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期羁押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期羁押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它不仅具有违法性、侵权性、渎职性和社会危害性,而且严重影响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越来越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曾多次组织清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每一次清理都会发现新的问题。出现“前清后超、边清边超”的怪现象。
  一、当前超期羁押存在的原因
  (一)立法上对羁押规定的不完善
  1、刑诉法对羁押期限的规定过于随意
  羁押作为拘留、逮捕的附带性后果,无明确的期限规定。现行刑诉法虽对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规定为2个月,但又授权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在相应的阶段经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延长羁押期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刑诉法第128条规定,“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且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该规定过于简单、模糊,并排除了延长羁押的审查权,如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时间如何界定、重要罪行标准是什么等。⑵刑诉法第124、126条规定,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的羁押期限后;又可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两个月的羁押期限;再申请,还可延长2个月。这种对羁押期限任意延长的做法,使法律对羁押的规定流于形式,也不很严肃,被羁押人对自己的羁押期限完全没有预期。⑶根据刑诉法第156条规定,在法庭审理中检察人员发现所提起的公诉案件需要补充侦查的,提出建议需要延期审理的,可以延期审理,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延期审理的期限和次数,从而为超期羁押现象打开了绿灯。诸如二审发回重审案件、审查起诉和审理期间改变管辖的,重新计算审理、办案期限等,这些弹性规定完全由公、检、法机关自行决定,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也给超期羁押留下了较大的可操作技术空间。通过反复延长、重新计算,“合法”的达到了羁押的目的。也就出现了有关办案人员在侦、诉、审各个阶段互相“配合”互借办案时间的现象,大大的损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对超期羁押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纠正超期羁押完全停留于公检法机关的自查自纠,而无行之有较的监督机制。
  3、对超期羁押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对超期羁押的行为,多是以口头或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形式进行监督,监督机关无强制处分权,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导致监督乏力。
  (二)执法人员传统观念的影响
  1、缺乏人权保障意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人权保护一直发展得较为缓慢。办案人员没有从维护人权的高度来认识超期羁押问题。犯罪嫌疑人是无人权可言的,甚至没有人的尊严。
  2、对刑诉法功能认识的偏差。过分强调刑事诉讼法惩罚和控制犯罪的目的和功能,表现在司法实践中,就是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
  3、“有罪推定”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办案人员还固守“有罪推定”的诉讼理念,以羁押为获取口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样诉讼理念支配下,犯罪嫌疑人很难摆脱被羁押的命运。
  二、预防超期羁押的对策
  (一)坚决贯彻羁押“比例性原则”
  所谓“比例性原则”,就是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羁押时,除了应具备法定条件外,还应考虑采取羁押的必要性和比例性,即羁押的期限与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和可能叛处的刑罚相适应。对法定刑低的刑事案件羁押期限应相对较短,法定刑高的案件羁押期限应相对较长。
  (二)建全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刑诉法虽将取保候审作为强制措施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只是一种“例外性规定”,羁押才是原则。因此,应将取保候审从强制措施中剥离,借鉴西方的保释制度及其立法精神和司法理念,扩大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条件,确立取保候审是公民权利的诉讼理念。
  (三)建立超期羁押责任追究制度
  应视责任者的主观过错和超期羁押造成的客观后果追究其不同责任。虽然目前能否追究超期羁押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但对其纪律责任、民事责任的追究,应可尽快建立。纪律责任的承担,由相应职能部门,根据部门有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如党纪、政纪处分。民事责任的承担,对被超期羁押人在国家承担经济赔偿后,对责任人进行追偿。
  (四)对羁押进行严格司法审查制度
  在现行司法体制下,羁押与拘留、逮捕完全混同,羁押是拘留、逮捕的当然结果,完全根据办案的需要而延长,没有独立的羁押制度。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羁押制度,成为了破案的重要手段。对羁押没有独立的司法审查程序。仅由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报捕、移送起诉的时候,对拘留、逮捕期限进行形式上的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律师对羁押都可以向原羁押决定机关、检察机关、法院提出申请复核权,以扩大救济途径。设立专门的司法程序对羁押期限加以审查,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接受被羁押人员的救济申请。对侦查机关的延长羁押期限授权检察机关进行严格的司法审查。
  (五)提高人权保障意识,倡导先进的诉讼理念
  第一、严格司法准入制度,培养司法精英。如通过司法考试把好司法人员进口关,贯彻落实《检察官法》《法官法》等。第二、加强培训和教育,强化先进的诉讼理念。加大对现有的在职司法人员培训工作,不但要学习法律规定,还要学习法律背后现代诉讼理念。第三、树立人权保障意识。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广西 大化 530800)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当前的检警关系反映出侦查监督被动、诉讼效率低下、司法資源浪费等问题。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合理的检警关系应当是检察引导侦查,实现途径包括建立检警联席会议制度,开发提前介入的效能、分包刑警责任区、设立引导侦查室等。  关键词:检警关系;和谐社会;实现途径    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虽在形式上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但本质上都是代表国家行使追诉犯罪职权的国家机器,其两者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办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在现代社会的生活越来越普及,因网络虚拟财产而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仍认识不一,主要存在知识产权说、债权说、物权说三种学说,但笔者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具有民法上物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物,可以准用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物权属性;法律保护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  “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尤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进一步国际化,知识产权在经济中的地位愈显重要。针对知识产权犯罪发展的现状,我国司法机关加大了惩治力度,这对于保护智力成果所有者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立法中忽视了知识产权被害人保护的具体措施,其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为此,笔者拟就知识产权犯罪中被害人保护的若干问题,如知识产权犯罪的内在、外部原因、被害人保护的对策等等进行初步
期刊
2008年2月2日晚,原案被害人解某某与原案被告人马某某通过上网聊天相约见面,二人来到河东区如家快捷酒店开房后,马某某乘解某某洗澡之机将解某某手包盗走,内有现金1000元及多张银行卡。当晚马用解的银行卡提取现金又刷卡消费共计2220元。2月20日晚6时许,解某某在河东区万新村抓住马某某后,拨打110报警。公安河东分局东新派出所值班警长吴某某带民警陈某某处警,随后将解某某、马某某带回派出所内调查。在
期刊
司法审计模式是政府审计管理体制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机关不仅具有相关审计职能,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司法权限。目前实行司法性审计模式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大陆以及南美和非洲等一些拉丁语系的国家,比较典型的如法国、意大利和巴西。法国作为司法性审计体制的发源地,当之无愧是其典型代表。法国是议会共和制国家,现行宪法确立了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某些特征,被称为“半总统制”的政治体制,实行立法、行政、司
期刊
摘 要: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的一项重要制度。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该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但也存在着现实的问题阻碍了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具体业务实践,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进一步完善该制度。  关键词: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制度改革;职权    自199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以来,经过
期刊
互联网的开放性、普及性、及时性,使之成为当今反映社情民意的最重要渠道,也为政法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调查表明,当前相当一部分网络热点与政法工作有关。从网络中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发现政法工作的有用线索(如举报、控告、贪污、渎职线索),有效化解政法舆情危机,并利用网络加强政法舆论引导工作,提升执法办案公信力,是政法机关必须面对的急迫任务。  一、网络舆情给政法工作及舆论引导带来不可回避的新挑战 
期刊
摘 要: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方式,在我国现有政权及法律架构下,应当由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本文主要探讨了实践中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具体作法,明晰检察机关在监督中的角色定位,探讨当前情况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检察机关;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美国家,美国学者博姆指出,“
期刊
检察机关政工部门是各级检察院党组的办事机构,是检察机关的核心部门,政工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关系干警的切身利益,关系检察队伍稳定和战斗力,关系检察工作的长远发展,在检察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做为检察形象的政治窗口,自身建设的状况如何,不仅关乎着职责的履行,更影响着党组的威信。基层检察院政工干部肩负着本院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组织人事管理等重任,其工作人员必须要在提高自身建设上领先一步,为全检察系统的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随着90年、91年《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正式实施,两大诉讼法都对检察机关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的职能作了明确定位,即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以审判监督的方式行使监督权。目前,全国各地检察机关通过办理抗诉案件,为申诉人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社会稳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