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思考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相当重要。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用精、用巧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使得思考不再是机械的应答,也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在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把握提问的几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的要求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萌芽。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好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启迪学生心智和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好问、善思的良好行为目的,因此要对提问进行巧妙地设计,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要达到这些效果,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做到:
  1.提问要从学生出发。课堂提问首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施问,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水平,知识基础结构,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所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能失之偏颇。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2.提问要联系教材。提问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训练点烂熟于胸,有这样一个前提之后,再来设计课堂提问,使之总是前后围绕一个中心,层层展开,环环相扣,不至于丢三忘四,或随意添加,使每一课的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提问要紧扣目的。提问的设计,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切忌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要给学生指明阅读思考的路径,提高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4.提问要具体、准确、严密。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提问必须严谨科学具体,做到在语言设计和运用上精心思索,巧妙安排,体现教师在语言文字上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使课堂提问成为运用语言的艺术。教师在问题确定之后要斟词酌句,使设计的提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力求问得明白、清楚、通俗、简练。
  5.提问要能启发思维。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习与掌握教学内容。提问具有启发性,也就是具有挑战性。有挑战的任务,学生才会依据个人的能力、主观的努力和选择的方法来解释所获得的成功。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促进能力的提高,增添信心产生快乐,并锻炼意志力和自制力。
  二、难易适中
  教师设置的提问需在学生有疑问处,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得到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一种“洞然若开”之境,不仅能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切忌随心所欲。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可能是难度大。遇到此种情况,老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联系生情,降低问题的难度,以避免“冷堂”的境地。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充分激活,积极创造的火花也就得以充分引发。
  三、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向倾向,它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消极的、被动的。?
  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要选准角度,借助问题,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让智慧的灵感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挖掘教材时从每一个疑难点、细节等入手,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如教学古诗《赠汪伦》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接着提问学生:“人与人告别一般在家门口就送别了,为什么李白上船时,汪伦才赶来相送呢?”问题一出,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李白和汪伦是好朋友,李白怕自己走了汪伦伤心难过,就不告而别,汪伦知道后匆匆赶来相送,所以才来迟了。”有的说:“李白和汪伦感情深厚,李白要离去,和汪伦在家门口告别后汪伦觉得还想送,就赶到桃花潭边相送。”
  还有的说:“汪伦知道李白要走就去买酒相送,而李白接到紧急家书来不及告诉汪伦,在桌上留下一张纸条后离开了,汪伦回来后发现纸条急匆匆赶到桃花潭相送。”
  四、注意精问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智力的发展上。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教给儿童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儿童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课堂提问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
  总之,课堂提问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语文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面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提问,合理运用时间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内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
期刊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中,一个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凡有了好习惯的学生是让人放心,而且省心的学生,反之拥有一身坏习惯的学生会让你永远都不能放心,永远为他操不完的心。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
历史课的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 “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历史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
期刊
幼儿管理即通过科学地、合理地管理人、财、物、时间与空间的活动来完成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以达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幼儿是每一位幼儿管理者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讲究策略,应用新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工作。  一、幼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园(所)数量骤增,办园形式日趋多样化,陈旧的幼儿
期刊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深人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对在教学改革中的体育课的教学组织方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体育教学分组形式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组织结构方式,革者选择和理解体育课分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期刊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孕育了五千年的文明,自远古以来的一切文明中经历风雨寒暑仍能保持文化性格一贯性的唯有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元性的构成特点,既有中华文化的一统天下,也有区域文化如巴蜀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的各领风骚。更有更地方文化如:徽商文化、敦煌文化、地方戏曲文化点缀其中。现如今这些文化经过消逝、融合和发展不仅丰富而且璀璨耀眼。然而纵观这些文化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变
期刊
学生怕作文,怕上作文课,一提作文就没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针对这些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拓宽视野,积累感性体验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教师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怀着真挚的感情去观察、体验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
期刊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改善当前小学体育教育薄弱的现状,创新体育教学,成为每一个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认真领悟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思想  体育具有多功能性是当今的体育教学模式区别于
期刊
随着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各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能否在学生身上落实。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  掌握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特点,对于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生的兴趣状况大体有四种:一是对物理学习只有直觉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二是对物理有操作兴趣,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