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行业型职教集团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X市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以职业院校的优势(或特色)专业(群)为纽带,共成立了12家行业型职教集团。集团采用理事会制,理事会采用双理事长单位制,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为其日常工作机构。研究数据表明,X市集团化办学的职业院校参与率已达90%以上,集团成员之间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成效明显增强,但集团的运行仍然存在诸多不畅。为确保职教集团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应基于市场机制组建职教集团,加强宣传构建促进职教集团发展的良好环境、给予职教集团法人地位、构建功能完善的职教集团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出台政策措施激发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增强集团成员紧密联系的活动等,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关键词:职教集团;职业教育;市场机制;市级行业型;X市
  基金项目:2015年度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课题“行业型职教集团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张玉珍,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0-0004-06
  1992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职教集团——蒙妮坦美容美发职教集团,此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分别以不同速度、不同程度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了探索。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职教集团已具一定的规模。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5)》,至2015年年底,全国已成立职业教育集团1 000多家;根据“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网站”的数据更新情况,2016年,全国又新增了数十个职教集团。从数量上看,职教集团正不断发展,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若将职教集团按其服务的区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全国型、省市型、地市型、县区型;按其牵头主体分,可分为高职院校牵头、中职院校牵头、培训机构牵头、企业牵头、行业协会牵头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职教集团;按其服务面向分,可分为行业型、区域型职教集团;按联结纽带分,可分为资产纽带型、契约纽带型、资产—契约混合纽带型。无论按何种方式划分,职教集团成立的宗旨具有共通性:整合各方资源,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职教集团从其诞生起,就直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一、X市职教集团发展的现状
  (一)行业覆盖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契合
  X市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地级市,正致力于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胜地,以及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即“三地三中心”。在经济与社会领先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也如火如荼。近年来,X市立足于经济、教育和社会协同发展全局,把“建设全国一流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和“接轨国际的技师大市”作为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强力推进国家、省职业教育重大改革实验项目。2011—2016年间,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为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为依托,共成立了12家市级职教集团,分别是X市数控、物联网、服务外包、商贸物流、旅游、艺术设计、汽车、微电子、建设、焊接、传媒艺术和现代护理等职教集团。
  X市12家市级职教集团均属于行业型职教集团,均是在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指导下,以X市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契约和专业为联结纽带,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内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与行业内优质高职院校为双理事长单位,以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共同发展为目标组建的行业型职教集团。
  由于资料获取的限制,以下仅以10家职教集团的数据为研究对象。
  X市“十二五”与“十三五”发展规划均提出要重点发展壮大物联网、微电子、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文化创艺设计、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与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和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将全力打造微电子、软件与服务外包、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5个世界级特色产业基地,以及新材料与新型显示、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生物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X市10家市级职教集团立足于区域产业布局,涵盖了X市“十二五”、“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覆盖情况见图1。
  (二)双理事长单位制,行业主体地位明显
  X市级职教集团均以理事会为组织架构,理事会下设常务理事会、秘书处,并组建了行业内相关专业的多个专业建设委员会。理事长单位采用校政(职业院校与行业主管部门)、校企(职业院校与企业)、校行(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校研(职业院校与研究机构)等双理事长单位制,具体情况见图2。秘书长一般由牵头院校的人员担任。集团各成员单位按照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加入,且各单位原有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产权关系、人事关系和财政渠道等保持不变。
  (三)院校理事长单位集团化办学经验丰富和办学实力雄厚
  部分院校理事长单位的集团化办学经验积累丰富。例如,X市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担任国家级、省级、市级等3家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X市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X市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既是省级、又是市级职教集团的牵头单位。
  X市10家市级职教集团的院校理事长单位办学层次普通较高,其中,6所是三年制高职;另外4所是五年制高职。有的院校为国家级示范院校,有的院校为省级示范院校,每个学校均有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在职业教育的某些专业领域优势明显。每所院校均获得过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办学能力。
  (四)非院校理事长单位行业影响力强
  X市10家市级职教集团的非院校理事长单位的单位性质分布较广,既有行业主管部门,又有行业协会,还包括企业、研究机构。3家行业主管部门为市级;4家行业协会中,有1家为省级行业协会,3家市级行业协会;2家企业中,1家为中国企业500强,另1家为国有大中型企業;1家研究机构在本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五)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X市10家市级职教集团共有成员单位443家,平均每个集团的成员单位为44.3家。剔除加入多个职教集团而重复计算的情况,10家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共有336家,具体的成员组成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集团336家成员单位中,政府部门有33家,占比9.8%;学校有42家,占比12.5%;企业236家,占比70%。
  根据《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数据》,2013年底的全国性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中,政府部门的占比为5%[1],这说明X市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高度重视。
  为切实推进职教集团的发展,在各职教集团成立后,X市政府分3年每年拨付给每个职教集团10~15万元的集团专项建设经费,每年X市举办了全市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专题培训班。2016年,还开展了优秀职教集团的评优工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六)职业院校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比率高
  参与集团化办学的院校成员有42所,具体情况见图4。
  由图4可知,42所院校中3所为本科院校,10所为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和中专学校20所,技工学校9所。
  而据统计,X市目前职业院校共有44所,其中三年制高职10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专校20所、技工院校14所。若剔除在进行数据统计时没有被纳入考虑范围的另2家职教集团,可以认为,X市职业院校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比率接近90%,而三年制高职院校的职教集团参与率已达到100%,具体见图5。
  这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所提出的“职业院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90%”的目标已相差不多。
  (七)院校成员间已初步建成中高职贯通培养体系
  在X市10家职教集团的42家院校成员中,既有本科院校,也有高职院校、中职校,它们之间已经构建了中职—高职“3+3”、高职—本科“3+2”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牵头院校切实发挥示范辐射效应
  X市10家市级职教集团的牵头院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别建成了不同专业领域的示范项目。艺术设计职教集团牵头院校设立了“创意设计人才培训中心”和“陶瓷艺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了“徐悲鸿艺术学院”;物联网职教集团牵头院校投资6 000余万元,建成了基于物联网的集教学、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以及国家级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商贸物流职教集团牵头院校与企业共同创建了锡商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培训中心;数控职教集团牵头院校与企业合作建成“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旅游职教集团牵头院校与企业共建旅游培训机构“君来旅游管理学院”;服务外包职教集团与政府部门携手搭建服务外包平台;微电子职教集团与企业共建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职教集团与企业共建“企中校”、“校中企”等。
  二 、X市职教集团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集团的自组织运行动力不足
  X市职教集团的组建,几乎都是在行业主管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由牵头院校发起设立的,其后续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牵头院校。由于集团的组建与运行机制均未参照企业集团的市场化运营思路进行设计,因而表现出对行政管理部门行政驱动的依赖,自身发展能力略显不足。[1]
  (二)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不足
  多年来,“考不取高中读中专或中职(以下统称中职),考不取大学读大专或高职(以下统称高职)”的看法在社会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固化。职业院校的生源导致社会对职业院校存在偏见,以职业院校为基础的职教集团自然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集团的凝聚力不强
  由于集团成员间的原隶属、产权、人事关系仍维持不变,相互之间缺乏利益纽带。校际成员之间的合作受限于竞争壁垒,校企成员之间的合作受限于企业经营状况的波动以及院校研发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不平衡。[2]
  (四)集团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率不高
  百度检索表明,10家市级职教集团建有集团专门网站的比率只有40%。而已经建成的网站,网站的集团化内容要素不完备,没有真正搭建成为一个政、行、校、企多方合作交流的信息平台。
  (五)行业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愿望远未实现,有时候甚至只是牵头院校在唱“独角戏”。
  (六)集团开展的活动内容单一
  集团开展的活动内容单一,不少合作项目未体现出集团的整体性。[3]职教集团开展得最多的活动就是院校专业教师、企业技术技能人员培训以及集团年会和毕业生供需对接会。而且,不少合作项目的达成与集团是否存在没有必然的联系,以集团整体对外开展的活动较少,区域影响力以及整合、示范、辐射效应远未达预期。[3]
  三、X市职教集团发展的对策
  (一)基于市场机制组建职教集团
  参照企业集团的组建,基于市场机制组建职教集团,参与职教集团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其他机构,全都是有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观意愿的成员,而不是行政主导的“拉郞配”,更不是“名义上”的参与,集团的凝聚力和活力会大大增强。
  (二)加强宣传,构建促进职教集团发展的良好环境
  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偏见顺递到职业院校和职教集团。然而,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中、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理解力稍逊于本科院校学生,但对于技术技能知识的掌握并不逊色,有些甚至是未来的技能大师。整个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先进制造业生产制造出优质产品、现代服务业提供优质服务的有力后盾、坚强基石。发展先进制造业、現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需要高职院校为其提供人才支撑。   国家应引导各类媒体积极地、多角度地对职业教育进行正面解读和报道,纠正社会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偏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企业乃至全社会对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职业教育集团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法的良好氛围。
  (三)给予职教集团法人地位
  职教集团在组建时,各成员单位的原隶属关系以及产权、人事关系均保持不变,而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可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甚至各职业院校之间的直属行政管理部门也存在着差异(有职业院校归省教育厅直管,有的归市教育局直管,有的归县/区教育局直管),成员间无产权、人事等方面的捆绑和共同经营的利益纽带,牵头院校组织的活动,不仅不能完全得到行业协会、企业的积极响应,有时甚至得不到同为职业院校的成员单位的积极响应。赋予职教集团法人地位,它能独立对外开展活动,且拥有自身的专项经费,可提高集团对成员单位的约束力。
  (四)构建功能完善的职教集团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网站内容应包括行业内企业信息、院校信息、行业协会信息和行业主管部门信息。企业可借助它发布用工信息、技术需求信息、有待解決的技术难题,甚至还可借助它发布企业的产品信息。院校可借助它发布有关该行业的毕业生信息、行业相关专业设置情况,让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有较丰满的了解。各职业院校可借助它分享教育教学资源、办学经验等,为校际资源共享提供平台。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它发布行业职业标准、人才需求预测信息、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趋势等。
  (五)出台政策措施激发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一直是校企合作有效开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既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大环境有关,也与国家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有关。一方面,当前的经济发展遇阻,部分企业日常经营不畅,无心承担与其直接利益关系不大的职业教育,这是目前的客观形势之一;另一方面,国家也无较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与措施来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导致一直无法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要使得校企合作真正能助力职业教育,国家须在法律上赋予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同时,配套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奖励措施以及考核措施,使行业、企业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六)大力开展增强集团成员紧密联系的活动
  职教集团可创办行业职业教育论坛,定期邀请集团成员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就行业内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职业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达成共识,促进多方共赢。职教集团还可建立行业技能竞赛平台,定期举办行业技能竞赛,提高企业员工、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总之,职教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校企如何深度融合的问题仍是职教集团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 刘晓宁,刘晓.职教集团发展的现实审视与功能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32-37.
  [2] 袁靖宇.江苏职教集团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挑战与关键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5(4):65-69.
  [3] 赵昕.职教集团发展的制度困境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2-14.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学徒制在试点过程中,合作企业自身随着培养人才的饱和,逐渐会失去合作意愿,校企合作存在不能持续稳定,具有周期性的普遍问题。合作的结束,浪费了来之不易组建的职教共同体资源,出现多方利益受损的困境,降低了学校再次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拓展企业的培训功能,保障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收益,才是实现现代学徒制项目持续稳定推进的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持续稳定;学校;企业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摘 要:工匠精神的价值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故在职校生职业技能学习中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势所趋。从隐性知识学习角度分析可知,职业技能学习与工匠精神的养成都经历着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转化,其中,工匠精神的养成在职业技能学习准备阶段可初步社会化,模仿阶段可行为外化,练习阶段可意志整合,熟练阶段可情感内化。由此,其培育路径可从职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优化现
期刊
2017年3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如论讲堂)举行。會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承办。全国人大、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界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与学术机构、新闻媒体代表约800人参会。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
期刊
摘 要: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一大特色,创业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是高职院校办学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服务外包作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新产业,因其专业性强、创业门槛较低、发展持续性较好,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门行业。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对服务外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自主建构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业素质与创业技能融合、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融合、创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的“四维融
期刊
摘 要:探索适合男幼师学生特点的培养机制,在幼儿师范学校培养人才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五年制男幼师学生为例,从分析男幼师学生培养机制现状出发,提出了男幼师学生培养的动力机制、成长机制、环境机制、保障机制、实践机制、活动机制、评价机制和协同机制等八个方面的主体内涵。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男幼师学生;培养机制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
期刊
摘 要:云时代带来了学生学习的巨大变革,虽然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学习的资源多了、方式方法更灵活与人性化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显见的。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获取、媒介素养的具备、心理构建中自我的价值定位与该课程的学习模式四个方面浅析云时代下高职学生的学习困境,为云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更科学地学与教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困境; 心理健康
期刊
摘 要:Y职业院校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评估制度和程序不完善、财务信息不透明、沟通不及时等若干方面。防范学院财务风险,应全面提高教职员工财务风险意识、应用风险评估指标、建立健全财务运行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财务局域网络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财务沟通氛围。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控制;评估指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者跨越学习与工作、跨越专业与职业、跨越学校与企业,借鉴企业成功管理方式,立足校园实际情况,有效地将用户思维、迭代思维和长尾效应运用于高职班主任专业发展,探索班主任专业核心能力的重塑与路径。  关键词: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路径;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1-0068-04  跨界,就是跨越疆界。跨界的热,
期刊
摘 要:基于对长沙市987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分析城市生长自愿融城型新生代农民工需要传授高层次绿色知识、城市生长被动融城型需要培养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半途自愿融城型需要多样化绿色知识的引导、半途被动融城型需要提升综合性的绿色素质。新生代农民工绿色教育内容应包括伦理、生死、健康、生涯等生命教育;绿色生活、绿色社会等生活教育;绿色环保、绿色再利用等生态教育。生命教育赋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尊重;生活
期刊
摘 要:TOPCARES-CDIO理念,旨在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一体化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以此为基础,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软集团联合办学为例,应用系统分析法探讨了如何设计并实施专业一体化能力体系、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项目体系、一体化学习环境体系和一体化评价体系,从而明确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校企合作;能力体系;课程体系;项目体系;一体化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