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年过花甲,却是一个“公车私用监督达人”,6年曝光了100多辆涉嫌私用的公车,微博粉丝超过6万。有人为他叫好,说他是社会上不可多得的“啄木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他是“博出位”。而他,也因监督行为而屡次受伤。他的逻辑是:每个人都要高度尊重自己的权利,特别是监督权,只要坚持,那些人就会知道,周围还有一双双眼睛在看着,这样,大家的权利就能得到尊重。 他就是广东的草根明星——区少坤,广东人亲切地称他为区伯。
从电话监督到微博曝光
区伯与公车私用现象的较劲,始于6年前。
2006年的一个傍晚,生病住院的区伯在院外的人行道上散步,身后一辆警车狂按喇叭。他扭头一看,司机还穿着警服。停车后,司机把警服一脱,跟一名女子进了路边的酒店。
区伯很气愤,第一次拿起电话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
一周后,公安部门回复:当事人是一名派出所民警,已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令其作出深刻检查,扣发其奖金。谢谢监督。
这样的答复,让区伯很有成就感。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
他说,监督公车私用也有技术含量:一看车牌,以粤O打头以及粤A后面全是阿拉伯数字的,一般都是公车;二看使用时间,是不是在周末或节假日使用;三看乘客,有小孩的话嫌疑最大;四看停在哪儿,停在消费场所门口嫌疑最大。
有时,区伯一天可以打好几个监督电话,“我现在又抓到一个公车私用的了”,“我现在又到了某某路,抓到了公车私用(的人)”。
不过,他渐渐发现,自己收到的回复都是一个套路:深刻检查、通报批评、扣发奖金。至于处罚有没有真正落实,他不知道,也没法知道。
2011年的一天,他照常拨打了媒体公布的纪检部门监督电话。对方听完后,一改往日“交办”作风,告诉他:“区先生,你还是打电话到他自己的单位去吧,这样比较方便。”
还有一次,听完他的举报后,对方说:“你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多休息,你就别管了,我这是为你好。”
“看来,对方被我弄烦了。”区伯说。
他逐渐对电话监督失去信心。后来,他学会了用手机发微博,发现公车私用的行为,他就用手机拍照或录像,直接发到微博上,“效果很好”。
他有一部旧手机,外甥女又送给他一部,他手持“双枪”,“一部拍照、上传;一部打字、转发,各有好处” 。
现在,他的 “公车私用监督达人” 微博,粉丝数超过6万人。
“政府应该保护监督人”
2012年4月2日下午3时30分,区伯在广州天河区银河园墓园附近监督公车私用情况,遭到数名乘客围攻,其中一名男子甚至向区伯吐口水。最后区伯只得报警,对方听闻报警后立即离开现场,警方随后介入该事件进行调查。
提到这件事,区伯说,3月底,他受广州市纪委的邀请,与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一起参观了北斗监控系统,4月2日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他特意出门想了解一下公车私用的情况是否得到了控制。
“我下午3时10分到银河园外面时,就看到好几辆公车停在停车场,所以我就拿出手机来拍照。”区伯连续拍了3辆公车,第4辆公车为一辆白色面包车,当时此车正准备离开,司机见状骂区伯“多管闲事”,区伯听后与司机理论,随后双方发生争执,司机威胁要打区伯。
“车上下来的几个女的拉住他,让他不要打,但是她们一直用脏话骂我,骂得很难听。”区伯说,他举起手机准备拍摄对方时,遭到对方回击,“司机和一个年轻人对着我吐了一口口水,还指着我的鼻子骂。”区伯见事态扩大只得报警,对方听闻报警后,立刻驾车离开现场。
“车上有老有少,我看到最小的20岁左右,最大的约70岁。”区伯说,对方共有两辆车,分别为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轿车,共有10多人坐在车上。
区伯表示,周末和公众假期使用公车,应该向相关部门上报,但那天他见到公车私用的情况仍然存在。据其回忆,他所拍摄的这辆牌照为“粤A84982”的白色面包车,车门上印有“华南师范大学”的名称,当时他问司机使用公车之前是否向相关部门申请,对方称是“给钱租来的”。之后,华南师范大学发言人表示,校方有关负责人已经知晓此事,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需待调查清楚后才可给出回应。
区伯称,当时现场有一名交通协管员直言支持他,让他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感到“很纠结很委屈”。他说:“这是我第三次因为监督公车私用被打了,为什么抓不到打我的人?政府应该保护监督人。”
区伯说:“多年的监督经历,换来的常常是伤害,他们说欢迎监督,但监督之后却又另有说法。”
因为和公车私用现象较劲,区伯很关注公车信息。
比如,温州公车改革,他在微博上评论:为什么公务员一定要有公车?没公车就不能工作,没公车就要高额补贴?
7月6日,出院之际,他又转发了一条信息:广州市公安局2010年“三公”经费达1.67亿元,其中公车经费高达1.59亿元,占全部“三公”支出的95%。
而此前一天,他还在医院停车场堵了两个涉嫌公车私用的人。他在微博上特别注明:在停车场里监督并拍照,总不会是拦截了吧?
6年来,他先后曝光了100多辆涉嫌私用的公车。
“不管受到多大委屈,我都会继续监督下去。”他说。
然而,在数量庞大的公车面前,这位花甲老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吃低保的较真公民
除了监督公车外,区伯还是一名反扒志愿者,他先后抓过20多名小偷,2003年、2007年两次获得广州市见义勇为奖。他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公益活动,比如参加水价上调听证、给贫困学生捐款、资助社会底层人士等。
有人认为他“有钱有闲”,实际情况却让人吃惊:他们一家人住在一套面积48平方米的保障房里;他是低保户,之前每月领480元低保,现在提到了530元;他儿子是厨师,到处打零工。
因为监督公车私用,他那80多岁的老母亲也受到无辜牵连。
2012年6月1日下午,区伯发表微博称,自己88岁的母亲家中被人丢进一包纸钱,老母亲受惊后身体出现不适。区伯随后回家帮助母亲报警,警方到场取证后已经立案调查。
区伯说,那天中午他正在外面吃饭,家住海珠区前进路附近的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家里被人丢进一包装着东西的塑料袋。“我妈妈打开塑料袋一看,原来是一包纸钱,当时她就觉得血压升上来了,感觉非常不舒服。”区伯放下电话后,立即赶回母亲家,一进家门就看到受惊的母亲,他不禁悲愤地流下了眼泪。
“妈妈在我进门后就对我说‘你以后不要再管事啦,我真的好怕’,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眼泪就流出来了。”区伯说,自己安慰好母亲后,立即帮助母亲打电话报警,警方到场后将纸钱收好带走留作证据,同时告诉区伯的母亲,再见到可疑人物时可立即报警。
“我妈妈在前进路那边住了40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现在她身体不好,我希望这些闹事的人不要伤害我的家人。”区伯表示,目前无法确认到底是何人所为,但他随后强调,自己不会因此就不再监督公车私用。“监督公车私用的是我,与我家人无关!”
“虽然我的家人反对我这样做,但我仍固执地认为,公车私用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今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区伯说,“公务用车应该统一标识,方便广大市民一起来监督。”他认为,只要大家都来监督,那么这样的违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区伯不是没有退缩过。2012年5月,他想了一晚上后,曾把微博一条条地删去。但网友立刻在下面“盖楼”:“区伯不能退。你的退,不是一个人的退。”
“在广州,‘区伯’是个代号。我想,公车私用的官员,怕的不是区伯,而是区伯背后的老百姓,还有很多很多也想成为区伯的人。”广州市民徐志豪这样告诉记者。
“如果事事较真,这个国家会更好。”区伯说。
从电话监督到微博曝光
区伯与公车私用现象的较劲,始于6年前。
2006年的一个傍晚,生病住院的区伯在院外的人行道上散步,身后一辆警车狂按喇叭。他扭头一看,司机还穿着警服。停车后,司机把警服一脱,跟一名女子进了路边的酒店。
区伯很气愤,第一次拿起电话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
一周后,公安部门回复:当事人是一名派出所民警,已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令其作出深刻检查,扣发其奖金。谢谢监督。
这样的答复,让区伯很有成就感。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
他说,监督公车私用也有技术含量:一看车牌,以粤O打头以及粤A后面全是阿拉伯数字的,一般都是公车;二看使用时间,是不是在周末或节假日使用;三看乘客,有小孩的话嫌疑最大;四看停在哪儿,停在消费场所门口嫌疑最大。
有时,区伯一天可以打好几个监督电话,“我现在又抓到一个公车私用的了”,“我现在又到了某某路,抓到了公车私用(的人)”。
不过,他渐渐发现,自己收到的回复都是一个套路:深刻检查、通报批评、扣发奖金。至于处罚有没有真正落实,他不知道,也没法知道。
2011年的一天,他照常拨打了媒体公布的纪检部门监督电话。对方听完后,一改往日“交办”作风,告诉他:“区先生,你还是打电话到他自己的单位去吧,这样比较方便。”
还有一次,听完他的举报后,对方说:“你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多休息,你就别管了,我这是为你好。”
“看来,对方被我弄烦了。”区伯说。
他逐渐对电话监督失去信心。后来,他学会了用手机发微博,发现公车私用的行为,他就用手机拍照或录像,直接发到微博上,“效果很好”。
他有一部旧手机,外甥女又送给他一部,他手持“双枪”,“一部拍照、上传;一部打字、转发,各有好处” 。
现在,他的 “公车私用监督达人” 微博,粉丝数超过6万人。
“政府应该保护监督人”
2012年4月2日下午3时30分,区伯在广州天河区银河园墓园附近监督公车私用情况,遭到数名乘客围攻,其中一名男子甚至向区伯吐口水。最后区伯只得报警,对方听闻报警后立即离开现场,警方随后介入该事件进行调查。
提到这件事,区伯说,3月底,他受广州市纪委的邀请,与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一起参观了北斗监控系统,4月2日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他特意出门想了解一下公车私用的情况是否得到了控制。
“我下午3时10分到银河园外面时,就看到好几辆公车停在停车场,所以我就拿出手机来拍照。”区伯连续拍了3辆公车,第4辆公车为一辆白色面包车,当时此车正准备离开,司机见状骂区伯“多管闲事”,区伯听后与司机理论,随后双方发生争执,司机威胁要打区伯。
“车上下来的几个女的拉住他,让他不要打,但是她们一直用脏话骂我,骂得很难听。”区伯说,他举起手机准备拍摄对方时,遭到对方回击,“司机和一个年轻人对着我吐了一口口水,还指着我的鼻子骂。”区伯见事态扩大只得报警,对方听闻报警后,立刻驾车离开现场。
“车上有老有少,我看到最小的20岁左右,最大的约70岁。”区伯说,对方共有两辆车,分别为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轿车,共有10多人坐在车上。
区伯表示,周末和公众假期使用公车,应该向相关部门上报,但那天他见到公车私用的情况仍然存在。据其回忆,他所拍摄的这辆牌照为“粤A84982”的白色面包车,车门上印有“华南师范大学”的名称,当时他问司机使用公车之前是否向相关部门申请,对方称是“给钱租来的”。之后,华南师范大学发言人表示,校方有关负责人已经知晓此事,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需待调查清楚后才可给出回应。
区伯称,当时现场有一名交通协管员直言支持他,让他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感到“很纠结很委屈”。他说:“这是我第三次因为监督公车私用被打了,为什么抓不到打我的人?政府应该保护监督人。”
区伯说:“多年的监督经历,换来的常常是伤害,他们说欢迎监督,但监督之后却又另有说法。”
因为和公车私用现象较劲,区伯很关注公车信息。
比如,温州公车改革,他在微博上评论:为什么公务员一定要有公车?没公车就不能工作,没公车就要高额补贴?
7月6日,出院之际,他又转发了一条信息:广州市公安局2010年“三公”经费达1.67亿元,其中公车经费高达1.59亿元,占全部“三公”支出的95%。
而此前一天,他还在医院停车场堵了两个涉嫌公车私用的人。他在微博上特别注明:在停车场里监督并拍照,总不会是拦截了吧?
6年来,他先后曝光了100多辆涉嫌私用的公车。
“不管受到多大委屈,我都会继续监督下去。”他说。
然而,在数量庞大的公车面前,这位花甲老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吃低保的较真公民
除了监督公车外,区伯还是一名反扒志愿者,他先后抓过20多名小偷,2003年、2007年两次获得广州市见义勇为奖。他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公益活动,比如参加水价上调听证、给贫困学生捐款、资助社会底层人士等。
有人认为他“有钱有闲”,实际情况却让人吃惊:他们一家人住在一套面积48平方米的保障房里;他是低保户,之前每月领480元低保,现在提到了530元;他儿子是厨师,到处打零工。
因为监督公车私用,他那80多岁的老母亲也受到无辜牵连。
2012年6月1日下午,区伯发表微博称,自己88岁的母亲家中被人丢进一包纸钱,老母亲受惊后身体出现不适。区伯随后回家帮助母亲报警,警方到场取证后已经立案调查。
区伯说,那天中午他正在外面吃饭,家住海珠区前进路附近的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家里被人丢进一包装着东西的塑料袋。“我妈妈打开塑料袋一看,原来是一包纸钱,当时她就觉得血压升上来了,感觉非常不舒服。”区伯放下电话后,立即赶回母亲家,一进家门就看到受惊的母亲,他不禁悲愤地流下了眼泪。
“妈妈在我进门后就对我说‘你以后不要再管事啦,我真的好怕’,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眼泪就流出来了。”区伯说,自己安慰好母亲后,立即帮助母亲打电话报警,警方到场后将纸钱收好带走留作证据,同时告诉区伯的母亲,再见到可疑人物时可立即报警。
“我妈妈在前进路那边住了40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现在她身体不好,我希望这些闹事的人不要伤害我的家人。”区伯表示,目前无法确认到底是何人所为,但他随后强调,自己不会因此就不再监督公车私用。“监督公车私用的是我,与我家人无关!”
“虽然我的家人反对我这样做,但我仍固执地认为,公车私用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今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区伯说,“公务用车应该统一标识,方便广大市民一起来监督。”他认为,只要大家都来监督,那么这样的违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区伯不是没有退缩过。2012年5月,他想了一晚上后,曾把微博一条条地删去。但网友立刻在下面“盖楼”:“区伯不能退。你的退,不是一个人的退。”
“在广州,‘区伯’是个代号。我想,公车私用的官员,怕的不是区伯,而是区伯背后的老百姓,还有很多很多也想成为区伯的人。”广州市民徐志豪这样告诉记者。
“如果事事较真,这个国家会更好。”区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