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泥房子,土台子,里面坐着黑孩子”是河南农村学校的真实写照;经过30年的努力,一批批配套齐全的新建校舍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进而发展成为软硬件兼备的现代化学校。
30年前,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工资被拖欠,河南不时爆出教师挨打等不可思议的新闻;经过30年来政府政策保证和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实施,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职业正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30年前,对于人才的渴求,千军万马走高考的“独木桥”,河南是这支大军的主力,“升学”“应试”成为基础教育的主题词;经过30年的努力,高校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同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成才之路“条条大道通罗马”,“素质教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词。
30年前,人们群众对教育资源的渴求使中小学出现“重点”“普通”之分;经过30年的努力,通过资源均衡和评价机制的改变,“重点学校”办为“示范学校”,民办教育异军突起,办学主体实现了多元化。
30年前,家长外出无奈地把孩子放在家里,改革开放出现的打工潮逐步形成河南200多万“留守儿童”;经过政府和社会30年的不懈努力,城镇学校深入农村“支教”成为制度,进城务工子女逐步享受到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义务教育。
…………
河南基础教育30年发展辉煌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是思想解放的历程。当我们深思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时,看到社会、家庭对优质教育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看到诸多教育理念还没有转化为思想和实践……重温历史,更是为了展望未来——新的思想解放定会给教育新发展带来不尽的活力,基础教育本真功能的回归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改革开放以来
河南省基础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回顾
本刊编辑部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努力,河南省基础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重要基础。2007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致函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教督函(2007)11号],认定河南实现了“两基”目标。
一、教育结构布局趋向合理,数量规模进一步优化
2007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76万所,教育人口2815.6万人,占总人口的28.67%。人均受教育年限8.7年,每万人口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达376人。其中,全省小学30677所,教学点5053个,共招生183.22万人,在校生1018.71万人,校均规模332人;初中阶段学校4946所,招生160.95万人,在校生507.29万人,校均规模1026人;普通高中920所,招生70.57万人,在校生212.63万人,校均规模2311人。
三、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着力体现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长期以来,河南省教育经费的短缺限制了办学条件的改善。1978年,全省中学人均教育经费仅为40元,小学仅为12元,学校严重危房比例高达33%。1988年全省教育事业经费投入120766.4万元,比1978年增长2.42倍,平均每年增长13%;其中全省普教专款5886万元。2003年至2006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1323.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881.9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828.3亿元,年平均递增23.50%,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2002年以来,全省每年新增教育经费的80%用于农村教育,先后投入60余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改变农村中小学面貌的工程:投入41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1162.7万平方米,投入10.4亿元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投入2.07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投入6亿元完成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投入4023万元、吸收社会资金5.04亿元实施了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同时还实施了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2007年,全省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5平方米和6.3平方米,校舍危房率降为3.89%、2.77%,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全省小学和普通初中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数达1064所和1183所,分别占其总校数的3.47%和23.93%;全省小学和普通初中拥有计算机台数为17.01万台和21.07万台,平均每台计算机服务的学生数从上年的61人和26人降低到60人和24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特别是近5年来,累计筹措资金65.5亿元,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书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惠及农村中小学生5000多万人次;累计筹措资金30亿元,对中职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资助,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6.6亿元,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5.2万人次;通过新建、改造和内部挖潜等办法,解决城镇中小学生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全省普通初中超大班额由2002年的48.85%下降到2007年的36.32%,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率均在98%以上。今年我省已下拨秋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2亿元、增长31.50%,其中包括学校公用经费18.7亿元、免费教科书资金9.9亿元、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4亿元。这意味着我省已有130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免费领取教科书,80万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拿到生活补助。同时,从本学期起,我省城市所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对学生直接免除学杂费(含信息技术费、取暖费等);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继续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可继续得到政府补助的生活费。2007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是1978年的1.8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70%。我省高等教育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2007年高等教育学校数达12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82所),总规模达195.42万人,毛入学率达19.68%,使基础教育向高校输送了越来越多的人才。
四、教师的合格率稳步提高,高学历专任教师比例大幅度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拨乱反正,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日益受人尊敬和羡慕。教师工资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彻底解决了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978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42.97%、45.55%、38.81%;至1988年底,小学教师达到中师及高中学历者占66%(其中高中毕业的占46.30%),初中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学历以上者占19.34%,高中教师本科毕业者占36.40%;至1998年底,全省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小学95.90%,初中81.4%,普通高中64.30%。我省中小学民办教师数量多、比重大,在全国十分突出。1986年,全省有民办教师37.4万人,另有计划外民办教师9.72万人,民办教师在中学的比重为24.40%,在小学的比重为60.70%。上世纪90年代,河南省通过多渠道压缩计划内民师,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到1998年年底,全省计划内民师已减少到8.8万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17.30%,从当年开始,在每年转正1.5万名的基础上,再增加1.3万个名额。2000年9月,最后一批民办教师4.4万余人全部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在河南成为历史。2007年底,全省有小学专任教师48.3万人,学历合格率达99.36%,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61.79%;初中阶段专任教师28.1万人,学历合格率达99.91%,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34.17%,从专任教师的学科类结构来看,各学科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等科目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3.15%、93.47%和85%,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都在94%以上;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达9.79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8.67%,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总数的2.32%。2007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较1978年分别提高了56.43、54.35、49.89个百分点。
(本文统计数据均依据1986年以来出版的《河南年鉴》和《河南教育年鉴》,特此说明并对资料提供者致谢。)
改革开放30年不能忘却的基层代表人物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基础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靠的是一批率先解放思想、奋力开拓的教育改革者和奉献者。由此,我们不得不重笔浓写那些置身基层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但是都在关注着一个共同事业——基础教育。也许,我们选择的这些人物不尽完整,但他们的心路历程,可描摹出30年历史的大致轮廓;也许,这些人物不尽典型,但他们身上都有着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作风……
姚文俊——小学德育的创新者
1989年9月19日,由中宣部委托《半月谈》杂志评选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在北京揭晓。在全国各界的10名获奖者中,时任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的姚文俊是普教战线唯一的当选者——
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创办于1959年,是安阳市重点小学。早在1979年,当诸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叹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时候,他们针对当时德育工作的困局以及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如何加强小学生德育的探讨与尝试。
1979年,由姚文俊主持编写的《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被教育部和团中央称为小学德育系统研究与探索的 “全国第一家”。上世纪80年代初,当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愈刮愈盛之时,他主持制定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13项规定》,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其后,他相继开创性地推出了“分年级、按学期、有层次、有坡度”的德育方法以及“教师为主,全员负责;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协调一致”等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德育方案与举措,真正落实了德育的首位问题,做到了五育并举,相互渗透,互相协调,逐步实现了德育内容系列化、实施途径整体化、考查方法科学化、社会途径网络化,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1992年,姚文俊提出“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之后他们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主体性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及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超越,它在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中不断深化、发展,并被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六大成功模式”之一,在全国得以推广,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姚文俊以其多年不懈的探索和突出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与尊敬。从1959年参加工作,他先后在河南省安阳市第八中学、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广东省深圳市富源教育城任教师、团委书记、校长、党总支书记、总校长等职,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在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高校兼职教授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特等奖,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十佳校长、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子 君)
段花——山区民办教师的代表
在上世纪70年代,干营业员可比当教师令人羡慕。而宝丰县干石崖村的段花姑娘却偏偏喜欢上教师这一行,而且干得有声有色,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73年3月,20岁的段花高中毕业后,放弃在镇上当营业员的机会,自愿到干石崖当民办教师。
段花一人教全校5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她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建立了从上课、自习到做作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还组织了一支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小帮手。同时,她十分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每讲完一节课,就让班干部负责,组织学生复习、做作业,改变了课堂上互相干扰的现象,使当天的教学计划都能圆满完成。段花不仅常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3元补贴给学生买书和作业本,还同孩子们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挖药材、扒全虫、拾橡壳、割荆梢去卖,解决学生的书杂费问题。学校教室年久失修,雨天教室无法上课时,她就率领孩子们打起“游击战”,好天在树阴下,雨天就挤在磨房里。她家的三间新房刚落成,就成为孩子们的教室。她在这个“家庭小学”里,送走了两届毕业生。为适应教学需要,段花刻苦自学,以顽强的毅力攻读了20多册大、中专师范教材。她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上集赶会,不走亲戚,不因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经过长期努力,她逐步摸索出“形象教学”“小循环教学”“先高年级后低年级”“先理科后文科”“程度好的学生当小老师”等复式教学规律,成了闻名乡里的“优质课教师”。
段花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模范事迹,受到群众的赞扬。1984年,段花被转为公办教师;1985年教师节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年教师节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师和尊师重教演讲团。
(汪东民)
刘宏欣——政府为他建立功碑亭
洛阳市郊区于营村村民刘宏欣,在上世纪80年代“人民教育人民办”旗帜的感召下,先后捐资41.5万元,把村里学校改建成全配套的现代化学校,成为当时河南省个人捐资建校款数最多的人物——
位于洛阳市西郊的于营村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1989年阴历正月十九,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洛阳市人民政府在这里隆重集会,连续4天,两台大戏在这里庆祝,临近几十个村庄的万余名农民蜂拥而至。
因为于营村出了个刘宏欣。
刘宏欣的故事在洛阳已无人不晓:在他承包村化工厂赢利后,先是为村里打机井、建水塔,使乡亲们用上了自来水;又拿出11.9万元,为村里铺了9条宽8米、总长3700米的水泥大道;1988年8月,一场罕见的疾风迅雨把于营学校毁坏了,他毅然决定捐资20万元,为村里新建一所学校。此时,恰遇涨价风,20万元建不起,他想方设法硬是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教室、桌凳、灯光、操场、厕所、围墙、教师宿舍、门面房等全配套的现代化学校,共捐款41.5万元。为此,他用尽了全部积蓄,又向银行贷款7万元,还欠下了全厂工人两个多月的工资。
刘宏欣感动了村民,感动了各级政府,一份份为刘宏欣请功的报告逐级上报,1989年新春伊始,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正式发文,给刘宏欣树碑嘉奖。
在新落成的于营学校大门内外,建造了两座坚固朴实又引人注目的功碑亭:
办学功德 永垂青史
培养人才 千秋大业
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慷慨捐资 兴办教育
功在当今 泽被后世
洛阳市人民政府
揭碑典礼上,时任副省长于友先发来了情真意切的长篇贺电;洛阳市代市长韩西英激动地连连说:“好,好,好!”有多少人都想问问刘宏欣为什么要这样做。刘宏欣在数千人的大会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回答市委领导的询问时,都重复着几句似曾相识又分外亲切的话:“没有党的政策,没有各级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事业,功劳属于党,属于各级政府和群众。”
这是他的心里话。
刘宏欣所在的乡,靠搞建筑、办企业、搞运输、经商等,确有一批人腰缠万贯,其中有识之士大有人在,但也不乏利令智昏者。有一个靠歪门邪道发横财的人,他自己纸醉金迷已不值一提,其女儿在幼儿园的一次测验时,回答“面包吃不完怎么办”时,说“扔掉”,老师说不对时,她妈妈竟说:“咋错了,就是扔掉嘛!”一个靠经营企业赚了钱的人,竟违犯起码的企业经营法令而又不悬崖勒马,锒铛入狱;一个靠搞建筑致富的人,儿子结婚,大摆阔气,汽车排了一长溜,鞭炮放了几里路……刘宏欣呢,他可不是这样!走进他的家,让人心疼:房屋破旧,地板破裂,日用家具还是结婚时老一套。谈到子女,他说,大孩子不让他在家跟着我挣钱,今年就让他当兵去,老二在市里上中学,一个月只给他20元钱,让他受点苦……
几天的欢腾终于平静下来了,庄严的功碑树在那偏僻的于营村,但那只是石刻的碑。真正的碑——刘宏欣的名字,早已铭刻在人们心中。
(张运昌 李英敏)
马富昌——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者
上世纪90年代初,黄河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原阳县,97%的学校实现了“六配套”,初等教育“四率”稳定在99%,他们推行的“双聘双包”制度引来外地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者。这里有一位能人局长马富昌——
马富昌面对原阳教育这盘棋,善于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棋路。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之后,教育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当时的原阳县由于受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教师队伍不稳定,有的教师想跳槽改行,有的教师甚至不辞而别,弃教经商。就教育外部而言,县、乡、村各级职责不明,权限划分不清,管理运行秩序随意性较大。一些乡村领导对分级办学认识不足,该办的事情互相推诿,致使教育上的好多实际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面对这种状况,马富昌通过学习,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体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想改变现状,只有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找出路。于是,他亲自到湖南的郴县,湖北的宜昌,山西的隰县,山东的阳信,江苏的建湖以及河南的新郑、沈丘等县(市)参观教育改革情况。对原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之后,他为县委、县政府起草了《原阳县教育改革方案》,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经过5年试点工作,1993年在全县推行了“双聘双包”制度。
所谓“双聘”,即办学单位选聘校长和校长聘任教师。实行校长负责制,为校长放权,同时实行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解决教师队伍稳定问题。所谓“双包”,即县、乡政府和村委会包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包教育内部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协商,双方以契约的形式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年终由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组织评估,检查落实情况,兑现奖罚。1993年首次推行“双包”制,全县444所中小学分别与办学单位签订了合同。根据合同,办学单位当年为学校提供奖励基金,修建校舍,购置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图书资料等,共计投入485.5万元,年生均教育经费提高50多元。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马富昌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此之前,我们为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也曾到外地学习过,参观过,取过经,可那是人家的东西。‘双聘双包’才是土生土长,适合本县实际的农村教育发展之路。”实行改革之后,原阳县破旧的学校焕然一新,有些过去跳槽的教师又回到了讲坛,过去流失的学生又坐进了教室,教师们的福利待遇提高了,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也高了……学生有了希望,教育有了希望,原阳有了希望。
经过不断改革,“双聘双包”制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全国有70多个县(市)到原阳参观考察。《河南教育》《教育时报》《河南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先后作了报道和评论。1994年河南省教委在原阳召开了教育现场会,并下发在全省推广原阳“双聘双包”经验的文件。时任省教委主任的亓国瑞同志说:“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原阳县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河南特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成功之路,很值得借鉴。”
1994年,马富昌主持了国家“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双聘双包制度研究”。省教委、省教科所、河南师大、河南教育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在成果结项鉴定上写道:“双聘双包”制度是实施依法治教,确保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使农村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有益探索,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创举。
(杨少伟)
李培模——贫困县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的带头人
现在担任信阳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李培模,在上世纪90年代是罗山县教委主任。他在任期间,勤政务实,敢争第一,使罗山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在当时全省34个贫困县中,罗山县率先实现了“两基”目标。李培模本人当选为河南省八届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罗山县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是一个山区县、老区县,也是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20多年的李培模深知,要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上下奔走,多方游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越是贫困越需要优先发展教育”,这既是李培模孜孜以求的大目标,也逐渐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需要艰苦细致的组织实施。他主持制定了罗山县详细的“普九”方案,排出日程表并依靠政府的力量,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从资金筹措、改善办学条件到提高师资水平、巩固入学率等都一一安排到位,全县的“普九”工作在他的精心组织下顺利实施。
1995、1996两年,正当“普九”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罗山县却连遭旱灾、水灾侵袭,部分刚刚脱贫的群众又返贫,一些被他鼓动起兴教热情的书记、乡长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李培模心急似火,逐乡逐校做工作。他说,我们现在紧一紧就能渡过难关;如果稍一松劲,就将耽误一代人,我们不能做对不起子孙的事啊!这两年,他所有的节假日几乎都是在乡村学校里度过的。有一个村的校舍破旧,他几次劝说改建都未能如愿。一次,他听说这个村的干部进城办事,立即把他们请到家里,边拉家常边做工作,直到他们答应改建学校为止。全县凡是有建筑工程的学校,他几乎每月看一次,查进度,抓质量,帮助解决困难。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罗山出现了不少教育书记、教育乡(镇)长、教育村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普九”验收标准。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李培模更着力抓好“普九”软件建设,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他主持制定了罗山县中小学校管理条例,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教改中心组;他亲自带队,赴山东、下江南,访名校,邀名人开良方;他组织实施“良师兴教”212工程,以“办名校、育英才”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他多方奔走,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兑现教师工资,建立教职工医疗统筹基金,尽最大努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1996年,罗山县在全省贫困县中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然而,为此付出了辛勤汗水的李培模刚过不惑之年,就已早生华发,背也显得驼了。
(时闻)
杨光岐——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1998年岁末,河南省各市(地)教委负责人纷纷来到河南油田,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仿佛一夜之间,这个地处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的百里油区变得闻名遐迩。而时任河南油田教育处处长的杨光岐也作为素质教育的先行者,成为这道教育改革风景线最为亮丽的焦点——
上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日甚。杨光岐当时担任油田一中党总支书记,几年的教育管理和教改实践,使他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感触颇深,更加坚定了他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他成功地推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初步构架了“立交桥”育人模式。短短4年,油田一中的教育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而一中教改的成功经验与模式,无疑成为日后支撑杨光岐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和蓝本。
1993年7月,河南油田党委任命杨光岐担任河南石油勘探局教育处处长,主持教育系统的工作。从此,他利用河南油田得天独厚的优势,满怀激情、义无反顾地实施他早就勾画好的素质教育工程。
在对全油田广大教师统一认识、转变观念的同时,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质量目标和中小学规范化管理考评方案,素质教育的运行开始建立机制,并走上正轨。
——改革育人模式。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向学生提供选修课程(幼儿园纳入游戏课程),发现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优势智力扬长发展,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成才渠道,在河南油田社区构架“立交桥”育人模式。
——实施课程改革。设置四大课程板块:必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环境类课程。这样的课程框架使选修课多于必修课,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活动课的整体质量水平。环境课程的设置则开发利用了社区教育资源。
——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以“会学—学会”教学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课堂上教师把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使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转变考试评价机制。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小学各年级的学年考试由学校自己出题考试,油田教育处不再统考;考试的形式,由笔试一种形式,发展到笔试、口头考试(例如:口头作文、口头运算等)、作业展示(例如:书面作业、小制作等)三种形式;考试的内容则规定了知识、能力、拓展思维等方面内容的不同比例。从1997年大面积推行小学评价改革,主要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实行等级加描述的评价方法。
河南油田的素质教育实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初步建立起了社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育人模式,培养了一批基本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为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大面积推进素质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此,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教育》等媒体先后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进行了专题报道。
10多年来,杨光岐还相继担任河南油田教育中心主任、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华信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但不管工作岗位有何变化,他一直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长期致力于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且硕果累累,尽情享受着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改革者应有的幸福与荣耀!
(子君)
吴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吴玲,生于1954年,毕业于开封教育学院,1993年调入郑州市22中工作。她从教近30年,忠实地履行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念。她把教师比作泥土,因为泥土不仅把爱献给花,也献给草,从不厚此薄彼。她常说:“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挑选学生,孩子们无论是聪明伶俐的还是脑瓜不太开窍的,是品行好的还是沾染上了这样那样毛病的,只要他坐在我的教室里,就是我的孩子,我就要对他的成长负责。”——
1999年秋天,新生入校后没几天,就有一个叫明明的学生闯了祸,用别针扎伤了一个女同学的眼睛。明明的小升初考试语文和数学成绩都是2分。很多老师认为他不太正常,属于智障。学校领导考虑到安全问题,慎重研究后决定将明明送到辅读学校。吴玲找到校领导,坚决地说:“这个孩子不是天生的智障,只是因为父母离婚对他的心理产生了致命打击。如果现在把他送到辅读学校,就不利于他今后的成长,走上社会后他也可能无法与人正常交往。把孩子交给我吧,我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从此后,吴玲经常和明明一起聊天,无微不至地关怀他,送他回家,带他去理发、洗澡。渐渐地,明明变开朗了,同学们也在吴玲的号召下,像兄弟姐妹一样关心他。后来,明明顺利地初中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同年冬天,学生王强逃课上网,家长喝醉酒后到教室闹事,把讲桌都推倒了。吴玲没有被吓倒,她镇定地讲完课后,了解到王强的QQ号,就上网和王强联系。得知王强在二七区西边的网吧后,吴玲就骑上自行车一家一家地找,直到夜晚10点多才在一家网吧找到王强。吴玲劝王强回家,而王强还坚持要回网吧打游戏。年少气盛的他一时冲动,竟一脚跺翻了吴玲的自行车,险些把她带倒。围观的群众揪住王强的衣领要教训他,吴玲赶紧上前劝阻:“他是俺孩子,在家怄气了。好了,别再惹妈妈生气了,快回家吧。”王强终于乖乖地扶起了车子,跟着吴玲回到了家。正在喝闷酒的父亲看见他挥拳要打,吴玲忙上前拉住。劝完了大人,吴玲又教育孩子,直到凌晨才回家。不放心她的安全,王强父子打了一辆出租车在后面悄悄跟着她。司机问王强前面那人是谁,王强说:“她是我妈妈。我没好好学习,惹妈妈生气了。”从那一夜后,王强像变了个人,不再上网吧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后来他成为一名军人,还光荣地入了党。
2003年春,吴玲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住进了医院。她临终前清醒时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给她任教的初二五班和六班学生写信,信中说:“党楠同学最近进步很大,要继续发扬。××同学和××同学,要懂得控制自己,少去网吧。最近出了一本新书《爱,你准备好了吗》,很适合同学们读,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2004年7月11日,年仅50岁的吴玲永远离开了她深爱的学生和校园。她看似平凡的事迹、高尚的师德,强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并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思考。由于一味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本单位和个人的名利,两眼紧盯着能考取名牌学校的好学生,对后进生放任自流,严重偏离了基础教育的宗旨。相比之下,吴玲老师关爱后进生,尽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种“为祖国和人民炼好钢,不剩下一粒钢渣”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照反思。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中学教师吴玲事迹感人,应该广泛宣传。”2004年9月,教育部党组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吴玲学习。
(晓 月)
李松山——大爱铸师魂
李松山,1955年2月出生于项城市丁集镇,1971年3月参加教育工作, 1987年调项城一高任教。1994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教师节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被提拔为项城一高政教主任。2001年被选拔为市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2003年被提拔为项城一高副校长。2005年当选为河南省首届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他是一位人民教师,一位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财产的清贫教师。
他从教33年,学生成千上万,桃李满天下,几乎所有学生都视之如父兄。
2004年10月19日,他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猝然倒在自己耕耘一生的校园,年仅49岁。噩耗传来,全校300多名教师和6000多名学生失声痛哭!他走时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却留给所有认识和不认识他的人以无穷的思念,留下了一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身教育的生命绝唱。他的名字叫李松山。
熟悉李松山的人都知道,从农民到民办教师,到转正成为公办教师并走上高中副校长的岗位,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几十年来,他把个人的命运与教育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呕心沥血,埋头育人,并经受住了各种物质和利益的诱惑。他常说:“我的事业在教育,我的工作在学校,我不能离开学生。”李松山安于清贫,从不在学校和学生身上谋取任何私利,有人说他傻,太老实,不会来事。可他比谁都清楚,作为副校长、年级段长和班主任,只要耍耍心眼,学生和学生家长就会踏破他家的门槛。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把做人的良心和为师的德范看得高于一切。
人人都说教书苦、教书累,可在李松山的眼中,教书育人是他最大的乐趣。他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总结出了语文教学“七步法”,创造了作文教学的五种套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讲台上,李松山不断地演绎着完美的授课艺术,使一届又一届学生通过他的教学而受益匪浅。他还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把多年来的教学成果、心得体会以论文形式固定下来,先后在各级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从起初只有初中文化,到后来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李松山以自己昂扬向上的奋斗轨迹,为广大师生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
李松山对学生的爱胜似父母、深如大海,其情之真意之切非常人所想象,这是他忠厚善良品质的自然流露,也是他忠实履行教师天职的体现。他给患病的学生煎药,就像照顾自己的儿女;他夜夜拿着手电筒巡查寝室,替学生掖好被子,把外宿的学生追回来;他天天用喇叭喊着疏导学生安全通过马路,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喇叭校长”;他帮助刚上岗的青年教师查找工作中的差距,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他差不多能记住数百名学生的名字及其学习和生活情况,学生们则视他为父兄,称“李校长是我们精神上的爸爸”。
多年来,不管在任何岗位上,李松山总是顾全大局、淡泊名利,工作专拣重担挑,满负荷运转是常事,学校师生公认他是到岗最早、离岗最晚的人。在担任副校长以后,他抓工作更是一步到位,事必躬亲,一年四季都是忙忙碌碌,却把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完全置于脑后。正因为他深知“地荒一季子,人误一辈子”,才那样不厌其烦地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他深知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才像上紧的发条一样,对学子们百般呵护、倍加关爱。高度近视加上心脏病、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一刻也没有让李松山放慢工作的节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李松山为学校、学生操碎了心,他累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一个普通教师工作着的美丽和神圣永恒定格!
(再 澜)
王生英——把学校办到家里
王生英,党的十七大代表。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1974年高中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从此,王生英在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34个春秋。她不顾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为学生奉献一切的忘我精神,谱写了一曲山村女教师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被誉为“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
卸甲平是一个行政村,包括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隔着山,就是隔着河。1978年夏季雨下得特别大,持续的时间又特别长。为了学生们的安全,王生英果断地宣布:从明天开始,大家都不要来学校了。此后20多天里,王生英每天都顶风冒雨,在泥泞中摸爬滚打,拖着残腿跑遍全村,挨家挨户地给学生上课,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
1993年的一个狂风暴雨之夜后,王生英发现他们当作教室的仓库坍塌了。她找到村委会要求尽快盖几间教室,村干部说没有钱。没办法,王生英只得带着孩子们开始露天教学。风吹雨淋,教学难以为继。征得丈夫的同意后,王生英就把学生带回自己家上课。四个班52名学生顿时把她的家塞满了。在这样拥挤不堪的环境下教学,也不是长久之计。王生英决定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一层,给学生们当教室!当时,王生英的工资是每月40元,而家里还有丈夫治病和盖平房时借的两笔债未还。但为了孩子们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王生英下定决心,把家里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都拉出去卖了,又从邻乡赊来砖瓦,向亲戚借来木材。王生英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没日没夜地干,两只手上都磨起了血泡。房子盖好了,学生们可以快乐地在新教室里学习了,王生英却欠下了3万元的外债,她的体重也由60公斤下降到43公斤,常常讲着课会突然晕倒。在她的家庭学校里,除了教学生学习,她还像母亲一样为学生洗衣做饭,学生生病时带他们打针吃药。学生李增华下肢瘫痪,靠双拐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从上一年级开始,王生英每天背着李增华上下楼,背着他上厕所,帮他解腰带、系鞋带。一背就是两年。就这样,整整10年,她用自己的家当学校。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要把建学校的事揽到自己身上,她说:“我是老师啊,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
2003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府投入5万多元危房改造资金,为学校修建了9间新教室。王生英从此告别了以家为校的日子,每天吃住都在学校,以校为家,只是周末才回自己家看看。她说:“学生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回报。”在王生英从教的30多年里,她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有让一个学生辍学。为了学生,她放弃了外出挣钱致富的机会,常常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撇在家里,甚至父亲病重时也未能床前尽孝。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学生。
(晓 月)
刘可钦——教师专业成长的典范
她在小学教育的岗位上不断研究探索,以教育实践为切入口,突破自我,勇于创新,逐步由河南安阳的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研究型、专业型的名师。在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她堪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典范——
在我们的周围,不乏热情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的老师,有一些人会满足于成绩和荣誉,止步不前。而刘可钦却在小学教育教学的岗位上不断地探索研究,在研究中,她感受到了探索和创造的乐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平常的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她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做一名小学教师是神圣而光荣的。我不仅要做一名一般意义上的好教师,而且要做专家型教师,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在教书育人中得以体现。”正是这样的决心,使得刘可钦不断前进、不断成长。
1981年,刚刚师范毕业的刘可钦,被分配到了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任教,一去就是教毕业班。教了9年毕业班后,已小有名气的刘可钦面对自己业务上逐渐的熟练,却有了职业倦怠感。1990年,感到江郎才尽的她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在感受北师大浓郁文化熏陶的同时,她发现居然大学教授也在研究小学教育中的问题。这一发现影响了她对教育、教学和教师职业的认识。
1992年,北师大和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合作开展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与研究》的课题,刘可钦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应该说刘可钦的成长离不开这项课题研究。在实验研究中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逐渐成为一个善于思考、重视研究的优秀教师。因为研究,刘可钦的教育技巧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思想在不断成熟。1998年前后,刘可钦参与了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作为研制组内唯一的一位小学教师代表,她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其后,刘可钦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参与了由数学课程标准组组织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为推动我国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2002年,她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语文学科能力评价研究》。同年,她受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学习型组织建立的策略研究》。2004年,她参与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
如今的刘可钦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她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十杰”教师,她将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自己的“幸运”。但是原任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的姚文俊老师在回顾与刘可钦相处的20多年教育教学、科研生涯时,则将刘可钦的成功归结为她“勤学、善思、创新”的个人素质。不谋而合的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在刘可钦身上有着“可贵的教师气质”,正是这“可贵的教师气质”,使她在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职业的领悟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研究和实验过程中成长起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2005年,刘可钦调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后,又带领着老师们开始创建“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研究。已过40不惑年龄的刘可钦说她在继续成长,希望自己会像一条渐行渐宽的河,深沉平稳地流着,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幸福,不舍昼夜……
(流 水)
以新的思想解放为契机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吴长运
省委八届八次会议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这是省委在科学判断发展方位、深刻分析形势任务、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结合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大讨论活动,应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特别是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而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改革大深化、开放大推动、创新大弘扬、教育大发展。尤其是要以这次大讨论为契机,全面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思想解放的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也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30年。3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农民办到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今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也免收学杂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以去年“两基”通过国家检查验收为标志,我省“两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是普通高中教育和幼儿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212.63万人,是1978年的1.8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9.70%,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42.50%。三是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的精神产品占领校园文化阵地,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自2001年开始,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启动,2005年秋季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今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教学中予以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制度开始建立。五是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全省,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单一教学模式的现状,改进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基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把解放思想作为主线贯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始终。可以说,河南教育事业发展的30年,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开放、谋求发展的30年。解放思想是先导,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打破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不断迸发出改革创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新时期,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把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这些都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正确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并在工作中切实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特别是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良好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三是从全国来看,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由于处于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其在破解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难题时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些探索、尝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四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愈发明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层次人才的跨国服务更为频繁,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进一步交汇和相互冲击,生源的国际流动不断加速,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冷静地、认真地加以分析,深入研究给中国教育发展和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在肯定成绩、分析形势的时候,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整体上看,农村义务教育仍然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不均衡问题仍很突出;一些地方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和择校问题仍很严重;推进素质教育仍然面临很多困难,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仍然存在;教育投入与事业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高中学费标准过低、幼儿教育政府投入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解决。
当前,要解决这些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突破口,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唯有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才能有力化解发展中的难题,才能使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实现新一轮的大跨越、大发展。
三、以“三新”大讨论为契机,理清改革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三新”大讨论活动,我们在总结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查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即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均衡发展和提高质量为重点,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方式上,要由注重规模和数量转到注重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上来;在办学模式上,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到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上来;在管理上,从粗放型、经验型管理转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来。具体来说,要做到“三抓”。
一要抓发展。基础教育发展到现阶段,面临的已经不是有书读的问题,而是读好书的问题,这就需要更高水平的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发展教育的模式转到科学和规范上来,把发展教育的理念转到科学和和谐上来,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转到学校内涵建设上来,把教育工作的目标真正转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上来。以均衡发展为重点,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水平。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城镇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积极推行将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初中的办法,使县(市、区)域内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教学手段、生均经费、生源分布、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依据《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积极推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辖区内学校分期分批达到基本标准。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为抓手,充分调动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在掌握未来几年适龄人口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稳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提高普通高中阶段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加强幼儿教育,使学前3年和1年的入园率不断提高。以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师资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要抓质量。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教学领域里的各项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持“健康第一”,重视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二是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强化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办学为主的责任,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坚持依法办学,规范中小学办学、招生和收费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籍管理,积极推进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电子化。在全省各地广泛开展规范化管理学校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校园。三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助推器。要针对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要大力推进校本教研,鼓励并指导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四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继续坚持以提高农村教育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工作,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三要抓改革。一是按照职责明确、保障有力、运行规范的要求,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二是积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三是积极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重点抓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这一项事关广大学生、家长切身利益、改革力度大、社会关注度高、难度大的工作。同时,要认真总结近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抓好一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典型,研究解决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共性问题,不断把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四是深化教育和评价制度改革,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坚持以素质教育导向,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改革和完善中招考试制度,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培育一批区域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本栏责编 流 水)
30年前,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工资被拖欠,河南不时爆出教师挨打等不可思议的新闻;经过30年来政府政策保证和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实施,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职业正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30年前,对于人才的渴求,千军万马走高考的“独木桥”,河南是这支大军的主力,“升学”“应试”成为基础教育的主题词;经过30年的努力,高校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同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成才之路“条条大道通罗马”,“素质教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词。
30年前,人们群众对教育资源的渴求使中小学出现“重点”“普通”之分;经过30年的努力,通过资源均衡和评价机制的改变,“重点学校”办为“示范学校”,民办教育异军突起,办学主体实现了多元化。
30年前,家长外出无奈地把孩子放在家里,改革开放出现的打工潮逐步形成河南200多万“留守儿童”;经过政府和社会30年的不懈努力,城镇学校深入农村“支教”成为制度,进城务工子女逐步享受到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义务教育。
…………
河南基础教育30年发展辉煌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是思想解放的历程。当我们深思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时,看到社会、家庭对优质教育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看到诸多教育理念还没有转化为思想和实践……重温历史,更是为了展望未来——新的思想解放定会给教育新发展带来不尽的活力,基础教育本真功能的回归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改革开放以来
河南省基础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回顾
本刊编辑部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努力,河南省基础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重要基础。2007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致函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教督函(2007)11号],认定河南实现了“两基”目标。
一、教育结构布局趋向合理,数量规模进一步优化
2007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76万所,教育人口2815.6万人,占总人口的28.67%。人均受教育年限8.7年,每万人口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达376人。其中,全省小学30677所,教学点5053个,共招生183.22万人,在校生1018.71万人,校均规模332人;初中阶段学校4946所,招生160.95万人,在校生507.29万人,校均规模1026人;普通高中920所,招生70.57万人,在校生212.63万人,校均规模2311人。
三、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着力体现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长期以来,河南省教育经费的短缺限制了办学条件的改善。1978年,全省中学人均教育经费仅为40元,小学仅为12元,学校严重危房比例高达33%。1988年全省教育事业经费投入120766.4万元,比1978年增长2.42倍,平均每年增长13%;其中全省普教专款5886万元。2003年至2006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1323.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881.9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828.3亿元,年平均递增23.50%,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2002年以来,全省每年新增教育经费的80%用于农村教育,先后投入60余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改变农村中小学面貌的工程:投入41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1162.7万平方米,投入10.4亿元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投入2.07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投入6亿元完成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投入4023万元、吸收社会资金5.04亿元实施了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同时还实施了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2007年,全省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5平方米和6.3平方米,校舍危房率降为3.89%、2.77%,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全省小学和普通初中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数达1064所和1183所,分别占其总校数的3.47%和23.93%;全省小学和普通初中拥有计算机台数为17.01万台和21.07万台,平均每台计算机服务的学生数从上年的61人和26人降低到60人和24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特别是近5年来,累计筹措资金65.5亿元,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书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惠及农村中小学生5000多万人次;累计筹措资金30亿元,对中职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资助,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6.6亿元,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5.2万人次;通过新建、改造和内部挖潜等办法,解决城镇中小学生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全省普通初中超大班额由2002年的48.85%下降到2007年的36.32%,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率均在98%以上。今年我省已下拨秋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2亿元、增长31.50%,其中包括学校公用经费18.7亿元、免费教科书资金9.9亿元、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4亿元。这意味着我省已有130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免费领取教科书,80万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拿到生活补助。同时,从本学期起,我省城市所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对学生直接免除学杂费(含信息技术费、取暖费等);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继续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可继续得到政府补助的生活费。2007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是1978年的1.8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70%。我省高等教育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2007年高等教育学校数达12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82所),总规模达195.42万人,毛入学率达19.68%,使基础教育向高校输送了越来越多的人才。
四、教师的合格率稳步提高,高学历专任教师比例大幅度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拨乱反正,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日益受人尊敬和羡慕。教师工资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彻底解决了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978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42.97%、45.55%、38.81%;至1988年底,小学教师达到中师及高中学历者占66%(其中高中毕业的占46.30%),初中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学历以上者占19.34%,高中教师本科毕业者占36.40%;至1998年底,全省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小学95.90%,初中81.4%,普通高中64.30%。我省中小学民办教师数量多、比重大,在全国十分突出。1986年,全省有民办教师37.4万人,另有计划外民办教师9.72万人,民办教师在中学的比重为24.40%,在小学的比重为60.70%。上世纪90年代,河南省通过多渠道压缩计划内民师,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到1998年年底,全省计划内民师已减少到8.8万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17.30%,从当年开始,在每年转正1.5万名的基础上,再增加1.3万个名额。2000年9月,最后一批民办教师4.4万余人全部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在河南成为历史。2007年底,全省有小学专任教师48.3万人,学历合格率达99.36%,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61.79%;初中阶段专任教师28.1万人,学历合格率达99.91%,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34.17%,从专任教师的学科类结构来看,各学科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等科目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3.15%、93.47%和85%,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都在94%以上;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达9.79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8.67%,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总数的2.32%。2007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较1978年分别提高了56.43、54.35、49.89个百分点。
(本文统计数据均依据1986年以来出版的《河南年鉴》和《河南教育年鉴》,特此说明并对资料提供者致谢。)
改革开放30年不能忘却的基层代表人物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基础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靠的是一批率先解放思想、奋力开拓的教育改革者和奉献者。由此,我们不得不重笔浓写那些置身基层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但是都在关注着一个共同事业——基础教育。也许,我们选择的这些人物不尽完整,但他们的心路历程,可描摹出30年历史的大致轮廓;也许,这些人物不尽典型,但他们身上都有着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作风……
姚文俊——小学德育的创新者
1989年9月19日,由中宣部委托《半月谈》杂志评选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在北京揭晓。在全国各界的10名获奖者中,时任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的姚文俊是普教战线唯一的当选者——
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创办于1959年,是安阳市重点小学。早在1979年,当诸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叹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时候,他们针对当时德育工作的困局以及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如何加强小学生德育的探讨与尝试。
1979年,由姚文俊主持编写的《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被教育部和团中央称为小学德育系统研究与探索的 “全国第一家”。上世纪80年代初,当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愈刮愈盛之时,他主持制定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13项规定》,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其后,他相继开创性地推出了“分年级、按学期、有层次、有坡度”的德育方法以及“教师为主,全员负责;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协调一致”等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德育方案与举措,真正落实了德育的首位问题,做到了五育并举,相互渗透,互相协调,逐步实现了德育内容系列化、实施途径整体化、考查方法科学化、社会途径网络化,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1992年,姚文俊提出“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之后他们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主体性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及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超越,它在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中不断深化、发展,并被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六大成功模式”之一,在全国得以推广,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姚文俊以其多年不懈的探索和突出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与尊敬。从1959年参加工作,他先后在河南省安阳市第八中学、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广东省深圳市富源教育城任教师、团委书记、校长、党总支书记、总校长等职,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在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高校兼职教授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特等奖,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十佳校长、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子 君)
段花——山区民办教师的代表
在上世纪70年代,干营业员可比当教师令人羡慕。而宝丰县干石崖村的段花姑娘却偏偏喜欢上教师这一行,而且干得有声有色,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73年3月,20岁的段花高中毕业后,放弃在镇上当营业员的机会,自愿到干石崖当民办教师。
段花一人教全校5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她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建立了从上课、自习到做作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还组织了一支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小帮手。同时,她十分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每讲完一节课,就让班干部负责,组织学生复习、做作业,改变了课堂上互相干扰的现象,使当天的教学计划都能圆满完成。段花不仅常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3元补贴给学生买书和作业本,还同孩子们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挖药材、扒全虫、拾橡壳、割荆梢去卖,解决学生的书杂费问题。学校教室年久失修,雨天教室无法上课时,她就率领孩子们打起“游击战”,好天在树阴下,雨天就挤在磨房里。她家的三间新房刚落成,就成为孩子们的教室。她在这个“家庭小学”里,送走了两届毕业生。为适应教学需要,段花刻苦自学,以顽强的毅力攻读了20多册大、中专师范教材。她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上集赶会,不走亲戚,不因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经过长期努力,她逐步摸索出“形象教学”“小循环教学”“先高年级后低年级”“先理科后文科”“程度好的学生当小老师”等复式教学规律,成了闻名乡里的“优质课教师”。
段花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模范事迹,受到群众的赞扬。1984年,段花被转为公办教师;1985年教师节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年教师节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师和尊师重教演讲团。
(汪东民)
刘宏欣——政府为他建立功碑亭
洛阳市郊区于营村村民刘宏欣,在上世纪80年代“人民教育人民办”旗帜的感召下,先后捐资41.5万元,把村里学校改建成全配套的现代化学校,成为当时河南省个人捐资建校款数最多的人物——
位于洛阳市西郊的于营村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1989年阴历正月十九,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洛阳市人民政府在这里隆重集会,连续4天,两台大戏在这里庆祝,临近几十个村庄的万余名农民蜂拥而至。
因为于营村出了个刘宏欣。
刘宏欣的故事在洛阳已无人不晓:在他承包村化工厂赢利后,先是为村里打机井、建水塔,使乡亲们用上了自来水;又拿出11.9万元,为村里铺了9条宽8米、总长3700米的水泥大道;1988年8月,一场罕见的疾风迅雨把于营学校毁坏了,他毅然决定捐资20万元,为村里新建一所学校。此时,恰遇涨价风,20万元建不起,他想方设法硬是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教室、桌凳、灯光、操场、厕所、围墙、教师宿舍、门面房等全配套的现代化学校,共捐款41.5万元。为此,他用尽了全部积蓄,又向银行贷款7万元,还欠下了全厂工人两个多月的工资。
刘宏欣感动了村民,感动了各级政府,一份份为刘宏欣请功的报告逐级上报,1989年新春伊始,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正式发文,给刘宏欣树碑嘉奖。
在新落成的于营学校大门内外,建造了两座坚固朴实又引人注目的功碑亭:
办学功德 永垂青史
培养人才 千秋大业
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慷慨捐资 兴办教育
功在当今 泽被后世
洛阳市人民政府
揭碑典礼上,时任副省长于友先发来了情真意切的长篇贺电;洛阳市代市长韩西英激动地连连说:“好,好,好!”有多少人都想问问刘宏欣为什么要这样做。刘宏欣在数千人的大会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回答市委领导的询问时,都重复着几句似曾相识又分外亲切的话:“没有党的政策,没有各级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事业,功劳属于党,属于各级政府和群众。”
这是他的心里话。
刘宏欣所在的乡,靠搞建筑、办企业、搞运输、经商等,确有一批人腰缠万贯,其中有识之士大有人在,但也不乏利令智昏者。有一个靠歪门邪道发横财的人,他自己纸醉金迷已不值一提,其女儿在幼儿园的一次测验时,回答“面包吃不完怎么办”时,说“扔掉”,老师说不对时,她妈妈竟说:“咋错了,就是扔掉嘛!”一个靠经营企业赚了钱的人,竟违犯起码的企业经营法令而又不悬崖勒马,锒铛入狱;一个靠搞建筑致富的人,儿子结婚,大摆阔气,汽车排了一长溜,鞭炮放了几里路……刘宏欣呢,他可不是这样!走进他的家,让人心疼:房屋破旧,地板破裂,日用家具还是结婚时老一套。谈到子女,他说,大孩子不让他在家跟着我挣钱,今年就让他当兵去,老二在市里上中学,一个月只给他20元钱,让他受点苦……
几天的欢腾终于平静下来了,庄严的功碑树在那偏僻的于营村,但那只是石刻的碑。真正的碑——刘宏欣的名字,早已铭刻在人们心中。
(张运昌 李英敏)
马富昌——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者
上世纪90年代初,黄河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原阳县,97%的学校实现了“六配套”,初等教育“四率”稳定在99%,他们推行的“双聘双包”制度引来外地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者。这里有一位能人局长马富昌——
马富昌面对原阳教育这盘棋,善于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棋路。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之后,教育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当时的原阳县由于受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教师队伍不稳定,有的教师想跳槽改行,有的教师甚至不辞而别,弃教经商。就教育外部而言,县、乡、村各级职责不明,权限划分不清,管理运行秩序随意性较大。一些乡村领导对分级办学认识不足,该办的事情互相推诿,致使教育上的好多实际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面对这种状况,马富昌通过学习,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体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想改变现状,只有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找出路。于是,他亲自到湖南的郴县,湖北的宜昌,山西的隰县,山东的阳信,江苏的建湖以及河南的新郑、沈丘等县(市)参观教育改革情况。对原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之后,他为县委、县政府起草了《原阳县教育改革方案》,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经过5年试点工作,1993年在全县推行了“双聘双包”制度。
所谓“双聘”,即办学单位选聘校长和校长聘任教师。实行校长负责制,为校长放权,同时实行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解决教师队伍稳定问题。所谓“双包”,即县、乡政府和村委会包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包教育内部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协商,双方以契约的形式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年终由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组织评估,检查落实情况,兑现奖罚。1993年首次推行“双包”制,全县444所中小学分别与办学单位签订了合同。根据合同,办学单位当年为学校提供奖励基金,修建校舍,购置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图书资料等,共计投入485.5万元,年生均教育经费提高50多元。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马富昌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此之前,我们为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也曾到外地学习过,参观过,取过经,可那是人家的东西。‘双聘双包’才是土生土长,适合本县实际的农村教育发展之路。”实行改革之后,原阳县破旧的学校焕然一新,有些过去跳槽的教师又回到了讲坛,过去流失的学生又坐进了教室,教师们的福利待遇提高了,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也高了……学生有了希望,教育有了希望,原阳有了希望。
经过不断改革,“双聘双包”制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全国有70多个县(市)到原阳参观考察。《河南教育》《教育时报》《河南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先后作了报道和评论。1994年河南省教委在原阳召开了教育现场会,并下发在全省推广原阳“双聘双包”经验的文件。时任省教委主任的亓国瑞同志说:“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原阳县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河南特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成功之路,很值得借鉴。”
1994年,马富昌主持了国家“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双聘双包制度研究”。省教委、省教科所、河南师大、河南教育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在成果结项鉴定上写道:“双聘双包”制度是实施依法治教,确保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使农村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有益探索,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创举。
(杨少伟)
李培模——贫困县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的带头人
现在担任信阳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李培模,在上世纪90年代是罗山县教委主任。他在任期间,勤政务实,敢争第一,使罗山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在当时全省34个贫困县中,罗山县率先实现了“两基”目标。李培模本人当选为河南省八届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罗山县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是一个山区县、老区县,也是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20多年的李培模深知,要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上下奔走,多方游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越是贫困越需要优先发展教育”,这既是李培模孜孜以求的大目标,也逐渐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需要艰苦细致的组织实施。他主持制定了罗山县详细的“普九”方案,排出日程表并依靠政府的力量,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从资金筹措、改善办学条件到提高师资水平、巩固入学率等都一一安排到位,全县的“普九”工作在他的精心组织下顺利实施。
1995、1996两年,正当“普九”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罗山县却连遭旱灾、水灾侵袭,部分刚刚脱贫的群众又返贫,一些被他鼓动起兴教热情的书记、乡长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李培模心急似火,逐乡逐校做工作。他说,我们现在紧一紧就能渡过难关;如果稍一松劲,就将耽误一代人,我们不能做对不起子孙的事啊!这两年,他所有的节假日几乎都是在乡村学校里度过的。有一个村的校舍破旧,他几次劝说改建都未能如愿。一次,他听说这个村的干部进城办事,立即把他们请到家里,边拉家常边做工作,直到他们答应改建学校为止。全县凡是有建筑工程的学校,他几乎每月看一次,查进度,抓质量,帮助解决困难。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罗山出现了不少教育书记、教育乡(镇)长、教育村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普九”验收标准。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李培模更着力抓好“普九”软件建设,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他主持制定了罗山县中小学校管理条例,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教改中心组;他亲自带队,赴山东、下江南,访名校,邀名人开良方;他组织实施“良师兴教”212工程,以“办名校、育英才”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他多方奔走,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兑现教师工资,建立教职工医疗统筹基金,尽最大努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1996年,罗山县在全省贫困县中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然而,为此付出了辛勤汗水的李培模刚过不惑之年,就已早生华发,背也显得驼了。
(时闻)
杨光岐——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1998年岁末,河南省各市(地)教委负责人纷纷来到河南油田,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仿佛一夜之间,这个地处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的百里油区变得闻名遐迩。而时任河南油田教育处处长的杨光岐也作为素质教育的先行者,成为这道教育改革风景线最为亮丽的焦点——
上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日甚。杨光岐当时担任油田一中党总支书记,几年的教育管理和教改实践,使他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感触颇深,更加坚定了他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他成功地推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初步构架了“立交桥”育人模式。短短4年,油田一中的教育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而一中教改的成功经验与模式,无疑成为日后支撑杨光岐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和蓝本。
1993年7月,河南油田党委任命杨光岐担任河南石油勘探局教育处处长,主持教育系统的工作。从此,他利用河南油田得天独厚的优势,满怀激情、义无反顾地实施他早就勾画好的素质教育工程。
在对全油田广大教师统一认识、转变观念的同时,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质量目标和中小学规范化管理考评方案,素质教育的运行开始建立机制,并走上正轨。
——改革育人模式。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向学生提供选修课程(幼儿园纳入游戏课程),发现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优势智力扬长发展,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成才渠道,在河南油田社区构架“立交桥”育人模式。
——实施课程改革。设置四大课程板块:必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环境类课程。这样的课程框架使选修课多于必修课,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活动课的整体质量水平。环境课程的设置则开发利用了社区教育资源。
——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以“会学—学会”教学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课堂上教师把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使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转变考试评价机制。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小学各年级的学年考试由学校自己出题考试,油田教育处不再统考;考试的形式,由笔试一种形式,发展到笔试、口头考试(例如:口头作文、口头运算等)、作业展示(例如:书面作业、小制作等)三种形式;考试的内容则规定了知识、能力、拓展思维等方面内容的不同比例。从1997年大面积推行小学评价改革,主要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实行等级加描述的评价方法。
河南油田的素质教育实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初步建立起了社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育人模式,培养了一批基本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为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大面积推进素质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此,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教育》等媒体先后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进行了专题报道。
10多年来,杨光岐还相继担任河南油田教育中心主任、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华信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但不管工作岗位有何变化,他一直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长期致力于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且硕果累累,尽情享受着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改革者应有的幸福与荣耀!
(子君)
吴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吴玲,生于1954年,毕业于开封教育学院,1993年调入郑州市22中工作。她从教近30年,忠实地履行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念。她把教师比作泥土,因为泥土不仅把爱献给花,也献给草,从不厚此薄彼。她常说:“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挑选学生,孩子们无论是聪明伶俐的还是脑瓜不太开窍的,是品行好的还是沾染上了这样那样毛病的,只要他坐在我的教室里,就是我的孩子,我就要对他的成长负责。”——
1999年秋天,新生入校后没几天,就有一个叫明明的学生闯了祸,用别针扎伤了一个女同学的眼睛。明明的小升初考试语文和数学成绩都是2分。很多老师认为他不太正常,属于智障。学校领导考虑到安全问题,慎重研究后决定将明明送到辅读学校。吴玲找到校领导,坚决地说:“这个孩子不是天生的智障,只是因为父母离婚对他的心理产生了致命打击。如果现在把他送到辅读学校,就不利于他今后的成长,走上社会后他也可能无法与人正常交往。把孩子交给我吧,我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从此后,吴玲经常和明明一起聊天,无微不至地关怀他,送他回家,带他去理发、洗澡。渐渐地,明明变开朗了,同学们也在吴玲的号召下,像兄弟姐妹一样关心他。后来,明明顺利地初中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同年冬天,学生王强逃课上网,家长喝醉酒后到教室闹事,把讲桌都推倒了。吴玲没有被吓倒,她镇定地讲完课后,了解到王强的QQ号,就上网和王强联系。得知王强在二七区西边的网吧后,吴玲就骑上自行车一家一家地找,直到夜晚10点多才在一家网吧找到王强。吴玲劝王强回家,而王强还坚持要回网吧打游戏。年少气盛的他一时冲动,竟一脚跺翻了吴玲的自行车,险些把她带倒。围观的群众揪住王强的衣领要教训他,吴玲赶紧上前劝阻:“他是俺孩子,在家怄气了。好了,别再惹妈妈生气了,快回家吧。”王强终于乖乖地扶起了车子,跟着吴玲回到了家。正在喝闷酒的父亲看见他挥拳要打,吴玲忙上前拉住。劝完了大人,吴玲又教育孩子,直到凌晨才回家。不放心她的安全,王强父子打了一辆出租车在后面悄悄跟着她。司机问王强前面那人是谁,王强说:“她是我妈妈。我没好好学习,惹妈妈生气了。”从那一夜后,王强像变了个人,不再上网吧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后来他成为一名军人,还光荣地入了党。
2003年春,吴玲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住进了医院。她临终前清醒时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给她任教的初二五班和六班学生写信,信中说:“党楠同学最近进步很大,要继续发扬。××同学和××同学,要懂得控制自己,少去网吧。最近出了一本新书《爱,你准备好了吗》,很适合同学们读,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2004年7月11日,年仅50岁的吴玲永远离开了她深爱的学生和校园。她看似平凡的事迹、高尚的师德,强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并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思考。由于一味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本单位和个人的名利,两眼紧盯着能考取名牌学校的好学生,对后进生放任自流,严重偏离了基础教育的宗旨。相比之下,吴玲老师关爱后进生,尽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种“为祖国和人民炼好钢,不剩下一粒钢渣”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照反思。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中学教师吴玲事迹感人,应该广泛宣传。”2004年9月,教育部党组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吴玲学习。
(晓 月)
李松山——大爱铸师魂
李松山,1955年2月出生于项城市丁集镇,1971年3月参加教育工作, 1987年调项城一高任教。1994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教师节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被提拔为项城一高政教主任。2001年被选拔为市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2003年被提拔为项城一高副校长。2005年当选为河南省首届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他是一位人民教师,一位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财产的清贫教师。
他从教33年,学生成千上万,桃李满天下,几乎所有学生都视之如父兄。
2004年10月19日,他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猝然倒在自己耕耘一生的校园,年仅49岁。噩耗传来,全校300多名教师和6000多名学生失声痛哭!他走时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却留给所有认识和不认识他的人以无穷的思念,留下了一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身教育的生命绝唱。他的名字叫李松山。
熟悉李松山的人都知道,从农民到民办教师,到转正成为公办教师并走上高中副校长的岗位,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几十年来,他把个人的命运与教育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呕心沥血,埋头育人,并经受住了各种物质和利益的诱惑。他常说:“我的事业在教育,我的工作在学校,我不能离开学生。”李松山安于清贫,从不在学校和学生身上谋取任何私利,有人说他傻,太老实,不会来事。可他比谁都清楚,作为副校长、年级段长和班主任,只要耍耍心眼,学生和学生家长就会踏破他家的门槛。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把做人的良心和为师的德范看得高于一切。
人人都说教书苦、教书累,可在李松山的眼中,教书育人是他最大的乐趣。他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总结出了语文教学“七步法”,创造了作文教学的五种套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讲台上,李松山不断地演绎着完美的授课艺术,使一届又一届学生通过他的教学而受益匪浅。他还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把多年来的教学成果、心得体会以论文形式固定下来,先后在各级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从起初只有初中文化,到后来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李松山以自己昂扬向上的奋斗轨迹,为广大师生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
李松山对学生的爱胜似父母、深如大海,其情之真意之切非常人所想象,这是他忠厚善良品质的自然流露,也是他忠实履行教师天职的体现。他给患病的学生煎药,就像照顾自己的儿女;他夜夜拿着手电筒巡查寝室,替学生掖好被子,把外宿的学生追回来;他天天用喇叭喊着疏导学生安全通过马路,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喇叭校长”;他帮助刚上岗的青年教师查找工作中的差距,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他差不多能记住数百名学生的名字及其学习和生活情况,学生们则视他为父兄,称“李校长是我们精神上的爸爸”。
多年来,不管在任何岗位上,李松山总是顾全大局、淡泊名利,工作专拣重担挑,满负荷运转是常事,学校师生公认他是到岗最早、离岗最晚的人。在担任副校长以后,他抓工作更是一步到位,事必躬亲,一年四季都是忙忙碌碌,却把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完全置于脑后。正因为他深知“地荒一季子,人误一辈子”,才那样不厌其烦地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他深知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才像上紧的发条一样,对学子们百般呵护、倍加关爱。高度近视加上心脏病、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一刻也没有让李松山放慢工作的节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李松山为学校、学生操碎了心,他累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一个普通教师工作着的美丽和神圣永恒定格!
(再 澜)
王生英——把学校办到家里
王生英,党的十七大代表。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1974年高中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从此,王生英在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34个春秋。她不顾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为学生奉献一切的忘我精神,谱写了一曲山村女教师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被誉为“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
卸甲平是一个行政村,包括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隔着山,就是隔着河。1978年夏季雨下得特别大,持续的时间又特别长。为了学生们的安全,王生英果断地宣布:从明天开始,大家都不要来学校了。此后20多天里,王生英每天都顶风冒雨,在泥泞中摸爬滚打,拖着残腿跑遍全村,挨家挨户地给学生上课,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
1993年的一个狂风暴雨之夜后,王生英发现他们当作教室的仓库坍塌了。她找到村委会要求尽快盖几间教室,村干部说没有钱。没办法,王生英只得带着孩子们开始露天教学。风吹雨淋,教学难以为继。征得丈夫的同意后,王生英就把学生带回自己家上课。四个班52名学生顿时把她的家塞满了。在这样拥挤不堪的环境下教学,也不是长久之计。王生英决定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一层,给学生们当教室!当时,王生英的工资是每月40元,而家里还有丈夫治病和盖平房时借的两笔债未还。但为了孩子们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王生英下定决心,把家里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都拉出去卖了,又从邻乡赊来砖瓦,向亲戚借来木材。王生英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没日没夜地干,两只手上都磨起了血泡。房子盖好了,学生们可以快乐地在新教室里学习了,王生英却欠下了3万元的外债,她的体重也由60公斤下降到43公斤,常常讲着课会突然晕倒。在她的家庭学校里,除了教学生学习,她还像母亲一样为学生洗衣做饭,学生生病时带他们打针吃药。学生李增华下肢瘫痪,靠双拐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从上一年级开始,王生英每天背着李增华上下楼,背着他上厕所,帮他解腰带、系鞋带。一背就是两年。就这样,整整10年,她用自己的家当学校。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要把建学校的事揽到自己身上,她说:“我是老师啊,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
2003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府投入5万多元危房改造资金,为学校修建了9间新教室。王生英从此告别了以家为校的日子,每天吃住都在学校,以校为家,只是周末才回自己家看看。她说:“学生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回报。”在王生英从教的30多年里,她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有让一个学生辍学。为了学生,她放弃了外出挣钱致富的机会,常常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撇在家里,甚至父亲病重时也未能床前尽孝。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学生。
(晓 月)
刘可钦——教师专业成长的典范
她在小学教育的岗位上不断研究探索,以教育实践为切入口,突破自我,勇于创新,逐步由河南安阳的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研究型、专业型的名师。在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她堪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典范——
在我们的周围,不乏热情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的老师,有一些人会满足于成绩和荣誉,止步不前。而刘可钦却在小学教育教学的岗位上不断地探索研究,在研究中,她感受到了探索和创造的乐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平常的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她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做一名小学教师是神圣而光荣的。我不仅要做一名一般意义上的好教师,而且要做专家型教师,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在教书育人中得以体现。”正是这样的决心,使得刘可钦不断前进、不断成长。
1981年,刚刚师范毕业的刘可钦,被分配到了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任教,一去就是教毕业班。教了9年毕业班后,已小有名气的刘可钦面对自己业务上逐渐的熟练,却有了职业倦怠感。1990年,感到江郎才尽的她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在感受北师大浓郁文化熏陶的同时,她发现居然大学教授也在研究小学教育中的问题。这一发现影响了她对教育、教学和教师职业的认识。
1992年,北师大和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合作开展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与研究》的课题,刘可钦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应该说刘可钦的成长离不开这项课题研究。在实验研究中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逐渐成为一个善于思考、重视研究的优秀教师。因为研究,刘可钦的教育技巧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思想在不断成熟。1998年前后,刘可钦参与了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作为研制组内唯一的一位小学教师代表,她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其后,刘可钦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参与了由数学课程标准组组织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为推动我国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2002年,她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语文学科能力评价研究》。同年,她受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学习型组织建立的策略研究》。2004年,她参与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
如今的刘可钦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她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十杰”教师,她将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自己的“幸运”。但是原任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的姚文俊老师在回顾与刘可钦相处的20多年教育教学、科研生涯时,则将刘可钦的成功归结为她“勤学、善思、创新”的个人素质。不谋而合的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在刘可钦身上有着“可贵的教师气质”,正是这“可贵的教师气质”,使她在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职业的领悟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研究和实验过程中成长起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2005年,刘可钦调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后,又带领着老师们开始创建“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研究。已过40不惑年龄的刘可钦说她在继续成长,希望自己会像一条渐行渐宽的河,深沉平稳地流着,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幸福,不舍昼夜……
(流 水)
以新的思想解放为契机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吴长运
省委八届八次会议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这是省委在科学判断发展方位、深刻分析形势任务、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结合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大讨论活动,应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特别是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而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改革大深化、开放大推动、创新大弘扬、教育大发展。尤其是要以这次大讨论为契机,全面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思想解放的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也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30年。3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农民办到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今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也免收学杂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以去年“两基”通过国家检查验收为标志,我省“两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是普通高中教育和幼儿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212.63万人,是1978年的1.8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9.70%,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42.50%。三是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优秀的精神产品占领校园文化阵地,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自2001年开始,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启动,2005年秋季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今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教学中予以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制度开始建立。五是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全省,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单一教学模式的现状,改进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基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把解放思想作为主线贯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始终。可以说,河南教育事业发展的30年,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开放、谋求发展的30年。解放思想是先导,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打破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不断迸发出改革创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新时期,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把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这些都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正确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并在工作中切实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特别是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良好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三是从全国来看,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由于处于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其在破解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难题时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些探索、尝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四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愈发明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层次人才的跨国服务更为频繁,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进一步交汇和相互冲击,生源的国际流动不断加速,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冷静地、认真地加以分析,深入研究给中国教育发展和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在肯定成绩、分析形势的时候,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整体上看,农村义务教育仍然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不均衡问题仍很突出;一些地方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和择校问题仍很严重;推进素质教育仍然面临很多困难,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仍然存在;教育投入与事业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高中学费标准过低、幼儿教育政府投入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解决。
当前,要解决这些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突破口,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唯有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才能有力化解发展中的难题,才能使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实现新一轮的大跨越、大发展。
三、以“三新”大讨论为契机,理清改革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三新”大讨论活动,我们在总结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查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即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均衡发展和提高质量为重点,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方式上,要由注重规模和数量转到注重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上来;在办学模式上,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到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上来;在管理上,从粗放型、经验型管理转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来。具体来说,要做到“三抓”。
一要抓发展。基础教育发展到现阶段,面临的已经不是有书读的问题,而是读好书的问题,这就需要更高水平的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发展教育的模式转到科学和规范上来,把发展教育的理念转到科学和和谐上来,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转到学校内涵建设上来,把教育工作的目标真正转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上来。以均衡发展为重点,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水平。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城镇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积极推行将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初中的办法,使县(市、区)域内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教学手段、生均经费、生源分布、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依据《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积极推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辖区内学校分期分批达到基本标准。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为抓手,充分调动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在掌握未来几年适龄人口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稳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提高普通高中阶段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加强幼儿教育,使学前3年和1年的入园率不断提高。以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师资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要抓质量。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教学领域里的各项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持“健康第一”,重视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二是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强化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办学为主的责任,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坚持依法办学,规范中小学办学、招生和收费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籍管理,积极推进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电子化。在全省各地广泛开展规范化管理学校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校园。三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助推器。要针对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要大力推进校本教研,鼓励并指导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四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继续坚持以提高农村教育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工作,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三要抓改革。一是按照职责明确、保障有力、运行规范的要求,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二是积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三是积极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重点抓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这一项事关广大学生、家长切身利益、改革力度大、社会关注度高、难度大的工作。同时,要认真总结近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抓好一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典型,研究解决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共性问题,不断把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四是深化教育和评价制度改革,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坚持以素质教育导向,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改革和完善中招考试制度,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培育一批区域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本栏责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