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上个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就已经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何在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快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农村老龄事业的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更明确直观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为农村老龄人口生活改善对策提供依据,我们对福建省L镇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实践调查。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村老龄事业 改善对策
一、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
(一)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
在L镇,由于受到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的影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子女数量差异较大,子女数量在四个以上的占多数,以四个到六个的居多,很少有超过六个的。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子女个数在三个以下,基本上不存在独生子女的情况。所以从子女的养老上来讲,不会对子女造成太大的压力。以65岁以上老人为例,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往往子女数量都在三个以下,以两个居多,但独生子女数量还比较少。根据我们问卷调查所显示在L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人口总数上占到10%-11%。但是,由于年轻劳力大多外出务工,所以在实际上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要更高一些在25%左右。如果从5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看起,农村人口老龄化则有明显加重的趋势。
(二)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的老年人口缺乏有保障的经济来源,在养老问题上,缺乏自主性,尽管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状况在不断的提高,但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养老困难问题也有存在。
对于农村老年人口而言,更多的是重物质而轻精神,物质的要求要明显的高于精神需求,衣、食、住基本上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全部。在L镇H村,尽管建有老年人休闲活动中心,但是经常去的却是少数,与街坊邻居聊天和帮助子女打理家务是多数老人的生活主题,最主要的精神生活就是看电视,这也是他们缓解孤独感的主要方法。
(三)养老依靠。
1.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在L镇,由于当地的地方企业产业不发达,经济水平有限,所以基层政府在养老保障上基本上不能为老年人口提供补助。L镇H村是本次调查的重点调查目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L镇H村整体的状况处于该地区的前列,但是在对老年人口的生活补助上却没有更多的保障制度,基本上不能为老年人口提供养老补贴。一方面,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村镇的财政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基本没有其它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养老的负担也比较重,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政府难以有效作为。
2.农村老年人口只有不到5%的属于退休的国家公职人员,退休保障金基本上能够保证养老所需。也有一些是靠积蓄,大概有15%~20%的比例,其他多数都是依靠子女的供给,所以,子女的经济水平成为老年人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影响。除了个别医疗支出占有老年人消费的绝大比例以外,日常生活开支上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多数都在300元以下,这些也代表了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四)健康状况。
在L镇,由于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原因,人口健康状况较好,65~75岁的老年人口,基本上生活都能够自理,尽管物质条件与城镇相比处于劣势,但是健康状况却好于城镇居民。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得益于经常性的体力劳动。
在医疗上,近几年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广泛实施对解决农村人口的就医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高额的医疗费用仍然是很多家庭难以负担,看病买药基本上依赖于当地的村镇诊所。一旦重病需要到医院治疗或者住院,往往就对家庭的经济状况造成很大的打击。这也给很多老人造成了很重的心理负担。这些也有赖于当地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上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對现存问题的对策及思考
(一)养老模式的多元化探析。
使全民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形势下,养老模式要有多元化的尝试,政府是国计民生的领导者并不意味着能够承担所有的社会问题,而在养老的社会问题上,我们需要依赖于政府的领导,同时,我们需要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口营造幸福的晚年生活。
(二)基层政府的责任发挥。
在新的形势下,政府要积极的思考应对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流影响下老年人的生活问题。留守的老人需要自己去应对日常生活事务,由于年龄原因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加强本地区基本生活设施的完善,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把人民群众所得实惠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通过各种渠道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方便。
(三)改善老年人口的就医环境。
调查过程中,有很多老年人在医疗问题上,往往会是一种回避的心理,很少主动的到医院去做诊断治疗,主要原因还是难以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尽管国家的农村医疗合作改革给农民的就医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是农民仍然还有很重的负担,因此,在医疗改革上,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上我们仍然需要做出努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村镇卫生所的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老年人的日常体检保健,定期的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重视对老年人口各种疾病的预防,减少老年人的健康隐患,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四)注重老年人的娱乐休闲生活。
一方面,政府要注重老年人娱乐休闲设施的硬件建设,包括敬老院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的建设和改善,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实在的休闲去处;另一方面,重视节假日活动的举办,给老年人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心有所依,排解他们的孤独感,增加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情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环节,农村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更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老年人口的生活得到保障,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和谐。 同时,注重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也是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有力促进,这些都需要我们投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村老龄事业 改善对策
一、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
(一)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
在L镇,由于受到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的影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子女数量差异较大,子女数量在四个以上的占多数,以四个到六个的居多,很少有超过六个的。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子女个数在三个以下,基本上不存在独生子女的情况。所以从子女的养老上来讲,不会对子女造成太大的压力。以65岁以上老人为例,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往往子女数量都在三个以下,以两个居多,但独生子女数量还比较少。根据我们问卷调查所显示在L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人口总数上占到10%-11%。但是,由于年轻劳力大多外出务工,所以在实际上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要更高一些在25%左右。如果从5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看起,农村人口老龄化则有明显加重的趋势。
(二)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的老年人口缺乏有保障的经济来源,在养老问题上,缺乏自主性,尽管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状况在不断的提高,但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养老困难问题也有存在。
对于农村老年人口而言,更多的是重物质而轻精神,物质的要求要明显的高于精神需求,衣、食、住基本上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全部。在L镇H村,尽管建有老年人休闲活动中心,但是经常去的却是少数,与街坊邻居聊天和帮助子女打理家务是多数老人的生活主题,最主要的精神生活就是看电视,这也是他们缓解孤独感的主要方法。
(三)养老依靠。
1.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在L镇,由于当地的地方企业产业不发达,经济水平有限,所以基层政府在养老保障上基本上不能为老年人口提供补助。L镇H村是本次调查的重点调查目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L镇H村整体的状况处于该地区的前列,但是在对老年人口的生活补助上却没有更多的保障制度,基本上不能为老年人口提供养老补贴。一方面,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村镇的财政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基本没有其它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养老的负担也比较重,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政府难以有效作为。
2.农村老年人口只有不到5%的属于退休的国家公职人员,退休保障金基本上能够保证养老所需。也有一些是靠积蓄,大概有15%~20%的比例,其他多数都是依靠子女的供给,所以,子女的经济水平成为老年人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影响。除了个别医疗支出占有老年人消费的绝大比例以外,日常生活开支上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多数都在300元以下,这些也代表了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四)健康状况。
在L镇,由于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原因,人口健康状况较好,65~75岁的老年人口,基本上生活都能够自理,尽管物质条件与城镇相比处于劣势,但是健康状况却好于城镇居民。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得益于经常性的体力劳动。
在医疗上,近几年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广泛实施对解决农村人口的就医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高额的医疗费用仍然是很多家庭难以负担,看病买药基本上依赖于当地的村镇诊所。一旦重病需要到医院治疗或者住院,往往就对家庭的经济状况造成很大的打击。这也给很多老人造成了很重的心理负担。这些也有赖于当地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上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對现存问题的对策及思考
(一)养老模式的多元化探析。
使全民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形势下,养老模式要有多元化的尝试,政府是国计民生的领导者并不意味着能够承担所有的社会问题,而在养老的社会问题上,我们需要依赖于政府的领导,同时,我们需要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口营造幸福的晚年生活。
(二)基层政府的责任发挥。
在新的形势下,政府要积极的思考应对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流影响下老年人的生活问题。留守的老人需要自己去应对日常生活事务,由于年龄原因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加强本地区基本生活设施的完善,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把人民群众所得实惠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通过各种渠道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方便。
(三)改善老年人口的就医环境。
调查过程中,有很多老年人在医疗问题上,往往会是一种回避的心理,很少主动的到医院去做诊断治疗,主要原因还是难以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尽管国家的农村医疗合作改革给农民的就医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是农民仍然还有很重的负担,因此,在医疗改革上,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上我们仍然需要做出努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村镇卫生所的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老年人的日常体检保健,定期的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重视对老年人口各种疾病的预防,减少老年人的健康隐患,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四)注重老年人的娱乐休闲生活。
一方面,政府要注重老年人娱乐休闲设施的硬件建设,包括敬老院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的建设和改善,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实在的休闲去处;另一方面,重视节假日活动的举办,给老年人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心有所依,排解他们的孤独感,增加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情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环节,农村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更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老年人口的生活得到保障,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和谐。 同时,注重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也是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有力促进,这些都需要我们投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