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中小组建设之我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合作学习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课改初期学习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可是,许多老师并不知道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因而让这种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成为了课堂上一种华丽的装饰。其实,要真正落实号“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实效性并不难,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一、让“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鲜明的指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思维、思考成为名符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使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因此。当我们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希望这种学习方式成为一种高效的课堂活动,就必须使它具有鲜明的指向,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干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成什么目標,这样,“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刚开始学生们会漫无目的,不知所“为”,借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嬉笑打闹,大聊闲话也就不足为奇。支玉恒老师在教学《难忘的启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之前,支老师提出了以下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有感情的背诵一个自然段;三是概括所学段落的主要内容;四是讲述一个重要的认识或体会;五是给其他三组各提一个问题;六是总结本组学习和展示的情况。之后,学生们围绕着这六个问题,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愉悦而有效,老师没有讲一个字,学生们自己读懂了文章。
  二、让“小组合作学习”拥有明确的分工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滔滔不绝,有的学生一言不发,“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好学生的展示台,所有的问题全由他们解决代言,这样的合作学习既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自主性,更别说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了。因此,我们必须让“小组合作学习”拥有明确的分工,让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真正知道自己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只有每个学生都投入,都参与的合作学习才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真实的,朴素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老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可以为每个学生指明他们各自的任务,如教学《画家乡》这一课时,教师带领着孩子们学完第二自然段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因为这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教师应该给每个孩子分配学生任务:一是一个学生朗读本段;二是一个学生读自己画的这段中的好词好句;三是一个学生说说自己读了这段后的感受;四是最后一个学生担当讲解员,向大家介绍本段中家乡的美丽景色。中高年级的孩子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增强了,可以让孩子们推选本组的小组长,之后每次由小组长为他们分配任务。
  三、让“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有效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流于形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生之间不知道该怎样合作学习,不知道该如何发挥个人的优势,整合小组的力量,造成合作学习的低效。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教会学生运用一些有效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如一是让书写速度快的同学及时记录小组内每个同学的发言,为形成总结性意见提供材料和依据;二是简单的学习任务一般平均分配人力;三是合作学习时,每个同学挑选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任务先完成,较难的可以一起商量讨论;……如《尊严》这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我给他们提出了三项学习任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二是画出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三是从年轻人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由于第一、二项任务比较简单,因此,我建议他们每个人先独自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补充,而第三项任务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让他们一起讨论,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激发和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并请其中一名书写速度较快的学生记录大家的精彩发言,为在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四、让“小组合作学习”采用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一种激励,而这种激励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受成长,拥有自信。
  因而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应积极采用一些适当的评价:一是如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态度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三是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收获的评价等等,这些评价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评价可以使学生自我的评价,可以小组内其它成员的评价,还可以是老师的评价;评价可以在当时进行,也可以事后进行,还可以分阶段进行,总之依情况而定。如果是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而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评价,评价人员可以是同学和老师;如果是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时间较长,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分阶段进行,评价人员既可以是同学和老师,還可以是家长和其让人员。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体现过程性,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突出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凸显探究性,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理论依据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在其发展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却能借助于成年人或具有相关知识的同龄人的
期刊
一、客观历史状况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使教师成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传统的教学价值取向使得教师疏远于学生,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互动的旋律。传统课堂教学造就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等之类的师生关系。在这些传统支配下,学生不敢问不敢疑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因追根究底提出问题而遭受老师白眼和排斥的事例也有所呈现,孩童时代的爱迪生遭撵就是明显的一例。众所周知,国外爱迪生因具
期刊
新课标中,对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的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至九年级叫“写作”。“写话”和“写作”的提出,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样提,有意降低难度,使教师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学生打消畏难情绪,克服作文要“作”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使学生由怕作文到爱写作文,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不断享受习作的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了说明,其中还特别指出:除教材外,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0万词以上,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培养。提高阅读能力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語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
期刊
数学课的引课非常重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一、复习引入法  这种引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学习内容,在我们的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
期刊
员工队伍的稳定能带来统一的意志,能够团结一切力量用于发展壮大实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期、推进管理变革的攻坚期,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织。面对机遇和挑战,国网公司下属各电力企业唯有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夯实管理基础。而在科学发展的同时,更要维护好员工队伍的稳定。因为只有员工队伍
期刊
一年级语文教材安排了一些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课文,比如,《影子》《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等。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课堂教学可以运用图片、声音、视频、创设情境、激情诵读等各种教学手段,能够把见识尚少的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完全吸引过去。而那些边远山区小学,没有任何电化教学设备,又怎样吸引小学生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结合地域特点,就地取材,创设情境,让学生把学习课文与自己实际的生活结合起
期刊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過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学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四、教
期刊
我们的生活从来都离不开数学,而学习数学又万万割舍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仅仅有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数学教学真正走进和融入学生的生活,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升华所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重视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
期刊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尝到做某件事情的甜头,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是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喜欢被老师赞美和肯定,这种賞识能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知音乐的类型有很多种,如歌曲、舞蹈、器樂曲等,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对这个观点深有同感,也真正意识到让学生尝到音乐学习的“甜头”的重要性。  一、音乐与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