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老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拓展问题:“联系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老王这类人的看法。”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老王这类人需要迅速转变经营方向,坐三轮车的人毕竟很少;有的说,现在像老王这样的贫困群众太多了,要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如此,学生活动充分,课堂固然是走向了“热闹”,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是政治课。这样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人来吗?只能培养出一批夸夸其谈的政客。课堂拓展已经脱离了语文的本真,只为了拓展而拓展。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单纯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学习来陶冶情操,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语文教材仅仅是一个“阶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立足课本,利用这个“阶梯”让学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真正实现语文拓展教学的意图。教学内容的拓展并非教师头脑发热式的“灵光一现”,也非学生天马行空式的“奇思妙想”,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真正需要为出发点,以创设高效课堂为目标。那么,教学中教师搭什么样的“台”才能让学生唱好“戏”呢?
一、情节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教学《琵琶行》时,我曾做过这样的处理:对作者与琵琶女的遭遇进行对比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琵琶女如果生活在今天,她除了悲叹还可以怎么做?”这一问题提出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反映异常热烈,有说离婚的,有说自己创业的,有说委曲求全的,有说寻找精神寄托的。热烈的讨论中,我又迅速引导学生思考“那个时代的琵琶女有这些选择吗?她能选择的是什么?”以此将学生的角色转换到琵琶女身上,让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向纵横发散开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和创意。因此在拓展中应大力鼓励学生“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进行多个版本的设计。只是拓展时教师应把握尺度,要针对文本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有效拓展,不能偏离教学的中心。
二、文本的对比拓展与延伸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一篇课堂实录。他将“谛听天籁”这一板块中的两篇文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和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迁移教学,仅用了一堂课时间,就让学生轻松的学完了两篇课文。课堂上黄老师只提了三个主要问题:①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②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要求同学们各自陈述理由(由于这两篇文章都是写大自然的美,但风格不同,同学们欣赏时,各人有各人的体味)。③让同学们找一找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同学们通过讨论,了解了《江南的冬景》可爱、迷人、明朗,还有点悠闲的特点,而《西地平线上》则给人一种壮美、辉煌、雄壮的感觉。
我想黄老师的这堂课就是将文本中的同类文章进行对比迁移教学。这种对比迁移教学,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试想如果将两篇课文分开来教学,至少要两课时时间,而且又是同一板块的“同类”课文,反复讲授,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时间用得多了,效果反而差了。
三、教科书文本与《读本》的拓展与延伸
基于《读本》的相关专题与教科书“参照呼应”、“补充拓展”、“深化阐释”的关系,我们能否以教科书作例子,带领学生、引导学生吃透了教材以后,再向《读本》拓展延伸,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地呢?
例如: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的《我心归去》,能否与《读本》第五专题“何以为家”结合起来?韩少功将法国西部海滨城市圣·纳塞尔市写得那样美丽: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你能说这个地方不美丽,你能说作者不喜爱这个地方?你说不爱就言不由衷了。可家乡却是“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你却说他美丽,这也是明显说不通的,但作者为什么却要“归去”?学生没有生活体验,不能理解。
如果我们将这篇课文的学习,与《读本》第五专题“何以为家”结合起来,如果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读一读《读本》中关于“家”的作品,学生就可能好理解多了。方令儒在《家》中说得更清楚:我“猛然悟到了家的意义,我知道了,不管它给人多大的负担,多深的痛苦,人还会像蜗牛一样,愿意背着它的重壳沉滞地向前爬。”读到《家》中这样的语言,我们再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这篇文章的主题就容易得多,也就不是他乡美丽不美丽、可爱不可爱的问题了,同时文中有些语言,如“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的。”,这些含有感情哲理而又形象的语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教科书文本向《读本》拓展延伸,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科书文本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检查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即对课程文本进行二度开发的问题。
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搭好“戏台”,让学生唱好“戏”,这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单纯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学习来陶冶情操,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语文教材仅仅是一个“阶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立足课本,利用这个“阶梯”让学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真正实现语文拓展教学的意图。教学内容的拓展并非教师头脑发热式的“灵光一现”,也非学生天马行空式的“奇思妙想”,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真正需要为出发点,以创设高效课堂为目标。那么,教学中教师搭什么样的“台”才能让学生唱好“戏”呢?
一、情节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教学《琵琶行》时,我曾做过这样的处理:对作者与琵琶女的遭遇进行对比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琵琶女如果生活在今天,她除了悲叹还可以怎么做?”这一问题提出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反映异常热烈,有说离婚的,有说自己创业的,有说委曲求全的,有说寻找精神寄托的。热烈的讨论中,我又迅速引导学生思考“那个时代的琵琶女有这些选择吗?她能选择的是什么?”以此将学生的角色转换到琵琶女身上,让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向纵横发散开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和创意。因此在拓展中应大力鼓励学生“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进行多个版本的设计。只是拓展时教师应把握尺度,要针对文本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有效拓展,不能偏离教学的中心。
二、文本的对比拓展与延伸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一篇课堂实录。他将“谛听天籁”这一板块中的两篇文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和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迁移教学,仅用了一堂课时间,就让学生轻松的学完了两篇课文。课堂上黄老师只提了三个主要问题:①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②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要求同学们各自陈述理由(由于这两篇文章都是写大自然的美,但风格不同,同学们欣赏时,各人有各人的体味)。③让同学们找一找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同学们通过讨论,了解了《江南的冬景》可爱、迷人、明朗,还有点悠闲的特点,而《西地平线上》则给人一种壮美、辉煌、雄壮的感觉。
我想黄老师的这堂课就是将文本中的同类文章进行对比迁移教学。这种对比迁移教学,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试想如果将两篇课文分开来教学,至少要两课时时间,而且又是同一板块的“同类”课文,反复讲授,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时间用得多了,效果反而差了。
三、教科书文本与《读本》的拓展与延伸
基于《读本》的相关专题与教科书“参照呼应”、“补充拓展”、“深化阐释”的关系,我们能否以教科书作例子,带领学生、引导学生吃透了教材以后,再向《读本》拓展延伸,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地呢?
例如: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的《我心归去》,能否与《读本》第五专题“何以为家”结合起来?韩少功将法国西部海滨城市圣·纳塞尔市写得那样美丽: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你能说这个地方不美丽,你能说作者不喜爱这个地方?你说不爱就言不由衷了。可家乡却是“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你却说他美丽,这也是明显说不通的,但作者为什么却要“归去”?学生没有生活体验,不能理解。
如果我们将这篇课文的学习,与《读本》第五专题“何以为家”结合起来,如果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读一读《读本》中关于“家”的作品,学生就可能好理解多了。方令儒在《家》中说得更清楚:我“猛然悟到了家的意义,我知道了,不管它给人多大的负担,多深的痛苦,人还会像蜗牛一样,愿意背着它的重壳沉滞地向前爬。”读到《家》中这样的语言,我们再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这篇文章的主题就容易得多,也就不是他乡美丽不美丽、可爱不可爱的问题了,同时文中有些语言,如“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的。”,这些含有感情哲理而又形象的语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教科书文本向《读本》拓展延伸,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科书文本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检查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即对课程文本进行二度开发的问题。
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搭好“戏台”,让学生唱好“戏”,这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