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佤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有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佤族伦理道德也是宝贵的,需要传承。分析了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主体、核心观念、方法及对我国德育现状的启示。
关键词:佤族伦理道德;传承;途径;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93-02
佤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由于佤族发展的相对滞后,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字,主要依靠口耳相传,而家庭是个人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为此,家庭教育成为佤族伦理道德世代相传、延续至今的重要途径。
一、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主体
佤族社会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型家庭,其家庭成员一般包括夫妇和子女,或者包括夫妇、父母和子女。根据佤族的传统习惯,如果只有一个儿子,便和父母同住,即使结婚也不再分家,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子,结婚后便分居,只选择一个长子或幼子同父母同住。从这样相对简单的家庭结构便可以看出,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便是父母、祖父母。父母、祖父母具有对儿孙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佤族有句谚语:“老人不讲古,娃娃不识普”便是充分的证明。
二、佤族倫理道德家庭传承的核心观念
佤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对道德各个方面的看法和认知,成为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在众多的道德观念中,总会有主与次、高与低、核心与边缘之分,而处于主导、位高和统帅的观念就成为核心观念,它们集中地折射了佤族伦理的道德心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风貌,并体现出佤族的独特民族风格。那么所形成的佤族伦理道德观念怎样传递?那就是家庭教育。因为佤族本身的特殊性,没有文字,依靠耳口相传本民族文化,这就要求教育的随时随地性,家庭自然成为传承伦理道德知识和理念的重要场所。
(一)尊老爱幼观念的形成
1.尊老敬老的观念。佤族家庭的尊老敬老习俗让世人称道,我们于2014年7月去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岳宋乡班帅村调研,也深有体会。在佤族家庭中的尊老敬老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个层次。第一,物质方面就是尽力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让其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只要有好吃的,就要把最好的单独拿出来敬给老人,老人尝了以后,家人和客人才能动手吃。第二,精神方面就是要尊重老人的地位,注重心灵的安慰,遵循敬老的禁忌,有什么事情都要征求老人的意见建议。
2.爱幼的观念。佤族家庭对儿孙子女的爱主要体现在“启灵教育”方面。“启灵教育”即对出生的婴儿进行加倍的呵护和正确的启迪。婴儿满月要举行正式仪式。选好日子,家人为婴儿杀一只未下蛋的小母鸡,等暖和的时候,婴儿母亲用箩筐背着婴儿,挎上鸡肉和米饭上自家的山地,让婴儿首次认识世界,认识自家的土地,以后成人了明白土地是人生存的根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劳动,勤劳致富,拥有美好的生活。
(二)团结互助的观念
佤族生产力低下,个人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为此,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融为一体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团结互助、依靠群众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样,佤族很看重团结互助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团结互助成为佤族社会的核心观念。
佤族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比如盖房、婚丧嫁娶、砍柴、驮柴等都是家家互助、人人帮忙。特别是村民盖房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西盟班帅村调研时,访谈对象也提到了盖房时的壮观场面,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寨子里,无论哪家盖房,整个寨子都来帮忙,每家都出人力、物力,带来茅草、木料、竹子、酒、菜、肉,在全村人的齐心协力下,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建成房子,而主人家招待帮助者一顿饭。佤族的这种团结互助精神已经深入佤族家庭的每个成员的心田,并成为道德行为的自觉、自愿。
(三)善恶观念
善恶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观念,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准绳,扬善抑恶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主旨。佤族同样具有本民族特有的善恶观念。
在佤族的思想意识中,鬼与神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是混同的,但二者是有好、坏、善、恶之分的。这在我们对西盟班帅村的调研中得以证实。佤族在生活中往往用一些直观的形式来表达善恶理念,比如用“好”“坏”“有利”“有害”这样直观的语词来表达。我们在访谈中问道:“你们怎样界定‘好鬼’与‘坏鬼’?”
访谈对象答:“比如人死后,家庭经济条件好了,表示会观照家里,是‘好鬼’,反之是‘坏鬼’。”
三、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方法
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世代代都由长辈向晚辈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生产劳动、生活知识、伦理道德的教育,让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所以,佤族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来承载,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口头教育和行动教育。
(一)口头教育
口头教育就是用口传、口授的教育。口头教育可以灵活多样,新颖丰富、效果显著。佤族没有文字,其自身丰富、独有的文化保存在了民间口头文学和话语之中。为此,佤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是相当丰富的,有佤族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舞蹈、祝辞、颂辞、谜语、格言等。长辈就是利用如此丰富的资源对晚辈苦口婆心地教育,启发心智,延续文化。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观念,父母最喜欢采用的就是寓意性的说教。比如通过讲故事——《孝敬父母的传说》、祝词——敬老宴、饮食禁忌:“不要抢吃鸡头,鸡头是老人和长辈享用的,若你硬抢来吃,以后你就容易受伤、生病或者遇难”[1]。这种方式具有启发性,感染性,容易习得。
培养爱幼观念主要是规劝式地说教。教育子女一定要悉心呵护孩子,不能打孩子,因为打孩子会使孩子身心受到伤害,更关键的是会使孩子的魂吓跑,这事关一个人的生死存亡,绝对不能这样做。 培养子女团结互助的观念,父母用得最多的方式是唱歌。如:深入佤族人们心间的歌曲《拉木鼓歌》,唱道:“只要多系几股绳,木鼓再大也牢靠,只要万众一心,团结起来力量大。……众人拾柴火才旺,万众一心力量强,团结友爱阿瓦理,一代一代永相传。”[2]这样的方式振奋人心,易于吸收。
培养子女的善恶观,父母用得最多的方式是讲故事,佤族流传了许多关于善恶斗争的故事,比如后母虐待子女的《两姊妹》《两兄弟的遭遇》;哥哥苛待弟弟的《两兄弟》《黑心肠的老大》;姐姐谋害妹妹的《七妹与蛇狼》等,这些故事现在都还在佤族地区流传。这种方式能触动人心,警示后人。
(二)行动教育
行动教育就是长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让子女在长辈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效仿和习得本民族的“阿瓦理”。在家庭中,子女无时无刻不在受父母为人处事方式的影响,如佤族老人说:“我们民族说话要少,做事要多。做某件事就是在执行某个道理,如果某事丢了,就是丢了某个道理。子孙不绝,道理莫丢,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仅给他们讲什么,更主要的是给他们做什么。”[3]
行动教育最主要的做法是,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这成了大家共同遵循的规则,只要有活动,必然带孩子,理由就是两方面:第一,就是让孩子在爱和融洽的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参加社交活动的孩子都会分到好吃的,比如鸡大腿、鸡胸、鸡肝、糖果等;第二,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在具体的交往情境中学会人际礼节,传统习俗,学习为人处事的技巧,长大后能把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比如带孩子参加婚礼,就可以看到尊敬老人的“洗脚礼仪”这样感人的一幕:“新郎、新娘结婚之日,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感情的时候,新郎、新娘便会烧一大锅温度适合的洗脚水,开始给老人们挨个洗脚。给老人洗脚时,新郎、新娘都恭敬地跪在老人面前,各扶住老人的一只脚,两手在老人的脚背、脚干上轻柔地搓洗。洗完之后,用毛巾将脚擦干,再为老人穿上干净的鞋袜。洗脚水倒了一盆又一盆,老人们轮流洗了一个又一个。”[4]想必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为之动容,在以后的生活中发自内心地去敬爱自己的长辈,这比空口说几百遍如何敬老爱老来得更有实效。
四、佤族伦理道德家庭教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佤族伦理道德很凸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并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没有详尽的理论阐释和严密的逻辑论证,相应的也没有形成该民族的伦理道德教育经典,那么佤族的伦理道德藏在哪里?它就夹杂在佤族民间口头文学中,蕴含在佤族的风俗习惯中,表现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道德实践性。在佤族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他们更关心怎样才能让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在道德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实现道德价值。为此,佤族采用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淳朴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教育子女,延续本民族丰富、独特的道德资源,增强德育的实效。反观我国当前的德育现状,我们可以说德育的实效是不尽如人意的,德育的理念与时代要求是错位的。比如时代呼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而有的德育者却有意无意地压制个性发展;时代倡导德育要贴近生活,走近生活,而有的德育者却热衷于道德知识的刻板灌输;时代要求要给予人应享有的人权、尊严、自由,而有的德育者却在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者限制学生的自由;时代价值的多元化,要求发挥人的自主性、积极性,而有的德育者却大包大揽,强制要求学生接受所规定的规范。比照两者的德育状态,至少有两点启示:第一,吸收佤族伦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让德育走进生活,在德育实践中体现德育的价值。第二,充分挖掘佤族伦理道德资源,丰富德育的本土资源,增强德育的新活性、新颖性、时效性,让佤族伦理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开出绚烂之花。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佤族风情[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95.
[2]张海珍.普洱民族文化概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54-55.
[3]陈国庆.中国佤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90.
[4]趙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10.
[5]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6]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7]田继周.佤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8]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9]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佤族伦理道德;传承;途径;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93-02
佤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由于佤族发展的相对滞后,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字,主要依靠口耳相传,而家庭是个人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为此,家庭教育成为佤族伦理道德世代相传、延续至今的重要途径。
一、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主体
佤族社会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型家庭,其家庭成员一般包括夫妇和子女,或者包括夫妇、父母和子女。根据佤族的传统习惯,如果只有一个儿子,便和父母同住,即使结婚也不再分家,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子,结婚后便分居,只选择一个长子或幼子同父母同住。从这样相对简单的家庭结构便可以看出,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便是父母、祖父母。父母、祖父母具有对儿孙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佤族有句谚语:“老人不讲古,娃娃不识普”便是充分的证明。
二、佤族倫理道德家庭传承的核心观念
佤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对道德各个方面的看法和认知,成为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在众多的道德观念中,总会有主与次、高与低、核心与边缘之分,而处于主导、位高和统帅的观念就成为核心观念,它们集中地折射了佤族伦理的道德心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风貌,并体现出佤族的独特民族风格。那么所形成的佤族伦理道德观念怎样传递?那就是家庭教育。因为佤族本身的特殊性,没有文字,依靠耳口相传本民族文化,这就要求教育的随时随地性,家庭自然成为传承伦理道德知识和理念的重要场所。
(一)尊老爱幼观念的形成
1.尊老敬老的观念。佤族家庭的尊老敬老习俗让世人称道,我们于2014年7月去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岳宋乡班帅村调研,也深有体会。在佤族家庭中的尊老敬老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个层次。第一,物质方面就是尽力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让其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只要有好吃的,就要把最好的单独拿出来敬给老人,老人尝了以后,家人和客人才能动手吃。第二,精神方面就是要尊重老人的地位,注重心灵的安慰,遵循敬老的禁忌,有什么事情都要征求老人的意见建议。
2.爱幼的观念。佤族家庭对儿孙子女的爱主要体现在“启灵教育”方面。“启灵教育”即对出生的婴儿进行加倍的呵护和正确的启迪。婴儿满月要举行正式仪式。选好日子,家人为婴儿杀一只未下蛋的小母鸡,等暖和的时候,婴儿母亲用箩筐背着婴儿,挎上鸡肉和米饭上自家的山地,让婴儿首次认识世界,认识自家的土地,以后成人了明白土地是人生存的根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劳动,勤劳致富,拥有美好的生活。
(二)团结互助的观念
佤族生产力低下,个人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为此,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融为一体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团结互助、依靠群众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样,佤族很看重团结互助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团结互助成为佤族社会的核心观念。
佤族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比如盖房、婚丧嫁娶、砍柴、驮柴等都是家家互助、人人帮忙。特别是村民盖房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西盟班帅村调研时,访谈对象也提到了盖房时的壮观场面,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寨子里,无论哪家盖房,整个寨子都来帮忙,每家都出人力、物力,带来茅草、木料、竹子、酒、菜、肉,在全村人的齐心协力下,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建成房子,而主人家招待帮助者一顿饭。佤族的这种团结互助精神已经深入佤族家庭的每个成员的心田,并成为道德行为的自觉、自愿。
(三)善恶观念
善恶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观念,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准绳,扬善抑恶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主旨。佤族同样具有本民族特有的善恶观念。
在佤族的思想意识中,鬼与神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是混同的,但二者是有好、坏、善、恶之分的。这在我们对西盟班帅村的调研中得以证实。佤族在生活中往往用一些直观的形式来表达善恶理念,比如用“好”“坏”“有利”“有害”这样直观的语词来表达。我们在访谈中问道:“你们怎样界定‘好鬼’与‘坏鬼’?”
访谈对象答:“比如人死后,家庭经济条件好了,表示会观照家里,是‘好鬼’,反之是‘坏鬼’。”
三、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方法
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世代代都由长辈向晚辈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生产劳动、生活知识、伦理道德的教育,让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所以,佤族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来承载,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口头教育和行动教育。
(一)口头教育
口头教育就是用口传、口授的教育。口头教育可以灵活多样,新颖丰富、效果显著。佤族没有文字,其自身丰富、独有的文化保存在了民间口头文学和话语之中。为此,佤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是相当丰富的,有佤族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舞蹈、祝辞、颂辞、谜语、格言等。长辈就是利用如此丰富的资源对晚辈苦口婆心地教育,启发心智,延续文化。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观念,父母最喜欢采用的就是寓意性的说教。比如通过讲故事——《孝敬父母的传说》、祝词——敬老宴、饮食禁忌:“不要抢吃鸡头,鸡头是老人和长辈享用的,若你硬抢来吃,以后你就容易受伤、生病或者遇难”[1]。这种方式具有启发性,感染性,容易习得。
培养爱幼观念主要是规劝式地说教。教育子女一定要悉心呵护孩子,不能打孩子,因为打孩子会使孩子身心受到伤害,更关键的是会使孩子的魂吓跑,这事关一个人的生死存亡,绝对不能这样做。 培养子女团结互助的观念,父母用得最多的方式是唱歌。如:深入佤族人们心间的歌曲《拉木鼓歌》,唱道:“只要多系几股绳,木鼓再大也牢靠,只要万众一心,团结起来力量大。……众人拾柴火才旺,万众一心力量强,团结友爱阿瓦理,一代一代永相传。”[2]这样的方式振奋人心,易于吸收。
培养子女的善恶观,父母用得最多的方式是讲故事,佤族流传了许多关于善恶斗争的故事,比如后母虐待子女的《两姊妹》《两兄弟的遭遇》;哥哥苛待弟弟的《两兄弟》《黑心肠的老大》;姐姐谋害妹妹的《七妹与蛇狼》等,这些故事现在都还在佤族地区流传。这种方式能触动人心,警示后人。
(二)行动教育
行动教育就是长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让子女在长辈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效仿和习得本民族的“阿瓦理”。在家庭中,子女无时无刻不在受父母为人处事方式的影响,如佤族老人说:“我们民族说话要少,做事要多。做某件事就是在执行某个道理,如果某事丢了,就是丢了某个道理。子孙不绝,道理莫丢,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仅给他们讲什么,更主要的是给他们做什么。”[3]
行动教育最主要的做法是,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这成了大家共同遵循的规则,只要有活动,必然带孩子,理由就是两方面:第一,就是让孩子在爱和融洽的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参加社交活动的孩子都会分到好吃的,比如鸡大腿、鸡胸、鸡肝、糖果等;第二,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在具体的交往情境中学会人际礼节,传统习俗,学习为人处事的技巧,长大后能把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比如带孩子参加婚礼,就可以看到尊敬老人的“洗脚礼仪”这样感人的一幕:“新郎、新娘结婚之日,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感情的时候,新郎、新娘便会烧一大锅温度适合的洗脚水,开始给老人们挨个洗脚。给老人洗脚时,新郎、新娘都恭敬地跪在老人面前,各扶住老人的一只脚,两手在老人的脚背、脚干上轻柔地搓洗。洗完之后,用毛巾将脚擦干,再为老人穿上干净的鞋袜。洗脚水倒了一盆又一盆,老人们轮流洗了一个又一个。”[4]想必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为之动容,在以后的生活中发自内心地去敬爱自己的长辈,这比空口说几百遍如何敬老爱老来得更有实效。
四、佤族伦理道德家庭教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佤族伦理道德很凸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并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没有详尽的理论阐释和严密的逻辑论证,相应的也没有形成该民族的伦理道德教育经典,那么佤族的伦理道德藏在哪里?它就夹杂在佤族民间口头文学中,蕴含在佤族的风俗习惯中,表现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道德实践性。在佤族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他们更关心怎样才能让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在道德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实现道德价值。为此,佤族采用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淳朴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教育子女,延续本民族丰富、独特的道德资源,增强德育的实效。反观我国当前的德育现状,我们可以说德育的实效是不尽如人意的,德育的理念与时代要求是错位的。比如时代呼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而有的德育者却有意无意地压制个性发展;时代倡导德育要贴近生活,走近生活,而有的德育者却热衷于道德知识的刻板灌输;时代要求要给予人应享有的人权、尊严、自由,而有的德育者却在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者限制学生的自由;时代价值的多元化,要求发挥人的自主性、积极性,而有的德育者却大包大揽,强制要求学生接受所规定的规范。比照两者的德育状态,至少有两点启示:第一,吸收佤族伦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让德育走进生活,在德育实践中体现德育的价值。第二,充分挖掘佤族伦理道德资源,丰富德育的本土资源,增强德育的新活性、新颖性、时效性,让佤族伦理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开出绚烂之花。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佤族风情[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95.
[2]张海珍.普洱民族文化概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54-55.
[3]陈国庆.中国佤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90.
[4]趙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10.
[5]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6]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7]田继周.佤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8]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9]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