈介绍时代背景……我们不妨再以上述情景导课法为例既然导课时已经提到“那么何其芳先生对秋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作答,并从文中找出作者这么说的依据。”接下来引导学生读文探究就顺理成章,可是有的教师却是大讲特讲何其芳先生创作这首诗创作过程,有的教师却听解字词,检查预习……我们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该讲,应该讲,只是这样的教学设计缺乏缜密性,没有注意细节,内容不连贯,出现断层,缺乏科学性,以致使学生的兴趣被抑制,思维被打断,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许有人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它却反映出我们一些教师教学基本功欠扎实,业务钻研不深,教学设计不够严谨,教学预设不够精当,应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切不可得过且过,大而化之。因为它不仅关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开发,潜能的开掘,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乃至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切不可小视之。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细节决定成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修养,深入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仅在导课上下功夫,而且在导入与衔接上更要下功夫,要因时因文而定,切忌套用模式,应灵活多变,使得课堂导入与衔接更规范、更科学。为此笔者认为,如要以介绍作者或时代背景为切入点,不妨采用背景导入法为妙,如能结合作者生平或所处背景,进行思考写成故事,采用故事导入法更好;如已导入到课文内容相关之处,不妨先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文本,然后巧妙穿插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如要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如抓某一扣人心弦的情节,可采用悬念导入法、情景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等,如以某一位或几位人物对作品进行评价,不妨采用设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如以文题为突破口,不妨采用释题导入法为妙,如以文章揭示的主题为突破口,不妨采用名言导入法等,当然关于语文课的导入与衔接,所采用的方法与形式远不止这些,笔者略陈管窥,目的是引起同仁的重视,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教学设计更规范、更科学,使得教学这缺憾的艺术更加趋于完美,以利于教师的成长,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