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情感的丰富、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促进他们的感知体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学生聆听音乐,能激发情绪情感,联想场景画面,能以自己的素養去解读,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音乐、创造去表现音乐,从而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要借助于欣赏体验教学,感到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潜能,促进他们的深度思考,从而能提升他们音乐感知理解的能力。
一、律动融入,感受节奏旋律
律动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律动不是“随意乱动”,而是围绕节拍、旋律等音乐元素去感受、理解。节奏、节拍是音乐律动中的关键内容,两者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节奏是对节拍的分割,用于律动的节奏会相对简单,学生可以通过拍手、握拳、捻指、跺脚等方式参与律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他们的音乐知识储备不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律动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动作简单易做,只要有美感、符合作品情绪即可。对于欢快活跃的歌曲可以通过拍手,或配上简单的步伐动作。而对于抒情优美的歌曲,动作可以做得舒缓伸展。如在学习苏少版二上《律动:邮递马车》一课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会是谁的呢?辨辨谁的耳朵比较灵,能从它的脚步声中猜出来?它的脚步声又有什么特点呢?教者让学生欣赏B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马车的行走,仿佛行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教者出示图片,让学生从旋律中感受“上坡”“下坡”“吹响喇叭”“行进”的动作,表现在起伏的山坡上行进,学生跟音乐律动。教者让学生欣赏A段音乐,并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一段向我们描绘了什么?学生在说出“扬鞭出发”“快乐行进”“摇响铃声”的情景后,教者出示图片,让学生以律动来表现。
二、绘画参与,促进音乐理解
艺术之间彼此相通,美术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音乐也可以表现画面,教师可以运用画的方式引领表达自己的直观体验。教师可以借助于旋律的音高变化、音符时值、音乐情绪去表现。线条可以直观地呈现音乐的起伏、走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增进他们的审美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学生通过旋律线的绘画表达自己对旋律的直观感受,对于活泼的歌曲可以用锯齿状的波浪线表达,而对于舒缓的可以用弧线来表现。学生也可以用颜色表达自己的情绪意境,用红色表达热情洋溢,用绿色表达充满希望,蓝色表达静谧舒缓。图形图像中能清晰地表达曲式结构,教师可以依据情绪选择适当的图形,用以标记音乐,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曲式结构,能促进学生对抽象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作品。学生在聆听旋律或曲子后,让他们想象画面,能增进他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如在苏少版四上《彼得与狼》一课中,教者让学生倾听歌曲,并用简笔画画出彼得、爷爷、猎人等人物以及小鸟、鸭子、猫、狼等动物形象,再播放不同的主题内容,让他们将之与绘画的形象联系起来,再听辨主题所使用的乐器,让他们在听、辨、画、讲中形成深度的理解,能较为容易地记住曲子的情节与结构。
三、歌曲参与,理解作品主题
聆听中歌唱,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演唱,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学生通过聆听纯音乐作品以及歌曲戏曲作品,能感受其中的音乐要素、演唱形式等内容。乐曲或歌曲的主题部分往往是乐曲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聆听,可以感受于音乐的情绪,感受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能促进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对于较为抽象的乐曲,学生难以全部记下来,教师让他们记住其中的主题内容、核心内容。乐曲常会以反复的形式出现主题内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主题内容,让他们不再感到陌生。一首曲子常不止一个主题,学生在聆听时要记住顺序,从而能促进他们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把握。主题的演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情绪情感之中,让他们理解主题的情绪、速度等要素,能增进他们的音乐体验。教师可以采用唱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调用多种感官去参与,能更容易地融入音乐,产生良好的体验,能促进他们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的提升。听唱融合,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使音乐形象变得鲜活,能帮助学生记住音乐主题。
学生要结合曲子所表达的意境、情绪来填词,能促进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熟悉,能帮助他们初步理解主题。填词演唱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的行为投入,使歌词变得更富有童真,能帮助他们对曲子有了初步的理解。如在学习苏少版一下《铁匠波尔卡》一课内容时,教者引导学生填词唱主题,并加入模仿铁匠的动作,能帮助他们充分地理解音乐形象,深刻地感受音乐主题,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
学生随听到的旋律进行哼唱,也让音乐的学习不再困难,能以较为轻松的方式熟悉音乐内容,以更为轻松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体验之中。在模唱中,可以选择U、LU、DU等易于发出的声音,也可以针对乐曲的情绪选择,以U、MU表现优美的情绪,以DU、LU等表现欢乐的情绪。学生也可以用准确演唱表现旋律、节奏、节拍等,通过精唱参与,能更好地记忆主题、理解作品,掌握音乐的风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准确演唱,能增进自己的体验,更好地理解形式,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聆听的方式去感受音乐、体会情感,在体验中获得提升。学生借助于体验活动融入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能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
一、律动融入,感受节奏旋律
律动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律动不是“随意乱动”,而是围绕节拍、旋律等音乐元素去感受、理解。节奏、节拍是音乐律动中的关键内容,两者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节奏是对节拍的分割,用于律动的节奏会相对简单,学生可以通过拍手、握拳、捻指、跺脚等方式参与律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他们的音乐知识储备不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律动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动作简单易做,只要有美感、符合作品情绪即可。对于欢快活跃的歌曲可以通过拍手,或配上简单的步伐动作。而对于抒情优美的歌曲,动作可以做得舒缓伸展。如在学习苏少版二上《律动:邮递马车》一课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会是谁的呢?辨辨谁的耳朵比较灵,能从它的脚步声中猜出来?它的脚步声又有什么特点呢?教者让学生欣赏B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马车的行走,仿佛行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教者出示图片,让学生从旋律中感受“上坡”“下坡”“吹响喇叭”“行进”的动作,表现在起伏的山坡上行进,学生跟音乐律动。教者让学生欣赏A段音乐,并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一段向我们描绘了什么?学生在说出“扬鞭出发”“快乐行进”“摇响铃声”的情景后,教者出示图片,让学生以律动来表现。
二、绘画参与,促进音乐理解
艺术之间彼此相通,美术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音乐也可以表现画面,教师可以运用画的方式引领表达自己的直观体验。教师可以借助于旋律的音高变化、音符时值、音乐情绪去表现。线条可以直观地呈现音乐的起伏、走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增进他们的审美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学生通过旋律线的绘画表达自己对旋律的直观感受,对于活泼的歌曲可以用锯齿状的波浪线表达,而对于舒缓的可以用弧线来表现。学生也可以用颜色表达自己的情绪意境,用红色表达热情洋溢,用绿色表达充满希望,蓝色表达静谧舒缓。图形图像中能清晰地表达曲式结构,教师可以依据情绪选择适当的图形,用以标记音乐,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曲式结构,能促进学生对抽象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作品。学生在聆听旋律或曲子后,让他们想象画面,能增进他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如在苏少版四上《彼得与狼》一课中,教者让学生倾听歌曲,并用简笔画画出彼得、爷爷、猎人等人物以及小鸟、鸭子、猫、狼等动物形象,再播放不同的主题内容,让他们将之与绘画的形象联系起来,再听辨主题所使用的乐器,让他们在听、辨、画、讲中形成深度的理解,能较为容易地记住曲子的情节与结构。
三、歌曲参与,理解作品主题
聆听中歌唱,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演唱,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学生通过聆听纯音乐作品以及歌曲戏曲作品,能感受其中的音乐要素、演唱形式等内容。乐曲或歌曲的主题部分往往是乐曲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聆听,可以感受于音乐的情绪,感受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能促进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对于较为抽象的乐曲,学生难以全部记下来,教师让他们记住其中的主题内容、核心内容。乐曲常会以反复的形式出现主题内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主题内容,让他们不再感到陌生。一首曲子常不止一个主题,学生在聆听时要记住顺序,从而能促进他们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把握。主题的演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情绪情感之中,让他们理解主题的情绪、速度等要素,能增进他们的音乐体验。教师可以采用唱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调用多种感官去参与,能更容易地融入音乐,产生良好的体验,能促进他们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的提升。听唱融合,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使音乐形象变得鲜活,能帮助学生记住音乐主题。
学生要结合曲子所表达的意境、情绪来填词,能促进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熟悉,能帮助他们初步理解主题。填词演唱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的行为投入,使歌词变得更富有童真,能帮助他们对曲子有了初步的理解。如在学习苏少版一下《铁匠波尔卡》一课内容时,教者引导学生填词唱主题,并加入模仿铁匠的动作,能帮助他们充分地理解音乐形象,深刻地感受音乐主题,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
学生随听到的旋律进行哼唱,也让音乐的学习不再困难,能以较为轻松的方式熟悉音乐内容,以更为轻松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体验之中。在模唱中,可以选择U、LU、DU等易于发出的声音,也可以针对乐曲的情绪选择,以U、MU表现优美的情绪,以DU、LU等表现欢乐的情绪。学生也可以用准确演唱表现旋律、节奏、节拍等,通过精唱参与,能更好地记忆主题、理解作品,掌握音乐的风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准确演唱,能增进自己的体验,更好地理解形式,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聆听的方式去感受音乐、体会情感,在体验中获得提升。学生借助于体验活动融入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能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