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世纪末,为缓解经济放缓带来的压力及满足千万家长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但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国学教育;综合素养
一、独立学院的产生
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趋缓,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行业;同时公办高校人才资源、经济资源都非常丰富,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发挥,再加上当时的高考录取比例全国不到百分之二十,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一方面是经济放缓,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多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促成了我国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属于三批录取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处于中间地带,这些学生百分之六七十来自大众化家庭,家庭条件一般,百分之二三十的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从整体上看学生素质较高,学习态度也较为积极,只是成绩、学习能力稍差于一本二本院校,只要学校管理到位,他们大部分都是乖孩子。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思考
1、大力推进国学教育
儒、释、道三家文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学强调自我修养,身心和谐,道家强调顺应人、事、物等自然规律,这些古代圣贤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鼓励着我们向上、向善、向乐,使我们能够兼顾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平衡。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走进了物质文明,然而人们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及人性丧失问题始终缠绕着我们,归根结蒂还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缺少了继承和创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任,因此,独立学院导入国学教育,使我们的90后大学生们学习点传统文化精华,可为其日后成大器奠定坚实基础。
2、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思想品德方面,如果一个人思想品德败坏,他的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首先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理论素养和个人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名著阅读方面,认真读上五本八本,学生就会觉得天更蓝了,世界更美了,遇到问题更有办法了,因为名著是智慧的结晶,也是学生最好的化妆品,为此可为学生们每学期指定至少三本书名著,一年按6本算,大学毕业,本科生至少读过名著24本,在实施过程中为了防止流于形式可将名著阅读作为必修课进行考试,如果考试不及格,要补考,补考不及格要重修。 3、专业理论课与实验课同步进行
为使学生在專业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引发学习热情,获得良好的感性认识和学习效果,可适当导入同步实验课与之配套进行,如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课程设置时大都是4学分,72学时,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考虑3学分为理论课,1学分的同步实验课与之配合,这样学生上课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对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进行内化,学习效果要好于纯理论上课,其他专业课都可根据需要参考此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各专业理论课学完后可进行本专业的综合实验课。这样,整个培养过程实质上成了理论知识、同步实验、综合实验相融合的过程。
3、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兼顾考研、考证与就业
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对未来的走向上分成了两大类,一大类是学习积极性高,希望将来能够继续深造的,他们有着强烈的考研需求,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部分学生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另一大类是希望把专业技能学好,把该考的证件考完,他们有着强烈的就业需求,希望早点进入社会,走向独立,为家人减轻负担,这类学生大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为此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这两类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恰当的课程设置,如课程设置时适当安排各种证件考试课程的先后顺序及有些课程直接开设为考证课程;有关考研的课程可适当后移,使考研的学生趁热打铁,防止遗忘,充分提高其考研通过率。
4、教材征订侧重实务性、适用性
教材作为人才培养的信息载体,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材选择不当,不但老师教学的过程不顺畅,学生也会丧失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教材选择恰当,教师教学轻松愉快,学生又能快乐学到知识,因此,征订教材时要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不是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也即要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本质属性,实事求是,不盲目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进行比较,选择的教材既要有一定理论性又要有一定实务操作性,且适合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采用一本二本院校使用的教材。
5、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化,多种教法灵活运用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内容上任课教师可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围绕教材基本内容,适当与社会、生活、热点等相结合,一方面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将会起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再局限于填鸭式的理论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90后的大学生也难以接受,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展示、启发互动、讨论、板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图形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这样学生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6、社会实践与所学专业充分结合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意味着学生所学知识向实际操作技能的转化,同时也意味着是学生工作的起点,对其后续职业生涯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一环节实施的关键点又在于实习内容与其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实习内容与专业是否对口影响学生一生,专业对口了,可能一辈子沿着该专业顺利发展,专业不对口可能以后面临着多种职业角色的转换。做到实习内容与专业对口绝非易事,它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7、注重教师成长成才、激励与评价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具有灵活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即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终会体现在人才市场上和社会的评价上,也最终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整个高校领域的竞争力,因此,在教师成长成才过程中除注重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业余时间自我学习提高外,学校应为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条件,鼓励教师到名牌高校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科研交流活动,积极推进职称评定,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参加各种实务性证件的考试及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本专业的实践训练等,从而打造出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35-153
[2]温中兰“三本”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51-53.
[3]胡建军.基于新质量观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 (11)
【关键词】:人才培养;国学教育;综合素养
一、独立学院的产生
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趋缓,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行业;同时公办高校人才资源、经济资源都非常丰富,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发挥,再加上当时的高考录取比例全国不到百分之二十,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一方面是经济放缓,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多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促成了我国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属于三批录取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处于中间地带,这些学生百分之六七十来自大众化家庭,家庭条件一般,百分之二三十的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从整体上看学生素质较高,学习态度也较为积极,只是成绩、学习能力稍差于一本二本院校,只要学校管理到位,他们大部分都是乖孩子。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思考
1、大力推进国学教育
儒、释、道三家文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学强调自我修养,身心和谐,道家强调顺应人、事、物等自然规律,这些古代圣贤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鼓励着我们向上、向善、向乐,使我们能够兼顾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平衡。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走进了物质文明,然而人们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及人性丧失问题始终缠绕着我们,归根结蒂还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缺少了继承和创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任,因此,独立学院导入国学教育,使我们的90后大学生们学习点传统文化精华,可为其日后成大器奠定坚实基础。
2、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思想品德方面,如果一个人思想品德败坏,他的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首先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理论素养和个人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名著阅读方面,认真读上五本八本,学生就会觉得天更蓝了,世界更美了,遇到问题更有办法了,因为名著是智慧的结晶,也是学生最好的化妆品,为此可为学生们每学期指定至少三本书名著,一年按6本算,大学毕业,本科生至少读过名著24本,在实施过程中为了防止流于形式可将名著阅读作为必修课进行考试,如果考试不及格,要补考,补考不及格要重修。 3、专业理论课与实验课同步进行
为使学生在專业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引发学习热情,获得良好的感性认识和学习效果,可适当导入同步实验课与之配套进行,如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课程设置时大都是4学分,72学时,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考虑3学分为理论课,1学分的同步实验课与之配合,这样学生上课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对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进行内化,学习效果要好于纯理论上课,其他专业课都可根据需要参考此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各专业理论课学完后可进行本专业的综合实验课。这样,整个培养过程实质上成了理论知识、同步实验、综合实验相融合的过程。
3、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兼顾考研、考证与就业
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对未来的走向上分成了两大类,一大类是学习积极性高,希望将来能够继续深造的,他们有着强烈的考研需求,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部分学生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另一大类是希望把专业技能学好,把该考的证件考完,他们有着强烈的就业需求,希望早点进入社会,走向独立,为家人减轻负担,这类学生大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为此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这两类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恰当的课程设置,如课程设置时适当安排各种证件考试课程的先后顺序及有些课程直接开设为考证课程;有关考研的课程可适当后移,使考研的学生趁热打铁,防止遗忘,充分提高其考研通过率。
4、教材征订侧重实务性、适用性
教材作为人才培养的信息载体,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材选择不当,不但老师教学的过程不顺畅,学生也会丧失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教材选择恰当,教师教学轻松愉快,学生又能快乐学到知识,因此,征订教材时要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不是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也即要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本质属性,实事求是,不盲目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进行比较,选择的教材既要有一定理论性又要有一定实务操作性,且适合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采用一本二本院校使用的教材。
5、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化,多种教法灵活运用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内容上任课教师可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围绕教材基本内容,适当与社会、生活、热点等相结合,一方面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将会起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再局限于填鸭式的理论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90后的大学生也难以接受,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展示、启发互动、讨论、板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图形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这样学生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6、社会实践与所学专业充分结合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意味着学生所学知识向实际操作技能的转化,同时也意味着是学生工作的起点,对其后续职业生涯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一环节实施的关键点又在于实习内容与其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实习内容与专业是否对口影响学生一生,专业对口了,可能一辈子沿着该专业顺利发展,专业不对口可能以后面临着多种职业角色的转换。做到实习内容与专业对口绝非易事,它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7、注重教师成长成才、激励与评价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具有灵活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即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终会体现在人才市场上和社会的评价上,也最终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整个高校领域的竞争力,因此,在教师成长成才过程中除注重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业余时间自我学习提高外,学校应为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条件,鼓励教师到名牌高校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科研交流活动,积极推进职称评定,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参加各种实务性证件的考试及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本专业的实践训练等,从而打造出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35-153
[2]温中兰“三本”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51-53.
[3]胡建军.基于新质量观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