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基础教育界有一股浮躁之风、浮夸之习,那就是“模式”“现象”“神话”“奇迹”“旋风”满天飞,似乎不弄出个惊天动地的“模式”来就不叫成功。我并非一味反对“模式”,实实在在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水到渠成地形成某个管理模式,是值得肯定的,但为了吸引“眼球”、引起“轰动效应”而“追求”模式,则未免浮躁了些。我曾想找一所实验学校,带领我的团队协助学校做些课堂教学改进,经过一段时间调研,我们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改进方案,但校长看了以后,觉得“细火慢炖”不行,希望能像杜郎口中学那样来一个快速见效且具“颠覆式”的模式。我只好作罢,由此想就“模式”问题谈点看法。
管理没有可复制的模式。管理作为一种组织行为,一定是和文化密切相连的,它不可能离开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独立存在。比如,在企业界,IBM复杂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方法在中国未必有效,而白万纲相对简单实用的管控理论却可能更适应中国的企业文化,因此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权谋式管理加西方科学管理。
学校管理也是这个道理。学校办学的历史传统、现实条件、制度体系、思想观念、文化氛围、生源素质、教育环境等各不相同,使得别的学校成功的管理体系在你学校却可能水土不服。单以学校发展阶段而论,一所办学历史不长的学校,教师的核心价值、主流文化尚未形成,行为习惯尚未达到自觉,校长的管理可能更多的是“人管人”。校长不敢轻易外出,特别是不敢长时间外出,天天守在学校里,这里转转,那里看看,发现问题亲自解决。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校长的管理可能是“制度管人”,这个时候校长可以轻松一点,不必一事一议,有什么情况“以规矩成方圆”。当学校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师生的行为成为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规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过多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优秀的外化。在这种文化里面,新进员工也会自然而然受到“熏陶”,很快融入其中,如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这个时候,就无需校长天天盯着、制度天天卡着,校长在管理上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无视学校发展阶段,将处于发展高级阶段的学校管理模式简单地移植到处于初级阶段的学校,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丁雪峰在《中国式管理悖论》一文中说得好:“流行的未必就好,别人取得巨大成功的管理方法或模式,对你可能是灭顶之灾。把握的方法只有一个:牢记管理方法和模式无对错之分、新旧之分,适用、实用才是硬道理。”实践表明,一味照搬别人“模式”的做法没有几个能成功的。
管理模式没有“急就篇”。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对工业而言,只要有订单,今天加夜班,明天早晨就可以发货。而农业,庄稼从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有一个周期的,急不得,“揠苗助长”就说明了这点。今天很多行业都在“跃进”,说得好听些叫“跨越式发展”,一些校长心里痒痒的,不顾学校的发展阶段,希望“速成”些能显示自己“政绩”的东西来——明明学校办学没有特色,非得搜肠刮肚弄出个“鲜明特色”来;明明管理只是做了些常规工作,非得绞尽脑汁安上个“模式”来……
“寻表的启示”读后或许能给人一些思考:老汉在马厩里弄丢了一块有纪念意义的怀表,让一群孩子帮他找,孩子们边打闹边找表,找了半天,没找着。这时,一个孩子说:“老爷爷,您能不能让其他小朋友都出去,我一个人进去找?”果然很快就找到了。为什么?因为他等大家安静下来后,把耳朵贴近地面,听怀表“滴答、滴答”声音。《大学》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谓“宁静以致远”是也。否则,在“闹哄哄”的心境中,速成“模式”,只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问题是,具有农业性质的教育是经不起这样折腾的。
管理模式只是一个概念。对学校管理者来讲,不要迷信管理模式,更不要试图去快速创造一个什么模式来表明自己是管理专家。校长的本分是运行好学校,是做教育家,而不是成为“发明”模式的管理学家。◆
管理没有可复制的模式。管理作为一种组织行为,一定是和文化密切相连的,它不可能离开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独立存在。比如,在企业界,IBM复杂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方法在中国未必有效,而白万纲相对简单实用的管控理论却可能更适应中国的企业文化,因此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权谋式管理加西方科学管理。
学校管理也是这个道理。学校办学的历史传统、现实条件、制度体系、思想观念、文化氛围、生源素质、教育环境等各不相同,使得别的学校成功的管理体系在你学校却可能水土不服。单以学校发展阶段而论,一所办学历史不长的学校,教师的核心价值、主流文化尚未形成,行为习惯尚未达到自觉,校长的管理可能更多的是“人管人”。校长不敢轻易外出,特别是不敢长时间外出,天天守在学校里,这里转转,那里看看,发现问题亲自解决。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校长的管理可能是“制度管人”,这个时候校长可以轻松一点,不必一事一议,有什么情况“以规矩成方圆”。当学校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师生的行为成为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规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过多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优秀的外化。在这种文化里面,新进员工也会自然而然受到“熏陶”,很快融入其中,如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这个时候,就无需校长天天盯着、制度天天卡着,校长在管理上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无视学校发展阶段,将处于发展高级阶段的学校管理模式简单地移植到处于初级阶段的学校,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丁雪峰在《中国式管理悖论》一文中说得好:“流行的未必就好,别人取得巨大成功的管理方法或模式,对你可能是灭顶之灾。把握的方法只有一个:牢记管理方法和模式无对错之分、新旧之分,适用、实用才是硬道理。”实践表明,一味照搬别人“模式”的做法没有几个能成功的。
管理模式没有“急就篇”。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对工业而言,只要有订单,今天加夜班,明天早晨就可以发货。而农业,庄稼从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有一个周期的,急不得,“揠苗助长”就说明了这点。今天很多行业都在“跃进”,说得好听些叫“跨越式发展”,一些校长心里痒痒的,不顾学校的发展阶段,希望“速成”些能显示自己“政绩”的东西来——明明学校办学没有特色,非得搜肠刮肚弄出个“鲜明特色”来;明明管理只是做了些常规工作,非得绞尽脑汁安上个“模式”来……
“寻表的启示”读后或许能给人一些思考:老汉在马厩里弄丢了一块有纪念意义的怀表,让一群孩子帮他找,孩子们边打闹边找表,找了半天,没找着。这时,一个孩子说:“老爷爷,您能不能让其他小朋友都出去,我一个人进去找?”果然很快就找到了。为什么?因为他等大家安静下来后,把耳朵贴近地面,听怀表“滴答、滴答”声音。《大学》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谓“宁静以致远”是也。否则,在“闹哄哄”的心境中,速成“模式”,只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问题是,具有农业性质的教育是经不起这样折腾的。
管理模式只是一个概念。对学校管理者来讲,不要迷信管理模式,更不要试图去快速创造一个什么模式来表明自己是管理专家。校长的本分是运行好学校,是做教育家,而不是成为“发明”模式的管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