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类现象,分别处在两个不同的模块中,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但在实际处理中,发现方法和思路及其相似,甚至趋于相同.本文推出大家熟悉却不易发现的例子,权作抛砖引玉.
  问题1一个质点自倾角为α的斜面上方定点A,沿光滑斜槽从静止开始滑下,为了使质点在最短时间到达斜面,求斜槽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应等于多少?
  问题2如图2所示,空间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其中∠AOB为α,BA垂直于AO,AO长为d.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A点沿AO射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要粒子刚好不从OB边射出,求粒子射入的速度大小.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分别出现在重力场和磁场,同属于动力学范畴,表面上看似毫不关系,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惊人的相似!
  我们不妨先解决问题2:
  分析与解如图2所示,粒子带负电,从A点沿AO射入,其轨道圆心在直线AB上,粒子刚好不从OB边射出,说明OB是粒子运动轨道的一条切线,切点的速度方向沿OB方向.这样,粒子在A点的速度方向跟与OB相切的切点的速度反方向延长线的方向交于O点.作∠AOB平分线交AB于O1点,以O1为圆心,以O1A为半径画圆,该圆与OB相切于C点,连接O1C,易知,O1C垂直于OB,且大小跟O1A相等,均为粒子运动园轨道的半径,设为r.
  根据qvB=mv2r,知r=mvqB.
  由图中可知r=dtanα/22,所以v=qBdtana/2m.
  在没有解决问题1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大家熟知的自由弦运动的等时性问题.
  如图3所示,直径为d的竖直圆环,可以证明:物体从静止开始,无摩擦地由圆环最高点沿不同的弦运动到圆周上或者从圆周上沿不同的弦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所需的时间都相等,且等于沿竖直直径自由落体的时间,即:t=2dg.(请同学们结合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自行证明之)
  下面来解决问题1:
  分析与解为了画一竖直圆通过起点A,能跟斜面所在的直线相切.如图4所示,可以先通过起点A作一水平线与斜边延长线交于O′,然后作∠AO′C的角平分线交过A点的竖直线于O;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圆,如图所示.可以看出从A运动到在圆周上的的切点B2,所需时间最短;又因为α为等腰三角形OAB2顶角的外角,应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即:α=2β,所以,β=α/2.
  综上,我们发现,问题1和问题2显然是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然而,这种相同的方法显得比较隐蔽,如果在平时教学不注意总结,应该说,很难发现.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和学中,能够勤于研究,善于思考和总结,对培养良好的物理学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说起“酒仙”,大家一定会想到李白.你们不知道吧,我家里也出了一个“酒仙”.rn深夜,“咚--咚--”重重的不规则的脚步声在楼梯上响起.八九不离十,这肯定是“酒仙”回来了.这不
期刊
“知识与技能”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之一,在新课标下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的命题仍然把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查的重点,只是在考查方式与传统方式有所变化,在新课标下的中考物理考查“知识与技能”课程目标时,较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境考查,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知识结合起来考查,试题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体现新课程理念,渗透“情感、态
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在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概念生成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交流抓住
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指出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和活动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设置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有效教学活动的方法。 Based on the
Ⅰ. 词汇。(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写出空白处所缺的单词。   1. Jeff and Helen are Jim’s p____. Jim is their son.    2. T____ for your picture.   3. Lily and Lucy are my c____. They are my aunt’s daughters.  
期刊
自主招生是高校特别是名校选拔优秀毕业生的一种方式,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试卷难度也与一般高考大不相同,不少试题貌似超出高考范畴.可是究其根本,却并没有超出课本内容.比如今年华约第七题:  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在q2左边)电势随着x的关系如图1所示.当x=x0时,电势为零,当x=x1时电势有最小值u=-u0.点电荷产生的电势公式为u=kqr.(1)求两个电荷q1和q2的位置;
Ⅰ. 词汇。(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 W____ are my pen and pencil case?    2. We n____ ten desks and chairs.    3. “Where are my backpack?” “I don’t k____.”   4. There is an ____(闹钟) on my
期刊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高考复习资料中有这样一题:  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有地球轨道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看作圆形轨道).其中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其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则以下关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轨道髙度比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
期刊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有关.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初步体会如何合理的进行科学猜想,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