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面对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市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控,政府开始介入市场并逐渐发挥作用,最终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这是政府在面对市场失灵时采取措施并克服市场失灵的优势的体现。希望借此对如何解决当今经济危机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市场失灵;政府优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08-02
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1929年 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突然崩盘,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此后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高达100亿美元,这是美国经济史上的大伤疤。随着股市的崩溃,接踵而至的是各个行业部门的损失,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美国“工业生产降低了46.2%,工商企业倒闭了86500多家,失业人数高达13359000人,占工作人员的1/4,进出口贸易减少了75.7%~77.6%”。
这次大萧条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十分重大的打击,它比以往任何一次的经济衰退的影响都要深远得多。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能消除且会周期性地发作。缺乏市场调节机制同样会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不干预市场,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往往会产生一些弊端,政府对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不干预,会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另外,美国人自身的“超前消费”理念造成了市场经济的虚假繁荣,投资商的过度投资导致大量的泡沫经济,经济的发展存在极大的风险。同时,美国银行业本身的弱点也是一个原因,而美国银行信贷的繁荣也和美国人的观念有必然的联系。
2 美国政府克服经济萧条采用的方法和作用
2.1 “罗斯福新政”的出台
面对着这样一场经济危机,在全美国上下毫无头绪的时候,罗斯福凭借着他的“新政”口号,击败胡佛政府,组织了新一届的政府并开始迅速地進入到经济拯救中来,推行了一系列措施:紧急失业救济与工赈、改革币制和银行制度、农业调整法及农贷法令、工业复兴法及其措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公共工程以及社会保障法和瓦格纳法。
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 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2.2 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优势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很多的,广义来看,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引起的。这些特点在一定的情况下不能正确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市场供求紊乱,从而会引发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衰退等问题。狭义来看,造成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根据“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就是由于不能达到“市场均衡”状态所引起的,根据这种理论可以把市场失灵的原因归为四项,即公共产品、垄断、外部影响和非对称信息。
市场失灵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这种状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市场并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政府的干预活动只能是辅助性的。政府干预只是为了克服市场缺陷,使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政府干预不是取代市场调节,而是消除一切对市场调节的扭曲,促进良性竞争,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以及通过向社会提供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调整和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调节。
在整个市场经济中,政府根据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的需要可以担当调控人、公益人、管制人、仲裁人和守夜人的角色,但是其中最根本的还是调控人角色和公益人角色。调控人的主要职责是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解和控制,这是政府为实现宏观层面上的经济调控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宏观上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而公益人这个角色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总之,这些角色对政府干预经济有一定的便利作用。
政府之所以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干预经济从而克服市场失灵是因为政府拥有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强制权力。首先,政府拥有征税权,它能通过制定各项税收政策来调节税收,调节商品流转税、消费税等税种从而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来调节经济。其次,政府拥有禁止权,政府能禁止某些活动,没有政府的行政授权,一些企业就不能进入市场,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的竞争与资源的适用,影响供求关系。再次,政府具有处罚权,它能够对一些违法的经济行为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使整个社会经济能够合理有序地运行下去。最后,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一定的交易费用优势。
政府克服市场失灵,运用本身的经济职能来调控经济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和调控的主体。就像“罗斯福新政”,“既没有使美国变成社会主义,也没有保持自由放任的制度,而是创造了一种有控制的资本主义”。
3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克服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启示
3.1 此次经济危机的特征
虽然说“罗斯福新政”在当初挽救了美国经济,化解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伤害,但是目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有自己的许多新特征,我们不能单纯地挪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首先,1929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和现今的金融危机背景不同。近80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是由金本位制度引发的,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是由美元本位引发的。其次,两次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不同。虽然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都是房地产,但是近80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是金融和经济的双重危机,而此次金融危机是由货币流动性过剩引发的货币短缺,导致银行倒闭、引起经济混乱。再次,近80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是由于市场的缺陷发展造成的,政府进行的是事后的调控,但是此次的经济危机在发生之前政府就一直在进行着调控,这次的经济危机可以说不仅仅是市场的失灵,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和政府的失败有一定的关系。
3.2 历史借鉴
3.2.1 政府采取措施
政府在这次的经济危机中迅速地采取了措施并不断发挥作用,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市场自动调节的体制使得政府能在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开始就迅速做出反应。
(1)各大银行相继降息。在次贷危机爆发伊始,美联储就接连两次降息,随后欧洲央行及世界各大银行也纷纷降息。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妄图通过降息刺激消费,扩大生产,排挤市场上的经济泡沫。
(2)制定政策,投入资金,挽救各大银行。虽说20世纪罗斯福政府为了挽救美国银行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还是使得银行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损失重大,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积极发挥自己市场调控的职能,保护银行,维护整个经济秩序顺利的发展。
(3)继续推行“以工代赈”的措施。面对经济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政府必须想办法解决,只有解决了就业,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劳动需求”,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大量公共工程的建设,既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也加强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面对经济危机,社会会因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造成混乱,所以政府需要做好社会的各项保障制度,尤其是应该做好四项保障:①养老金体制;②失业保险制度;③儿童救济金;④资助保险事业。做好了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的安定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从而克服经济危机的影响。
(5)保障农业。面对经济危机,农业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第一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同时又提供粮食这一战略物资。所以农业作为比较重要的一项一定要得到保障,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3.2.2 经济危机无法根除
经济危机可以抑制但是无法根除,“罗斯福新政”也只是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并没有真正消除经济危机。处在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一对矛盾中,经济危机有着它自己产生发展的条件,我们能做的只是抑制它或者把它的危害降到最小,以便维护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运行。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应该继续发扬,继续发挥而且要更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力量,发挥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上的优势,充分运用政府的各项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来调控经济,希望政府能在更多的领域中帮助市场,继而帮助整个世界从这次的经济低谷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夏炎德.欧美经济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2]郭小聪.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罗杰•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M].泰传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5]吴垠.从美国次级债风波看全球金融危机[J].经济参考报,2007(9).
[关键词]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市场失灵;政府优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08-02
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1929年 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突然崩盘,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此后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高达100亿美元,这是美国经济史上的大伤疤。随着股市的崩溃,接踵而至的是各个行业部门的损失,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美国“工业生产降低了46.2%,工商企业倒闭了86500多家,失业人数高达13359000人,占工作人员的1/4,进出口贸易减少了75.7%~77.6%”。
这次大萧条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十分重大的打击,它比以往任何一次的经济衰退的影响都要深远得多。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能消除且会周期性地发作。缺乏市场调节机制同样会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不干预市场,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往往会产生一些弊端,政府对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不干预,会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另外,美国人自身的“超前消费”理念造成了市场经济的虚假繁荣,投资商的过度投资导致大量的泡沫经济,经济的发展存在极大的风险。同时,美国银行业本身的弱点也是一个原因,而美国银行信贷的繁荣也和美国人的观念有必然的联系。
2 美国政府克服经济萧条采用的方法和作用
2.1 “罗斯福新政”的出台
面对着这样一场经济危机,在全美国上下毫无头绪的时候,罗斯福凭借着他的“新政”口号,击败胡佛政府,组织了新一届的政府并开始迅速地進入到经济拯救中来,推行了一系列措施:紧急失业救济与工赈、改革币制和银行制度、农业调整法及农贷法令、工业复兴法及其措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公共工程以及社会保障法和瓦格纳法。
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 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2.2 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优势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很多的,广义来看,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引起的。这些特点在一定的情况下不能正确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市场供求紊乱,从而会引发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衰退等问题。狭义来看,造成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根据“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就是由于不能达到“市场均衡”状态所引起的,根据这种理论可以把市场失灵的原因归为四项,即公共产品、垄断、外部影响和非对称信息。
市场失灵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这种状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市场并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政府的干预活动只能是辅助性的。政府干预只是为了克服市场缺陷,使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政府干预不是取代市场调节,而是消除一切对市场调节的扭曲,促进良性竞争,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以及通过向社会提供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调整和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调节。
在整个市场经济中,政府根据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的需要可以担当调控人、公益人、管制人、仲裁人和守夜人的角色,但是其中最根本的还是调控人角色和公益人角色。调控人的主要职责是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解和控制,这是政府为实现宏观层面上的经济调控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宏观上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而公益人这个角色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总之,这些角色对政府干预经济有一定的便利作用。
政府之所以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干预经济从而克服市场失灵是因为政府拥有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强制权力。首先,政府拥有征税权,它能通过制定各项税收政策来调节税收,调节商品流转税、消费税等税种从而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来调节经济。其次,政府拥有禁止权,政府能禁止某些活动,没有政府的行政授权,一些企业就不能进入市场,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的竞争与资源的适用,影响供求关系。再次,政府具有处罚权,它能够对一些违法的经济行为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使整个社会经济能够合理有序地运行下去。最后,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一定的交易费用优势。
政府克服市场失灵,运用本身的经济职能来调控经济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和调控的主体。就像“罗斯福新政”,“既没有使美国变成社会主义,也没有保持自由放任的制度,而是创造了一种有控制的资本主义”。
3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克服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启示
3.1 此次经济危机的特征
虽然说“罗斯福新政”在当初挽救了美国经济,化解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伤害,但是目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有自己的许多新特征,我们不能单纯地挪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首先,1929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和现今的金融危机背景不同。近80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是由金本位制度引发的,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是由美元本位引发的。其次,两次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不同。虽然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都是房地产,但是近80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是金融和经济的双重危机,而此次金融危机是由货币流动性过剩引发的货币短缺,导致银行倒闭、引起经济混乱。再次,近80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是由于市场的缺陷发展造成的,政府进行的是事后的调控,但是此次的经济危机在发生之前政府就一直在进行着调控,这次的经济危机可以说不仅仅是市场的失灵,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和政府的失败有一定的关系。
3.2 历史借鉴
3.2.1 政府采取措施
政府在这次的经济危机中迅速地采取了措施并不断发挥作用,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市场自动调节的体制使得政府能在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开始就迅速做出反应。
(1)各大银行相继降息。在次贷危机爆发伊始,美联储就接连两次降息,随后欧洲央行及世界各大银行也纷纷降息。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妄图通过降息刺激消费,扩大生产,排挤市场上的经济泡沫。
(2)制定政策,投入资金,挽救各大银行。虽说20世纪罗斯福政府为了挽救美国银行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还是使得银行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损失重大,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积极发挥自己市场调控的职能,保护银行,维护整个经济秩序顺利的发展。
(3)继续推行“以工代赈”的措施。面对经济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政府必须想办法解决,只有解决了就业,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劳动需求”,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大量公共工程的建设,既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也加强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面对经济危机,社会会因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造成混乱,所以政府需要做好社会的各项保障制度,尤其是应该做好四项保障:①养老金体制;②失业保险制度;③儿童救济金;④资助保险事业。做好了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的安定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从而克服经济危机的影响。
(5)保障农业。面对经济危机,农业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第一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同时又提供粮食这一战略物资。所以农业作为比较重要的一项一定要得到保障,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3.2.2 经济危机无法根除
经济危机可以抑制但是无法根除,“罗斯福新政”也只是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并没有真正消除经济危机。处在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一对矛盾中,经济危机有着它自己产生发展的条件,我们能做的只是抑制它或者把它的危害降到最小,以便维护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运行。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应该继续发扬,继续发挥而且要更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力量,发挥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上的优势,充分运用政府的各项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来调控经济,希望政府能在更多的领域中帮助市场,继而帮助整个世界从这次的经济低谷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夏炎德.欧美经济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2]郭小聪.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罗杰•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M].泰传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5]吴垠.从美国次级债风波看全球金融危机[J].经济参考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