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主张体验、互动教学,教师在授课中如何体现互动性?互动有效课堂应该具备几个要素:第一,渗透学科思想,以导向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根本——灵魂所在。第二,选材一定要好——成功的前提。第三,设问要问得好——成功的关键。第四,注重课堂引导——成功的载体。第五,重视小结,提高政治课堂实效——成功的升华。
关键词:感悟、互动、有效、要素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使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性,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主张体验、互动教学。政治学科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觉得乏味而生厌,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教师上课如何体现有效性和互动性,一直是纠结我的问题,我在解决时往往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有时又急于求成,变成了“满堂问”,在沪跟班学习,听了许多好课,观摩了全国政治课堂大赛一等奖的储丽芳老师的课,感想颇多。
案例描述: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从福建省人大决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说起,引出课题,(媒体出示)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做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代表省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学生活动:我为加快海西建设献一策。师问:建议通过谁带到人民代表大会呢?归纳: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那么,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的关系呢?顺利引入学习的课题
(板书)一、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视频图片)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板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的关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的关系?
(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怎样的关系?
(板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板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板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板书)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绝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模式
案例反思: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着教学的主题,显得轻松、活跃,在场的听课教师都受到很大的震撼。于漪老师曾说过:作为教师就要有“时代的活水”,就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储老师的课,听似平淡却令人深思,他说话的方式、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没有反思和潜心研究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语言,教学风格和特色。这堂优质课中就具备了“有效、互动”课堂的几个要素:
一、渗透学科思想,以导向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根本——这是政治课的灵魂所在
她选择这一课题的价值思考,出于本节课在人大制度中的地位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一些人大代表的知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主政治意识,一代代人的代表意识增强了,才能真正发挥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明确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大代表肩负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为后面的教学起铺垫作用。教学设计中既体现学科的思想性原则,又符合新课程定位。
二、选材一定要好——这是成功的前提
什么样的材料是好材料呢?教师不应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学生比较熟悉,符合“最近发展区”,易引起共鸣,这是教学互动能够成功的一大保证。比如:上海世博会,鼓浪屿、大红袍名茶、榕树、妈祖像,让学生分析是哪一省的展馆?储丽芳老师抓住在厦门比赛的契机,巧妙地运用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热点问题作为教学元素,贴近当地学生的视角,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福建经济发展关乎到切身的利益。选取材料要有时代性、典型性,福建重点项目建设大提速,福州地铁1号线、厦门港主航道扩建、宁德核电站、福厦动车,围绕福建快速发展的事实来吸引学生的眼睛,提高“抬头率”,赋予丰富的生活色彩,激智又激趣。其次:选择的材料要有思辩性,如:在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时,结合海西经济区的建设或你所了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例,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故意对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数字卖关子:200万,占上海人口的三分之一,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彰显其优越性,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三、设问要问得好——这是成功的关键
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树立政治思维学科能力,设计问题要目标明确,要缜密、有梯度,犹如吃笋时层层剥开,激发兴趣和好奇心,调动求知欲。比如:海西包括哪些领域?学生明确海西经济版区范围的轮廓。设计活动:为加快海西建设献一策,此问题的提出犹如开了锅,学生有话要说,更何况是讨论自己家乡建设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很高,教师借势引导:建议通过谁带到人民代表大会呢?自然就引人大代表,学生欣然明白了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其权力的源泉来自人民。对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教师进一步探究:人大代表代表的是自己的利益、还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人民将权力委托给人大代表,人民自己还有没有权力?如果有权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由小到大,从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整个过程教师以问题引出问题,层层推进、步步引导。(师问):你平时知不知道你周围的人谁是人大代表?同学都表示不知,这就说明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又问:此制度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呢?学生谈到选举制度,决策和监督机制,得出结论:完善制度,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与各国形成议会交流机制,问题凸显逻辑的张力和理性的魅力,整堂课让学生参与、感受,自由发言,不单纯为了互动而互动,教师吃透教材、贯彻课改理念,教学民主,可亲;学生也特别有思想,敢质疑,可爱,教师不纠结知识的阐述,更侧重问题的分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思考,课堂热烈、充满活力。
四、注重课堂引导——这是成功的载体
上课好比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组织好演员演好戏。要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用“时政点评”来体现合作学习,组织讨论:为什么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模式?从国情和国家性质分析,如果不顾国情,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搬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必然会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导致社会动乱、人民遭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在对比中,学生产生了人大制度的认同感、拥护之心就会油然产生。此外,“个性互动”介入形式多种多样,课前新闻播报,游戏介入,小组合作学习,情景角色扮演,导学案上课,学生乐寓于学,课堂因生成的知识而博得学生阵阵掌声而精彩,在潜移默化中就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功能。教师富有“个性、互动”教学的引导,学生打开了思路,思维的碰撞总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的课堂总是思维火花集中绽放的盛会。
五、重视小结,提高政治课堂实效——这是成功的升华。
一堂课无论怎样互动,热闹过后总还要落实到知识点上,不能忽视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总结,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目标明确,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环节清晰,合作学习,以问题作为驱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乐寓于学,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引导学生对人大代表的关注,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感悟、互动、有效、要素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使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性,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主张体验、互动教学。政治学科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觉得乏味而生厌,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教师上课如何体现有效性和互动性,一直是纠结我的问题,我在解决时往往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有时又急于求成,变成了“满堂问”,在沪跟班学习,听了许多好课,观摩了全国政治课堂大赛一等奖的储丽芳老师的课,感想颇多。
案例描述: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从福建省人大决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说起,引出课题,(媒体出示)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做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代表省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学生活动:我为加快海西建设献一策。师问:建议通过谁带到人民代表大会呢?归纳: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那么,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的关系呢?顺利引入学习的课题
(板书)一、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视频图片)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板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的关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的关系?
(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怎样的关系?
(板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板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板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板书)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绝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模式
案例反思: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着教学的主题,显得轻松、活跃,在场的听课教师都受到很大的震撼。于漪老师曾说过:作为教师就要有“时代的活水”,就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储老师的课,听似平淡却令人深思,他说话的方式、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没有反思和潜心研究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语言,教学风格和特色。这堂优质课中就具备了“有效、互动”课堂的几个要素:
一、渗透学科思想,以导向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根本——这是政治课的灵魂所在
她选择这一课题的价值思考,出于本节课在人大制度中的地位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一些人大代表的知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主政治意识,一代代人的代表意识增强了,才能真正发挥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明确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大代表肩负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为后面的教学起铺垫作用。教学设计中既体现学科的思想性原则,又符合新课程定位。
二、选材一定要好——这是成功的前提
什么样的材料是好材料呢?教师不应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学生比较熟悉,符合“最近发展区”,易引起共鸣,这是教学互动能够成功的一大保证。比如:上海世博会,鼓浪屿、大红袍名茶、榕树、妈祖像,让学生分析是哪一省的展馆?储丽芳老师抓住在厦门比赛的契机,巧妙地运用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热点问题作为教学元素,贴近当地学生的视角,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福建经济发展关乎到切身的利益。选取材料要有时代性、典型性,福建重点项目建设大提速,福州地铁1号线、厦门港主航道扩建、宁德核电站、福厦动车,围绕福建快速发展的事实来吸引学生的眼睛,提高“抬头率”,赋予丰富的生活色彩,激智又激趣。其次:选择的材料要有思辩性,如:在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时,结合海西经济区的建设或你所了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例,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故意对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数字卖关子:200万,占上海人口的三分之一,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彰显其优越性,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三、设问要问得好——这是成功的关键
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树立政治思维学科能力,设计问题要目标明确,要缜密、有梯度,犹如吃笋时层层剥开,激发兴趣和好奇心,调动求知欲。比如:海西包括哪些领域?学生明确海西经济版区范围的轮廓。设计活动:为加快海西建设献一策,此问题的提出犹如开了锅,学生有话要说,更何况是讨论自己家乡建设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很高,教师借势引导:建议通过谁带到人民代表大会呢?自然就引人大代表,学生欣然明白了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其权力的源泉来自人民。对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教师进一步探究:人大代表代表的是自己的利益、还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人民将权力委托给人大代表,人民自己还有没有权力?如果有权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由小到大,从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整个过程教师以问题引出问题,层层推进、步步引导。(师问):你平时知不知道你周围的人谁是人大代表?同学都表示不知,这就说明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又问:此制度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呢?学生谈到选举制度,决策和监督机制,得出结论:完善制度,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与各国形成议会交流机制,问题凸显逻辑的张力和理性的魅力,整堂课让学生参与、感受,自由发言,不单纯为了互动而互动,教师吃透教材、贯彻课改理念,教学民主,可亲;学生也特别有思想,敢质疑,可爱,教师不纠结知识的阐述,更侧重问题的分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思考,课堂热烈、充满活力。
四、注重课堂引导——这是成功的载体
上课好比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组织好演员演好戏。要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用“时政点评”来体现合作学习,组织讨论:为什么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模式?从国情和国家性质分析,如果不顾国情,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搬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必然会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导致社会动乱、人民遭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在对比中,学生产生了人大制度的认同感、拥护之心就会油然产生。此外,“个性互动”介入形式多种多样,课前新闻播报,游戏介入,小组合作学习,情景角色扮演,导学案上课,学生乐寓于学,课堂因生成的知识而博得学生阵阵掌声而精彩,在潜移默化中就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功能。教师富有“个性、互动”教学的引导,学生打开了思路,思维的碰撞总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的课堂总是思维火花集中绽放的盛会。
五、重视小结,提高政治课堂实效——这是成功的升华。
一堂课无论怎样互动,热闹过后总还要落实到知识点上,不能忽视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总结,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目标明确,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环节清晰,合作学习,以问题作为驱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乐寓于学,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引导学生对人大代表的关注,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