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 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zhang1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元代以后,山水画主流开始向文人画方向转变。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重要一员,王蒙的山水画可以代表元代文人山水画的主要面貌。本文以王蒙《葛志川移居图》为例,试图通过分析该作品的点景构成,阐述王蒙如何借助移居归隐这一情节内容表现隐居这一古代文人山水画常见的画题。
  一、《葛稚川移居圖》创作背景浅析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葛稚川移居图》(见图1)纵139.5厘米、横58厘米,为元代画家王蒙所作,画面右上角起首书有作者题识篆书款“葛稚川移居图”五字,其后行书款内容则记录了此画的创作背景“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可见初获这件作品的人士叫做日章,而王蒙在多年后重见此幅旧作并加以题识。此处的日章有可能是指元代著名僧侣释日章,王蒙的另一件重要作品《具区林屋图》的受画人亦署名日章。若该画的收受者确为元明时期的僧侣释日章,那么该画题所要赞誉的主题就更加清晰,因为王蒙尚有一首《天竺日章法师得旨还山画泉石闲斋图赠行并题》的诗作存世,虽该诗原题的画作已不得见,但从诗题即可知日章本人亦有过类似葛稚川这样的移居、还山一类归隐活动。
  二、以王蒙《葛稚川移居图》为主的点景构成分析
  根据画题,此画描绘的是东晋时期著名道士和医学家葛洪移居山中的场景,稚川是他的字。作品通过贯通画面上中下区域的系列点景组织出隐士携家还山的场景。画面中点景的布置和内容都提醒着观众这场活动的归隐特征。
  图1 元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首先,画面下方桥上身着道袍、秉羽扇者即为葛洪,其旁有一鹿携卷轴与药瓶立于桥上,正随主人一同回首向画面右下角望去,那里描绘有葛洪的家眷,鹿的形象在道家文化中颇为常见,画家将鹿以这种颇通人性的方式绘出,似乎在暗示主人公修道有方的特质。画面右下方,葛洪的家眷从庞大的组树中行出,为首的仆从背系古琴,古琴在此处显然是传统文化中有高尚修养的文人符号象征,其后一稍年迈的男性牵黄牛而行,黄牛背负一老妇和一红衣幼童,再其后的树荫下则是执团扇的白衣妇人携一仆从,该妇人的描绘较为雍容,较易使人联系到主人公的妻室,而牛背上的老妇则类似于幼子养护人的角色。该段内容详细地描述了隐士举家归隐山中时各人物的特征和身份关系。
  葛洪左侧的山道中还有三个家仆形象的人物,画家为他们所配备的道具也进一步强调了葛洪的身份,书卷和葫芦反映出文人隐士淡泊修道的状态。在画面上段左侧的山壑中,绘有一茅屋院落,作者对院中建筑功能进行了含蓄的划分,包括亭台、前后屋及隐入树林的独屋。院落门口用篱笆围挡,篱笆上方两侧一青一赭两株树木左右呼应成迎宾状,院门、前屋、树林中皆有一童子抱臂作待客状,以表示对主人移居新舍的迎接,与主人公遥相呼应,体现出这场活动中归隐的情节特征。
  入户的山路向画面下方延伸到中段即被山石所遮挡,在画面中段左侧,一童子以木棍肩挑一葫芦,笑目面对来路方向,此一点景从意境上衔接前后两组点景,使点景情节在观众对画面由下至上的欣赏中不至间断,也使得这场归隐移居活动在画中处于盛大的状态。
  综上,人们可以看到王蒙在制作这幅作品时对人物刻画与布局所做的努力,而这些点景布置的图式和其下的构成可能吸收自创作年代更久远的古代作品。例如,穿插于画面全局的成系列的点景人物和人物的行为细节,人们就可以从创作年代颇早的《游春图》或者两宋时期那些巨嶂式山水中屡屡看到,区别于这些古代绘画的是王蒙将过往时代具有普遍社会性的点景内容改为较单一的隐士生活,在点景人物中,主人翁往往为高士或道士一类造型,而其他点景包括了各类可与士道形象所贴切的绘画符号,如鹿、鹤、牛一类道教文化喜爱描绘的动物,童子、渔夫以及家仆、妻室等强调主人公隐居生活完整性的人物,从而使得隐居生活的情节内容丰富而明确。
  在王蒙的画中,这种组合有时还会重复出现,表现高人逸士在紧密联动的山石布局中互相往来是王蒙山水画的一大特点。这种互动可以降低山居生活上所带来的孤寂感,甚至可以渲染出活跃的气氛。在此,王蒙如同将唐宋时期描绘热烈的宫廷、市井生活的绘画点景置换了一般,描绘出一种热烈而雅致的隐士生活。例如,著名的《具区林屋》,布局复杂的山石结构和点景人物、建筑加上统一的内容类别,就很好地营造出这样一种活跃气氛。似乎这位名为日章的受画人颇为喜好王蒙作品中那一类经营较为繁复、内容较为活跃的隐居图。
  除此之外,王蒙画作中更加多见的是将布局结构进行简化后的点景内容,它们可以更加清晰简明地勾画出归隐这一主题。一幅题为《花溪渔隐》的作品并无确切的纪年,但其点景内容强调了类似的归隐场景。该图现存三本,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结构内容一致,仅有画家笔法特征区别,故不妨碍作为王蒙作品结构与符号分析的例证。画面右下角乘坐小舟垂钓于江上的隐者如那位著名隐士葛洪一般位于画面的前方,将观众的视线渐渐带入深处,与《葛志川移局图》类似,此画中段也是一组草堂和在草堂中等候隐士归来的家眷,强调着归隐的主题,而在王蒙的其他作品中,这种布置规律依然可见,并且更加简洁。如果人们参看其公认最为重要的一幅作品《青卞隐居图》就会发现,深山中的草堂居所和前景中的士道人物是该作品唯一一对点景。而如果人们在王蒙不同纪年的画作中留意寻找这种对位的点景关系,就不难发现,王蒙的山水画创作始终贯穿着还山、归隐这样的绘画主题。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18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XJKY-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追风筝的人》作为一部世界级名著,在世界文坛上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地位都很高。作为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自发表之日起,就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得到了众多读者的一致好评。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极富象征意义,作为贯穿全书的重要意象,对于推动整部作品情节的发展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从整部作品出发,围绕风筝这一意象深入展开,进行深度的意象分析和解剖,以探索风筝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大家对风筝的理解和认
期刊
楚人“信鬼好祠”,祭祀活动不论对于“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有着重要意义。《楚辞》作为楚地文化特产,“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自然有不少对祭祀活动的描述,本文将根据《楚辞》分析楚地的祭祀风俗,主要方面有祭祀内容、祭祀形式、现代传承。  楚人以巫觋扮神的形式祭神祀神,在他们的思维里,神人同欲同好,有普遍的生活要求,因而从人的需要来揣测神灵的需要,与希腊神话将神人化,赋予神人的情感欲望,有
期刊
《沙女》是安部公房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小说通过描述将现实的世界缩影到一个封闭、狭窄的沙坑里,表达了作者对时代问题的思索。作品的独特之处是,借助匠心独运的创作手法,巧妙地体现了作者对立统一的思想观。本文力图从对立统一思想这一角度解读《沙女》的创作手法。  安部公房是日本存在主义、超现实派大师,也是“第二次战后派”的代表作家。1924年,他生于东京府北丰岛郡泷野川町的一个医生家庭。他因父亲工作的原因
期刊
《兰陵王入阵曲》是日本著名的雅乐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在日本雅乐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同时被视为日本国粹“能剧”的始祖。面目凶煞,气质缓沉是它的特色。本文通过现今遗存的视频资料以及河北磁县文物考古专家马忠理提供的资料,加上现今书籍报刊上的记载等,对日本《兰陵王入阵曲》的舞蹈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主要着手于它的艺术特征方向,并且以它的历史背景、道具设置和舞蹈的风格特征作为线索,步步深入。其间也叙
期刊
《解忧杂货店》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其有温度的治愈感区别于他的推理小说,但是该小说中的叙事手法、故事情节以及其中的人物又如同推理小说一样具有复杂的关联性。笔者认为,这部小说重要的精神价值在于它对今天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精神生活匮乏,自我空虚,冷漠且浮躁的人们的大众治愈性以及对自我罪行进行救赎。  《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重要的转型作品,于2012年获得第七届中央公论文艺奖。书中不
期刊
东北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们有的是由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改编的;有的是由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嫁接组合的;有的是以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的材料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有的是既有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因素又有创作因素;有的是具有东北音乐风格特色的……总之,它们都与东北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都有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的印记。  《一壶老酒》是根据《红月娥做梦》中的《红柳子》曲牌主题句改编
期刊
春分时节,又逢雨天。远方的山,近处的水,脚下的路,一切都笼罩在蒙蒙的雾霭里,就连人的心绪也像这天气一样,变得潮湿了。  这里是洛阳,一个年降雨量600多毫米的千年帝都。無论岁月怎么更迭,这座古城对于甘霖的期盼,都常年存在。  我看了天气预报,这两日会有降水,我心里装满了喜悦。  而此刻,风无声,雨在悄悄滑落。久违的雨,细腻而多情,温润着我生活的这座城市。  雨丝轻柔,我漫步在烟雨蒙蒙的洛水岸边,远
期刊
徽州体育素材图像是传统社会下的各种民俗活动的主要视觉表现形式。它的产生离不开古徽州村落民众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村落民众各种农耕生产、会社活动、节日庆典、宗族祭祀等活动。换言之,极具地方文化特质与丰富图像内涵的徽州民俗体育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像形式。古徽州留下了富饒的动态或静态的民俗体育视觉图像文化遗产,这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也是契合文化发展所必需的。本文以徽
期刊
音乐剧是一种由多种艺术元素相结合的舞台表演形式。通过对于舞台、台词、演唱、舞蹈等艺术元素的设计,它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活立体,将观众的情感带入到剧情中并与人物角色产生共鸣。音乐剧《摇滚莫扎特》自2009年在法国演出以来受到世界范围内众多音乐剧爱好者以及专家的高度认可。其采用极具突破性的法式摇滚乐与莫扎特的古典乐相融合的方式,以凸显人物性格以及内在情感变化。此剧虽然讲述了音乐家莫扎特的人生历程,但本
期刊
作家出版社2019年版《读故事 学作文》之《标点和空格》堪称“鲁迅与标点”轶闻的“最佳”改编,而轶闻之最早出处是孔另境的《我的记忆》,方圆等的改编存在不合史实、违背常识、偏离逻辑和模糊真相等问题。  关键词“鲁迅”与关键词“标点符号版”在某些语文教育资料中发生叠加。一则关于“鲁迅与标点”的轶闻就广泛分布在众多中小学语文教育资料之中。对此,已有论者指出其在中学生刊物如《今日中学生》,专业刊物如《咬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